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菊洗剂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广求 刘文 +2 位作者 谭璐 张为 王树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市售某妇科洗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3.75,67.50,67.50,67.50,33.75 mg·m L-1;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BC分别为33.75,67.50,67.50,135.00,33.75 mg·m L-1。结论参菊洗剂具有较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琼脂扩散纸片法 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 琼脂培养液平板法 抑菌作用 体外
下载PDF
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广求 王伯初 +1 位作者 段传人 胡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124,142,共5页
毛状根培养是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新途径、新方法.如何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成为毛状根培养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概述了在利用毛状根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以及应用生物技术来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 毛状根培养是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新途径、新方法.如何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成为毛状根培养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概述了在利用毛状根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以及应用生物技术来提高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培养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状根 次生代谢产物 方法 技术
下载PDF
紫锥菊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广求 王亚洲 +1 位作者 袁永华 王伯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以国外流行的草药紫锥菊为研究对象,以紫锥菊中的有效成分菊苣酸为主要测试标准,应用正交设计实验对紫锥菊中多糖、总酚、菊苣酸3种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含量分析.从而确定紫锥菊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工艺中的较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紫锥菊 正交实验 分离提取 含量分析
下载PDF
桉叶素精制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广求 王炯 袁永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以含60%桉叶素的粗桉叶油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法提纯桉叶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减压蒸馏法可将含60%桉叶素的桉叶油纯化至80%左右,熔融结晶法能进一步将含桉叶素80%的桉叶油纯化到87%.联合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 以含60%桉叶素的粗桉叶油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法提纯桉叶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减压蒸馏法可将含60%桉叶素的桉叶油纯化至80%左右,熔融结晶法能进一步将含桉叶素80%的桉叶油纯化到87%.联合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纯化桉叶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纯化 熔融结晶 精制 桉叶素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广求 张美祥 +5 位作者 王树平 谭璐 汪曲 涂青林 陈文明 莘俊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可快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药代动力学确切,个体差异小,抗凝效果稳定,颅内出血并发症减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可用于长期治疗,且多数研究证实了NOAC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可快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药代动力学确切,个体差异小,抗凝效果稳定,颅内出血并发症减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可用于长期治疗,且多数研究证实了NOAC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依度沙班 贝曲沙班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双柏县金银花栽培技术
6
作者 徐玉杰 杜选香 +5 位作者 张广求 王自梁 杨青松 熊勇 孙静贤 刘莉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8-39,42,共3页
文章总结了双柏县金银花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适时采收、产品问题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建立金银花标准化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金银花 栽培技术 双柏县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形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广求 叶艳青 +2 位作者 宋爽 钟佳 郭俊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273,共2页
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灯台叶水煎液中钙、铜、铁、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灯台叶及其水煎液、水煎液中水溶态、醇溶态中钙、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水煮溶出率在55.34%... 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灯台叶水煎液中钙、铜、铁、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灯台叶及其水煎液、水煎液中水溶态、醇溶态中钙、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灯台叶中钙、铜、铁、锌的水煮溶出率在55.34%~95.47%之间,该方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6.5%~10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48%;钙、铜、铁、锌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中受酸碱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灯台叶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参菊洗剂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广求 刘文 +1 位作者 王树平 田祥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4期99-101,共3页
目的优选参菊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按正交表L9(34)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结果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加水量为8倍,浸泡时间为2 h,提取时... 目的优选参菊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按正交表L9(34)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结果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加水量为8倍,浸泡时间为2 h,提取时间为每次1.5 h,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能较好地保证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参菊洗剂 苦参碱
下载PDF
参菊洗剂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广求 张美祥 谭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3种炎症模型,以0.1 g/mL洁尔阴洗液为对照,评价不同浓度(0.054、0.108、0.216 g/mL)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比...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3种炎症模型,以0.1 g/mL洁尔阴洗液为对照,评价不同浓度(0.054、0.108、0.216 g/mL)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比较各组血清和足跖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菊洗剂各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肿胀抑制率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均升高,参菊洗剂各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致炎后1、2、3、4 h大鼠足跖肿胀度均降低,血清中SOD水平升高,MDA和TNF-α水平均降低,足跖组织中SOD水平升高,MDA、PGE2和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参菊洗剂高剂量组小鼠肿胀抑制率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升高,参菊洗剂高剂量组大鼠在致炎后1、2、3、4 h足跖肿胀度降低,血清和足跖组织中MDA、TNF-α水平均降低;参菊洗剂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足跖组织中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菊洗剂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提高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增强清除自由基、抑制MDA、PGE2、TNF-α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抗炎作用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参菊洗剂的抗过敏、止痒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广求 张美祥 谭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0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参菊洗剂抗过敏、止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0.054、0.108、0.216 g·mL^-1参菊洗剂抗过敏作用。采用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磷酸组胺... 目的:探讨参菊洗剂抗过敏、止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0.054、0.108、0.216 g·mL^-1参菊洗剂抗过敏作用。采用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磷酸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2种模型,观察0.054、0.108、0.216 g·mL^-1参菊洗剂对小鼠、豚鼠瘙痒反应的影响,并测定炎症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参菊洗剂止痒机制。采用0.108、0.324、0.540 g·mL^-1参菊洗剂进行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参菊洗剂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抑制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显著减少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和持续总时间,提高血清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MDA、TNF-α水平(P<0.05),抑制磷酸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提高致痒阈。小鼠未出现中毒反应和死亡。结论:参菊洗剂外用具有抗过敏、止痒作用,其止痒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关。小鼠口服给药基本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抗过敏 止痒 炎症因子 急性毒性实验
下载PDF
现代微波网络分析中的几项新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广求 马金全 +1 位作者 雷雪 李志刚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简要介绍现代微波网络分析中增强电子校准的原理、混合模S参数的概念和应用。
关键词 微波网络 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增强电子校准 混合模S参数 微波测量 高功率测量
下载PDF
参菊洗剂的皮肤安全性及阴道黏膜刺激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广求 张美祥 谭璐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7期393-398,共6页
目的观察参菊洗剂的豚鼠皮肤致敏性和家兔皮肤及阴道黏膜刺激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豚鼠为模型进行皮肤致敏性实验,以家兔为模型进行完整、破损皮肤及阴道黏膜刺激性实验。结果参菊洗剂对豚鼠皮肤均未见红斑或水肿等过敏反... 目的观察参菊洗剂的豚鼠皮肤致敏性和家兔皮肤及阴道黏膜刺激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豚鼠为模型进行皮肤致敏性实验,以家兔为模型进行完整、破损皮肤及阴道黏膜刺激性实验。结果参菊洗剂对豚鼠皮肤均未见红斑或水肿等过敏反应;50%参菊洗剂对家兔的完整、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参菊洗剂原液对家兔的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可逆的刺激性;对家兔阴道黏膜无明显的刺激性。结论参菊洗剂外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安全性评价 致敏性 刺激性
下载PDF
散瘀止痛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广求 田祥学 +1 位作者 谭璐 郁哲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建立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5种试验菌株,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控制菌检查... 目的:建立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5种试验菌株,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小于70%;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200 m L)可检出。结论: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软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离心-培养基稀释法 培养基稀释法 方法验证试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菊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Δ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广求 王树平 +2 位作者 刘文 田祥学 谭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参菊洗剂中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onexC18(4.6mm×2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65∶35∶0.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苦参碱在39.64~356... 目的:建立测定参菊洗剂中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onexC18(4.6mm×2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65∶35∶0.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苦参碱在39.64~356.76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0.87%(n=9).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参菊洗剂中苦参碱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菊洗剂苦参碱含量测定
下载PDF
参菊洗剂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广求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参菊洗剂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肝浸液将参菊洗剂配制成400.00,200.00,100.00,50.00,25.00,12.50,6.25 mg·m L-1培养液,对阴道毛滴虫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2,4,6,8,12,24 h观察阴道毛滴虫的形... 目的探讨参菊洗剂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肝浸液将参菊洗剂配制成400.00,200.00,100.00,50.00,25.00,12.50,6.25 mg·m L-1培养液,对阴道毛滴虫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2,4,6,8,12,24 h观察阴道毛滴虫的形态和活动状况,计算虫体死亡率,并与相同浓度洁尔阴洗液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参菊洗剂在体外对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50 mg·m L-1。参菊洗剂各浓度组阴道毛滴虫的死亡率与相同浓度的洁尔阴洗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菊洗剂有明显的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毛滴虫 阴道 实验 体外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参菊洗剂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广求 郁哲淇 张怡航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8期553-557,共5页
目的:优选参菊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碱、蒙花苷、盐酸小檗碱和蛇床子素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次... 目的:优选参菊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碱、蒙花苷、盐酸小檗碱和蛇床子素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次数和加水倍数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加12倍量水,浸泡1.0 h,提取3次,每次1.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能较好地保证参菊洗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层次分析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苦参碱 蒙花苷 盐酸小檗碱 蛇床子素
下载PDF
参菊洗剂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广求 王树平 +1 位作者 刘文 谭璐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建立参菊洗剂的薄层色谱法的鉴别方法,为完善其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参菊洗剂中苦参碱、小檗碱、蛇床子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 目的:建立参菊洗剂的薄层色谱法的鉴别方法,为完善其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参菊洗剂中苦参碱、小檗碱、蛇床子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适用于参菊洗剂的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苦参 黄柏 蛇床子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十九味赤芍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广求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建立十九味赤芍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进行回收率实验和验证。结果十九味赤芍胶囊有一定抑菌作用,细菌计数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经方... 目的建立十九味赤芍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进行回收率实验和验证。结果十九味赤芍胶囊有一定抑菌作用,细菌计数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经方法学验证实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味赤芍胶囊 微生物限度检查 抑菌作用 方法验证
下载PDF
半衰期在临床用药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广求 刘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药物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的时间,血浆药物浓度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根据半衰期能正确制定给药时间间隔,调整给药方案,实行个体化给药。
关键词 药物 半衰期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的应对策略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广求 张美祥 王树平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22期17-19,28,共4页
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国内外最新的抗凝指南中地位逐渐上升。与华法林相比,NOACs药代动力学可预测,抗凝疗效确切,引起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的风险较低。大多数患者仅需观察或对症支持治疗,随着药物的清除,... 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国内外最新的抗凝指南中地位逐渐上升。与华法林相比,NOACs药代动力学可预测,抗凝疗效确切,引起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的风险较低。大多数患者仅需观察或对症支持治疗,随着药物的清除,出血即可停止。但在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或需要紧急手术时,应迅速采取应对策略,结合最新的专家共识及指南,逆转NOACs的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出血 逆转剂 应对策略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