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谱系群分析法在洮河大夏河流域水资源区划分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昌顺 《地下水》 2024年第1期190-192,共3页
洮河大夏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第一阶梯东部边缘一隅,属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水资源时空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相似性就是变化与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在洮河大夏河区域内选择15个降水量代表站,各站组合计算相关系数,然后采用逐次... 洮河大夏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第一阶梯东部边缘一隅,属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水资源时空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相似性就是变化与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在洮河大夏河区域内选择15个降水量代表站,各站组合计算相关系数,然后采用逐次形成法依次进行连接合群,相关系数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作为水资源区划群的划分参照。经区域站点相关性分析计算和流域对照,相关站点降水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计算的分区能较好的反映区域内各分区的降水量特点,与当地的降水特性,地形地貌及成雨条件吻合度较高,对水资源分区与计算提供了可行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群分析法 水资源区划 相关系数矩阵 洮河大夏河
下载PDF
浅析火电厂汽机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作者 张昌顺 王通 +2 位作者 张若麟 王菲 郭亚辛 《消费电子》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主要探究了火电厂汽机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首先,明确火电厂汽机运行管理重要性;其次,引入了案例法,分析汽机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如汽机真空下降、汽轮机异常振动等,并提出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要保持汽轮运行效率,以保障整... 本文主要探究了火电厂汽机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首先,明确火电厂汽机运行管理重要性;其次,引入了案例法,分析汽机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如汽机真空下降、汽轮机异常振动等,并提出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要保持汽轮运行效率,以保障整个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汽机 运行问题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昌马河流域近60年来径流变化趋势及气候因子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余强 张昌顺 郝岩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10期229-232,246,共5页
分析昌马堡水文站1957—2017年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资料,利用MK法分析昌马堡近60年的气候与径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昌马堡的径流随年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降水和气温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与径流均显著增加的情况下... 分析昌马堡水文站1957—2017年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资料,利用MK法分析昌马堡近60年的气候与径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昌马堡的径流随年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降水和气温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与径流均显著增加的情况下,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对于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发展阶段、变化趋势及其危害与应对机制提供参考,对于指导疏勒河下游农业灌溉、湿地保护与规划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马河流域 径流变化 年平均气温 年蒸发量 年降水量
下载PDF
闽北毛竹林的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55
4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2 位作者 官凤英 刘广路 翁玉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2,共7页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同一林分不同层次土壤渗透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强,竹阔混交林...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同一林分不同层次土壤渗透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强,竹阔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土壤渗透能力最弱;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通用经验方程对各林分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最好,Hoton方程次之,Kostiakov方程最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渗透性能的实质是土壤生物加速了林地养分循环速率,最终提高了土壤质量;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11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和土壤生物活性因子,对其主分量分析后得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参数P及与其极显著相关因子的综合参数β,并构建土壤渗透性各指标及其综合参数P与β的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毛竹林 土壤渗透性 相关分析 主分量分析
下载PDF
闽北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功能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谢高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5,共7页
以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杉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持水特性及其对降雨的拦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 以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杉竹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持水特性及其对降雨的拦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差异较大,但均以半分解层最高,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小;杉木纯林枯落物总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均最高,分别为14.6t·hm^-2、2.668mm和1.43mm,竹阔混交林次之,分别为7.0t·hm^-2、1.298mm和0.76mm,毛竹纯林最低,分别仅为4.7t·hm^-2、0.916mm和0.58mm。(2)5种林分各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S=kIn(t)+P,在0~2h内,枯落物持水量迅速增加,此后增加速度逐渐减缓;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V=at^-1+b,在0~1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迅速下降,2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缓。(3)竹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虽小于杉木纯林但在竹林中最强,对此,在竹林改造和竹林经营过程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枯落物 持水量 吸水速率 有效拦蓄
下载PDF
闽北典型毛竹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1 位作者 漆良华 刘广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175,共6页
以中亚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竹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5mm和0.05~O.01mm颗粒含量越高,0.25~0.05mm,0.005-... 以中亚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竹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5mm和0.05~O.01mm颗粒含量越高,0.25~0.05mm,0.005-0.001mm和〈0.001mm颗粒含量越低,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肥力与土壤分型维数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上述颗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回归关系;分形维数还与20个土壤肥力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指标)中的11个指标存在极显著负线性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毛管孔隙度、水解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问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很好地表征试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土壤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施肥对印楝幼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1 位作者 马姜明 郑志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0-755,共6页
为探讨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年生印楝林的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N、P、K与有机肥混施(处理9:N200P120K80M3000)对增强3年... 为探讨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年生印楝林的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N、P、K与有机肥混施(处理9:N200P120K80M3000)对增强3年生印楝林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佳;处理6(P240)对改善林地化学性质和提高林地微生物数量效果最好;处理8(N200P120K80)对改善土壤酸碱性最佳。(2)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水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与pH值和细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土壤肥力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此外,除蛋白酶外,其余酶与其他一些肥力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该地区印楝林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印楝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63
8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林地力衰退状况 ,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变化、植物自身毒素、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 ,同时提...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林地力衰退状况 ,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变化、植物自身毒素、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保护林下植被、调整林分结构、混农林业、混交、轮作与休闲以及林地施肥与土壤改良等措施维护地力 ,概述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地 地力衰退 混交 栽培措施 林分结构 土壤改良 施肥 混农林业 国内外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不同人工林土壤培肥效果的主分量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1 位作者 马姜明 郑志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3-827,共5页
对元谋县小横山、岭庄、磨诃3个试验点不同人工林29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元谋地区几种主要人工林土壤肥力的5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林分进行综合评分、排序。13年生赤桉纯林的得分低于... 对元谋县小横山、岭庄、磨诃3个试验点不同人工林29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元谋地区几种主要人工林土壤肥力的5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林分进行综合评分、排序。13年生赤桉纯林的得分低于其对照地的得分,表明赤桉纯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其余林分的得分均高于相应对照地的得分,这表明这几种人工林培肥效果显著,尤以13年生苏门答腊金合欢最好(其得分最高);就小横山而言,混交林的得分高于纯林(13年生苏门答腊金合欢纯林除外),表明混交林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肥力 主分量分析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概念、研究现状,从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林下植被和森林凋落物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概述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养分循环 林下植被 森林凋落物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施肥对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1 位作者 马姜明 郑志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5,共7页
以3年生印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一个不施肥对照,运用当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土壤养分和生物指标讨论了施肥对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生印楝人工林... 以3年生印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一个不施肥对照,运用当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土壤养分和生物指标讨论了施肥对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生印楝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生长对施肥的反应存在差异,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单施氮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和混合施肥(处理7、处理8、处理9)的当年胸径生长量均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而当年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2)合理施肥不仅可改善土壤酸碱性和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酶活性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还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防治印楝人工林地力衰退;(3)不同施肥处理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氮、磷肥混施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好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干热河谷 土壤肥力 因子分析
下载PDF
1990-2018年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格局与演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昌顺 范娜 +1 位作者 刘春兰 谢高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536-5545,共10页
探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格局演变对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量平衡模型,探明1990—2018年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分布特征,从全国、分区和栅格3个尺度揭示中国水源涵养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系统... 探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格局演变对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量平衡模型,探明1990—2018年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分布特征,从全国、分区和栅格3个尺度揭示中国水源涵养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时空异质性显著,整体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不同植被水源涵养服务差异显著,以常绿阔叶林最高,草地最低。(2)中国水源涵养服务随高程升高呈阶梯式下降,随坡度变化因坡度梯度而不同,平坡区随坡度升高而升高,缓坡—陡坡区随坡度升高而降低。(3)中国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54×10^(12)m^(3)/a,以热带-亚热带季风区为主导,约占总量的77.9%。水源涵养服务演变全国尺度显著下降,分区尺度仅温带大陆气候区显著下降。(4)栅格尺度仅16.0%栅格变化显著,主要为极显著降低和显著降低,约占栅格总数的7.61%和5.30%,主要分布于藏东南、云贵高原西部、冀东北、浑善达克沙地、天山东麓和中国台湾省等地,它们是中国水源涵养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时空演变 回归分析 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
下载PDF
中国棕榈藤培育与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官凤英 《世界竹藤通讯》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2006年8月调查中国棕榈藤主产区—云南、广西、广州和海南棕榈藤生长及利用的基础上,结合藤种植发展的实情,对其培育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2006年8月调查中国棕榈藤主产区—云南、广西、广州和海南棕榈藤生长及利用的基础上,结合藤种植发展的实情,对其培育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藤 培育 非木质林产品 对策
下载PDF
棕榈藤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江泽慧 范少辉 +1 位作者 张昌顺 官凤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7-964,1005,共9页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查阅众多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全球棕榈藤资源及分布、棕榈藤的分类、生态生物学特性、资源保存、人工藤林培育、天然藤林的可持续经营及...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宝库中重要的非木质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在查阅众多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全球棕榈藤资源及分布、棕榈藤的分类、生态生物学特性、资源保存、人工藤林培育、天然藤林的可持续经营及棕榈藤利用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棕榈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预测了今后棕榈藤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藤 分类学 组织培养 可持续经营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人工林天然更新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马姜明 李昆 张昌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65-1369,共5页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的林分结实量、种子散布格局、种子密度及幼苗、幼树数量,并对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以及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两树种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年...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的林分结实量、种子散布格局、种子密度及幼苗、幼树数量,并对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以及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两树种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新银合欢树种的单株结实量为1199粒/株,苏门答腊金合欢为566粒/株,同一树种单株平均结实量为混交林高于纯林;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单株结实量介于新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之间.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林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种子密度减少的幅度较新银合欢小,新银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为90m、苏门答腊金合欢为110m.苏门答腊金合欢人工林、新银合欢人工林及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关联系数分别为0·7269、0·6000和0·6000,苏门答腊金合欢天然更新效果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金合欢 新银合欢 天然更新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昆 张昌顺 +1 位作者 马姜明 郑志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9,共6页
分析测定元谋干热河谷3个试验点8种不同人工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人工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均有提高,尤其小叶型豆科树种及其与非... 分析测定元谋干热河谷3个试验点8种不同人工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人工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均有提高,尤其小叶型豆科树种及其与非豆科树种的混交林,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呈现出造林时间越长,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越明显的趋势。但应加强林地土壤管理,减少和杜绝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人工林 土壤肥力恢复
下载PDF
北京市消耗食物生态足迹距离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文辉 谢高地 +6 位作者 张昌顺 沈凤武 鲁春霞 肖玉 曹淑艳 李娜 王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4-914,共11页
以北京市消耗食物生态足迹的距离为研究核心。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2年,北京的生态足迹距离、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总里程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足迹距离增大到676.75 km,增长19.3%;人均生态足迹距离增加到18.42万km,增长54%;生态... 以北京市消耗食物生态足迹的距离为研究核心。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2年,北京的生态足迹距离、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总里程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足迹距离增大到676.75 km,增长19.3%;人均生态足迹距离增加到18.42万km,增长54%;生态足迹总里程增加了1倍强,达到56亿t km。北京市的食物生态足迹距离不断扩大,并涵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北京城市化的生态成本上升。所消耗各类食物的生态足迹距离从大到小分别为水果类、蔬菜或粮油类、肉蛋类和水产类。蔬菜类和水果类的生态足迹距离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且冬春季节远高于夏秋季节。从转移生态承载力来源地的视角,直线距离越远、占据市场份额越大的地区,对北京市消耗食物生态足迹距离的贡献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足迹距离 时空分异 城市化
下载PDF
闽西北不同经营时间毛竹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范少辉 刘广路 +2 位作者 漆良华 张昌顺 陈孝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48,共5页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经营时间的劈草、施肥、灌水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经营时间土壤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劈草、施肥和灌溉时间的毛竹林土壤渗透性变化规律不同。劈草和灌水毛竹林,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土壤渗透性能呈明...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经营时间的劈草、施肥、灌水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经营时间土壤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劈草、施肥和灌溉时间的毛竹林土壤渗透性变化规律不同。劈草和灌水毛竹林,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土壤渗透性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劈草30年的毛竹林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与未劈草毛竹林相比,下降了71.43%,69.55%,70.43%和89.80%;灌水10年毛竹林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与未灌水毛竹林相比下降了53.36%,53.99%,53.92%和60.03%。在施肥毛竹林地中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有升高的趋势,施肥13年毛竹林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比未施肥毛竹林上升了29.75%,5.45%,20.99%和10.5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渗透性的改变主要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水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经检验模型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渗透性指标的变化幅度可以通过非毛管空隙度、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的变化来反映。在回归分析过程中,均为非毛管空隙度首先进入,反映了土壤渗透能的改变主要是由非毛管空隙度的变化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时间 毛竹林 土壤理化性质 渗透性
下载PDF
云南龙陵齿瓣石斛化学成分分析测定及栽培方式选择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郑志新 李昆 +1 位作者 张昌顺 马姜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6-1427,共2页
对齿瓣石斛药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栽培方式进行对比选择,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不同栽培方式对于齿瓣石斛生长作用不同,槽式栽培最具推广前景,与仿野生结合,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极大地利... 对齿瓣石斛药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栽培方式进行对比选择,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不同栽培方式对于齿瓣石斛生长作用不同,槽式栽培最具推广前景,与仿野生结合,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极大地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药用成分 栽培方式
下载PDF
施肥对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林木生长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国勇 李昆 张昌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5-189,共5页
对比研究了施肥对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4年生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a-cephala)和大叶相思(Acacia auriliformisA.)生长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季生长期内,施肥措施下印楝、新银合欢和... 对比研究了施肥对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4年生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a-cephala)和大叶相思(Acacia auriliformisA.)生长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季生长期内,施肥措施下印楝、新银合欢和大叶相思地径增量分别是不施肥的2.0倍、1.4倍和2.0倍,树高增量是不施肥的1.6倍、1.4倍和1.5倍。生态恢复区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比恢复前高7.8%和19.1%。施肥对SOC和TN含量的方差贡献率(84.6%和75.4%)明显高于林分类型(39.3%和56.2%)。3类林分SOC含量在3.42~3.60 g/kg之间,大叶相思(0.62 g/kg)和新银合欢(0.57 g/kg)林地TN含量显著高于印楝(0.50 g/kg)。肥料配施处理下SOC和TN含量明显高于肥料单施,而不施肥处理含量最低。研究得出,施肥可以显著促进干热河谷人工林的生长,肥料配施效果尤为明显;施肥措施是生态恢复区SOC和TN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生态恢复时宜筛选根瘤菌可以侵染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干热河谷 生态恢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