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旅行谈话节目的破与立——以《锵锵行天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悦晨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2,共2页
告别《锵锵三人行》两年之后,窦文涛又给我们带来焕然一新的节目《锵锵行天下》,节目在凤凰卫视、腾讯视频平台播出,收官后在豆瓣拿下9.2的高分。节目中窦文涛与周轶君、许子东等一同开启了探索从土耳其到希腊奥秘的智者之旅。文学、社... 告别《锵锵三人行》两年之后,窦文涛又给我们带来焕然一新的节目《锵锵行天下》,节目在凤凰卫视、腾讯视频平台播出,收官后在豆瓣拿下9.2的高分。节目中窦文涛与周轶君、许子东等一同开启了探索从土耳其到希腊奥秘的智者之旅。文学、社会、历史、爱情,纷呈的话题,在智者思维交锋中显得格外妙趣横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节目 《锵锵三人行》 旅行 文化 凤凰卫视 腾讯视频 窦文涛 土耳其
下载PDF
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悦晨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现场水文和地质工程条件复杂多变,并且受到气象和季节因素的明显制约。因此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否具有足够的设计深度、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设计是否科学对施工会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现场水文和地质工程条件复杂多变,并且受到气象和季节因素的明显制约。因此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否具有足够的设计深度、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设计是否科学对施工会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及其与设计的关系,探讨了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中通过强化成本和质量控制意识、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保障施工技术方案达到足够的深度以及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各项管理目标的可控性,确保工程建设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过程 有效控制 水利工程设计 方案优化 成本意识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反转新闻生成机制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悦晨 《东南传播》 2018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近年来,在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下,"反转新闻"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那么如何认识反转新闻,探索反转新闻发生机制,从传播过程中对其进行扼制尤为重要。笔者从新闻发布、失实到反转的过程出发,探究反转新闻的特点、传播公式、成因及... 近年来,在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下,"反转新闻"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那么如何认识反转新闻,探索反转新闻发生机制,从传播过程中对其进行扼制尤为重要。笔者从新闻发布、失实到反转的过程出发,探究反转新闻的特点、传播公式、成因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新闻 互联网 舆情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悦晨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从初三物理教学者的角度出发,介绍在疫情背景下初中物理在线教学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在线教学资源稀缺、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线下不同、在线教学与学生互动效率不高。笔者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意... 本文从初三物理教学者的角度出发,介绍在疫情背景下初中物理在线教学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在线教学资源稀缺、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线下不同、在线教学与学生互动效率不高。笔者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意识到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随着上海微校的推广,线上线下多方并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主流。它将传统教学优势与数字化优势结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启发教学,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设计 个性需求 形成性评价 高效互动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赛托邦”与“赛维坦”:人工智能的媒介呈现——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珂静 张悦晨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3-34,共2页
德国科学社会学家皮特·魏茵加特最早提出"科学媒介化"的概念,他认为科学与媒体紧密联结,进而实现两者的知识共振。人工智能作为现代科技,同样也与媒体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媒体通过传播活动引发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 德国科学社会学家皮特·魏茵加特最早提出"科学媒介化"的概念,他认为科学与媒体紧密联结,进而实现两者的知识共振。人工智能作为现代科技,同样也与媒体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媒体通过传播活动引发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与兴趣,建构着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并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到人工智能的知识传播实践之中。中国和美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人工智能研究第一梯队的两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纽约时报 媒介化 人民日报 科学社会学家 媒介呈现 中国和美国 第一梯队
下载PDF
破与立:从《锵锵行天下》谈文化旅行谈话节目谈话场的在场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悦晨 《当代电视》 CSSCI 2019年第2期20-24,共5页
《锵锵行天下》作为一档文化旅行类谈话节目,在破与立中探索出了谈话节目的新模式。谈话节目不仅可以是传统演播厅的围炉式谈话,还可以走进现场,让谈话更具真实性和质感;旅行节目不仅只是单纯的娱乐,更可以有文化、有深度。节目的在场性... 《锵锵行天下》作为一档文化旅行类谈话节目,在破与立中探索出了谈话节目的新模式。谈话节目不仅可以是传统演播厅的围炉式谈话,还可以走进现场,让谈话更具真实性和质感;旅行节目不仅只是单纯的娱乐,更可以有文化、有深度。节目的在场性,使建构的谈话场在空间场、时间场和心理场三个维度上不再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在开放化的时间场、空间场和心理场的相互共振作用中,节目所要表达的文化艺术内涵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节目 谈话场 场际共振
原文传递
文化解码·沉浸体验·故事感召——解析《故事里的中国》的三重创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悦晨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3期63-66,共4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以经典文艺作品为线索,凭故事发声,用一段段经典的片段拼接历史轮廓,用一位位人物的精神铸造时代灵魂。节目以内容的垂直开发,实现经典文艺作品的硬核创新;以立体化的传播,实现多重沉浸式体验的巧创新;... 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以经典文艺作品为线索,凭故事发声,用一段段经典的片段拼接历史轮廓,用一位位人物的精神铸造时代灵魂。节目以内容的垂直开发,实现经典文艺作品的硬核创新;以立体化的传播,实现多重沉浸式体验的巧创新;以故事化演绎共同体意识,实现宏大国家叙事的软创新。从故事的讲述到精神源头的探索,《故事里的中国》触达至受众的情感层面,让受众能够感受故事背后的厚重底蕴,细细品味中国人民历久弥新的担当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 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光影镜像中重访中国故事——解析系列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悦晨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0,共4页
系列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以4部怀旧纪录片为线索,讲述了跨越40年的中国故事,于历时的镜像互动中映照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激活集体记忆;于他者视角与自我认知的互动中实现跨文化的共鸣与认同;于立体化叙事中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新... 系列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以4部怀旧纪录片为线索,讲述了跨越40年的中国故事,于历时的镜像互动中映照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激活集体记忆;于他者视角与自我认知的互动中实现跨文化的共鸣与认同;于立体化叙事中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新时代的众生相。因此,《从〈中国〉到中国》以追昔抚今的历史纵深感讲好了中国故事、增加了民族自信,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担当与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中国故事 镜像 叙事
原文传递
城市纪录片中“第三空间”的建构——透视《城市24小时》的空间再生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悦晨 《当代电视》 CSSCI 2019年第9期57-60,共4页
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时间刻度为线索,实现了城市主客体的在场,进而建构出每座城市特有的“第三空间”。《城市24小时》对“第三空间”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物象空间、故事空间和文化空间中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融合。片中赋予奇观... 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时间刻度为线索,实现了城市主客体的在场,进而建构出每座城市特有的“第三空间”。《城市24小时》对“第三空间”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物象空间、故事空间和文化空间中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融合。片中赋予奇观以史诗情怀,填补静止的物象“壳式”空间;以理性再现城市百态,突出故事空间的主体性和价值选择;以文化意涵凸显文化空间中流淌在城市血液里的独特语法,激活“城里人”的集体记忆并让“城外人”产生尊敬与向往,进而一层层解开现代人柔弱的精神家园并试图填补精神的空虚,实现了媒体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空间 景观 边缘 符号
原文传递
中外合作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悦晨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76,共3页
作为一部展现中华文明和艺术魅力的中外合作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以文物为介质,在讲述中国宝藏及其所承载的内涵中,以小见大建构文化图景,立足国际视野实现文化入乡,自我与他者的互鉴对话使该片较好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qu... 作为一部展现中华文明和艺术魅力的中外合作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以文物为介质,在讲述中国宝藏及其所承载的内涵中,以小见大建构文化图景,立足国际视野实现文化入乡,自我与他者的互鉴对话使该片较好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及国家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合拍 《中国的宝藏》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希望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11
作者 张悦晨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2013年第10期8-8,共1页
每当别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时,我总是笑笑不说话。因为我觉得无论有什么样的梦想,首先要有实力,所以我现在只想努力去学习,充实自己。可有时候,也不免觉得现实有一点“骨感”。我的家在乡镇上,这里的大多数人以捕鱼、种田为业。这... 每当别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时,我总是笑笑不说话。因为我觉得无论有什么样的梦想,首先要有实力,所以我现在只想努力去学习,充实自己。可有时候,也不免觉得现实有一点“骨感”。我的家在乡镇上,这里的大多数人以捕鱼、种田为业。这里其实并不落后,比那些贫困山区不知好上多少倍。小学毕业时,我曾去考过县里比较有名的私立中学,但以2分之差与之失之交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跑线 同一 贫困山区 私立中学 梦想 实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