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尤其”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振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程度副词"尤其"是由副词"尤"与指代词"其"通过跨层连用词汇化而成的,它是句法位置、韵律规则、词汇双音化、使用频率以及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萌芽于唐五代,形成于宋元,完全...
程度副词"尤其"是由副词"尤"与指代词"其"通过跨层连用词汇化而成的,它是句法位置、韵律规则、词汇双音化、使用频率以及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萌芽于唐五代,形成于宋元,完全成熟于清代。受共同因素的影响,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副词词尾,如"~乎(几乎、似乎)"、"~自"、"~复"等,它们有着与"其"类似的虚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动因
副词词尾
“尤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着”字被动句来源的多视角考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振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大量的文献和方言资料表明,"着"字被动句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着"的语法化是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着"字被动句的语法化途径是:"S+着动词+NP宾语"→...
大量的文献和方言资料表明,"着"字被动句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着"的语法化是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着"字被动句的语法化途径是:"S+着动词+NP宾语"→"S+着动词+NP宾语+V动词"→"S+着介词+NP施事+V谓语动词"。研究表明,在语法化研究中,把历史资料与方言资料、句法研究与虚词研究结合起来,重视源词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衍生词的句法功能的影响,对于准确考察虚词的来源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被动句
来源
语法化
源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振羽
申风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则"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元代昙花一现后便渐趋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则
词尾
副词
来源
近代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否定副词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振羽
徐之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7-20,共4页
笔者对杜甫诗否定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发现杜诗否定副词在使用上具有以下特点:一,一些上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已经消失或正走向衰亡,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否定副词。二,同类否定副词在分布上的对立现象已不复存在;三,否定副词的内部...
笔者对杜甫诗否定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发现杜诗否定副词在使用上具有以下特点:一,一些上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已经消失或正走向衰亡,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否定副词。二,同类否定副词在分布上的对立现象已不复存在;三,否定副词的内部分工相当混乱;四,“非+NP”式否定判断句仍占较大优势,新兴的“不是NP”式的使用频率还不高。结论是:杜甫生活的初、中唐时期是中古和近代汉语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过渡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代汉语的上限可以提前到唐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否定副词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生”的来源与演变更替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振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副词"好生"是副词"好"与词尾"生"的复合,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激,它先后产生了情状和程度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主要都是由于组合能力较弱或不能适应新的语言成分而逐渐衰落,并最终在...
副词"好生"是副词"好"与词尾"生"的复合,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激,它先后产生了情状和程度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主要都是由于组合能力较弱或不能适应新的语言成分而逐渐衰落,并最终在竞争中被各自的同义副词所取代,从而沦为方言词的。中古、近代汉语中许多副词词尾集中消亡的原因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生
副词
方言
来源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几多”看近代汉语“几”类程度副词的形成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振羽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7-79,共3页
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源自疑问代词的"几"类程度副词。它们的产生是句法位置与隐喻、类推等认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类副词自产生以后使用频率一直很低,在现代汉语里只残存于某些方言。
关键词
几多
方言
程度副词
虚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方言特征词看几部明代小说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振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在明代几部重要的白话小说中,语气副词"好道"主要出现在百回本《西游记》里;语气副词"早是"主要出现在《水浒传》《金瓶梅》里。从这两个副词的使用情况看,它们当是吴语区的方言特征词。据此我们推测这三部明代白...
在明代几部重要的白话小说中,语气副词"好道"主要出现在百回本《西游记》里;语气副词"早是"主要出现在《水浒传》《金瓶梅》里。从这两个副词的使用情况看,它们当是吴语区的方言特征词。据此我们推测这三部明代白话小说的作者可能就是吴语区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特征词
好道
早是
吴语
作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振羽
谢序华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
当前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对古代汉语课不感兴趣已成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着重从把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用古代文化感染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改革
兴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9-122,共4页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附加式副词
副词词尾
构词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考察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振羽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在对杜甫诗副词所作的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 ,对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的历时考察 ,认为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 :单纯副词的分化促使合成副词的大量产生 ;副词的累积与排挤的相互作用 ,保持了副词...
在对杜甫诗副词所作的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 ,对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的历时考察 ,认为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 :单纯副词的分化促使合成副词的大量产生 ;副词的累积与排挤的相互作用 ,保持了副词的严密系统性 ;旧有副词的衰落与新兴副词的兴起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副词
同义聚合体
考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言》吴语副词“大分”和“终不然”的来源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振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吴语副词"大分"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大分"逐渐虚化而成的。吴语副词"终不然"产生于元代,是由反诘副词"不然"前加表强调的"终"组合而成的。它的形成显...
吴语副词"大分"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大分"逐渐虚化而成的。吴语副词"终不然"产生于元代,是由反诘副词"不然"前加表强调的"终"组合而成的。它的形成显然受到了"终不成"的类化的影响。而反诘副词"不然"的产生,是由于短语"不然"经常使用于"不然……岂(不)……"句式,逐渐沾带上了否定与反问的意味,并最终虚化为反诘副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
终不然
副词
吴语
三言
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小说方言副词探源两则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振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2-96,共5页
语气副词"好道"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反问副词"好"与词尾"道"组合而成的。语气副词"早是"最早产生于元代,来源于时间副词"早是",是语境赋义的结果。
关键词
好道
早是
副词
明清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方言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其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张振羽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方言中的语气副词"连"形成于汉代,是由名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它既是隐喻机制、句法位置、主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同时代其他语气副词的影响而产生的平行虚化的结果。了解副词"连"的来源有助于正确...
方言中的语气副词"连"形成于汉代,是由名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它既是隐喻机制、句法位置、主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同时代其他语气副词的影响而产生的平行虚化的结果。了解副词"连"的来源有助于正确认识"连"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语气副词
连
语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度副词“生”的来源及其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生"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程度副词。它并不像一般程度副词那样是从形容词虚化而来的,而是在与程度副词"死"的对举呼应中,受到"死"的诱发而产生的。"生"自唐代产生以后,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元...
"生"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程度副词。它并不像一般程度副词那样是从形容词虚化而来的,而是在与程度副词"死"的对举呼应中,受到"死"的诱发而产生的。"生"自唐代产生以后,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元代以后迅速衰落,在现代汉语里它只能作为一个语素残留在少数几个双音词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
程度副词
来源
诱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口高沙话本字考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振羽
袁仁智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简要描写了洞口高沙话的声韵调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方言的部分口语词的本字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高沙
方言
本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
8
16
作者
张振羽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当前,古代汉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施教者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正确处理古代汉语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上变与不变的关系;三、正确处理理论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四、正确处理传统...
当前,古代汉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施教者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正确处理古代汉语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上变与不变的关系;三、正确处理理论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四、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迟后举例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对杜甫诗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发现《汉语大词典》有许多副词词条首引书证较实际产生的年代晚,不能呈现汉语词汇历史演变的清晰轨迹,有必要进行补证。为若干词条的有关义项补充了较早的书证。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杜甫
副词
首引书证
诗歌
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方言副词探源二则
18
作者
张振羽
申凤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方言副词"多分"产生于元代,并一直沿用至现代吴语里。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多分"逐渐虚化而成的。方言副词"难说"产生于明代,在现代吴语和江淮官话里仍有使用。它的形成,是同义副词"...
方言副词"多分"产生于元代,并一直沿用至现代吴语里。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多分"逐渐虚化而成的。方言副词"难说"产生于明代,在现代吴语和江淮官话里仍有使用。它的形成,是同义副词"难道"类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
难说
方言副词
明清
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
19
作者
张振羽
张长富
+1 位作者
韩金臻
孙立力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结合近几年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常规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微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是实现难加工材料...
结合近几年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常规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微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是实现难加工材料或具有复杂特殊结构微细金属零件的理想加工制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技术
微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微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微细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汉语副词探源二则
20
作者
张振羽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8,共4页
在近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趁常"当是由副词"趁时"类推而来的。语气副词"可知"来源于短语"可知"。"知"因"以身喻心"的隐喻的作用,由感知动词转化为认知动词,表达说话人的主...
在近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趁常"当是由副词"趁时"类推而来的。语气副词"可知"来源于短语"可知"。"知"因"以身喻心"的隐喻的作用,由感知动词转化为认知动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评述。相应地,"可+知+复杂的命题宾语"结构也由述宾关系被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在频率机制的作用下,表达临时性主观评述义的状语成分"可知"逐渐规约化,并最终凝固成一个语气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趁常
可知
近代汉语
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尤其”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文摘
程度副词"尤其"是由副词"尤"与指代词"其"通过跨层连用词汇化而成的,它是句法位置、韵律规则、词汇双音化、使用频率以及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萌芽于唐五代,形成于宋元,完全成熟于清代。受共同因素的影响,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副词词尾,如"~乎(几乎、似乎)"、"~自"、"~复"等,它们有着与"其"类似的虚化轨迹。
关键词
程度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动因
副词词尾
“尤其”
Keywords
degree adverbs lexicalization grammaticalization motivation adverbial suffixes youqi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着”字被动句来源的多视角考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文摘
大量的文献和方言资料表明,"着"字被动句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着"的语法化是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着"字被动句的语法化途径是:"S+着动词+NP宾语"→"S+着动词+NP宾语+V动词"→"S+着介词+NP施事+V谓语动词"。研究表明,在语法化研究中,把历史资料与方言资料、句法研究与虚词研究结合起来,重视源词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衍生词的句法功能的影响,对于准确考察虚词的来源非常重要。
关键词
着
被动句
来源
语法化
源词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振羽
申风英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言>吴语副词来源考察"(项目编号:2011jyty073)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虚词的来源考察"(项目编号:MY2010B008)
文摘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则"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元代昙花一现后便渐趋衰亡。
关键词
则
词尾
副词
来源
近代汉语
Keywords
Ze
suffix
adverb
origin
Old Mandarin Chines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否定副词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振羽
徐之明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贵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7-20,共4页
文摘
笔者对杜甫诗否定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发现杜诗否定副词在使用上具有以下特点:一,一些上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已经消失或正走向衰亡,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否定副词。二,同类否定副词在分布上的对立现象已不复存在;三,否定副词的内部分工相当混乱;四,“非+NP”式否定判断句仍占较大优势,新兴的“不是NP”式的使用频率还不高。结论是:杜甫生活的初、中唐时期是中古和近代汉语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过渡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代汉语的上限可以提前到唐初。
关键词
杜诗
否定副词
研究
Keywords
Du Fu's poems
negative adverbs
study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生”的来源与演变更替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5C698)
文摘
副词"好生"是副词"好"与词尾"生"的复合,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激,它先后产生了情状和程度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主要都是由于组合能力较弱或不能适应新的语言成分而逐渐衰落,并最终在竞争中被各自的同义副词所取代,从而沦为方言词的。中古、近代汉语中许多副词词尾集中消亡的原因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好生
副词
方言
来源
演变
Keywords
Haosheng
adverb
dialect
origin
evolu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几多”看近代汉语“几”类程度副词的形成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7-79,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方言副词演变的个案研究"和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唐诗副词演变研究"资助
文摘
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源自疑问代词的"几"类程度副词。它们的产生是句法位置与隐喻、类推等认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类副词自产生以后使用频率一直很低,在现代汉语里只残存于某些方言。
关键词
几多
方言
程度副词
虚化
Keywords
Jiduo
dialect
degree adverbs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方言特征词看几部明代小说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吴语虚词的来源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11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d069)
文摘
在明代几部重要的白话小说中,语气副词"好道"主要出现在百回本《西游记》里;语气副词"早是"主要出现在《水浒传》《金瓶梅》里。从这两个副词的使用情况看,它们当是吴语区的方言特征词。据此我们推测这三部明代白话小说的作者可能就是吴语区的人。
关键词
方言特征词
好道
早是
吴语
作者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振羽
谢序华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当前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对古代汉语课不感兴趣已成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着重从把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用古代文化感染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改革
兴趣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interests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9-122,共4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唐诗副词演变研究"
项目编号:05C698。
文摘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
杜甫诗
附加式副词
副词词尾
构词法
Keywords
Du Fu's poems
additive adverbs
adverbial suffixes
method of word -building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考察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文摘
在对杜甫诗副词所作的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 ,对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的历时考察 ,认为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 :单纯副词的分化促使合成副词的大量产生 ;副词的累积与排挤的相互作用 ,保持了副词的严密系统性 ;旧有副词的衰落与新兴副词的兴起相联系。
关键词
杜诗
副词
同义聚合体
考察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言》吴语副词“大分”和“终不然”的来源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文摘
吴语副词"大分"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大分"逐渐虚化而成的。吴语副词"终不然"产生于元代,是由反诘副词"不然"前加表强调的"终"组合而成的。它的形成显然受到了"终不成"的类化的影响。而反诘副词"不然"的产生,是由于短语"不然"经常使用于"不然……岂(不)……"句式,逐渐沾带上了否定与反问的意味,并最终虚化为反诘副词的。
关键词
大分
终不然
副词
吴语
三言
来源
Keywords
Dafen
Zhongburan
adverbs
Wu Dialect
Sanyan
origi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小说方言副词探源两则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2-96,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言>吴语副词来源考察"(2011jyty073)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虚词的来源考察"(MY2010B008)
文摘
语气副词"好道"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反问副词"好"与词尾"道"组合而成的。语气副词"早是"最早产生于元代,来源于时间副词"早是",是语境赋义的结果。
关键词
好道
早是
副词
明清小说
Keywords
Haodao
Zaoshi
adverb
the novel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分类号
H109.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方言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其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方言副词演变的个案研究"
文摘
方言中的语气副词"连"形成于汉代,是由名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它既是隐喻机制、句法位置、主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同时代其他语气副词的影响而产生的平行虚化的结果。了解副词"连"的来源有助于正确认识"连"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方言
语气副词
连
语法化
Keywords
dialects
modal adverbs
Lian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度副词“生”的来源及其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方言副词演变的个案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唐诗副词演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程度副词。它并不像一般程度副词那样是从形容词虚化而来的,而是在与程度副词"死"的对举呼应中,受到"死"的诱发而产生的。"生"自唐代产生以后,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元代以后迅速衰落,在现代汉语里它只能作为一个语素残留在少数几个双音词里。
关键词
生
程度副词
来源
诱发
Keywords
Sheng
degree adverbs
origin
inducement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口高沙话本字考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振羽
袁仁智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文摘
简要描写了洞口高沙话的声韵调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方言的部分口语词的本字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高沙
方言
本字
Keywords
Gaosha
dialect
Benzi
分类号
H17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
8
16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当前,古代汉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施教者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正确处理古代汉语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上变与不变的关系;三、正确处理理论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四、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
关系
Keywords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Relationships
分类号
H195.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迟后举例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对杜甫诗副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发现《汉语大词典》有许多副词词条首引书证较实际产生的年代晚,不能呈现汉语词汇历史演变的清晰轨迹,有必要进行补证。为若干词条的有关义项补充了较早的书证。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杜甫
副词
首引书证
诗歌
汉语
Keywords
Hanyu Da Cidian
Dufu's poems
adverbs
earlier illustrations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方言副词探源二则
18
作者
张振羽
申凤英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y073)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MY2010B008)
文摘
方言副词"多分"产生于元代,并一直沿用至现代吴语里。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多分"逐渐虚化而成的。方言副词"难说"产生于明代,在现代吴语和江淮官话里仍有使用。它的形成,是同义副词"难道"类化的结果。
关键词
多分
难说
方言副词
明清
来源
Keywords
Duofen
Nanshuo
dialect adverb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origi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
19
作者
张振羽
张长富
韩金臻
孙立力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
出处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结合近几年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常规微细电解加工技术、微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微细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是实现难加工材料或具有复杂特殊结构微细金属零件的理想加工制造方法。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技术
微细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微细超声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微细激光电解复合加工技术
Keywords
micro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technology
micro 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combined machining technology
micro ultrasonic electrochemical compound machining technology
micro laser electrochemical compound machin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G6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汉语副词探源二则
20
作者
张振羽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吴语虚词的来源及其演变研究"(12YJA740111)
文摘
在近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趁常"当是由副词"趁时"类推而来的。语气副词"可知"来源于短语"可知"。"知"因"以身喻心"的隐喻的作用,由感知动词转化为认知动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评述。相应地,"可+知+复杂的命题宾语"结构也由述宾关系被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在频率机制的作用下,表达临时性主观评述义的状语成分"可知"逐渐规约化,并最终凝固成一个语气副词。
关键词
副词
趁常
可知
近代汉语
来源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尤其”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张振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着”字被动句来源的多视角考察
张振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
张振羽
申风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杜诗否定副词研究
张振羽
徐之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好生”的来源与演变更替
张振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几多”看近代汉语“几”类程度副词的形成
张振羽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方言特征词看几部明代小说的作者问题
张振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
张振羽
谢序华
《凯里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杜甫诗中的附加式副词及相关问题论略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杜诗副词同义聚合体的发展演变考察
张振羽
《广西社会科学》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三言》吴语副词“大分”和“终不然”的来源
张振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明清小说方言副词探源两则
张振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南方方言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其他
张振羽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程度副词“生”的来源及其发展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洞口高沙话本字考
张振羽
袁仁智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张振羽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迟后举例
张振羽
《怀化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明清方言副词探源二则
张振羽
申凤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微细电解加工及其复合加工技术
张振羽
张长富
韩金臻
孙立力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近代汉语副词探源二则
张振羽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