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作者论视域下万玛才旦电影民族文化的视听书写
- 1
-
-
作者
张思茁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16期129-131,共3页
-
文摘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作品独具特色,其善于通过视听语言讲述藏民的日常生活。大量的平衡构图、纪实冷静的长镜头和全景镜头、充满隐喻意义的藏地声音等,都成为其影片书写藏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碰撞中少数民族个体的生存状态与身份认同焦虑。在电影构图方面,导演万玛才旦尤为关注画面中各影像元素间的关系,用镜头语言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在拍摄电影时,导演万玛才旦侧重收录现场环境同期声,通过真实的声音还原藏地生活,传达主题思想。
-
关键词
万玛才旦
藏族电影
作者论
视听语言
民族文化
-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从移情到共情:美食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俊婷
张思茁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
出处
《科技传播》
2021年第23期119-122,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美食纪录片逐渐将重心从简单的美食类介绍转移到展现美食制作者的人文精神关怀。文章以《奶奶最懂得》为例,针对当下美食纪录片新形势,解析美食纪录片在呈现方式上的变革;将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美食纪录片如何从从共情到移情的实现跨文化传播,并利用情感因素解码跨文化传播。
-
关键词
美食纪录片
共情
移情
跨文化传播
-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
-
题名非遗纪录片:审美体验与人文精神共建
- 3
-
-
作者
郑军
邱一然
张思茁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
出处
《新闻战线》
2021年第9期45-48,共4页
-
文摘
非遗纪录片真实记录了非遗文化的精华,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光辉。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是当前非遗纪录片创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深刻理解非遗文化保护是艺术创作的宗旨,艺术创作是增加文化感染力的表达手段,有效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让人们看到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并唤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自觉珍视是精品非遗纪录片的要义所在。
-
关键词
艺术创作
非遗纪录片
原真性保护
表达手段
非遗文化
审美体验
艺术性表达
人文精神
-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