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清州保护文化遗产的全民运动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孝升(Choi,Hyoseung)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79-79,共1页
全民性保护地区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选择,此研究项目所保护的遗产是位于韩国清州城中心的“Chuldanggan”。此地需要高速发展,已经导致了高地价。此次是韩国首次发起的,当前正在进行的全民保护文化遗产运动。
关键词 韩国 全民保护文化遗产运动 清州市 生态博物馆
下载PDF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被引量:16
2
作者 阿兰·茹贝尔(Alain Joubert)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法国 生态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文化遗产 博物馆管理
下载PDF
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雨果·戴瓦兰(Hugues de Varine)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管理 文化保护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态博物馆项目 被引量:10
4
作者 达格·梅克勒伯斯特( Dag Myklebust )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挪威 贵州 生态博物馆 文化遗产 博物馆管理
下载PDF
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克·摩尔(Marc Maure)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地方感觉、力量感觉和特性感觉:菲律宾普里兰桑·艾西多·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埃里克·巴博·罗如杜(Dr.Eric Babar Zerrudo)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菲律宾 普里兰桑·艾西多·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 博物馆管理 人文景观 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
下载PDF
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 被引量:4
7
作者 玛葛丽塔·科古(Dr.Margherita Cogo)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中国 博物馆管理 文化遗产 社区居民 政府职能
下载PDF
世界生态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及怎样面对它们 被引量:5
8
作者 毛里齐奥·马吉(Maurizio Maggi)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文化环境 文化景观 文物收藏
下载PDF
新博物馆学和去欧洲化博物馆学 被引量:4
9
作者 雨果·戴瓦兰(Hugues de Varine)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博物馆学 国际博物馆协会 博物馆管理 藏品管理
下载PDF
瑞典的生态博物馆 被引量:3
10
作者 伊娃·贝格达尔(Ewa Bergdahl)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瑞典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 博物馆学 文化遗产
下载PDF
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维·达儿(Torveig Dahl)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专业博物馆学者 居民 图腾生态博物馆
下载PDF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帕拉斯毛尼·杜塔(Parasmoni Dutta)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80-81,共2页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文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文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Community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生态博物馆潜力,博物馆专家正在积极探索和制订生态博物馆发展策略。例如在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阿尔瓦市(Alwar)的莫述米.查特伊(MoushumiChatterjee)生态博物馆和古吉拉特邦(Gujrat)的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生态博物馆 博物馆管理 文化保护
下载PDF
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中的“关联性”展览——一些挑战
13
作者 毕德卡·瓦沙特·亨利(Bedekar Vasant Hari)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3期81-81,共1页
博物馆收藏自然、社会和文化藏品,并保管、记录、研究和展出它们。对于个体文物来说,这意味着文物和它们的原始环境分离,或者说切断了“关联”。在此称为“失去关联”。当这一现象发生以后,大多数原始文物的意义解释时发生了问题,至少... 博物馆收藏自然、社会和文化藏品,并保管、记录、研究和展出它们。对于个体文物来说,这意味着文物和它们的原始环境分离,或者说切断了“关联”。在此称为“失去关联”。当这一现象发生以后,大多数原始文物的意义解释时发生了问题,至少在观众参观时是这样。这种丢失了意义的文物,不能被正确解释,或者有可能被曲解。这种现象需要弥补措施,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是关于物的,而也是关于人的。博物馆专家在此方面已经发明了很多方法。最简单和流行的方法是利用声像设备向人们展示原始环境的“原始的人和文物”。更进一步和有效的方法是人工制造模仿自然和社会的场景,配合电影、录像等向观众展示。更有雄心的博物馆将整个遗址和全部原始有形文物都复原到了博物馆中。人工制造的多种感官刺激的场景增强了观众参观的效果。此文将给出一些这样的实例。这种大踏步的“刺激”技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现状,博物馆具有了创建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相关的戏剧性效果的机会,使观众更容易欣赏和理解。例子将引用由哈左勒斯(译者注:瑞典人,在他40岁时,1873年创建史堪森民族博物馆)和亨利福特(亨利福特博物馆在美国的底特律,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的户外博物馆,以及建造完整的遗产展示,如完全人工景点,“韩国民族村”,房子中展示着艺术和工艺品,以及与他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论文将探讨,人造景点和模仿展览的优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管理 生态博物馆 藏品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