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战略能否增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基于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斗 闫昱睿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7,共14页
推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落实低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剖析其实施效果可为识别低碳战略的实施价值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支撑。基于2005—2019年284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战略对城市经... 推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落实低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剖析其实施效果可为识别低碳战略的实施价值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支撑。基于2005—2019年284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战略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发现低碳战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条路径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因城市区位、资源禀赋及人口规模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提升人力资本能显著增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效应,反映出低碳战略与人力资本的协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而应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低碳战略部署;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导向,充分利用低碳政策工具;以区域差异性为依据,精准助力低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战略 低碳城市 城市经济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明斗 任衍婷 周亮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科学评估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对于塑造流域高质量发展优势与营造韧性宜居环境至关重要。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创新”四维框架构建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体系,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考察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时... 科学评估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对于塑造流域高质量发展优势与营造韧性宜居环境至关重要。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创新”四维框架构建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体系,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考察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时序演进、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异特征,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有效提升,上中下游各地区演进过程、极化特征不尽相同。(2)城市生态韧性空间格局呈“下游-中游-上游”梯度递减,空间集聚与区域分异特征明显。(3)城市生态韧性总体及区域内差异波动式下降,区域间差异是空间差异主要来源,年均贡献率高达65.44%。(4)降水量、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安全建设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干预程度在提升当地城市生态韧性过程中也呈现出正向溢出效应,而土地开发强度、环境污染程度会抑制城市生态韧性提升,且环境污染程度还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此外,黄河上中下游各地区影响因素效果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韧性 时空演变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
3
作者 张明斗 周川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具有“东高西低”的...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且这一特征日益弱化,但南北差异不断扩大、“南高北低”的特征日渐凸显;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也展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00%,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慢,年均增长率为1.07%;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的态势;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且其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减弱趋势;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据此,建议差异化制定乡村振兴策略,构建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间科学有效的互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协调度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大数据建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张明斗 李学思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2,共17页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拓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而强化其作用价值,成为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拓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而强化其作用价值,成为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经过反事实检验、安慰剂检验、随机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级市、区位优势较好、金融结构指数高的城市组别中,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建设通过金融科技进步效应以及信任强化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文章揭示了大数据建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提供经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进步效应 信任强化效应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进与互动效率研究——基于四川省个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明斗 杨霞 徐邓耀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实现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和互动效率分析可知,四川省的第一、三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减少的趋势...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实现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和互动效率分析可知,四川省的第一、三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减少的趋势。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明显增加,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化程度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基本实现协调化,据此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效率 结构偏离度
下载PDF
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慢城自1999年在欧洲倡导以来,已有24个国家拥有慢城称号,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宜居城市,慢城能够在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新型城市和生活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启迪效应。基于文献回顾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建立慢... 慢城自1999年在欧洲倡导以来,已有24个国家拥有慢城称号,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宜居城市,慢城能够在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新型城市和生活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启迪效应。基于文献回顾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建立慢城潜力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培育城市个性,建立个性城市、利用示范启迪效应优势、优化地方风貌的生态空间、打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及推崇慢哲学理念等措施和建议成为我国建立慢城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城 宜居之城 慢哲学 低碳模式
下载PDF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本文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4-2013年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实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0年间,我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呈现出"M"型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4-2013年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实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0年间,我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呈现出"M"型发展趋势,初始和期末年份并未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有所上升,但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2)城市化高度包容发展型中的省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广东表现尤为突出;低度包容发展型和非包容发展型中的省市区基本均属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广西表现最为明显。(3)对于不同的区域类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有所不同,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市场化水平及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成为我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对于四大板块而言,东部地区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中部地区表现为市场化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西部地区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东北地区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和市场化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包容性发展 驱动因素 空间差异
下载PDF
慢城现象:理论述评与城市发展启示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明斗 杨霞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2期37-42,共6页
慢城作为宜居城市,自欧洲提倡以来,已有24个国家的147个城市拥有慢城称号,且数量呈现递增趋势,慢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对慢城理论文献的梳理,对慢城内涵、表现及作用、慢城与慢食、慢旅行及全球化关系等理论做了简评。本文认为... 慢城作为宜居城市,自欧洲提倡以来,已有24个国家的147个城市拥有慢城称号,且数量呈现递增趋势,慢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对慢城理论文献的梳理,对慢城内涵、表现及作用、慢城与慢食、慢旅行及全球化关系等理论做了简评。本文认为,慢城理念对于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在消除城市病、实现包容性增长、创建特色小城镇、提高土地利用率、消除快节奏的消极影响和培育可持续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城现象 慢城理论 慢哲学 启示
下载PDF
超市销售:农产品经营的未来模式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明斗 徐邓耀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2,共8页
我国农产品经营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农产品超市与传统的农贸市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产品超市经营作为一种优于农贸市场经营业态的经营模式,可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的农产品。门槛效应、供应链效应和价格效应等成为转... 我国农产品经营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农产品超市与传统的农贸市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产品超市经营作为一种优于农贸市场经营业态的经营模式,可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的农产品。门槛效应、供应链效应和价格效应等成为转型期农产品超市发展的障碍;减免进厂费用,降低门槛效应、突破价格制约,优化供应链等措施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超市 农贸市场 经营模式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6,共5页
财税政策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政府可以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该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解释及其财税收入效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 财税政策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政府可以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该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解释及其财税收入效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动力机制,提出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成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财税政策 财政支出结构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科研反哺教学策略研究——兼论高校教学评价制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明斗 莫冬燕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科研反哺教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成为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新动向,对于加快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科研反哺教学与教学评价制度关系的分析,全面阐述了科研反哺... 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科研反哺教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成为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新动向,对于加快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科研反哺教学与教学评价制度关系的分析,全面阐述了科研反哺教学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内在功效,并结合当前科研和教学工作实际,归纳概括出科研反哺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建立科研教学协调机制、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及加强教学科研的社会需求建设等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推进科研反哺教学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教育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评价制度 推进策略
下载PDF
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明斗 孙振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144,F0003,共8页
本文以中国30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2—2011年间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经验测度其空间效应,得到如下结论:首先,2002—2011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仍低于当前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与... 本文以中国30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2—2011年间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经验测度其空间效应,得到如下结论:首先,2002—2011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仍低于当前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三大经济板块的发展相类似,出现东部高于中部和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且各板块内部也存在特定的差异。其次,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经历着"M"型发展趋势,各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空间依存度整体呈现下降的状态。最后,从三大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东、中部地区呈现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处于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劳动力、资本及技术水平均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空间效应 外部效应
下载PDF
城市精明收缩的空间模式、分析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明斗 曲峻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5,共10页
由扩张型向收缩型转变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国外城市收缩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参照价值。本文全面阐述论证了国外城市收缩的四大空间模式,为避免城市非正常收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发展理念... 由扩张型向收缩型转变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国外城市收缩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参照价值。本文全面阐述论证了国外城市收缩的四大空间模式,为避免城市非正常收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发展理念、形成机制等四大维度构建出城市精明收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提出编制城市弹性规划、强化韧性城市建设、全方位建设微城市及重塑空间结构体系等建议,以达到城市精明收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空间模式 弹性规划 韧性城市 锈带城市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明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10,共8页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2—2011年城市化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城市化效率整体呈现波浪式下降的演进过程,全国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省区数量总体上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空间分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2—2011年城市化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城市化效率整体呈现波浪式下降的演进过程,全国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省区数量总体上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空间分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以2011年为典型年份对城市化效率进行全面分解,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济规模总量等要素对城市化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则对城市化效率具有负面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效率 城市化投入 城市化产出
下载PDF
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耦合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明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4-20,共7页
城市化作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所构成的复杂运行系统,其内在要素的耦合性程度高低对于城市化的正常运转及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综合测度及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我... 城市化作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所构成的复杂运行系统,其内在要素的耦合性程度高低对于城市化的正常运转及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综合测度及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的运行格局;其经济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东部地区为主,人口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中部地区为主,空间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西部地区为主;我国的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及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总体均处于耦合性的拮抗阶段,但就空间分布来看,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呈现为多数省区处于拮抗阶段、少数省区处于低水平耦合和磨合阶段的发展状态;而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却全部位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耦合性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内生机制建设及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明斗 毛培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发展模式问题属于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必须强化内生机制建设,走内生型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实现高质量的运行状态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阐述和分析了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状态,全面论证了新型城镇... 发展模式问题属于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必须强化内生机制建设,走内生型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实现高质量的运行状态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阐述和分析了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状态,全面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内生机制建设功效及动力,并从核心机制、基础机制、长效机制、保障机制四大层面构建出新型城镇化内生机制建设的基本框架,进而提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市场引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及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内生机制 市场化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慢城、均衡型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斗 杨霞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8,共5页
快速城市运行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伪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其回应由此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生态空间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滋长。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均衡型城市化作为持续良性运行的城市化类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基于城... 快速城市运行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伪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其回应由此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生态空间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滋长。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均衡型城市化作为持续良性运行的城市化类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诠释,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慢城、均衡型城市化的耦合分析,建立慢城、落实均衡型城市化、打造三维框架下的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城市内外空间的网络治理结构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城 均衡型城市化
下载PDF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明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基于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核心内涵,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模型,以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动、静态测度,探寻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3—201... 基于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核心内涵,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模型,以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动、静态测度,探寻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中国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在较大的波动中呈现出整体下降趋势,且在2008年达到低谷;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省市区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均发生了变化。(2)四大板块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趋势分析中,10年间,东部地区基本保持平衡;中、西部地区和中国整体的运行趋势一致,呈现出波浪式下降的态势;东北地区出现大幅度下降。(3)依据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高有效增长型、强有效增长型、弱有效增长型及低有效增长型四种类型,其中北上广属于典型的低有效增长型。(4)2012年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处于非有效状态,并对非有效单元的投入要素集约度进行全面测算,且依据非集约度大小划分为低非集约型、高非集约型、强非集约型及超非集约型四大类型,同时进行空间聚类规划,在工业能源消耗量方面,广东属于典型的超非集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发展效率 非集约度 空间差异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基于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明斗 葛于壮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6,110-112,共9页
城镇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探索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对于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之... 城镇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探索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对于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之上,归纳概括出城镇化运行的四大矛盾;并全面总结出旅游产业带动型、工业发展助推型、边境贸易推动型、草原牧业发展型四大类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构建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愿景框架,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最终提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产城融合,持续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活力,深化制度改革,实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及保持文化传承,不断彰显城镇化的民族特色等城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城镇化模式 运行矛盾 愿景框架
下载PDF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斗 徐邓耀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自1993年南充市建市以来,该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计算出资金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测算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发现:科技进步对南充市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自1993年南充市建市以来,该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计算出资金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测算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发现:科技进步对南充市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南充市经济的贡献率,通过分析提出有效利用科研平台,优化科技资金;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使用资金的配置等三条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索罗余值法 南充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