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蒙、张抗抗、张承志、张洁、毕淑敏、刘震云等六位作家诉世纪互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案情及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广 《科技与法律》 2000年第1期84-89,共6页
在知识产权界喧闹一时的六作家诉北京在线网上著作权侵权一案 ,随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尘埃落地。但是 ,司法判决并不意味着成王败寇 ,世纪末的法锤敲响了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法律警钟。面对日新月异、汹涌如潮般的网络经... 在知识产权界喧闹一时的六作家诉北京在线网上著作权侵权一案 ,随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尘埃落地。但是 ,司法判决并不意味着成王败寇 ,世纪末的法锤敲响了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法律警钟。面对日新月异、汹涌如潮般的网络经济发展 ,人们不得不开始审慎地调整自己的法律思维 ,探索新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知识产权法制与促进产业发展的手段与目的关系应如何调整 ,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立法与司法应如何衔接等根本性的问题 ,也许都可以从这一个小小的案件中得到启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栏目特请主审法官、学者、律师及海外专家 ,就此案从不同角度阐解一家之言 ,以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 案件分析 中国 著作权法
下载PDF
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规制——以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为切入点
2
作者 广 巩凡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1,共10页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应予以规制。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司法机关可通过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快速审理对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予以训诫,甚至可以在管辖权异议未决时通过实体审理等方式遏制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建议《民事诉...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应予以规制。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司法机关可通过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快速审理对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予以训诫,甚至可以在管辖权异议未决时通过实体审理等方式遏制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建议《民事诉讼法》明确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行为构成妨碍民事诉讼行为,依法应予以惩罚;同时规定受诉法院在案件管辖权异议争议未决的情形下,对是否继续进行实体审理享有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权异议 滥用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 妨碍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 被引量:224
3
作者 培震 郑德文 +4 位作者 尹功明 袁道阳 广 李传友 王志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3,共9页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扩展和隆升对周边环境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确定扩展和隆升的起始年代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在六盘山、积石山和祁连山及其相邻盆地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5-10MaB.P.或约8MaB.P、)发生了准...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扩展和隆升对周边环境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确定扩展和隆升的起始年代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在六盘山、积石山和祁连山及其相邻盆地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5-10MaB.P.或约8MaB.P、)发生了准同期、影响深远的构造变形,导致了沉积盆地的消亡和山脉的隆起。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和东缘的岷山、龙门山及川滇高原也在该时段发生了构造活动的加速和构造隆升。所有这些准同期的事件反映了约8MaB.P.前后青藏高原向周边的扩展,扩展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逆冲断裂、褶皱变形、左旋走滑及其伴随的山脉隆起和盆地消亡而实现的。该时期青藏高原的扩展导致了周边的环境变化,奠定了今日环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约8MaB.P. 高原扩展与隆升 起始年代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67
4
作者 郑德文 培震 +3 位作者 万景林 袁道阳 广 李传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研究盆地的热历史将为确定生烃过程和探勘目标提供重要制约因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地层经历两次埋深加热事件 .第一次在白垩纪末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二次在晚新生代约 8MaB .P .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一次... 研究盆地的热历史将为确定生烃过程和探勘目标提供重要制约因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地层经历两次埋深加热事件 .第一次在白垩纪末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二次在晚新生代约 8MaB .P .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一次最高古地温要高于第二次最高古地温 .晚新生代六盘山盆地古地温梯度约为 16℃ km .从白垩纪到新生代 ,六盘山盆地可能发生古地温梯度降低事件 .三叠纪、中侏罗统烃源岩达到或超过生油高峰温度 .白垩纪乃家河组和马东山组虽然进入生油窗温度范围 ,但未达到生油峰温度 .按照古地温资料推断 ,三叠纪、中侏罗统烃源岩应为六盘山盆地主要生烃源岩 ,晚白垩纪之前应为六盘山盆地烃源岩的主要生烃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兼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4
5
作者 王志才 培震 +3 位作者 广 李传友 郑德文 袁道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35,共17页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早期的北东边界,其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两侧的新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和构造变形。在构造带南侧滩歌盆地自古近纪中晚期堆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砾岩和砂岩地层,但未见新近纪地层;沿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中部在中新世形成具有剪切拉张性质的武山—漳县盆地,沉积了厚度超过千米的砾岩、砂岩和泥岩序列;在构造带北侧陇西盆地从古近纪中晚期至中新世晚期一直处于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沉积了连续的新生代地层序列。在中新世晚期以后,整个构造带遭受挤压变形,逆冲活动强烈,中部的武山—漳县盆地和北侧的陇西盆地相继消亡,新生代地层发生强烈构造变形,位于构造带南侧的滩歌盆地也同时发生轻微缩短变形。第四纪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断裂活动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方式,而逆冲断裂活动则迁移到了北东方向的海原断裂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又称中卫—同心断裂)等构造带之上,实现了大区域范围内的应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中生代构造活动的^(40)Ar/^(39)Ar、FT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德文 培震 +4 位作者 万景林 李大明 王非 袁道阳 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造山带迅速褶皱、隆升事件;140~12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以北的白垩纪盆地发育的时间一致,可能与西秦岭北缘隆升,同时其以北地区形成巨大的盆地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该事件与燕山运动主幕发生的时间一致,说明中燕山期我国东西部广大区域普遍存在一次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MDD 裂变径迹 快速冷却事件
下载PDF
逆冲-褶皱造山过程中生长地层的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广 培震 +1 位作者 闵伟 陈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长地层序列在褶皱翼部具有楔形几何状态。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和断层传播褶皱及滑脱褶皱作用等。生长地层的最终形态受各种地质作用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构造变形、沉积速率和侵蚀作用,三者之间在生长地层形成过程中通常具有“复合”作用。通过生长地层的详细研究,可以建立同构造生长地层模式,而广泛应用于确定前陆逆冲-褶皱带与相应地层的时代、变形速率,分析与逆冲推覆断层相关的褶皱几何形态,以及建立动力学模式等。生长地层的野外识别一般可从褶皱翼部和枢纽变化、翼部同沉积楔体、地层产状和厚度变化以及区域资料收集对比等几方面来综合分析,同时采用多模式、多手段的室内分析将是研究生长地层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对生长地层的识别标志和模式的进一步认识,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山前宁夏固原寺口子剖面,认为寺口子盆地为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磨拉石盆地,其内可能存在有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但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生长不整合 逆冲-褶皱造山带 前陆盆地 寺口子剖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寺口子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伟涛 培震 +3 位作者 广 郑德文 郑文俊 蒋汉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0-452,共13页
宁夏固原寺口子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构造演变历史。根据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沉积层序,识别出20种岩相、5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对寺口子剖面的古地磁测年,分析研... 宁夏固原寺口子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构造演变历史。根据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沉积层序,识别出20种岩相、5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对寺口子剖面的古地磁测年,分析研究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以及对构造的响应表明:>20.1 Ma盆地以缓慢的坳陷沉降开始演化,直至1.2 Ma遭受破坏。在此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经历了6.4 Ma、4.6 Ma和1.2 Ma这3次明显的构造挤压隆升运动,其中约6.4 Ma的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向东北部扩展首次影响到海原—六盘山断裂以东地区。从盆地的形成和沉积演化过程来看,马东山山前断裂的逆冲推覆,导致了寺口子盆地的强烈变形和构造降升,并且最终成为青藏高原的最新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构造隆升 新生代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磷酸酯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大鹏 杜志平 +3 位作者 赵永红 广 李莉 马东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以六水硝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磷酸酯为改性剂,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通过沉降体积实验,确定改性剂的较佳用量为1.0%,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堆密度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 以六水硝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磷酸酯为改性剂,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通过沉降体积实验,确定改性剂的较佳用量为1.0%,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堆密度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磷酸酯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改变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样品相比,改性后纳米氢氧化镁XRD衍射峰主峰强度提高,团聚程度和堆密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阻燃剂
下载PDF
吉林红旗岭地区造山后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年代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10
作者 广 吴福元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0-608,共9页
吉林省中部红旗岭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广泛发育,年代学资料表明,红旗岭-漂河川岩体形成于晚三叠纪(距今约216Ma),与该区A型花岗岩的年龄相当,但略微年轻一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镁铁-超镁铁岩普遍可见包橄结构,橄榄石晶体平衡... 吉林省中部红旗岭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广泛发育,年代学资料表明,红旗岭-漂河川岩体形成于晚三叠纪(距今约216Ma),与该区A型花岗岩的年龄相当,但略微年轻一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镁铁-超镁铁岩普遍可见包橄结构,橄榄石晶体平衡岩浆属于高MgO玄武质岩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模拟结果均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或新生岩石圈地幔。根据这些结果,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这些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形成与该区大量造山后A型花岗岩带的形成相吻合,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造山后期岩石圈板块的拆沉减薄效应,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大量幔源岩浆上侵,底垫于地壳底部,并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杂岩 年代学 造山后 岩石成因 红旗岭地区
下载PDF
β-D-吡喃葡萄糖叠氮化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小明 锁秦 +2 位作者 广 郑吉富 李耀先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合成了-βD-O-四-乙酰基糖基叠氮化合物,并得到单晶,经X射线衍射方法解析,其晶系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中a=0.7596(6)nm,b=1.518 4(13)nm,c=1.6412(14)nm,V=1.8930(3)nm3,α=90.00°,β=90.045(1)°,γ=90.00°,Z=2.在... 合成了-βD-O-四-乙酰基糖基叠氮化合物,并得到单晶,经X射线衍射方法解析,其晶系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中a=0.7596(6)nm,b=1.518 4(13)nm,c=1.6412(14)nm,V=1.8930(3)nm3,α=90.00°,β=90.045(1)°,γ=90.00°,Z=2.在晶体结构中,六元糖环采取经典4C1椅式构象,糖环上所有的取代基均以平伏键存在,其中叠氮基不是以直线型结构存在,呈现一定的弯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吡喃糖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磺化反应器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广 杨效益 郭朝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介绍了磺化反应器经历的釜式、泵式、膜式、喷射式以及高压湍流管式等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降膜式和喷射式磺化反应器,分别对两种类型的降膜式磺化反应器(多管膜式和双膜式)以及三种类型的喷射式磺化反应器进行了比较,并对磺化反应器... 介绍了磺化反应器经历的釜式、泵式、膜式、喷射式以及高压湍流管式等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降膜式和喷射式磺化反应器,分别对两种类型的降膜式磺化反应器(多管膜式和双膜式)以及三种类型的喷射式磺化反应器进行了比较,并对磺化反应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反应器 发展历程 特点
下载PDF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2C级图像数据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斌 凌宗成 +1 位作者 刘建忠 广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0-448,共9页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获取的多波段图像数据对于月表矿物成分反演具有重要意义.从目视质量、客观参数、几何配准精度、图像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对IIM 2C级的多波段图像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两端波段范围的图像... 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获取的多波段图像数据对于月表矿物成分反演具有重要意义.从目视质量、客观参数、几何配准精度、图像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对IIM 2C级的多波段图像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两端波段范围的图像质量较差,不能有效识别月表单元,中间波段图像质量较好;自然色图像显示IIM数据存在明显的横向色调不均一性.利用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辐射精度、清晰度、信息量)将干涉成像光谱仪图像数据与美国Clementine UV-VIS多光谱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IM数据清晰度好于ClementineUV-VIS,而在方差和信息量上弱于Clementine UV-VIS.将IIM图像数据与Clementine多光谱数据统一到相同的空间分辨率,进行配准精度评价,其最大控制点配准误差为0.63 pixel.此外,还对时间跨度两个月覆盖月表同一区域的IIM图像数据从辐射精度、信息量和清晰度方面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干涉成像光谱仪 图像质量评价 辐射精度 清晰度
下载PDF
烷基多苷(APG)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广 冯瑜 +1 位作者 李国晋 宋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75-278,共4页
采用蒽酮法及CO2-气体溢出法分别测定纯样C8-APG、C10-APG、C12-APG、C12-APG2及混样APG0810、APG1214的初级及最终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纯样APG极易初级生物降解,5 d降解率基本达到100%;对于最终生物降解性,除了C12-APG2及混样APG1214&l... 采用蒽酮法及CO2-气体溢出法分别测定纯样C8-APG、C10-APG、C12-APG、C12-APG2及混样APG0810、APG1214的初级及最终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纯样APG极易初级生物降解,5 d降解率基本达到100%;对于最终生物降解性,除了C12-APG2及混样APG1214<60%外,其余样品均达到欧盟关于洗涤剂第648/2004/EC号法规规定的>60%的要求。最后提出了APG可能的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多苷 生物降解 降解率
下载PDF
新颖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吉富 李耀先 +6 位作者 锁秦 王小明 杨松涛 白杰 王芳 广 刘福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3-556,共4页
以N-苄氧羰基-(S)-脯氨酸和5-(1-氨基烷基)四氮唑(烷基:甲基、乙基、2-苯基乙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有机催化剂:(S)-5-脯氨酰胺基甲基四氮唑(3a),(S,S)-5-(1-脯氨酰胺基乙基)四氮唑(3b)和(S,S)-5-(1-脯氨酰胺基-2-苯基乙... 以N-苄氧羰基-(S)-脯氨酸和5-(1-氨基烷基)四氮唑(烷基:甲基、乙基、2-苯基乙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有机催化剂:(S)-5-脯氨酰胺基甲基四氮唑(3a),(S,S)-5-(1-脯氨酰胺基乙基)四氮唑(3b)和(S,S)-5-(1-脯氨酰胺基-2-苯基乙基)四氮唑(3c),并首次将其用于催化丙酮和含吸电子基芳香醛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剂3b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产物的ee值最高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 直接ALDOL反应 脯氨酰胺衍生物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Mg(OH)_2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大鹏 杜志平 +1 位作者 赵永红 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1-295,共5页
以Mg(NO3)2.6H2O,NaOH和聚丙烯酸钠(PA-Na)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改性纳米Mg(OH)2,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2+初始浓度、PA-Na添加量对平均直径、沉降体积的影响,得出了改性的最佳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 以Mg(NO3)2.6H2O,NaOH和聚丙烯酸钠(PA-Na)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改性纳米Mg(OH)2,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2+初始浓度、PA-Na添加量对平均直径、沉降体积的影响,得出了改性的最佳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PA-Na吸附在Mg(OH)2颗粒表面,并且衍射峰主峰强度提高、团聚程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聚丙烯酸钠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最终生物降解试验装置的搭建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广 冯瑜 +1 位作者 李国晋 宋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59-961,970,共4页
搭建了与OECD 301B相适应的表面活性剂最终生物降解装置,通过对样品醋酸钠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生物降解性测定,表明该装置研究表面活性剂最终生物降解性能的可行性。应用该装置测定APG0810,其最终生物降解率为86.5%。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最终生物降解性 装置
下载PDF
新型2-乙内酰硫脲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卫东 高飞飞 +2 位作者 锁秦 李耀先 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通过异氰酸酯法合成一系列新型2-乙内酰硫脲衍生物,应用1H NMR、13C NMR、IR测试技术对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定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乙内酰硫脲5位上含有甲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要高于5... 通过异氰酸酯法合成一系列新型2-乙内酰硫脲衍生物,应用1H NMR、13C NMR、IR测试技术对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定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乙内酰硫脲5位上含有甲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要高于5位上没有取代基的化合物。最大的芽抑制率为56.5%,最大的根抑制率为53.8%。2-乙内酰硫脲衍生物可以作为一类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乳酸合成酶 磺酰脲 乙内酰硫脲 合成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大鹏 杜志平 +1 位作者 赵永红 广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以六水硝酸镁、氢氧化钠为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为改性剂,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用沉降体积实验确定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氢氧化镁质量的0.2%,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观密度对... 以六水硝酸镁、氢氧化钠为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为改性剂,采用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用沉降体积实验确定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氢氧化镁质量的0.2%,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观密度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改性剂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使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提高了氢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样品相比,改性后纳米氢氧化镁衍射峰主峰强度提高,结晶性更好,团聚程度降低,表观密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下载PDF
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的合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恩思 广 金磊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氯乙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 2 -氨基嘌呤位置有择烷基化反应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 ,总收率 2 1 %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
关键词 法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 烷基化反应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