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手术对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敏敏 吴涛 +4 位作者 吴雄枫 沈红健 朱宣 吕楠 徐小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12月我中心收治的42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22例)和开颅手术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90 d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12月我中心收治的42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22例)和开颅手术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3分)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神经内镜组术后残余血肿量<15 mL的患者比例(77.3%,17/22)高于开颅手术组(35.0%,7/20;P=0.022)。神经内镜组和开颅手术组术后90 d预后良好的患者分别为14例(63.6%)和4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内镜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4.5%,1/22)低于开颅手术组(5.0%,1/20;P=0.001)。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神经内镜组的术后90 d死亡率(13.6%,3/22)低于开颅手术组(30.0%,6/20;P<0.001)。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开颅手术 脑出血 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Homer1b/c通过内质网功能调节由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自噬
2
作者 张敏敏 朱宣 +4 位作者 沈红健 吕楠 吴雄枫 徐小龙 吴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10 mmol/L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分别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omer1b/c蛋白,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表达水平。结果L-谷氨酸处理HT22细胞12 h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与转染对照组相比,下调Homer1b/c表达可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均能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下调Homer1b/c表达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未能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Homer1b/c能够调节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自噬 HOMER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兴奋性损伤 谷氨酸
下载PDF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所生产新生儿血清中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张敏敏 赵娟 +2 位作者 林晓杰 赵佩 刘存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所生产新生儿血清中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于本院产科中心产检并分娩的GDM产妇、健康产妇及所生产的新生儿病历资料;其中,GDM产妇100例、健康产妇100例、所... 目的:探讨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所生产新生儿血清中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于本院产科中心产检并分娩的GDM产妇、健康产妇及所生产的新生儿病历资料;其中,GDM产妇100例、健康产妇100例、所生产的新生儿共200例,检测新生儿VA的水平。1)比较两组新生儿和孕妇的基本资料;2)比较两组孕妇VA摄入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新生儿VA水平比较:摄入量未达推荐剂量:GDM组低于NC组(P<0.05);摄入量达到推荐剂量:GDM组与N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孕妇摄入量不同时,新生儿血清VA水平比较:GDM组和NC组随孕母摄量VA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1)孕妇摄入量未达标时,新生儿VA水平:GDM组<NC组。2)不论孕期妇女是否患有GDM,其摄入量对新生儿VA的水平均有影响,即使血糖控制良好,在摄入量达不到推荐剂量时,仍然影响新生儿VA水平,GDM孕妇要足量补充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维生素A
下载PDF
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建议
4
作者 张敏敏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2,共1页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休闲农业旅游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休闲农业旅游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休闲农业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农村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休闲农业旅游业依旧存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旅游 新引擎 社会生活水平 高品质生活 休闲旅游 存在困境 农村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氮肥运筹与硅锌肥配施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聂新星 陈晨 +5 位作者 张敏敏 段小丽 洪俊 周雷 曹文 杨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为探讨优质食味籼稻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栽培技术,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研究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运筹比例(7∶3∶0、5∶3∶2和3∶3∶4,分别记作N_(7+3+0)、N_(5+3+2)和N_(3+3+4))并配施硅锌肥处理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 为探讨优质食味籼稻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栽培技术,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研究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运筹比例(7∶3∶0、5∶3∶2和3∶3∶4,分别记作N_(7+3+0)、N_(5+3+2)和N_(3+3+4))并配施硅锌肥处理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虾稻1号产量整体表现为N_(7+3+0)<N_(5+3+2)≈N_(3+3+4)。提高氮肥在穗肥中的比例,虾稻1号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氮肥运筹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同氮肥运筹方式下,配施硅肥或硅锌肥均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应,但对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N_(5+3+2)运筹方式可实现虾稻1号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而配施硅锌肥有助于其产量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硅肥 锌肥 虾稻1号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6
作者 王丽君 张萍 +13 位作者 呼延梅华 杨洁 沈红健 沈芳 陈蕾 吴雄枫 刑鹏飞 姜一 张敏敏 朱宣 袁绘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脑卒中组(NIHSS评分<4分,n=50)和中重度脑卒中组(NIHSS评分≥4分,n=30);根据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n=74)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n=6)。收集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外周血炎症指标[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与轻度脑卒中组相比,中重度脑卒中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43.3%(13/30)vs 18.0%(9/50),P=0.014],NLR较高[2.81(1.93,5.97)vs 2.01(1.64,3.37),P=0.028]。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83.3%(5/6)vs 23.0%(17/74),P=0.007],但两组间MLR、NLR、PLR、SII、SI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重度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NLR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胶束莪术醇对卵巢癌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7
作者 唐勤 王晶 +4 位作者 陈冰 汪生 张敏敏 张梦媛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0-846,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胶束莪术醇(MC)通过促进卵巢癌腹水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调控卵巢癌免疫微环境的机制。方法(1)小鼠分组后,用鼠卵巢癌细胞株ID8构建卵巢癌腹水模型,观察体质量变化,收集肿瘤组织和腹水。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和腹...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胶束莪术醇(MC)通过促进卵巢癌腹水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调控卵巢癌免疫微环境的机制。方法(1)小鼠分组后,用鼠卵巢癌细胞株ID8构建卵巢癌腹水模型,观察体质量变化,收集肿瘤组织和腹水。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和腹水巨噬细胞CD86和CD20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2)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转化M2型巨噬细胞(THP-1 M2φ),用10μg/ml的MC处理,流式法检测凋亡率;q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流式法检测CD86和CD20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kt/mTOR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给药后,MC组鼠平均体质量低于对照组;MC组肿瘤组织和腹水巨噬细胞CD206表达降低,CD86表达上调;MC组腹水Akt、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2)体外实验:用药前后THP-1 M2φ凋亡无差异;MC组CD206、TGF-β的mRNA表达及CD206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IL-1β、TNF-α的mRNA和CD8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MC组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MC促进腹水巨噬细胞向M1极化调控卵巢癌免疫微环境,其机制可能与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微环境 巨噬细胞 MC AKT/MTOR
下载PDF
模拟腹腔镜基础技能训练在腔镜医生培养中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黄俊敏 刘琼霞 +1 位作者 黄金秀 张敏敏 《微创医学》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模拟腹腔镜基础技能训练在外科腔镜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学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每位学员均先接受为期3 d的腹腔镜基础知识练习。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模拟腹腔镜基础技能训练在外科腔镜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学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每位学员均先接受为期3 d的腹腔镜基础知识练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学徒制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在临床技能中心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模拟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6周后对两组学员进行腹腔镜相关操作技能(暴露、传物、缝合、打结)的考核,对学员满意度和科内带教老师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学员暴露、传物、缝合、打结等技能的合格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学员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科内带教老师对研究组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信心满意度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其(均P<0.05)。结论 模拟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可以明显缩短初学腔镜医生的学习周期,提高其学习效率及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腔镜医生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基础技能训练 腔镜医生培养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时间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敏敏 吴雄枫 +5 位作者 陈蕾 姜一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74)及无效组(n=12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按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及预后不良组(n=4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同时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间从发病至用药的各段时间的差异,评价时间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冠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是疗效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的血糖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史、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时间管理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主要是由发病至就诊时间的差异(P<0.01)导致的。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预示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溶栓前NIHSS评分低预示静脉溶栓预后良好。降低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时间安排 入院到进针时间
下载PDF
我国首次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1
10
作者 张敏敏 孙亚杰 +3 位作者 刘文兴 刘任强 王喜军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8-1061,共4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牛的烈性传染病。2019年8月,我国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疑似LSD疫情。本研究采集伊犁疫情临床症状典型病牛病变皮肤组织,接种羊睾丸(LT)细胞,对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的培...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牛的烈性传染病。2019年8月,我国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疑似LSD疫情。本研究采集伊犁疫情临床症状典型病牛病变皮肤组织,接种羊睾丸(LT)细胞,对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的培养物进行了系列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痘病毒形态的砖型粒子;山羊痘高免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培养病变细胞显示阳性反应;LSDV基因组特异引物PCR检测结果为阳性;二代测序(De novo)全基因组分析显示与LSDV/Russia/Saratov/2017(MH646674.1)同源性最高(99.4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LSDV/Russia/Saratov/2017株相似,介于疫苗株和野毒株分支之间;病毒生长曲线测定显示感染LT细胞的生长特性与已报道的山羊痘病毒相似。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分离得到引起我国首次LSD疫情的病毒株,命名为LSDV/China/Xinjiang/2019株(Xinjiang/2019),本研究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敏敏 莫军扬 覃舒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0~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0~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乳房重建)组(n=42)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改良根治)组(n=182),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患肢及肩关节活动、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房重建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乳房重建组患者重建乳房外形美学评价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随访期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可以达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的疗效,且其重建乳房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乳腺重建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皮瓣
下载PDF
健康成人睡眠脑电Quisi和事件相关脑电位—附52名健康成人分析
12
作者 刘占文 张郦 +6 位作者 张敏敏 刘丽 陈曦 胡学谦 陈思路 李婷 陈兴时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分析睡眠脑电的新方法Quisi在健康成人中的试用。方法对52名健康成人同步作Quisi和多导睡眠图(PSG)整夜检测。并以日本Nihon kohden公司的Neurofax-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为检测标准,与德国Quisi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作失匹...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分析睡眠脑电的新方法Quisi在健康成人中的试用。方法对52名健康成人同步作Quisi和多导睡眠图(PSG)整夜检测。并以日本Nihon kohden公司的Neurofax-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为检测标准,与德国Quisi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作失匹性负波(MMN)检测。结果在52名健康成人中,除暂停、伪迹2项参数Quisi和PSG两种工具不能比较外,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REM潜伏期、REM睡眠时间、REM睡眠周期数和第一阶段百分比(S1)、第二阶段百分比(S2)、第三阶段百分比(S3)+第四阶段百分比(S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2名健康人均记录到MMN和P300潜伏期和波幅值(C3、Cz、C4、F3、Fz、F4)。结论Quisi检测作用与PSG相似,在中医科和精神科的外出巡诊和家庭病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MMN和P300可作为睡眠脑电检测的一种客观补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睡眠描记术 QUISI 失匹性负波 健康人
下载PDF
SPME-GC/MS联合HSDE-HPLC-DAD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敏敏 刘代成 +3 位作者 王岱杰 耿岩玲 王晓 赵恒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0-1396,1413,共8页
本文运用SPME-GC/MS联合HPLC-DAD法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花和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金银花新品种提供数据支持。采用SPME-GC/MS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并采用HSDE-HPLC-DAD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有机酸、黄酮、... 本文运用SPME-GC/MS联合HPLC-DAD法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花和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金银花新品种提供数据支持。采用SPME-GC/MS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并采用HSDE-HPLC-DAD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有机酸、黄酮、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最终从该品种金银花中检测出54种挥发油成分,定量测定出四种有机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两种黄酮(芦丁、木犀草苷)、两种环烯醚萜苷(马钱酸、当药苷)共八个化合物的含量。该方法以金银花中四类主要成分为指标,全面系统的对该金银花新品种花及叶进行分析测定和质量评价,为新品种金银花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HPLC-DAD 金银花 挥发油类 黄酮类 有机酸类 环烯醚萜苷类
下载PDF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成核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敏敏 鲁圣军 +3 位作者 何敏 张天水 于杰 陈兴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成核PP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P后。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促使PP结晶速度进一步提高,晶体尺寸进一步...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成核PP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P后。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促使PP结晶速度进一步提高,晶体尺寸进一步减小。成核PP中的β晶型消失。当成核剂TM-3和降解剂DCP的含量分别为0.4%和0.05%时。成核PP的透明性最好。随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成核PP的力学性能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聚丙烯 成核 性能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42例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敏敏 莫军扬 覃舒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6期5899-5904,共6页
背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持女性乳房的形态完美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关注,乳房再造由此而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的可行性及疗效。... 背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持女性乳房的形态完美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关注,乳房再造由此而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纳入42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均进行保留乳头乳晕或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自体背阔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根据客观标准及主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与结论:42例中,33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乳房重建24例、扩大背阔肌乳房重建18例。转移皮瓣及重建的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客观评价美容效果优良39例,一般3例;主观评价优良者40例,尚可者2例。随访9-41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出现骨转移。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移植重建乳房操作简单、易行,整形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组织构建 背阔肌皮瓣 修复重建 即刻乳腺重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及Quisi研究
16
作者 胡学谦 张郦 +6 位作者 张敏敏 刘丽 陈曦 陈思路 李婷 陈兴时 刘占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中医科、心理咨询中心的失眠患者共150例作为失眠症组。经过临床最终筛选入组112例,其中男52例,...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中医科、心理咨询中心的失眠患者共150例作为失眠症组。经过临床最终筛选入组112例,其中男52例,女60例;年龄19~59岁,病程1.2~9年。2022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集附近居民共5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Quisi及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比较两组Quisi睡眠指标,失匹性负波(MMN)和P300的波幅及潜伏期,并分析治疗前后失眠症组患者睡眠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组的睡眠总时间减少,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和REM周期数减少,同时睡眠潜伏期延长,醒觉时间和醒起时间均增加,睡眠效率下降,S1睡眠增加,S2和S3+S4睡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症组MMN和P300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P<0.01或0.05)。失眠症组治疗后睡眠连续性和睡眠总时间有显著改善。结论失眠症患者Quisi睡眠指标和事件相关电位指标异常,针药结合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事件相关脑电位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多道睡眠描记术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下载PDF
转诊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敏敏 李子付 +8 位作者 李强 陈蕾 朱宣 姜一 吴涛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3-990,共8页
目的探讨转诊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并对影响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LVO患者。按患者... 目的探讨转诊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并对影响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LVO患者。按患者的就诊模式分成直接就诊组和转诊组,直接就诊组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或其他交通工具从发病地点直接至我院急诊就诊,转诊组患者从其他医院转至我院急诊就诊,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根据预后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单因素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就诊模式,并对其中P<0.1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1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直接就诊组195例(61.7%),转诊组121例(38.3%)。与直接就诊组比较,转诊组患者既往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的患者比例低(χ~2=4.549,P=0.033;χ~2=29.319,P<0.001)。转诊组患者的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和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ORT)均长于直接就诊组[239(168,238)min vs 85(55,170)min,Z=1.779,P<0.001;397(306,472)min vs 285(214,364)min,Z=6.779,P<0.001],短期治疗有效率和预后良好率均较直接就诊组差[52.9%(64/121)vs 64.1%(125/195),χ~2=3.903,P=0.048;46.3%(56/121)vs 57.9%(113/195),χ~2=4.806,P=0.043]。预后良好组患者为169例(53.5%),预后不良组为147例(46.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小、高脂血症比例少、桥接治疗比例高[(64.2±12.8)岁vs(69.9±11.9)岁,t=4.095,P<0.001;0.6%(1/169)vs 6.1%(9/147),χ~2=7.848,P=0.005;70.4%(119/169)vs 13.6%(20/147),χ~2=102.975,P<0.001]。预后良好组中直接就诊的患者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66.9%(113/169)vs 55.8%(82/147),χ~2=4.086,P=0.043],并且ODT、ORT均短于预后不良组[106(59,214)min vs 184(91,281)min,Z=3.997,P<0.001;308(226,389)min vs 350(267,453)min,Z=2.99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直接就诊和ODT短是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结论 AIS-LVO血管内治疗患者中,转诊患者的预后较直接就诊的患者差。桥接治疗、直接就诊和ODT短预示着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转诊 预后
下载PDF
老年女性乳腺癌5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敏敏 莫军扬 +2 位作者 黄平 庄亚强 黄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797-2799,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3例老年女性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53/934),75.5%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92.4%(49/53...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3例老年女性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53/934),75.5%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92.4%(49/53)的患者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平均就诊时间为(28.8±95.4)个月。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69.8%);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2.0%(36/50);C-erbB-2阳性者占30.4%(14/46);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32.7%;中位生存时间3.8年。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应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女性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牛膝中齐墩果酸和β-蜕皮甾酮的HPLC法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敏敏 赵恒强 +5 位作者 周思多 王岱杰 王晓 刘代成 耿岩玲 牟玉柱 《山东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建立了中药牛膝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齐墩果酸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6%甲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 nm,进行了13批次牛膝药材的分析。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16个共有... 建立了中药牛膝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齐墩果酸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6%甲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 nm,进行了13批次牛膝药材的分析。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16个共有峰,4个特征峰,定量测定了其中两个峰β-蜕皮甾酮和齐墩果酸。通过相似度分析初步断定,不同地域的牛膝药材在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建立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高效液相色谱 β-蜕皮甾酮 齐墩果酸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敏敏 翟丙年 +1 位作者 宋翔 李生秀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8期245-249,共5页
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常栽的10个冬小麦品种(陕253;陕229;小偃503;陕农78;陕225-47;小偃22;小偃128;小偃6号;西农1043;西农2208)的氮效率类型划分,从中选择氮高效高响型(小偃22)和低效低响型(小偃6号)2个冬小麦基因型,在高... 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常栽的10个冬小麦品种(陕253;陕229;小偃503;陕农78;陕225-47;小偃22;小偃128;小偃6号;西农1043;西农2208)的氮效率类型划分,从中选择氮高效高响型(小偃22)和低效低响型(小偃6号)2个冬小麦基因型,在高、中、低3个不同施氮水平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研究其氮效率差异,并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光合作用日变化等生理代谢指标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作用机理,以便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作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小偃22的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小偃6号,施氮提高了其氮素利用效率。同时,比较了引起2个小麦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发现氮高效基因型在拔节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高于氮低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 氮素利用效率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