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岳汉 黄林燕 +1 位作者 钟志辉 李乔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82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特种蛋白分析仪OTTMAN-1及配套试剂盒检测全血hs-CRP和SAA,使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抗CCP抗体及RF,比较四项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s-CRP、RF、抗CCP抗体和SAA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hs-CRP、RF、抗CCP抗体和SA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24%、91.18%、81.37%和91.18%,高于对照组的1.22%、0.00%、57.32%和0.00%(P<0.05);实验组患者hs-CRP、RF、抗CCP抗体联合SAA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04%,高于单一指标检出率(P<0.05)。结论hs-CRP、RF、抗CCP抗体联合SAA检测有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技术优化及其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岳汉 钟志辉 +2 位作者 黄林燕 刘宣瑜 邱振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分离技术优化及其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20例健康新生儿脐带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2份。其中1份采用传统的贴壁法进行细胞...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分离技术优化及其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20例健康新生儿脐带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2份。其中1份采用传统的贴壁法进行细胞的分离培养,并采用传统细胞检测方式进行人UCMSC的检测,记为对照组。另外1份则采用优化分离技术进行细胞的分离培养,并采用快速检测体系对人UCMSC进行检测,记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细胞生长情况以及得率情况,第3代、6代、9代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检测时间。结果研究组初次见贴壁细胞时间、80%贴壁/可传代时间相比对照组较低,而细胞得率相比对照组较高(均P<0.05)。研究组第3代、6代、9代细胞4d、8d时的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细胞检测时间为0.81±0.15d,相比对照组的2.34±0.21d较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法应用于人UCMSC的分离培养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人UCMSC的质量。同时,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可显著缩短人UCMSC的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技术 快速检测体系 优化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岳汉 黄林燕 +1 位作者 何芬惠 刘付明军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术后两组均采取抗凝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K时间对用药进行调整...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术后两组均采取抗凝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K时间对用药进行调整,对照组则不应用,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术后3 d、7 d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上述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动态监测为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心脏双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血常规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胱氨酸抑制剂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监测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浩 张岳汉 +1 位作者 苏晓明 颜沛云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氨酸抑制剂C(Cys C)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监测诊断价值。方法测定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ys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果糖胺(FMN)、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以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胱氨酸抑制剂C(Cys C)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监测诊断价值。方法测定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ys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果糖胺(FMN)、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以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Cys C、FMN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 C阳性检出率为60.5%,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25.0%,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糖化血红蛋白 果糖胺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在鼻咽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志辉 张岳汉 +1 位作者 李乔 龙则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8期2734-2736,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在鼻咽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人群中,筛查出鼻咽癌高危和低危人群14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在鼻咽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人群中,筛查出鼻咽癌高危和低危人群14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行EBV-DNA检测、鼻内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鼻咽癌的确诊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BV-DNA、鼻内镜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筛查出高危人群452例,低危人群1002例。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低危人群,EBV-DNA检测阳性率与鼻内镜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危人群的EBV-DNA检测阳性率与鼻内镜检查阳性率均高于低危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中EB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81.25%,鼻内镜检查的灵敏度为76.25%,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9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检查的特异度为98.92%,高于联合检测的9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可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二者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鼻内镜检查 鼻咽癌 高危人群 筛查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联合EBV-DNA载量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钟志辉 蒙国煌 +1 位作者 张岳汉 龙则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8期2562-2565,共4页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抗体联合EBV-DNA载量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IM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70例非IM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EBV抗体水平以及EB...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抗体联合EBV-DNA载量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IM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70例非IM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EBV抗体水平以及EBV-DNA载量,分析EBV抗体以及EBV-DNA载量对IM的诊断效能。此外,对所有IM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将其根据治疗1周后的EBV-DNA载量差异分为EBV-DNA转阴组及未转阴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患儿治疗1周后EBV-DNA未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EBV-CA-IgG、EBV-CA-IgM以及EBV-DNA载量阳性率分别为62.67%、85.33%、77.33%,均高于对照组的15.71%、8.5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抗体以及EBV-DNA载量联合检测诊断IM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00%、91.03%,均高于EBV-NA-IgG、EBV-CA-IgG、EBV-CA-IgM以及EBV-DNA载量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P<0.05)。EBV-DNA未转阴组使用干扰素人数比例以及年龄、初始Ct值均低于EBV-DNA转阴组(P<0.05),而两组性别、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未使用干扰素是IM患儿治疗1周后EBV-DNA未转阴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初始Ct值均是IM患儿治疗1周后EBV-DNA未转阴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EBV抗体联合EBV-DNA载量检测诊断儿童IM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提升IM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此外,使用干扰素与否、年龄以及初始Ct值均与患儿治疗1周后EBV-DNA未转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抗体 EBV-DNA载量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林燕 朱万寿 +3 位作者 刘小莲 成红青 何智莹 张岳汉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3期373-374,395,共3页
目的 观察羟氯喹、泼尼松、甲氨蝶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选用泼尼松联合羟氯... 目的 观察羟氯喹、泼尼松、甲氨蝶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选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研究组联用羟氯喹、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肝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更低,白细胞计数与补体C3、C4水平更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羟氯喹、泼尼松、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应激反应,促使其免疫功能快速恢复及改善补体水平,且减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羟氯喹 泼尼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付明军 邱振华 张岳汉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症状急诊住院的156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确诊ACS,采血检测的H-FABP和IMA,分析联合检测IMA...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症状急诊住院的156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确诊ACS,采血检测的H-FABP和IMA,分析联合检测IMA和H-FABP对早期诊断ACS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血清H-FABP、IMA在胸痛出现〈3 h内诊断ACS的灵敏性分别为42.3%和52.6%,H-FABP联合IMA检测的灵敏性为63.4%,高于H-FABP((P〈0.05))和IMA((P〈0.05))。在3-6 h内诊断ACS的灵敏性H-FABP(52.6%)和IMA(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和IMA联合检测优于H-FABP(P〈0.001)和IMA(P〈0.001)。在〉6 h,H-FABP(94.8%)和IMA(90.2%)的灵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检测灵敏性(97.6%)明显高于〈6 h。在这三个时间段内,H-FABP和IMA单独检测特异性均较低,但是二者联合检测特异性都明显增高,分别为〈3 h(86.4%)、3-6 h(96.2%)、〉6 h(93.6%)。结论:H-FABP和IMA联合检测可提高ACS早期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早期诊断ACS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HCV-RNA和抗HCV在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钟志辉 邓波 +1 位作者 张岳汉 林牧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HCV-RNA和抗HCV在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96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血清样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患者的感染情况,固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目的探讨HCV-RNA和抗HCV在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96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血清样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患者的感染情况,固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MA)检测样本中抗HCV(包括IgG、IgM)的含量,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496份样品进行检测,HCV-RNA结果显示阳性73例,对HCV感染患者的检测敏感性为88.75%,特异性为99.52%;抗HCV结果显示阳性96例,阴性400例,对HCV感染患者的检测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94.23%;二者联合检测阳性122例,对HCV感染患者的检测敏感性为97.50%,特异性为89.42%;HCV-RNA和抗HCV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HCV-RNA检测,特异性低于HCV-RNA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检测的特异性低于HCV-RN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HCV感染患者中,HCV-RNA和抗HCV检出情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RNA检测特异性高于抗HCV检测,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升敏感性,联合检查上述两种指标有利于丙肝病毒流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RNA 抗HCV 丙肝 检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岳汉 《河北煤炭》 1997年第3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 通风网路 数学模型 计算法
下载PDF
广东省茂名市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泽城 陈泽勇 +7 位作者 张岳汉 许鸿发 钟伟国 汤美玲 张志强 张赟 李小敏 陈代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调查茂名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鼠类的感染情况。方法在茂名市用鼠夹、鼠笼捕捉鼠类,鉴定鼠种,处死后检查寄生于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类196只,其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率为10.71%。其中褐家鼠感染率为11.... 目的调查茂名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鼠类的感染情况。方法在茂名市用鼠夹、鼠笼捕捉鼠类,鉴定鼠种,处死后检查寄生于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类196只,其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率为10.71%。其中褐家鼠感染率为11.93%(21/176),小家鼠感染率为0(0/20)。结论茂名市褐家鼠存在一定程度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是该虫的重要终末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