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_2O_2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的调节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凤香 陈豆豆 +3 位作者 杨飞 郑欣 张思韬 赵凤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用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分析了0.06%、0.006%、0.000 6%H_2O_2处理5 d对水稻幼苗生长、H_2O_2产生、细胞死亡及生长素积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H_2O_2(0.06%)抑制地上部分和不定根的伸长及不定根上侧根的形成和生长,但... 用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分析了0.06%、0.006%、0.000 6%H_2O_2处理5 d对水稻幼苗生长、H_2O_2产生、细胞死亡及生长素积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H_2O_2(0.06%)抑制地上部分和不定根的伸长及不定根上侧根的形成和生长,但对初生根上的侧根生长无明显影响。低浓度(0.000 6%)H_2O_2促进初生根和不定根的伸长及其侧根数量增多和长度增加。根尖H_2O_2积累和细胞死亡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利用DR5-GUS转基因水稻分析显示高浓度H_2O_2促进生长素在根尖的过量积累,本试验条件下H_2O_2对生长素积累和分布的调节与其激活转录有关。由此可见,高浓度H_2O_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诱导细胞死亡及生长素过度积累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H2O2) 生长素 水稻 幼苗 生理调节 侧根数量 侧根长度 根尖细胞
下载PDF
Powerlab在窦内压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萍 张思韬 +2 位作者 黄海霞 王伟 赵海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306,共3页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稳压反射,是机体维持动脉血压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1]。该反射的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主要作用是通过感受血管内压力变化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并将其转变为可向中枢传递的电信号...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稳压反射,是机体维持动脉血压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1]。该反射的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主要作用是通过感受血管内压力变化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并将其转变为可向中枢传递的电信号,即机电换能作用。然而,由于其结构细微、分散,研究比较困难。目前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过程的各个环节均不清楚。控制颈动脉窦窦内压并记录窦神经的压力依赖性放电是研究压力感受器机电换能机制的经典实验技术,精确控制窦内压力是其中的关键环节[2]。本课题组早期利用电气比例调节阀建立了控制颈动脉窦压力的自动化装置,该装置需利用pclamp软件编辑刺激命令作用于电气比例调节阀以控制高压气源的压力输出,推动灌流液以实现窦内压力控制[2 3]。然而使用pclamp软件编辑刺激命令存在方法复杂、易出错等缺点。目前许多实验操作系统都能完成多种形式的刺激输出,例如Powerlab labchart 5软件(澳大利亚,AD Instruments公司)可输出正弦式、台阶式、斜坡式等多种刺激,均适合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研究。为此,本课题组利用Powerlab labchart 5开发了调节电气比例调节阀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简便、可靠的窦内压力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动脉压力感受器 自动化装置 颈动脉窦 软件编辑 神经末梢 血管外膜
下载PDF
镉锌互作条件下ABA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凤香 陈豆豆 +3 位作者 杨飞 郑欣 张思韬 赵凤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7,共4页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生长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为材料分析了镉锌互作条件下ABA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锌互作条件下添加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sodium t...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生长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为材料分析了镉锌互作条件下ABA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锌互作条件下添加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sodium tungstate,TS)促进初生根侧根的生长,抑制植株、初生根、不定根和不定根侧根的生长。与镉加锌处理相比,添加ABA使生长素在根尖的积累减少,相反,添加TS使生长素的积累增加,说明ABA与生长素平衡有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蛋白质水平上,ABA对生长素的调节与蛋白运输和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水稻幼苗 生长素 镉锌互作 根系
下载PDF
葡萄糖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组织细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豆豆 杨飞 +3 位作者 蔡凤香 郑欣 张思韬 赵凤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利用DR5-GUS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为材料,分析了0~5%的葡萄糖和甘露醇处理4~10 d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组织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葡萄糖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缺糖在幼苗生长后期显著抑制了根系的生长,5%葡... 利用DR5-GUS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中花11号为材料,分析了0~5%的葡萄糖和甘露醇处理4~10 d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组织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葡萄糖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缺糖在幼苗生长后期显著抑制了根系的生长,5%葡萄糖显著延迟侧根的形成和生长。通过根尖横切片发现,生长素在组织细胞间的基本分布规律,即根冠和分生区细胞中生长素多且分布比较均匀,从伸长区到成熟区逐渐呈现梯度分布,成熟区中生长素主要分布在近表皮的皮层细胞和表皮细胞。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生长素在根尖各区组织细胞间的梯度分布规律没有明显影响,但随葡萄糖浓度升高根尖各区生长素含量逐渐升高。相同浓度条件下,甘露醇明显抑制根系的生长并引起生长素的过量积累。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与其信号作用有关而非渗透作用引起的,且这种信号作用与其调节生长素的合成和分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生长素分布 水稻根系
下载PDF
如何保证住宅厨房排气道的排烟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思韬 何遇明 《南方建筑》 2003年第4期89-91,共3页
分析了各种排气道的构造特点及适用条件,指出若要保证排气道具有良好的排烟效果,必须正确设计选用排气道的构造形式,严格控制排气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住宅 厨房 排气道 集中排烟系统 卫生间
下载PDF
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灌流与记录一体化装置的制备
6
作者 刘萍 辛方 +3 位作者 张思韬 黄海霞 王伟 赵海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2-754,共3页
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是减压反射的第一个环节,主要作用是将血压变化时对血管的牵张刺激转变为可向中枢传导的电信号,即机-电换能作用[1]。然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作用的诸多细节并不清楚。目前器官水平研究动脉压力感受器... 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是减压反射的第一个环节,主要作用是将血压变化时对血管的牵张刺激转变为可向中枢传导的电信号,即机-电换能作用[1]。然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作用的诸多细节并不清楚。目前器官水平研究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体隔离灌流的方法,实验时隔离颈动脉窦,钳制颈动脉窦内压力,同时记录动脉血压变化,进而测定出压力感受器的功能曲线[2],另一种方法则是采用离体制备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直接观察颈动脉窦内压力变化对窦神经放电的影响[3]。相对于前一种在体隔离灌流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由于减少了其他神经体液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实验结果更能反映压力感受器本身的功能。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摸索,研制了一套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灌流与记录一体化装置,实现了对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血管内外灌流的同时控制窦内压力并同步记录窦神经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神经放电 一体化装置 灌流 标本 离体 动脉压力感受器 制备
下载PDF
不同动脉压力感受器对钌红反应的敏感性差异
7
作者 赵海燕 黄海霞 +3 位作者 刘萍 张思韬 钮伟真 王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获得单纤维放电的信息。结果在20μmol/L钌红作用下,根据对钌红的反应,可将窦神经压力感受纤维分为钌红敏感纤维和钌红不敏感纤维2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类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分别与C类和A类压力感受器相对应。结论窦神经中存在对钌红反应不同的2类纤维,可能分属A类纤维和C类纤维,提示这2类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机制可能存在某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钌红 钌红敏感纤维
下载PDF
基于多层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城轨路网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8
作者 王忻 李晔 +1 位作者 张思韬 张凌云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9期95-99,共5页
精准的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获取交通需求变化、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客流预测精度,充分考虑客流时空特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的路网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通过多层ConvLSTM... 精准的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获取交通需求变化、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客流预测精度,充分考虑客流时空特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的路网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通过多层ConvLSTM中的卷积运算获取客流的空间特性,通过长短期记忆部分获取客流的时间特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某城市地铁客流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于现有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综上所述,该模型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短时客流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具有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 预测 ConvLSTM
下载PDF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思韬 韩严和 +1 位作者 张晓飞 陈家庆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7,共7页
电化学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化学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电极材料的开发制备与改性方面。主要从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电吸附作用机理来对电极材料进行分类,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电化学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化学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电极材料的开发制备与改性方面。主要从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电吸附作用机理来对电极材料进行分类,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电氧化阳极材料可分为基于吸附态和自由态·OH氧化原理的两类材料;而电还原阴极材料可分为基于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的两类材料。最后,对电极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电极材料 吸附态·OH 自由态·OH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短波红外焦平面的大动态范围像素级ADC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思韬 汪鸿祎 +2 位作者 王绪泉 黄松垒 方家熊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1-346,共6页
针对短波红外焦平面的大动态范围需求,设计了一种像素级脉冲频率调制(PFM)模数转换器(ADC)。传统PFM ADC采用DI输入级,进行弱信号探测时,注入效率会下降,造成动态范围的损失。设计的PFM ADC采用CTIA输入级,弱信号探测时仍能维持高注入效... 针对短波红外焦平面的大动态范围需求,设计了一种像素级脉冲频率调制(PFM)模数转换器(ADC)。传统PFM ADC采用DI输入级,进行弱信号探测时,注入效率会下降,造成动态范围的损失。设计的PFM ADC采用CTIA输入级,弱信号探测时仍能维持高注入效率;同时采用两档增益和增益自选择技术,使得每个像素都能够根据输入的光电流自动选择增益,在提升动态范围的同时,不增加额外的功耗。在0.18μm CMOS工艺模型下,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动态范围达到100.1 dB,单元ADC功耗小于10.54μW,并且基于所设计的改进型PFM ADC设计了规模为32×32、中心距为50μm的像素级数字化读出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焦平面 大动态范围 脉冲频率调制 CTIA 增益自选择 两档增益
下载PDF
一种单一增益下实现红外探测器大动态范围读出方法研究
11
作者 汪鸿祎 张思韬 +3 位作者 王绪泉 张永刚 黄松垒 方家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3-929,共7页
目前红外探测器采用传统读出方法很难通过一次积分实现其本身的动态范围。为实现红外探测器的大动态范围不换档读出,引入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结构,同时为保证弱信号时的注入效率,结合CTIA输入级,对红外探测器... 目前红外探测器采用传统读出方法很难通过一次积分实现其本身的动态范围。为实现红外探测器的大动态范围不换档读出,引入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结构,同时为保证弱信号时的注入效率,结合CTIA输入级,对红外探测器不换档大动态范围读出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CTIA输入级脉冲频率调制(PFM)读出方法,在系统级层面搭建实验系统并结合短波红外InGaAs单元探测器进行数字量化实验。详细分析了强信号时由系统结构延迟时间引起的转换线性度问题,并建立非理想条件下的数字量化转换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CTIA输入级PFM红外探测器读出方法动态范围达到97 dB,为红外探测器不换档大动态范围读出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并为数字化读出电路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频率调制 CTIA输入级 大动态范围 铟镓砷 数字化读出
下载PDF
基于核心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失衡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文志 王宝宝 +7 位作者 胡海量 孔超 朱卫国 陈小龙 潘福敏 王鹏 张思韬 鲁世保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核心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失衡分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6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3例,年龄(...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核心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失衡分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6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3例,年龄(71.7±6.2)岁(60~82岁)。根据冠状面C_(7)铅垂线(C_(7)PL)偏离骶骨正中线(CSVL)的方向以及L_(4)椎体倾斜方向来判断核心弯:若C_(7)PL的偏离CSVL方向与胸腰弯凹侧一致,L_(4)椎体倾斜方向与C_(7)PL偏离CSVL方向相反,则胸腰弯为核心弯,定义为1型;若C_(7)PL偏离CSVL的方向与腰骶弯凹侧一致,L_(4)椎体倾斜方向与C_(7)PL偏离CSVL方向一致,则腰骶弯为核心弯,定义为2型。根据冠状面平衡距离(CBD)的绝对值(|CBD|)分别将每一型患者分为两组,即|CBD|≤3 cm的平衡组(CB)与|CBD|>3 cm的失衡组(CIB)。记录并分析术前术后胸腰弯Cobb角、腰骶弯Cobb角以及CBD变化。结果61例患者(1型23例,2型38例)中术前冠状面失衡发生率为55.7%(34/61),1型中为34.8%(8/23),2型中为68.4%(26/38),术后冠状面失衡发生率为27.9%(17/61),1型组为13.0%(3/23),2型组为36.8%(14/38)。1型术后CB组|CBD|为(1.5±1.0)cm,较术前的(2.6±1.4)cm减小(P=0.015);胸腰弯的矫正率为68.8%±18.4%,明显大于腰骶弯的矫正率(34.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型术后CB组|CBD|为(1.6±1.2)cm较术前的(2.6±3.0)cm明显减小(P=0.027);腰骶弯的矫正率为71.3%±18.6%,大于胸腰弯的57.3%±2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2型术后CIB组|CB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腰骶弯的矫正率为38.3%±14.8%,小于胸腰弯的53.6%±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型术后CB组患者CBD变化(3.8±1.5)cm与两弯矫正率之差(32.3%±19.6%)存在相关性(r=0.904,P<0.001)。2型术后CB组CBD变化(1.9±2.2)cm与两弯矫正率之差(14.0%±26.2%)存在相关性(r=0.960,P<0.001)。结论基于核心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失衡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其结合匹配矫正理念可有效预防脊柱矫形术后冠状面失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退变性腰椎侧凸 冠状面平衡 分型 核心弯 矫正率
原文传递
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预测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文志 王宇 +4 位作者 王宝宝 胡海量 孔超 张思韬 鲁世保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modified 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M-GAP)预测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采用短节段(≤2个节段... 目的探讨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modified 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M-GAP)预测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采用短节段(≤2个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的腰椎退变患者的资料,随访时间≥2年。记录患者术时年龄、性别、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后随访时间、手术相关数据,术前以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以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术后3个月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所有患者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躯干整体倾斜角(global tilt,GT)及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根据PI值计算出理想矢状面参数,根据公式得到M-GAP评分。将其分为协调、中等不协调、严重不协调3组。根据术前及随访时的MRI和X线片上改变诊断有无ASD,若随访期内腰痛加重或双下肢神经症状加重,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为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分析M-GAP评分对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ASD及ASDis的预测作用。结果共有86例完成了至少2年的随访,其中男42例,女44例;年龄37~85岁,平均(63.7±10.9)岁。59例末次随访时未发生ASD,27例末次随访时发生ASD,10例出现ASDis。根据M-GAP评分,协调、中等不协调及严重不协调的患者分别为55例(64.0%)、24例(27.9%)和7例(8.1%)。术后ASD发生率分别为21.8%(12/55)、41.7%(10/24)和71.4%(5/7),术后ASDis发生率分别为3.6%(2/55)、16.7%(4/24)和57.1%(4/7)。ROC曲线显示M-GAP对ASD的预测有一定准确性(AUC=0.752,P<0.001,95%CI:0.645~0.860),对于ASDis同样具有预测作用(AUC=0.867,P<0.001,95%CI:0.760~0.974)。M-GAP评分不同组间术后ASD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12),ASDis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01),线性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评分结果间ASD以及ASDis的发生率存在线性上升趋势(χ^(2)=8.487,P=0.004;χ^(2)=15.702,P<0.001)。末次随访时的临床功能评分[包括ODI、VAS(腰)和VAS(腿)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ASDis组ODI、VAS(腰)和VAS(腿)评分仍高于其余两组(P<0.05),中等不协调及严重不协调ODI、VAS(腰)和VAS(腿)评分均明显高于协调组(P<0.05)。结论M-GAP评分是一种预测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新方法。根据M-GAP评分制订个性化的术前计划可以降低术后AS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脊柱疾病
原文传递
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预测脊柱畸形术后机械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宇 孙文志 +5 位作者 孙祥耀 胡海量 王鹏 孔超 张思韬 鲁世保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 (modified 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M-GAP) 预测成人脊柱畸形 (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 长节段矫形固定术后机械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接受长节段 ... 目的探讨改良整体形态与平衡评分 (modified 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M-GAP) 预测成人脊柱畸形 (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 长节段矫形固定术后机械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接受长节段 (≥ 4 个节段) 固定融合手术、随访时间≥ 3 年的 150 例 ASD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49 例,女 101 例;年龄 61~84 岁,平均 (68.1±6.2) 岁。在术后全脊柱正侧位 X 线片上测量所有患者的骨盆入射角 (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 (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sis,LL)、躯干整体倾斜角 (global tilt,GT) 及矢状面平衡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根据 PI 值计算出理想矢状面参数。M-GAP 评分包括相对骨盆倾斜 (relative pelvic version,RPV)=实际测量 SS-理想 SS,相对腰椎前凸(relative lumbar lordosis,RLL)=实际测量 LL-理想 LL,腰椎前凸分布指数 (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下腰椎前凸 (lower lumbar lordosis,LLL) / LL,相对脊柱骨盆平衡 (relative spinopelvic alignment,RSA)=实际测量 GT-理想 GT。将其分为"协调""中等不协调""严重不协调"三组。机械性并发症如近端交界性后凸 / 失败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 failure,PJK / PJF)、不融合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螺钉松动、断裂、拔出,断棒)。对 M-GAP 生成预测机械性并发症发生应用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 值判断 M-GAP 的预测准确性。M-GAP 评分的三种评估结果间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 Pearson χ2 检验,并采用线性趋势检验评估评分结果与力学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线性趋势。结果在所有患者中,86 例 (57.3%) 发生了机械性并发症,5 例 (3.3%) 因机械性并发症再次行手术治疗。M-GAP 评分结果为"协调"者 45 例 (30.0%)、"中等不协调"者 69 例 (46.0%) 及"严重不协调"者 36 例 (24.0%),术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42.2% (19 / 45)、59.4% (41 / 69) 和 72.2% (26 / 36)。ROC 曲线显示 M-GAP 对机械性并发症的预测有一定准确性 (AUC=0.627,P=0.008,95% CI0.538~0.716)。M-GAP 评分不同组间术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6,P=0.023),并存在线性上升趋势 (χ^(2)=7.463,P=0.006)。结论 M-GAP 评分是一种预测 ASD 长节段矫形固定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新方法。根据 M-GAP 评分制订个性化的术前计划可以降低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