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升压DC-DC变换器的白光LED驱动芯片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彦科 鲍嘉明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27,535,共4页
设计了一种升压型恒流LED驱动芯片,驱动电流可由外接电阻从15~300 mA任意调整,输入电压为2.8~5.5 V,输出电压最高可达38 V。设计固定开关频率为1 MHz,应用时只需很小的外接电感即可。相对于其他驱动器电路,该驱动器增加了过压保护电路,... 设计了一种升压型恒流LED驱动芯片,驱动电流可由外接电阻从15~300 mA任意调整,输入电压为2.8~5.5 V,输出电压最高可达38 V。设计固定开关频率为1 MHz,应用时只需很小的外接电感即可。相对于其他驱动器电路,该驱动器增加了过压保护电路,无需外接稳压二极管,降低了应用成本。采用上华0.5μm BCD工艺完成芯片的设计,传输效率高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型DC-DC变换器 过压保护 PWM 白光LED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非对称孔道内流场和压降特性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志军 王楠 +3 位作者 张立强 黄群锦 魏所库 张彦科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2-1899,共8页
采用Fluent建立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非对称孔道的三维模型,计算了孔道内的流动和压降特性,分析了DPF内碳烟微粒的沉积过程,比较了不同壁面渗透率和碳载量下对称孔道与非对称孔道中的压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孔道速度沿轴向先增... 采用Fluent建立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非对称孔道的三维模型,计算了孔道内的流动和压降特性,分析了DPF内碳烟微粒的沉积过程,比较了不同壁面渗透率和碳载量下对称孔道与非对称孔道中的压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孔道速度沿轴向先增大后减小,出口孔道速度沿轴向逐渐减小;进口孔道静压沿轴向先减小后增大,出口孔道静压沿轴向逐渐减小;碳烟微粒总是先在孔道的后端沉积,随着碳载量增大,碳烟微粒沿孔道轴向分布逐渐趋向于均匀;绝对碳载量系数大于0.3时,非对称孔道相对于对称孔道具有较小的压降;进、出口孔道比例越大,压降受排气流量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非对称孔道 流场 压降
下载PDF
柴油机DPF非对称孔道压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志军 黄群锦 +4 位作者 王楠 申博玺 张彦科 魏所库 张立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压降,通过建立DPF灰分模型和压降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孔道DPF的压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大DPF进、出口孔道直径比,进口孔道排气流速减小,孔道壁面前端渗流速度减小,孔道...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压降,通过建立DPF灰分模型和压降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孔道DPF的压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大DPF进、出口孔道直径比,进口孔道排气流速减小,孔道壁面前端渗流速度减小,孔道壁面后端渗流速度增大,排气流经出口孔道流速增大;增大DPF进、出口孔道直径比能降低DPF压降;随着碳载量、灰分量以及排气流量的增大,增大DPF进、出口孔道直径比对降低DPF压降效果更加明显;孔密度最优值随进、出口孔道直径比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捕集器 非对称孔道 压降
下载PDF
EGR率对LNT吸附路径及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曹丽娟 李志军 +3 位作者 李世龙 蔡东 李志遥 张彦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5,共7页
针对稀燃氮氧捕集器吸附过程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吸附路径,搭建了包含两种吸附路径的LNT模型,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吸附路径及NOx净化效果的影响,模拟研究结果表明,EGR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路径均有影响.EGR率在0~15%内,EGR对硝酸盐路径的抑... 针对稀燃氮氧捕集器吸附过程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吸附路径,搭建了包含两种吸附路径的LNT模型,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吸附路径及NOx净化效果的影响,模拟研究结果表明,EGR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路径均有影响.EGR率在0~15%内,EGR对硝酸盐路径的抑制作用和对亚硝酸盐路径的前期抑制、后期促进作用均随EGR率增加而加剧.EGR率在20%~30%内,EGR对硝酸盐路径表现为抑制作用,对亚硝酸盐路径仍表现为前期抑制、后期促进作用,且作用效果随EGR率增加变化微弱.入口温度为350℃时,EGR率为0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路径吸附的占有率比值约为1∶1.63,EGR率25%时两种吸附路径占有率比值约为1∶2.47,亚硝酸盐路径略占优势.EGR率在0~15%内,NOx转化率随吸附时间延伸下降速度先快后缓,EGR率越高,吸附后期NOx转化率下降越快.EGR率在20%~30%范围内,转化率随吸附延伸平稳降低,EGR率越高转化率下降越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氮氧催化器 EGR率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吸附路径
下载PDF
浅析煤矿采煤掘进工作中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彦科 《技术与市场》 2021年第11期96-97,共2页
煤炭资源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煤炭开采数量与安全备受关注。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支护难度也随之加大,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出了高强支护技术,希望能够... 煤炭资源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煤炭开采数量与安全备受关注。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支护难度也随之加大,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出了高强支护技术,希望能够有效解决煤矿采煤掘进工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煤掘进 高强支护
下载PDF
中关铁矿掘进巷道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何磊 张连恒 +2 位作者 张彦科 张少雨 黄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探水钻孔数量,降低中关铁矿巷道掘进突水风险,应用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探测及超前钻孔综合手段对掘进巷道进行超前探测预报,在富水区域进行注浆堵水试验研究,形成了井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确定了合理的钻... 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探水钻孔数量,降低中关铁矿巷道掘进突水风险,应用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探测及超前钻孔综合手段对掘进巷道进行超前探测预报,在富水区域进行注浆堵水试验研究,形成了井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确定了合理的钻孔布置及注浆参数。最终形成了中关巷道掘进综合预报-钻孔验证-注浆堵水的防治水方案。结果表明,该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施工进度,保障安全,可在类似大水矿山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超前预报 防治水 注浆
下载PDF
原子结构考点探究
7
作者 张彦科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原子结构是物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这一知识点,下面将其常见考点总结如下。
关键词 原子结构 考点 物质结构 高考命题 知识点 学习
下载PDF
应用地质雷达进行巷道围岩富水性探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磊 马银 张彦科 《采矿技术》 2014年第5期60-62,共3页
在干燥期、雨后的废石堆表面进行地质雷达探测,研究干燥和含水条件下地质雷达探测波形图像及反射波频谱的差别,提出通过计算"低频系数"方法半定量分析探测目标体富水程度。在井下进行了地质雷达探测试验。结果表明:"低... 在干燥期、雨后的废石堆表面进行地质雷达探测,研究干燥和含水条件下地质雷达探测波形图像及反射波频谱的差别,提出通过计算"低频系数"方法半定量分析探测目标体富水程度。在井下进行了地质雷达探测试验。结果表明:"低频系数"大小与岩体富水性呈正相关,"低频系数"大于1.8时,探测岩体富水性明显增加。在雷达波形图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低频系数"分析法可显著提高岩体富水性判别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岩体富水性 水文探测
下载PDF
非均匀壁结构颗粒捕集器深床过滤的模拟研究
9
作者 张彦科 李志军 +3 位作者 帅石金 刘世宇 李世龙 刘浩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8-1836,共9页
为描述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多孔介质壁的微观结构,本文引入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孔径分布和非均匀孔隙率分布。考虑多粒径的入射颗粒,针对汽油机非均匀壁结构颗粒捕集器的深床过滤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大部分被多孔介质的顶部1/3区域... 为描述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多孔介质壁的微观结构,本文引入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孔径分布和非均匀孔隙率分布。考虑多粒径的入射颗粒,针对汽油机非均匀壁结构颗粒捕集器的深床过滤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大部分被多孔介质的顶部1/3区域捕集,该区域的孔隙率和渗透率在捕集过程中下降趋势更明显,多孔介质的底部1/3区域对整体过滤贡献很小。随着时间增加,多孔介质壁对各粒径颗粒的捕集效率升高,最具穿透性的粒径变小。在捕集过程中,孔径分布对多孔介质壁的局部微观结构及整体捕集效率和压降的改变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非均匀壁 孔径分布 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硫代硫酸盐氧化菌TX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栋青 张彦科 顾向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38-1644,共7页
从聚硫橡胶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到一株硫代硫酸盐氧化细菌TX。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生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 sp.)(GenBank登录号为EU871645)。该菌株能利用硫代硫酸盐、单... 从聚硫橡胶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到一株硫代硫酸盐氧化细菌TX。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生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 sp.)(GenBank登录号为EU871645)。该菌株能利用硫代硫酸盐、单质硫、连四硫酸盐、硫化物或亚硫酸盐为唯一能源进行自养生长,不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或酵母粉进行异养生长,为专性化能无机自养型硫杆菌。在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C^35°C,最适起始pH值为3.0~5.0。在矿物盐培养基中,硫代硫酸盐最终被氧化成硫酸,造成培养基pH持续下降。在摇瓶分批培养和硫胶废水处理过程中均检测到连四硫酸盐的积累,表明该菌株主要通过连四硫酸盐途径或"S4I"途径进行硫代硫酸盐的生物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橡胶 废水处理 盐生硫杆菌属 硫代硫酸盐 生物氧化 “S4I”途径
原文传递
TEG全焊式板式换热器节能效果评价
11
作者 鲍云翔 孟俊峰 +2 位作者 张彦科 薄玉华 田文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5年第9期99-99,共1页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具有总传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换热面积小、对数平均温差大、组装灵活、操作弹性大、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为了将高温甘醇贫液热量有效回收利用, 第二净化厂在天然气脱水系统中应用新型全焊式板式换热器,提高了TEG贫...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具有总传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换热面积小、对数平均温差大、组装灵活、操作弹性大、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为了将高温甘醇贫液热量有效回收利用, 第二净化厂在天然气脱水系统中应用新型全焊式板式换热器,提高了TEG贫富液的换热效果,从而减少了TEG富液的再生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G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再生能耗 节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