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区不同大小灌丛周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鸿洋 尚振艳 +3 位作者 傅华 张宝林 张斯莲 牛得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了解不同大小灌丛对荒漠区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与作用,本研究在东阿拉善荒漠区选择两组不同大小的红砂灌丛,研究其周围土壤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砂灌丛下沙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大于其内... 为了解不同大小灌丛对荒漠区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与作用,本研究在东阿拉善荒漠区选择两组不同大小的红砂灌丛,研究其周围土壤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砂灌丛下沙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大于其内部和外部土壤,随灌丛增大,沙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增加;另外,灌丛周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低,分别为55.23~113.81mg/kg和5.46~7.66mg/kg,其中,灌丛内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熵(qMB)显著高于灌丛外部与沙堆,而土壤微生物呼吸熵(qCO2)变化与之相反;随灌丛增大,内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活性保持稳定,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说明红砂灌丛对风蚀拦截形成的沙堆富含大量养分,但沙堆养分含量与灌丛大小无关,同时沙堆的形成对维持灌丛内部土壤微环境的稳定与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活性 灌丛大小 荒漠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4种植物叶RNA/DNA比和RNA/蛋白质比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景红娟 何兴东 +3 位作者 郭健潭 梁玉婷 陈秀莲 张斯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98-3005,共8页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为对象,分析...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为对象,分析了生长季4种植物幼嫩枝叶RNA、DNA、蛋白质以及RNA/DNA比和RNA/蛋白质比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叶DNA含量,4种植物均为5月最低,籽蒿和猫头刺7月最高而油蒿和冷蒿5至9月逐渐升高;叶RNA含量,油蒿和冷蒿7月最高,籽蒿5月最高、7月最低,猫头刺5至9月逐渐升高;叶蛋白质含量,4种植物均为7月最低、9月最高;叶RNA/DNA比,籽蒿和猫头刺7月最低而油蒿和冷蒿7月最高,随进展演替4种植物叶RNA/DNA比生长季均值逐渐降低;叶RNA/蛋白质比,4种植物均为7月最高且显著高于5月,演替替代种冷蒿叶RNA/蛋白质比生长季均值高于被替代种油蒿。可见,演替系列建群植物与演替群落被替代种和替代种叶RNA/DNA比与RNA/蛋白质比存在明显季节分异并与植物生长快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 RNA/DNA比 RNA/蛋白质比 季节变化 群落演替
下载PDF
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斯莲 王海鹰 +2 位作者 陈秀莲 常佩静 杨宗英 《内蒙古气象》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针对胡杨林观赏旅游对气象条件依赖性强的特点,利用额济纳旗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最佳时间和各气象要素对本地区旅游出行的影响,为合理安排旅游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额济纳旗胡杨林景区的旅游... 针对胡杨林观赏旅游对气象条件依赖性强的特点,利用额济纳旗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最佳时间和各气象要素对本地区旅游出行的影响,为合理安排旅游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额济纳旗胡杨林景区的旅游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之间,旅游黄金时间为10月5日至10月17日(近30a平均时间);②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时节降水、风速对旅游出行影响不大,但游客应要做好白天的防晒、降温、保湿的同时要做好夜晚户外活动的保暖等相应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 胡杨林 旅游气象条件
下载PDF
阿拉善盟沙漠旅游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宗英 张斯莲 +2 位作者 那仁图雅 王多民 陈金文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125-125,共1页
利用阿拉善盟阿左旗、孪井滩及阿右旗气象局站的气象资料,对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的月亮湖和通湖及巴丹吉林的旅游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逐月气象要素均值及舒适度。结果表明5~6月和9~10月分别是夏初及秋季阿拉善盟观光旅游活动的好季... 利用阿拉善盟阿左旗、孪井滩及阿右旗气象局站的气象资料,对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的月亮湖和通湖及巴丹吉林的旅游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逐月气象要素均值及舒适度。结果表明5~6月和9~10月分别是夏初及秋季阿拉善盟观光旅游活动的好季节,影响阿拉善旅游活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气象条件 气象要素 人体舒适度指数
下载PDF
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斯莲 马翠丽 《现代农业》 2016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 ,对2010年3月19-21日和4月24-25日的两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物理量场等条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 ,对2010年3月19-21日和4月24-25日的两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物理量场等条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不同,其物理量场配置、强度、影响范围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沙尘暴 环流形势 影响系统 物理量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极昼期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多民 杨宗英 +2 位作者 李春筱 常佩静 张斯莲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2-1117,共6页
利用中山站1989-2011年极昼期间的气温、气压、风、降水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山站极昼期间气象要素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了极昼期间天气特征.结果表明:极昼期间年平均气温为-0.6℃,呈缓慢下降趋势,... 利用中山站1989-2011年极昼期间的气温、气压、风、降水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山站极昼期间气象要素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了极昼期间天气特征.结果表明:极昼期间年平均气温为-0.6℃,呈缓慢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0.2℃·(10a)-1;年平均风速为5.4m·s-1,变化速率为-0.5m·s-1·(10a)-1;共出现降水日数459d,占极昼期间总日数的33.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763.8h,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26.8h·(10a)-1.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中山站气候概况,对中山站度夏科学考察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极昼 气候特征
下载PDF
物理量在阿拉善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7
作者 张斯莲 陈秀莲 +2 位作者 那仁图雅 额尔德木图 陈秀琴 《现代农业》 2012年第9期98-100,共3页
利用T213物理量(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K指数)格点资料对2004~2007年,每年5~8月阿拉善盟所属9个气象观测站30次中雨以上降水过程71个样本进行分析,找出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过程的一... 利用T213物理量(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K指数)格点资料对2004~2007年,每年5~8月阿拉善盟所属9个气象观测站30次中雨以上降水过程71个样本进行分析,找出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过程的一些物理量特征,并总结出一种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概率预报方法。另外,用该预报方法对2004~2007年,每年5~8月中雨以上降水过程进行了检验.并对2009年5月1日~7月20日的降水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雨以上降水 物理量 预报方法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哈密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秀琴 张斯莲 +2 位作者 孙志强 常红艳 陈秀莲 《现代农业》 2012年第8期70-71,共2页
利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结合哈密瓜的生态学特性,对额济纳旗哈密瓜种植的气候资源及气象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今后的哈密瓜种植气象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哈密瓜种植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阿拉善盟防雷图纸审核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多福学 刘志宁 +1 位作者 马文超 张斯莲 《内蒙古气象》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建设越来越多,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明显增加。因此,认真做好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针对目前阿拉善盟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建设越来越多,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明显增加。因此,认真做好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针对目前阿拉善盟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防雷图纸审核的重要性认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纸审核 现状 对策 阿拉善盟
下载PDF
阿拉善高原降水天气影响系统分析
10
作者 张斯莲 孙荣宇 +1 位作者 张振宏 王多民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8期176-176,共1页
本文对1971~21307年每年5~9月份阿拉善高原中雨以上降水天气环流形势、影响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层次(地面、500hpa、700bpa)的天气类型。
关键词 阿拉善高原 降水天气 影响系统
下载PDF
阿拉善高原近40a总云量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常佩静 张斯莲 +2 位作者 梁贞 王多民 齐斯琴巴图 《内蒙古气象》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阿拉善高原近40a(1971-2010年)观测年及四季平均总云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Hurst指数,并对总云量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等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拉善高原近40a平均总云量在38.3%~45.8%... 利用阿拉善高原近40a(1971-2010年)观测年及四季平均总云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Hurst指数,并对总云量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等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拉善高原近40a平均总云量在38.3%~45.8%之间;北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减少趋势显著,南部地区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2)年平均总云量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春季、秋季和冬季总云量与降水、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夏季总云量和降水量相关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3)Hurst指数分析显示,阿拉善高原北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南部地区春季总云量、东北地区夏季总云量未来将显著减少,其余地区年及四季总云量的减少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高原 时空变化特征 平均气温 HURST指数 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量变 总云量
下载PDF
阿拉善盟地区2009年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12
作者 黄骏莉 张斯莲 杨宗英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7期88-88,21,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次过程的分析对以后我盟预报寒潮天气起到了一定的指导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阿拉善盟 蒙古气旋 地面冷高压 物理量场
下载PDF
阿拉善盟一次雾天气特征分析
13
作者 马翠丽 邱丽华 张斯莲 《内蒙古气象》 2019年第2期17-20,共4页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1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出现的一次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Pa切变线、地面冷高压、高压前部弱冷锋是此次雾形成的关键系统。雾的生消及强度变化与大气低层相对湿度...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1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出现的一次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Pa切变线、地面冷高压、高压前部弱冷锋是此次雾形成的关键系统。雾的生消及强度变化与大气低层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密切相关,且能见度与降水强度、风速成明显的正相关,但变化慢于降水及风速强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低层湿度 风速
下载PDF
2010年沙尘天气对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佩静 张斯莲 +1 位作者 王多民 潘明 《内蒙古气象》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利用巴彦浩特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PM10、SO2、NO2的逐日监测数据和同一时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巴彦浩特空气污染物特征及PM10浓度与沙尘天气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春、夏、秋三季巴彦浩特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冬季主要污染物是... 利用巴彦浩特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PM10、SO2、NO2的逐日监测数据和同一时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巴彦浩特空气污染物特征及PM10浓度与沙尘天气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春、夏、秋三季巴彦浩特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冬季主要污染物是SO2;沙尘天气是造成巴彦浩特PM10浓度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影响巴彦浩特空气质量的沙尘主要来源于其西北方向和西北偏北方向。建议有关部门在巴彦浩特西北地区搞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减轻沙尘天气对巴彦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空气质量 PM10浓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秦燕 牛得草 +3 位作者 康健 曹格图 张斯莲 傅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7,共8页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山前地带的主要草地类型为对象,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山前地带的主要草地类型为对象,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且在0~10 cm土层的差异尤其显著;②各类草地土壤酶活性均沿土壤垂直剖面依次降低,差异呈显著性水平;③偏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区草地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主要的因素为土壤微生物碳氮、有机碳和全氮,碱性磷酸酶主要受土壤微生物碳和全氮影响,对过氧化氢酶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土壤微生物碳、pH、全氮和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土壤酶 海拔高度 土壤微生物 贺兰山 阿拉善
原文传递
贺兰山西坡草地植物多样性与其叶片C∶N∶P计量比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世高 尚振艳 +3 位作者 牛得草 张宝林 张斯莲 傅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3-529,共7页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地理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高度7个群落为对象,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植物叶片碳(C)∶氮(N)∶磷(P)计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贺兰山低海拔区域...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地理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高度7个群落为对象,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植物叶片碳(C)∶氮(N)∶磷(P)计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贺兰山低海拔区域,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群落植物叶片N∶P及其变异系数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没有支持"群落植物叶片N∶P介于14~16时,群落植物丰富度最高;N∶P〈14或N∶P〉16时,群落植物丰富度均较少"的模型,以及"群落植物丰富度与群落植物叶片N∶P变异系数正相关"的假设。其原因在于所调查样地群落植物丰富度均较低,且各样地物种丰富度相对集中,梯度较小(9~1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 植物群落 多样性 植物组织 养分含量 贺兰山
原文传递
柽柳灌丛关键物候参数多种植被指数遥感提取的适用性——基于CO;通量观测和Sentinel-2数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昊强 包刚 +4 位作者 金胡格吉乐吐 杜灵通 张斯莲 徐自为 包玉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15-4326,共12页
本研究以额济纳绿洲四道桥超级站为研究区,结合2018—2019年涡度通量、气象数据和2017—2020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分析通量塔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评估12种遥感植被指数对柽柳灌丛长势模拟和关键物候参数提取的适用性。... 本研究以额济纳绿洲四道桥超级站为研究区,结合2018—2019年涡度通量、气象数据和2017—2020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分析通量塔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评估12种遥感植被指数对柽柳灌丛长势模拟和关键物候参数提取的适用性。采用7参数双逻辑斯蒂函数(DL-7)+全局模型函数(GMF)拟合GPP和各植被指数生长曲线,并逐年提取生长季始期(SOS)、生长季峰期(POS)和生长季末期(EOS)3种关键物候参数。结果表明:有效积温(GDD)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柽柳灌丛物候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与2018年相比,2019年由于气温较低,SOS前的积温累积速率较慢,柽柳灌丛需要更长时间的热量积累来进入生长季,从而导致2019年SOS比2018年晚。在SOS与POS之间,2018和2019年水热条件相似,但2019年POS比2018年晚8 d,可能是2019年SOS较晚所致。POS以后,2019年较高的GDD和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使柽柳灌丛遭受水分胁迫,导致其生长季后期时间缩短。标准化的Sentinel-2植被指数与10:00—14:00 GPP均值的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宽波段植被指数中的增强型植被指数和窄波段植被指数中的叶绿素红边指数、倒红边叶绿素指数、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05)能够较好地反映与柽柳灌丛GPP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柽柳灌丛SOS和EOS的遥感提取结果表明,Sentinel-2窄波段植被指数比宽波段植被指数的准确性更高,尤其是修正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提取SOS最准确,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提取EOS最准确;Sentinel-2宽波段植被指数提取POS的准确性更高,尤其是两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和植被近红外反射率指数最准确。综合所有物候参数来看,NDVI705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涡度协方差 Sentinel-2 生长曲线拟合 关键物候参数
原文传递
漫谈内蒙古阿拉善盟 春季沙尘暴天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斯莲 刘彦 《气象知识》 2012年第5期24-25,共2页
沙尘暴是一种高强度的风沙灾害,也称沙暴或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导致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中国西北内陆不少地区每年沙暴日数达30天以上,东南地区罕见。
关键词 沙尘暴天气 阿拉善盟 内蒙古 水平能见度 风沙灾害 天气现象 中国西北 东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