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亚甲蓝行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杜延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反映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腋淋巴结阴性(cNO)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产1%亚甲蓝对120例cT1、2N0M0期乳腺癌病人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反映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腋淋巴结阴性(cNO)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产1%亚甲蓝对120例cT1、2N0M0期乳腺癌病人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于原发肿瘤边缘上、下、左、右选取4个注射点,将1%亚甲蓝4ml分别注射到乳腺实质及皮下组织内,已行术中活检则注射于残腔壁周围及其表面的皮下组织内。注射后从注射点向腋窝方向轻按摩5~10min,以利于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染色,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SLN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阴性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行淋巴结微转移检查。结果:确定SLN87例,成功率为72.50%。SLNB的特异度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5%,准确率为98.85%;阴性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率为4.44%。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基本上可反映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状况;SLNB有望成为指导cNO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范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亚甲蓝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69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斌明 杜延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误诊误治 手术病理 良性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癌 临床 区别
下载PDF
Ⅰ、Ⅱ期乳腺癌累及乳头乳晕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斌明 郭雁翔 +2 位作者 杨碎胜 姜专基 杜延泽 《甘肃医药》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受累概率,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92例已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行正中切面取材做病理检查,了解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情况。结...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受累概率,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92例已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行正中切面取材做病理检查,了解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情况。结果692例乳腺癌中,14例见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受累率为2.2%。结论肿瘤的最大径,肿瘤边缘距乳晕的距离,腋淋巴结受累,乳头的歪斜或凹陷等异常体征与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和肿瘤所处的象限关联不甚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术
下载PDF
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斌明 姜专基 白晓蓉 《甘肃医药》 2012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2.5mg/次,1次/日观察疗效,治疗6~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内分泌治疗无完全缓解病例,...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2.5mg/次,1次/日观察疗效,治疗6~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内分泌治疗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28.57%),轻度缓解12例(42.86%),无变化5例(17.86%),无效3例(10.71%)。结论:来曲唑在65岁以上老年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显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来曲唑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同期TRAM瓣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3 位作者 杜延泽 白晓蓉 姜专基 郭雁翔 《甘肃医药》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M乳房再造;对照组3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26个月)。26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治疗组再造乳房效果良好,两组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 疗效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斌明 盛志娟 +5 位作者 姜专基 宋波 郭雁翔 高波 姜晓燕 白晓蓉 《甘肃医药》 2016年第12期907-90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6例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照组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6...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6例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照组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100.00%,对照组为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9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内分泌与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女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且毒副反应较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I、IIa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同期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15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斌明 杜延泽 +3 位作者 杨碎胜 白晓蓉 姜专基 郭雁翔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第4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转移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转移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均获成功。仅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随访10-48个月(平均19个月),再造乳房效果良好,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博宁及博宁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李玉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观察博宁单独使用与博宁联合化疗对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及转移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博宁单独应用)与对照组(博宁加化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单独静脉滴注博宁60mg,2周后重复,... 目的观察博宁单独使用与博宁联合化疗对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及转移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博宁单独应用)与对照组(博宁加化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单独静脉滴注博宁60mg,2周后重复,连用6次或以上;对照组分别于第1、3、5次应用博宁后第3天开始采用CAF联合方案化疗,连用3周期或以上。结果止痛作用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2.9%,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5.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5.7%,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转移病灶修复情况治疗组仅2例达到PR,有效率7.1%;对照组CR1例,PR7例,总有效率28.6%,差异有显著性(P=0.036)。结论单用博宁对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及活动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转移病灶的修复作用甚微。博宁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疗效,并可促进骨转移灶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疗法 骨转移 博宁
下载PDF
超声和钼靶BI-RADS分级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姜专基 张斌明 +2 位作者 杨碎胜 管玲 刘鸿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4,共2页
随着超声和钼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被检出,如何正确判断其检查结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1]。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规范乳腺影像报告、减少描述混淆以及对临床诊治均... 随着超声和钼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被检出,如何正确判断其检查结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1]。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规范乳腺影像报告、减少描述混淆以及对临床诊治均起着很大的作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超声和钼靶报告均完整的200例乳腺恶性肿瘤及63例良性病变临床资料,评价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钼靶 BI-RADS 分子分型
下载PDF
241例青年乳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阿赛古丽 杜延泽 +2 位作者 舍雅莉 杨碎胜 张斌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159-160,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五家医院2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病理分型分析以浸润性导管癌174例(72.20%)为主。按TNM分期,Ⅱ、Ⅲ期病例占83.82%。5年生存率为57.96%、17.78%。其中12例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0,提示青年乳腺癌多数为...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五家医院2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病理分型分析以浸润性导管癌174例(72.20%)为主。按TNM分期,Ⅱ、Ⅲ期病例占83.82%。5年生存率为57.96%、17.78%。其中12例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0,提示青年乳腺癌多数为浸润型癌,发展快、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期待能为甘肃省青年女性提供如何早期诊断及预防的措施,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延泽 舍雅莉 +2 位作者 阿赛古丽 张斌明 杨碎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找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6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性生活及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找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6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性生活及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及经济收入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同。结论:根据不同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合理地利用心理干预手段,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延泽 蔡正良 +4 位作者 杨碎胜 张斌明 郭雁翔 高波 姜晓燕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以肩关节功能、肢体发生并发症、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患者肢体...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以肩关节功能、肢体发生并发症、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肢并发症以及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肢体功能 穴位注射 按摩 中医
下载PDF
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碎胜 张斌明 杜延泽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收治的 6 7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 6 7例患者中 ,6 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及乳房单纯切除术 ,4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收治的 6 7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 6 7例患者中 ,6 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及乳房单纯切除术 ,4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 ,1例行保留乳房的乳癌根治术。术后完成正规CMF或CAF方案化疗者 31例 ,非正规CMF或CAF方案化疗者 2 9例。 14例患者行内分泌治疗。 3例患者于术后 3月至 2年时出现局部复发 ,38例患者在随访 1月至 8年时出现肺、骨、肝及脑转移。全组患者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7%、5 0 %。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患双方的警惕 ,乳房钼靶X线摄影帮助有限 ,应重视并规范辅助化疗 ,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专基 刘鸿雁 +3 位作者 杨碎胜 张斌明 高波 宋波 《甘肃医药》 202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并发症之一,通常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目前对于淋巴水肿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手术治疗,显微外科可以重建淋巴回流通道,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显微外科治疗包括淋巴...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并发症之一,通常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目前对于淋巴水肿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手术治疗,显微外科可以重建淋巴回流通道,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显微外科治疗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等,本文就BCRL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
下载PDF
超声、钼靶X线及其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专基 刘鸿雁 +3 位作者 魏世鸿 罗宏涛 秦永生 张斌明 《甘肃医药》 2016年第10期731-737,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钼靶以及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取超声和钼靶在乳腺...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钼靶以及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取超声和钼靶在乳腺癌诊断的相关文献。依据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1.4和Rev Man 5.2软件对超声和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进行合并分析,并计算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乳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85(95%CI:0.84,0.86),SPE合并为0.93(95%CI:0.92,0.93),DOR为20.35(95%CI:13.62,30.4);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81(95%CI:0.80,0.83),SPE合并为0.97(95%CI:0.97,0.97),DOR为19.49(95%CI:11.29,33.66);乳腺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94(95%CI:0.93,0.95),SPE合并为0.93(95%CI:0.92,0.94),DOR为89.24(95%CI:46.14,172.63)。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两者效果相当,联合应用更能有效地提高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钼靶X线 BI-RADS META分析
下载PDF
Ⅲa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手术并乳房再造12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延泽 张斌明 杨碎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7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手术并乳房再造治疗Ⅲa期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2002-2004年治疗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治疗,多西他赛+盐酸表柔比星3个周期,新辅助治疗结束后2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式,同期单蒂下腹部横形腹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手术并乳房再造治疗Ⅲa期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2002-2004年治疗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治疗,多西他赛+盐酸表柔比星3个周期,新辅助治疗结束后2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式,同期单蒂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腹壁缺损行尼龙网修补术。结果术后12例再造乳房均成活,8例切口愈合良好,3例皮肤血运欠佳,1例部分缺血坏死,无腹壁疝出现。随诊24-51个月乳房形态良好,生活及工作较前无明显影响,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治疗作为晚期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的术前治疗,改善分期后,可提供合理的手术时机,达到再造要求,并不带来术后更多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乳房再造
下载PDF
^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贤伍 董峰 +3 位作者 杨碎胜 张斌明 达选祯 李文燕 《甘肃医药》 201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44例乳腺肿瘤患者行99mTc-MIBI早期、延迟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靶/非靶比值(T/N),半定量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果...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44例乳腺肿瘤患者行99mTc-MIBI早期、延迟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靶/非靶比值(T/N),半定量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29例为恶性病变,15例为良性病变。恶性组在早期、延迟平面显像、断层显像T/N比值分别为1.76±0.73、1.64±0.56和3.31±1.93,良性组为1.19±0.31、1.18±0.30和1.24±0.39,良、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摄取指数(UI)分别为-0.01±0.0和-0.05±0.10,良、恶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断层显像T/N比值>延迟显像T/N比值>早期显像(P<0.01),而良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乳腺癌阈值,早期相:1.26,延迟相:1.21和断层显像:1.52。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阈值:1.40。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早期相:75.86%、80.0%及77.27%;延迟相:79.31%、80.0%及79.55%;断层显像:86.21%、80.0%及84.09%,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3.3%、64.7%和72.4%。结论:99mTc-MIBISPECT/CT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锝-MIBI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及多项生物学指标表达与临床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庆丽 张斌明 杜延泽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ER、PR、CerbB-2、PCNA及Cath-D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端...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ER、PR、CerbB-2、PCNA及Cath-D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ER、PR、CerbB-2、PCNA及Cath-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ER、PR、CerbB-2、PCNA及Cath-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67.5%、65.0%、65.0%、77.5%、52.5%。端粒酶活性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端粒酶活性与ER有相关性,与PR、CerbB-2、PCNA、Cath-D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ER水平、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端粒酶 免疫组织化学 活性 多项生物学指标 临床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示踪剂乳晕注射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波 高波 +1 位作者 张斌明 杨克虎 《甘肃医药》 2020年第5期400-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时采用示踪剂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确诊的75位早期乳腺癌患者,99mTc-亚锡植酸钠(99mTc-PHY)和美兰(MB)作为示踪剂于SLNB前患侧乳晕区皮内组织单...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时采用示踪剂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确诊的75位早期乳腺癌患者,99mTc-亚锡植酸钠(99mTc-PHY)和美兰(MB)作为示踪剂于SLNB前患侧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示踪并切除染料及核素标记的前哨淋巴结(SLN),依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转移。SLNB后所有患者接受肿瘤原发灶处理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淋巴清扫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作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结局指标为该示踪方法的示踪成功率以及SLNB诊断准确性;次要结局指标则比较MB、99mTc-PHY单独示踪与两者联合示踪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MB+99mTc-PHY于乳晕皮内组织单点注射时SLN示踪成功率:98.7%,SLNB综合诊断效能(AUC):0.932,95%CI(0.816,1.000)。2.与联合示踪相比,MB示踪成功率:90.7%,P=0.039,AUC:0.884,95%CI(0.779,0.989);99mTc-PHY示踪成功率:97.3%,P=0.560,AUC:0.908,95%CI(0.812,1.000)。结论:1.示踪剂乳晕区皮内组织单点注射能够在术中精准的定位乳腺癌SLN并且具有较高的SLNB诊断准确性。2.MB+99mTc-PHY联合示踪在示踪成功率、SLN检出数量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综合诊断效能方面均优于MB单独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美兰 99mTc-亚锡植酸钠
下载PDF
5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雁翔 杜延泽 +1 位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甘肃医药》 2010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优点。方法:对54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采取乳晕弧形切口,行肿物切除术。结果:540例中532(98.5%)例伤口Ⅰ期愈合,74例(1.4%)发生皮下积液。本组中无皮瓣坏死,且瘢痕小,不影响外观。结论:对于乳...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优点。方法:对54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采取乳晕弧形切口,行肿物切除术。结果:540例中532(98.5%)例伤口Ⅰ期愈合,74例(1.4%)发生皮下积液。本组中无皮瓣坏死,且瘢痕小,不影响外观。结论:对于乳腺良性病变,均可采用乳晕弧形切口,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不影响美观,满足了患者对美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切口 良性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