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13年厦门市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怡盾 沈理通 俞新莲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年第9期561-562,共2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控制学校水痘突发事件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3年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上报告的厦门市水痘暴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学校水痘事件23起,占学... 目的了解厦门市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控制学校水痘突发事件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3年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上报告的厦门市水痘暴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学校水痘事件23起,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2.27%(23/44),中学和其他类型学校的罹患率较高;发病学生中有明确的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只有12.23%(68/556)。结论水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市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学校应加强落实卫生工作相关措施,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将水痘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并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水痘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怡盾 俞新莲 沈理通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年第8期504-506,共3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状况,为探索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模式,提高预警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 目的了解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状况,为探索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模式,提高预警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厦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7 931条预警信号,经现场调查确认的暴发/流行12条;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6h,现场调查比填报异常卡平均提前4.395h;预警阳性预测值仅为0.15%,灵敏度为33.33%。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较高,但阳性预测值偏低,现有预警工作机制及预警参数设置有待改进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警 信息 分析
下载PDF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确诊人数的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3
作者 张怡盾 童逸琦 +2 位作者 黄仕杰 黄思颖 庄福振 《中国医院统计》 2021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为公共卫生部门防范境外输入病例传播提供数据支撑;评估医疗资源未来是否会出现紧缺,为本地指挥部门的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模型对厦门市境外输入病例进行预测。因厦门初始样本数... 目的分析厦门市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为公共卫生部门防范境外输入病例传播提供数据支撑;评估医疗资源未来是否会出现紧缺,为本地指挥部门的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模型对厦门市境外输入病例进行预测。因厦门初始样本数量较少,模型首先根据广州的境外输入情况进行初始化,再基于厦门每日的疫情情况进行拟合。考虑到入境政策不断变化和各个国家(地区)疫情的快速发展,构建并维护字典来动态计算不同国家旅客的入境确诊风险权重,最后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模型进行参数更新。结果2020年3月23日至12月31日,厦门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77例,模型预测257例,F1值达到77.3%。结论该统计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新型冠状病毒 入境确诊人数 预测 指数平滑法 统计模型
下载PDF
2016—2021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艺兰 张怡盾 郭志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2年第6期307-309,329,共4页
目的 了解和掌握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6—2021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资料,计算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时间的发病率变化情况;用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mean percentage cha... 目的 了解和掌握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6—2021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资料,计算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时间的发病率变化情况;用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mean percentage change, APC)评价发病率变化趋势,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三年发病率。结果2016—2021年厦门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332例,发病率在3.99/10万~13.60/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9.20/10万,男性(10.98/10万)高于女性(7.27/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1~14岁(1 976例,占84.73%),其中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1 727例。发病时间呈双高峰分布,发病例数最多在5月和11月。全市发病率年均下降21.61%(t=-3.49,P<0.05)。GM(1,1)模型建模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11.14%,预测2022—2024年发病率将进一步下降。结论 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在福建省中上水平,应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灰色模型 预测 厦门市
下载PDF
2014-2021年厦门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和趋势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艺兰 张怡盾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了解厦门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情况,并预测乙肝2022-2024年发病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厦门市乙肝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厦门市乙肝年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预测... 目的 了解厦门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情况,并预测乙肝2022-2024年发病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厦门市乙肝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厦门市乙肝年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预测2022-2024年的发病率。结果 2014-2021年厦门市乙肝患者中男25 357例,女13 647例,平均年龄40.7岁。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8.51/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是女性的1.71倍(148.12/10万比86.41/10万)。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低于10.00/10万,之后快速上升,50~54岁发病率达最高峰,为187.77/10万。各年乙肝发病率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2022-2024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分别为94.09/10万、86.12/10万和78.50/10万。结论 厦门市仍为全国乙肝高发地区,2022-2024年发病率可能出现下降,但发病率仍很高,要实现2030消除乙肝威胁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强乙肝的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特征 GM(1 1)模型 发病率 预测
下载PDF
网络直报10年来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俞新莲 沈理通 +1 位作者 张怡盾 庄琳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04年下降了56.96%,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以血源及性... 目的分析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04年下降了56.96%,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和痢疾,麻疹再次出现流行,艾滋病是发病率上升最大的病种;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的疾病谱与网络直报初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应继续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痢疾、麻疹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应作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控重点,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发病 趋势
下载PDF
维生素D3中毒引起急性肾损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昭穗 王桂国 +3 位作者 陈琼华 张怡盾 许树根 梁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6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3中毒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维生素耽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救治经验。结果急性肾损伤9例,占81.8%,其中8例出现急性肾衰竭,占73%。所有患者经积极补液、利... 目的探讨维生素D3中毒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维生素耽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救治经验。结果急性肾损伤9例,占81.8%,其中8例出现急性肾衰竭,占73%。所有患者经积极补液、利尿导泻,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鲑鱼降钙素、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综合救治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维生素D3中毒致急性肾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为可逆性,采取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维生素D3中毒致肾损害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降钙素 治疗
下载PDF
厦门市2019—2023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
8
作者 苏玮珏 张怡盾 +2 位作者 俞新莲 陈娟娟 陈杨晴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9—2023年厦门市哨点医院流感哨点ILI监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监测情况。结果厦门市2019—2023年ILI%为5.1%(478474/9331853),呈冬春、夏季2... 目的分析厦门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9—2023年厦门市哨点医院流感哨点ILI监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监测情况。结果厦门市2019—2023年ILI%为5.1%(478474/9331853),呈冬春、夏季2个流行高峰,ILI病例主要为<15岁儿童(81.1%,387849例);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12.8%,2019年阳性率最高(21.5%),2020年最低(2.7%,χ^(2)=509.50,P<0.05),阳性标本中B/Victoria系(B/Vic)占比最高(45.7%),其次为A(H3N2)型(29.1%)和A(H1N1)pdm091型(24.8%),混合感染占0.3%;2019—2020年以B/Vic为主,伴A(H1N1)pdm09型、A(H3N2)型共同流行,2021年B/Vic为绝对优势毒株,2022年B/Vic和A(H3N2)型共同流行;2023年A(H1N1)pdm09型为优势株;报告86起暴发疫情,罹患率1.5%;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86.0%,74起)。结论厦门市流感冬春季和夏季高发,各年病毒优势流行毒株交替出现,<15岁儿童应重点防控。应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流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ILI) 病原学检测 疾病监测 流感防控
原文传递
厦门市2016—2019年水痘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怡盾 陈珍 +1 位作者 俞新莲 荣飚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水痘流行特征,预测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厦门市2016—2019年水痘疫情资料,计算发病率、暴发罹患率等指标,用灰色模型预测其发病率。结果厦门市2016—2019年共报告本地水痘19 716例,年均发病率124.... 目的分析厦门市水痘流行特征,预测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厦门市2016—2019年水痘疫情资料,计算发病率、暴发罹患率等指标,用灰色模型预测其发病率。结果厦门市2016—2019年共报告本地水痘19 716例,年均发病率124.0/10万,年均上升45.7%;病例多为0~14岁儿童(97.5%),以学生或幼托儿童为主;11月至次年1月病例最多,4~6月有小高峰;4年间报告水痘暴发51起,罹患率2.0%,多在11和12月份;GM(1,1)灰色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MAPE)为1.7%,预测2020—2021年全市水痘发病率上升,2021年可能达228.4/10万。结论厦门市水痘疫情较严重,且有上升趋势,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预测2020—2021年疫情可能上升,应加强水痘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监测 灰色模型
原文传递
厦门市同安区2005-2011年阿米巴痢疾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怡盾 郭志南 荣飚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同安区的阿米巴痢疾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同安区2005-2011年网络报告的阿米巴痢疾监测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核实诊断报告。结果 2005-2011年同安区阿米巴痢疾报告发病数177例,发病率2.7/10万至16... 目的了解厦门市同安区的阿米巴痢疾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同安区2005-2011年网络报告的阿米巴痢疾监测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核实诊断报告。结果 2005-2011年同安区阿米巴痢疾报告发病数177例,发病率2.7/10万至16.0/10万;0~1岁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以散居儿童为主(58.8%);报告单位以第三医院为主(93.2%),诊断类型以确诊为主(91.0%),调查10份住院病历,均符合《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要求。结论开展阿米巴痢疾健康教育,注意婴幼儿卫生,保证饮食、水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痢疾 疫情监测 流行病学 厦门同安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法定传染病漏报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怡盾 沈理通 +2 位作者 俞新莲 林涛 李佳文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3-75,共3页
为转变传染病漏报调查方式,提高传染病漏报调查效率,提升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基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了漏报监测系统。系统通过建立标准的传染病数据库,设置传染病报告管制周期等规则,实现漏报病例的自动查找、信息反馈等功能,提升了... 为转变传染病漏报调查方式,提高传染病漏报调查效率,提升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基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了漏报监测系统。系统通过建立标准的传染病数据库,设置传染病报告管制周期等规则,实现漏报病例的自动查找、信息反馈等功能,提升了传染病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卫生 法定传染病 漏报监测 厦门市
原文传递
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方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怡盾 沈理通 +1 位作者 俞新莲 王明斋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24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方法根据2004—2013年厦门市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结果学校发现...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方法根据2004—2013年厦门市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结果学校发现的事件占54.10%,医疗机构发现的事件占24.6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的事件占14.75%。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和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分别占81.82%和18.18%。突发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94.50h,传染病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25.07h,食物中毒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83h。结论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方式不同,传染病事件主要由学校发现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主要由医疗机构发现,疾控中心主动发现事件的能力有待加强,应加快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缩短数据分析周期,从而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现方式 分析
原文传递
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怡盾 俞新莲 沈理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820例,死亡1例...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820例,死亡1例;传染病暴发疫情26起,占81.25%;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占87.50%;监测时效155.29h,报告时效1.57h,控制时效7.71h,各区监测敏感性、报告时效与控制时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及时报告率只有81.25%。结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 事件 分析 对策
原文传递
2007-2014年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控制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俞新莲 沈理通 +1 位作者 张怡盾 李丽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12-714,共3页
为了解2007-2014年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监测敏感性和控制时效,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对2007-2014年厦门市所报告的6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SPSS 19.0软件对事件的分布特征、类型和分级、监... 为了解2007-2014年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监测敏感性和控制时效,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对2007-2014年厦门市所报告的6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SPSS 19.0软件对事件的分布特征、类型和分级、监测敏感性、控制时效及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其中监测敏感性及控制时效以中位数进行描述,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用Spearman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4年厦门市所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占78.69%(48/61);88.52%(54/61)的事件发生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事件报告数未呈逐年稳定增多趋势;事件监测敏感性中位数为143.83h,控制时效中位数为7.96d,两者相关系数为0.807,呈显著正相关。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不够敏感,影响了事件的控制效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期进一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控制
原文传递
厦门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申锦玉 牛建军 +2 位作者 陈敏 荣飚 张怡盾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急救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6个方面。结果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发展较为均衡,但在应急能力建设的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各医疗机构开展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种类及各类毒物的检测能力亟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和风险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俞新莲 荣飚 +2 位作者 林文斌 欧阳雪 张怡盾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子系统以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基础上开发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实现疫情报告相关信息的登记、报告、统计、查询、复核和筛查等各环节的电脑化操作。结果传染病报告管理子... 目的通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子系统以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基础上开发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实现疫情报告相关信息的登记、报告、统计、查询、复核和筛查等各环节的电脑化操作。结果传染病报告管理子系统的建成和应用简化了医院内传染病报告流程,可更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结论传染病报告管理子系统拓宽了HIS的应用范围,开拓了应用信息化管理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 传染病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厦门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申锦玉 荣飚 +3 位作者 张怡盾 牛建军 陈敏 赖天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教育培训能力、风险沟通... 目的了解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教育培训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7个方面。结果市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较强,区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相对较弱,风险沟通能力、区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仍有待提高。结论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需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区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急能力 调查
原文传递
维生素D中毒致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昭穗 王贵国 +3 位作者 陈琼华 张怡盾 许树根 梁萌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5-375,共1页
我们曾收治11例急性维生素D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8~52岁,中毒的原因均因误食了参入维生素D3的棕榈油。因棕榈油可以食用,长期以来工人都习惯把用剩的棕榈油收集起... 我们曾收治11例急性维生素D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8~52岁,中毒的原因均因误食了参入维生素D3的棕榈油。因棕榈油可以食用,长期以来工人都习惯把用剩的棕榈油收集起来作为食用油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中毒 急性肾损伤 维生素D3 棕榈油 食用油 伤患者
原文传递
网络直报模式下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措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俞新莲 张怡盾 欧阳雪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措施与效果。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2010年和2011年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资料。结果 2011年传染病报告质量(报告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纸质卡与电子卡信息一致率)均... 目的探讨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措施与效果。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厦门市医疗机构2010年和2011年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资料。结果 2011年传染病报告质量(报告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纸质卡与电子卡信息一致率)均较2010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报告率和及时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考核、督导、培训等一系列措拖,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明显提高,今后应继续细化及完善相关措施,继续稳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报告 疾病控制 厦门市
原文传递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厦门市痢疾发病季节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阳雪 俞新莲 +2 位作者 张怡盾 王明斋 苏成豪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厦门市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的季节性规律。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菌痢疫情的季节性规律、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 2005-2010年厦门市菌痢发病的γ值为0.28,P<0.05。结论厦门市菌痢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集中...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厦门市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的季节性规律。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菌痢疫情的季节性规律、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 2005-2010年厦门市菌痢发病的γ值为0.28,P<0.05。结论厦门市菌痢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高峰期为5月下旬到11月,且菌痢发病高峰有前移趋势。应围绕发病高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菌痢) 季节性 圆形分布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