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心灵诗意地栖息——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所卿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9年第6期18-18,共1页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这些争...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林徽因 赏读 心灵 徐志摩 儿子 诗人
下载PDF
一曲语妙情真的游子吟——解读郑振铎散文《海燕》
2
作者 张所卿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乡愁是文学亘古不变、常写常新的一个主题。事实上是,人不论古今,地不分中外,乡愁是人类所共同的一种精神现象。郑振铎的《海燕》就是一首优美无比的思乡曲。
关键词 《海燕》 郑振铎 散文 解读 游子 情真 精神现象 乡愁
下载PDF
为听评课搭建新平台
3
作者 赵炳慧 张所卿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第1期32-32,共1页
听评课活动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说自话(各说各的)”,一种是“轻描淡写”。之所以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原因在于听评课活动有时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缺乏统一的观察视角、规范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指导思想。由于彼此的视角不同、... 听评课活动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说自话(各说各的)”,一种是“轻描淡写”。之所以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原因在于听评课活动有时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缺乏统一的观察视角、规范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指导思想。由于彼此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依据不同,就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如果彼此坚持己见则又会演变为没有结果的争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课活动 新平台 观察视角 评价标准 个性化 有理
下载PDF
语言优美 意蕴深长——《归来的温馨》赏析
4
作者 张所卿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1年第4期23-23,共1页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著名诗人,主要著作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诗歌总集》等,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 《归来的温馨》 优美 语言 赏析 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总集 聂鲁达
原文传递
说说“蝉联”
5
作者 张所卿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4年第1X期15-15,共1页
我们常在报上看到"蝉联"这个词,如:中国乒乓球队"蝉联男团冠军",王浩"蝉联男单亚军"等。"联"字不难理解,是"连贯""连续"的意思。但是,前面缘何要缀一"蝉"字呢?
关键词 中国乒乓球队 引泉 男子团体 在原 晋书
原文传递
“沧海一粟”之义辨
6
作者 张所卿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第7期26-26,共1页
成语“沧海一粟”出自于经典名篇《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教材将“粟”释为“米粒”。还有的教材译为“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关键词 教材 谷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