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地方感理论地方感(sense of place )是人文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1],它是指人与地方在情感上的联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改造的情感化的人与地方关系[2],是人铜鼓一个地方所产生的特殊的情感体验[1],包含着情...引言1.地方感理论地方感(sense of place )是人文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1],它是指人与地方在情感上的联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改造的情感化的人与地方关系[2],是人铜鼓一个地方所产生的特殊的情感体验[1],包含着情感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深层含义。地方感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人对特定地方、特定社会文化的主观感知、建构的过程[1],因此地方感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了人对地区文化感知的概念。不过地方感强调感知层面的内容之外,也强调物质特征,在概念上比文化感知要更丰富一些,包含着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不同内容。展开更多
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儿童权利公约》发布,以及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hild-Friendly City Initiative,CFC)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考虑儿童的权益保护和健康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获得"儿童友好城...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儿童权利公约》发布,以及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hild-Friendly City Initiative,CFC)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考虑儿童的权益保护和健康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获得"儿童友好城市"(CFC,Child Friendly Cities)国际秘书处认证的城市和地区有400多个,如慕尼黑、代尔夫特、墨尔本、首尔、伦敦等城市,国内深圳、成都等城市也针对儿童友好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手册》中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的要求展开建设实践。展开更多
文摘引言1.地方感理论地方感(sense of place )是人文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1],它是指人与地方在情感上的联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改造的情感化的人与地方关系[2],是人铜鼓一个地方所产生的特殊的情感体验[1],包含着情感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深层含义。地方感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人对特定地方、特定社会文化的主观感知、建构的过程[1],因此地方感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了人对地区文化感知的概念。不过地方感强调感知层面的内容之外,也强调物质特征,在概念上比文化感知要更丰富一些,包含着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不同内容。
文摘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儿童权利公约》发布,以及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hild-Friendly City Initiative,CFC)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考虑儿童的权益保护和健康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获得"儿童友好城市"(CFC,Child Friendly Cities)国际秘书处认证的城市和地区有400多个,如慕尼黑、代尔夫特、墨尔本、首尔、伦敦等城市,国内深圳、成都等城市也针对儿童友好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手册》中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的要求展开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