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学与上海史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志孚
张元隆
潘纯刚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Z1期30-33,共4页
-
文摘
上海,由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由她以新颖开放著称的“海派文化”而独树一帜,由她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密切关联的巨大影响,以及她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进程中应起的先锋作用,决定了建立以综合研究上海为特征的上海学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有关上海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版的著述有五十余种,公开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等达一千多篇,内容涉及上海的经济、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考古、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科技、教育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形成了一支新老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的研究队伍。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理论界。
-
关键词
上海史
上海现状
综合研究
上海地区
近代中国
战略地位
历史学家
现代化
先锋作用
社会生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行政文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志孚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8-53,共6页
-
文摘
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的政务活动,它总是置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在一定的文化环境里进行的。从文化上来认识行政管理,把行政管理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我们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自觉性。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经济基础
宗法制度
社会组织
政治
社会问题
血缘关系
封建统治者
孔子
传统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决不能是全盘西化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唐培吉
张志孚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5,共2页
-
文摘
为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顺乎天(自然)而应乎人”,既适应社会历史的潮流,又符合人民的意愿。目前,我国有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了中央提出的这两项基本政策。在这大好形势下,出现了全盘西化的论调,认为要实现“四化”,必须首先实现“西化”。全盘西化论实际上是主张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全盘否定。这在理论上是一种历史的虚无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僵化的机械论。每一个国家及其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它的特殊的,即民族精神。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
关键词
全盘西化论
对外开放
民族精神
文化发展
贯彻执行
认识论
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虚无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宇宙—人事系统:董仲舒的改制思想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志孚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政治学系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1989年第6期21-26,共6页
-
文摘
系统论作为人们观察世界和考察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早已萌发。《周岛》的八卦说和《洪范》的五行说都认为宇宙和人事的变易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律可循。由于中国的封建农业经济成熟得较早,所以就有可能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作规律进行数学模拟,并以此来规范政事和其它行为方式。董仲舒揉合了阴阳家和儒家思想,以宇宙——人事的循环系统,作为他倡言改制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宇宙-人事系统
董仲舒
改制思想
阴阳家
儒家思想
哲学思想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权力与分配
- 5
-
-
作者
张志孚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政治学系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1991年第2期32-37,共6页
-
文摘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象巴黎公社那样打碎旧的官僚机构,把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特别强调的一条原则。可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有些公职人员(干部)没能很好地使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权责,而是利用职权贪污、循私舞弊,利用特权行贿受贿,蜕变为新的官吏。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公职人员
人民公仆
权力
分配
腐败现象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西方文明的暴力冲击与民族意识
- 6
-
-
作者
张志孚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政治学系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4期5-7,共3页
-
文摘
近代中国的文明进步,是在西方船坚炮利的武力胁迫下开始的。清王朝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军备荒殆,吏治败坏,士风日下。清王朝不愿自开门户,结果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这封闭的大门。自然经济的堤坝被冲决了,礼义之邦的传统秩序崩溃了。
-
关键词
鸦片战争
中国
近代史
西方文明
民族意识
自然经济
爱国主义
-
分类号
K25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