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图书直播的特点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岳满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1,共3页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线下图书零售日渐凋零,线上直播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出版社、图书作者、社会名人纷纷尝试图书直播带货,图书直播日益呈现规模化、常态化、带货能力显著等特点。其中,王芳凭借对用户的精准...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线下图书零售日渐凋零,线上直播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出版社、图书作者、社会名人纷纷尝试图书直播带货,图书直播日益呈现规模化、常态化、带货能力显著等特点。其中,王芳凭借对用户的精准触达、独家渠道搭建、知识衍生服务和直击用户的情感交互力量,获得了亮眼的销售业绩,成功跻身千万级图书头部主播行列。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内核逻辑,对促进图书直播发展具有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直播 图书带货 王芳 启示
下载PDF
新媒体平台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评《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岳满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3-I0004,共2页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致力于将传统戏曲文化发扬光大,取得了显著成效,戏曲...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致力于将传统戏曲文化发扬光大,取得了显著成效,戏曲文化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形式。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社会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更为长远的视角而言,戏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各相关主体的持续探索,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戏曲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探索基于现代新媒体语境下的戏曲文化传承模式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研究命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平台 戏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 社会主义文艺 传承与推广 相关主体 显著成效
下载PDF
浅谈京剧《洪羊洞》及老生杨派艺术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岳满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107-108,117,共3页
在京剧形成的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艺术巨匠和表演大师。他们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广征博采、勇于探索并不断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艺术流派。每个新流派的产生都是京剧进步的动力,京... 在京剧形成的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艺术巨匠和表演大师。他们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广征博采、勇于探索并不断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艺术流派。每个新流派的产生都是京剧进步的动力,京剧的流派扎根在京剧之中。杨宝森先生创建杨派,代表剧目有《杨家将》、《伍子胥》、《失空斩》、《洪羊洞》等优秀剧目,都是流传至今,广泛传唱。杨宝森先生是继谭鑫培、余叔岩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创立的"杨派"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京剧 老生 改革创新 杨家将 表演艺术 伍子胥 艺术流派 艺术成就 艺术魅力
下载PDF
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以京剧《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岳满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0期45-46,共2页
京剧唱腔具有程式性特征,但这种程式又并非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本文以京剧《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西皮流水唱段为例来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程式性 京剧唱腔 《三家店》 西皮流水 灵活性
下载PDF
美从何处寻——论戏曲的美
5
作者 张岳满 《戏剧之家》 2017年第7期13-14,共2页
本文从文本戏曲和舞台戏曲两个方面论述戏曲艺术的美。文本戏曲的美主要从诗性的语言、虚与实的题材与人物、戏剧情节与结构三方面展开论述;舞台戏曲的美主要通过戏曲表演、舞台美术、戏曲音乐来研究。从多个角度对戏曲的美进行分析并得... 本文从文本戏曲和舞台戏曲两个方面论述戏曲艺术的美。文本戏曲的美主要从诗性的语言、虚与实的题材与人物、戏剧情节与结构三方面展开论述;舞台戏曲的美主要通过戏曲表演、舞台美术、戏曲音乐来研究。从多个角度对戏曲的美进行分析并得出:美的本质是不变的,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者,需要经过宣传和设计,让更多的人发现和接受戏曲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戏曲 舞台戏曲 戏曲之美
下载PDF
略谈孟小冬的演唱风格——为《冬皇妙音——孟小冬唱腔选》而作
6
作者 张岳满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8期40-41,共2页
孟小冬总体上的"有余"是毋庸置疑的。就其张驰跌宕的调节而言,实际效果却使余派和所表达的内容更紧密地结合,更好地传导剧中人的感情,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和单纯卖弄技巧的"满堂灌"不可同日而语... 孟小冬总体上的"有余"是毋庸置疑的。就其张驰跌宕的调节而言,实际效果却使余派和所表达的内容更紧密地结合,更好地传导剧中人的感情,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和单纯卖弄技巧的"满堂灌"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是一种舞台上的余派,不应以余氏唱片为尺度来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腔 方法 表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