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媒视角与策略分析:《文化批判》对“革命文学”的推动
1
作者
张昱娟
罗文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1-25,共5页
《文化批判》作为后期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的重要刊物,试图确立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为青年人的革命实践提供思想武器。文章从文学传媒的视角出发,对《文化批判》推动"革命文学"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着力从理论...
《文化批判》作为后期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的重要刊物,试图确立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为青年人的革命实践提供思想武器。文章从文学传媒的视角出发,对《文化批判》推动"革命文学"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着力从理论与旗帜、出版部与阵地、论战与影响力、读者与互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多方面考察《文化批判》是如何发挥媒介手段的力量,成功推动"革命文学"在中国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革命文学
传媒
创造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期刊视角:《七月》《希望》的“现实主义”行迹考叙
2
作者
张昱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年复刊时更名为《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
《希望》
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七月》《希望》作者群看胡风思想的转变
3
作者
张昱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7-91,共5页
《七月》和《希望》作为胡风编辑出版生涯中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围绕着他们形成了一批作者群。这批作者群代表了胡风的文艺思想,阐释和践行了胡风的文艺见解,同时,《七月》和《希望》前后作者群的差异也体现了胡风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
七月
希望
作者群
胡风
民族解放
人民民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媒视角与策略分析:《文化批判》对“革命文学”的推动
1
作者
张昱娟
罗文军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1-25,共5页
文摘
《文化批判》作为后期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的重要刊物,试图确立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为青年人的革命实践提供思想武器。文章从文学传媒的视角出发,对《文化批判》推动"革命文学"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着力从理论与旗帜、出版部与阵地、论战与影响力、读者与互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多方面考察《文化批判》是如何发挥媒介手段的力量,成功推动"革命文学"在中国发展的。
关键词
《文化批判》
革命文学
传媒
创造社
Keywords
Cultural Criticism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Media
The Creation Societ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期刊视角:《七月》《希望》的“现实主义”行迹考叙
2
作者
张昱娟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年复刊时更名为《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
《七月》
《希望》
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Keywords
July
Hope
realism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七月》《希望》作者群看胡风思想的转变
3
作者
张昱娟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7-91,共5页
文摘
《七月》和《希望》作为胡风编辑出版生涯中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围绕着他们形成了一批作者群。这批作者群代表了胡风的文艺思想,阐释和践行了胡风的文艺见解,同时,《七月》和《希望》前后作者群的差异也体现了胡风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
七月
希望
作者群
胡风
民族解放
人民民主
Keywords
JULY
HOPE
groups of authors
Hu Feng
national liberation
people's democrac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媒视角与策略分析:《文化批判》对“革命文学”的推动
张昱娟
罗文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期刊视角:《七月》《希望》的“现实主义”行迹考叙
张昱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七月》《希望》作者群看胡风思想的转变
张昱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