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与影像诊断动物实验中两种麻醉方法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昌立 曹建新 +2 位作者 杨诚 王鹏 叶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单纯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联合速眠新复合麻醉对介入与影像诊断模型犬的麻醉效果,寻求一种更适合犬介入模型建立与影像诊断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模型并进行双源CT早期诊断研究的健康成年杂种犬20...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单纯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联合速眠新复合麻醉对介入与影像诊断模型犬的麻醉效果,寻求一种更适合犬介入模型建立与影像诊断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模型并进行双源CT早期诊断研究的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单药组10只,复合组10只,均采用同侧股部肌肉注射麻醉,药物选用3%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注射液,首次剂量单药组仅用戊巴比妥钠1 ml/kg,复合组采取戊巴比妥钠0.5 ml/kg与速眠新0.08 ml/kg联用,追加剂量单药组与复合组分别为原始剂量的1/2~1/6及1/3~1/5;记录首次麻醉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追加麻醉次数、麻醉药物总用量、手术时间、病死率、图像质优率;观察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结果单药组每只犬戊巴比妥钠平均用量为(21.23±2.52)ml;复合组用量为戊巴比妥钠(7.55±0.70)ml、速眠新(1.20±0.12)ml;追加次数单药组平均(2.80±0.42)次,复合组(1.20±0.42)次。与单药组相比,复合组显效快、戊巴比妥钠总用量少、首次麻醉维持时间长、术中追加麻药次数少、图像质优率高(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复合麻醉对犬的麻醉效果好,药物总用量少,麻醉维持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介入实验与影像诊断研究的动物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速眠新 动物 麻醉 介入 影像诊断
下载PDF
经皮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昌立 张晓东 +2 位作者 杨诚 王一民 张羽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TACE)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MPRT)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后手术并经病理证实腹膜后恶性肿瘤5例,总结MPRT血供特点与TACE临床意义。结果 5例腹膜后恶性肿瘤TACE...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TACE)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MPRT)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后手术并经病理证实腹膜后恶性肿瘤5例,总结MPRT血供特点与TACE临床意义。结果 5例腹膜后恶性肿瘤TACE后均有腹痛减轻、压迫症状改善,介入治疗后5~10 d手术,术中出血少,易剥离,病理大体标本实性部分有不同程度液化坏死,镜下肿瘤细胞呈凝固性坏死。结论对MPRT,TACE可改善其症状,便于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 灌注化疗 栓塞术
下载PDF
单侧靶血管栓塞在盆腔中线区大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昌立 夏数数 +2 位作者 张晓东 张羽 杨诚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靶血管栓塞在盆腔中线区域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单侧靶血管栓塞的8例盆腔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骨盆骨折3例,直肠外伤2例,人流术后1例,膀胱出血2例。术中导管选用5F Yashiro管及3F微导管SP,栓塞材... 目的:探讨单侧靶血管栓塞在盆腔中线区域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单侧靶血管栓塞的8例盆腔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骨盆骨折3例,直肠外伤2例,人流术后1例,膀胱出血2例。术中导管选用5F Yashiro管及3F微导管SP,栓塞材料均选用术中临时制备明胶海绵颗粒或条。结果:骨盆骨折与直肠外伤5例一次栓塞成功,随访3~6个月无出血发生;剩余3例40min^15d内经第2次双侧栓塞后才成功止血。结论:对于年龄与病情较轻、发病时间短的单侧或一侧优势型阴部内动脉或直肠上、下动脉外伤性出血患者,可以选用耗时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单侧靶动脉栓塞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骨盆 出血
下载PDF
条纹状骨病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昌立 张晓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0-930,共1页
关键词 条纹状骨病 先天性骨质硬化性疾病 Voorhoeve氏病 X线表现
下载PDF
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昌立 李妹 张晓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481-2481,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副作用 药物过敏/病因学
下载PDF
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4 位作者 杨诚 陶伟 张昌立 黄毅 余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评价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对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201例患者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并分成A、B两组。A组使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慢心率(<70次/分)、中等心率(70~80次/分)和快心率(>80次/分)患... 目的评价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对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201例患者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并分成A、B两组。A组使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慢心率(<70次/分)、中等心率(70~80次/分)和快心率(>80次/分)患者使用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分别为61%~77%R-R间期、30%~78%R-R间期和32%~49%R-R间期。B组使用常规心电脉冲窗技术,范围均为25%~80%R-R间期。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A组慢心率、中等心率和快心率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依次为(5.41±1.36)mSv、(7.82±1.80)mSv和(4.36±0.88)mSv,B组慢心率、中等心率和快心率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依次为(10.20±3.41)mSv、(8.82±2.21)mSv和(7.61±2.19)mSv,A组和B组各心率段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心率、中等心率和快心率患者使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分别减少约46.96%、11.34%和42.71%的辐射剂量,而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能明显降低双源CTCA的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电脉冲 冠状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4 位作者 杨诚 张昌立 王爱军 张羽 余婷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1例急性胸痛患者行双源CT心脏及胸部血管检查,对图像进行重组并进行诊断,其中36例患者双源CT结果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次心脏和胸部血管双源CT检...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1例急性胸痛患者行双源CT心脏及胸部血管检查,对图像进行重组并进行诊断,其中36例患者双源CT结果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次心脏和胸部血管双源CT检查即可快速获得清晰的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及胸部其他结构。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26例,其中5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合并有冠状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7例,胸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和动脉瘤分别为6例、2例和2例。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双源CT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以同时清晰地显示心脏及胸部血管,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无创、快速、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冠状动脉 肺动脉 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去骨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6 位作者 杨诚 余婷婷 张昌立 周志刚 王爱军 陶伟 张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比较双能量去骨与减影去骨对头颈部血管CT成像(CTA)的差异,探讨头颈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ECT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DECTA检查并行双能量去骨,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减影CTA检查并去骨,然后分别比较DECTA和减影CTA的图... 目的:比较双能量去骨与减影去骨对头颈部血管CT成像(CTA)的差异,探讨头颈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ECT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DECTA检查并行双能量去骨,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减影CTA检查并去骨,然后分别比较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去骨所用时间及放射剂量,并观察DECTA上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的显示效果。结果:颅内动脉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790,P=0.430),颈内动脉虹吸段和岩段DECTA图像质量优于减影CTA(虹吸段Z=-1.989,P=0.047;岩段Z=-2.014,P=0.044),而减影CTA显示颈根部动脉优于DECTA(Z=3.900,P〈0.001)。同时DECTA减少约24.0%的放射剂量。DECTA上共有28例发现有血管性病变,所有病变显示清晰,其中10例并与DSA或外科手术对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颈总动脉分叉处36个钙化灶中有8个钙化灶未在DECTA上显示。结论:DECTA显示头颈部血管总体良好,成功率高,且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但对于颈根部动脉显示仍存在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晓东 王一民 +2 位作者 张昌立 曹建新 王爱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78-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8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41例,其中研究组在放射介入引导下行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8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41例,其中研究组在放射介入引导下行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对照组单独采用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时间和应用尿激酶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溶栓前后大腿和小腿周径缩小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73%,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81%,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6.5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4.15%,两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滤器植入 足背静脉加压溶栓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4 位作者 杨诚 黄毅 余婷婷 张昌立 刘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期内每隔3%R-R间隔依次进行重建并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收缩期(OS)和最佳舒张期(OD)的时相范围。同时比较在OS时相范围内重建、OD时相范围内重建及联合OS和OD时相范围内重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确定不同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的范围,并探讨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的放射剂量。结果: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分别为61%~77%R-R间期、30%~78%R-R间期和32%~49%R-R间期。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20%时,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的放射剂量将分别下降48.8%、8.0%和41.5%;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4%时,放射剂量相应地将分别下降68.5%、21.0%和62.2%。结论:双源CTCA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患者心率密切相关,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剂量
下载PDF
3.0T常规MRI在髋臼唇撕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东 王一民 +2 位作者 张昌立 曹建新 王爱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3.0T常规MRI在髋臼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入选64例高度怀疑髋臼唇撕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先采用3.0T常规MRI检查,然后予以MR髋关节造影。结果 3.0T常规MRI检查组和MR髋关节造影组的髋关节各分区髋臼唇撕裂诊断情况比较没有... 目的探讨3.0T常规MRI在髋臼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入选64例高度怀疑髋臼唇撕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先采用3.0T常规MRI检查,然后予以MR髋关节造影。结果 3.0T常规MRI检查组和MR髋关节造影组的髋关节各分区髋臼唇撕裂诊断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髋臼唇撕裂分型情况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0T常规MRI无创检查可以替代MR髋关节有创造影,对髋臼唇撕裂的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唇撕裂 3.0T常规MRI MR髋关节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一例
12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2 位作者 张晓东 陶伟 张昌立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462-462,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 双侧 良性肿瘤 临床 单侧 文献
下载PDF
超急性期脑梗死117例常规CT表现分析
13
作者 曹建新 张羽 +5 位作者 张晓东 刘莉 陶伟 张昌立 王爱军 李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4157-4158,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化学铣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亮 赵晴 +3 位作者 林翠 张晓峰 张昌立 洪文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7,1,共4页
为了满足生产对GH4169高温合金化学铣切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化铣液的主要成分和化铣工艺参数对GH4169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铣液中FeCl3和HNO3浓度的升高,表面粗糙度呈下降趋势;当化铣液温... 为了满足生产对GH4169高温合金化学铣切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化铣液的主要成分和化铣工艺参数对GH4169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铣液中FeCl3和HNO3浓度的升高,表面粗糙度呈下降趋势;当化铣液温度高于50℃时,表面粗糙度在1.4μm以下;HCl,HF浓度均为200 mL/L时,表面粗糙度最小;添加剂SA和SN能够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消除凹槽;随着化铣液中Ni2+浓度的增加,表面粗糙度也随之变大,当Ni2+浓度大于26.95 g/L时,表面粗糙度达到1.6μm以上,不符合加工要求;最佳化铣工艺为200~250 g/L FeCl3,200 mL/L HF,150 mL/L HNO3,200 mL/L HCl,0.2 g/L添加剂SA,0.5 mL/L添加剂SN,温度53℃,该工艺下化铣的GH4169高温合金表面质量良好,无凹槽、沟蚀,表面光洁,粗糙度小于1.6μm,符合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化学铣切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东 王一民 +1 位作者 杨诚 张昌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入选512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中及其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介入手术总成功率为98.44%(504/512)。出现以下主要并发症:脑血栓栓塞1例(ASD封堵术)...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入选512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中及其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介入手术总成功率为98.44%(504/512)。出现以下主要并发症:脑血栓栓塞1例(ASD封堵术)、封堵器脱落1例(ASD封堵术)、心包填塞2例(ASD封堵术1例,PS球囊成形术1例)、溶血1例(VSD封堵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VSD封堵术)、髂静脉损伤1例(PDA封堵术),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7%(7/512);死亡1例,病死率为0.20%(1/512)。随访6个月,ASD封堵术患者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升高,右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PDA封堵术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径及收缩末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VSD封堵术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PS球囊成形术患者术后右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疗效好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心脏结构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昌立 李妹 张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894-894,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急诊CT诊断脾梗死1例
17
作者 张羽 张昌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6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CT诊断 脾梗死 急诊 下肢静脉血栓 低密度影 肾前筋膜增厚 CT增强扫描 CT平扫 高血脂症 上腹痛
下载PDF
双源CT肠灌注碘成像诊断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昌立 胡道予 +5 位作者 王一民 曹建新 杨诚 王鹏 叶亮 胡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肠灌注碘成像诊断犬实验性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对8只犬行腹部DSCT双能量扫描后在DSA下建立6只犬SMA栓塞模型,对照组2只犬SMA内仅注入10 ml生理盐水;对两组犬于术后6~8 h进行DSCT双能...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肠灌注碘成像诊断犬实验性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对8只犬行腹部DSCT双能量扫描后在DSA下建立6只犬SMA栓塞模型,对照组2只犬SMA内仅注入10 ml生理盐水;对两组犬于术后6~8 h进行DSCT双能量扫描;最后,解剖6只模型犬,观察肠管大体病理改变,剪取部分坏死肠管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双能量评估软件将薄层重组数据进行灌注成像分析,将犬肠管自十二指肠至直肠分为9段进行观察,利用t检验分析梗死区术前、术后强化值与CT值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与DSCT肠灌注碘成像诊断肠梗死敏感性、特异性,Kappa分析其结果一致性。结果栓后17种CT征象统计显示DSCT较MSCT有更好空间分辨率。灌注定量分析显示栓塞术前后正常肠管强化值分别是(107.23±12.27)、(110.33±17.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1,P=0.635);缺血肠管栓塞前后CT值分别是(141.42±23.81)、(76.17±7.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23);强化值分别是(108.43±8.82)、(36.40±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4,P=0)。Kappa分析显示MSCT、DSCT肠灌注碘成像与病理结果具有很好一致性,DSCT的Kappa值高于MSCT。结论 DSCT肠灌注碘成像可用于检测急性SMA栓塞,其准确性与敏感性稍高于M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SLE并发奴卡菌病1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昌立 王一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4期5968-5968,共1页
关键词 诺卡尔菌感染/并发症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计算含二极管正弦交流电路的电流有效值及功率
20
作者 张昌立 《湖南中学物理》 2019年第11期86-87,共2页
二极管的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这样会使得含二极管支路中的全波正弦电流变成半波正弦电流。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套用完整正弦交流电的结论计算电流的有效值及功率,往往会陷入错误的结论而不能... 二极管的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这样会使得含二极管支路中的全波正弦电流变成半波正弦电流。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套用完整正弦交流电的结论计算电流的有效值及功率,往往会陷入错误的结论而不能自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有效值 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路 二极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