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调侠 张晓瓒 李延琴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98-1602,共5页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及耐药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特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首诊确定MP感染的住院患儿120例...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及耐药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特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首诊确定MP感染的住院患儿120例。通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体外培养及核酸检测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测定多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离出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鉴定结果分为耐药组(n=98)和非耐药组(n=22),比较耐药组与非耐药组患儿临床特征;将耐药组98例患儿依据初选抗生素种类分为初选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组(n=78)和初选头孢或青霉素类(n=20),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将耐药菌株的23SrRNA基因序列与标准珠相比对,研究耐药菌株的23SrRNA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120例经临床诊断为MP肺炎的患儿中,98例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提示为耐药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后发热时间均较非耐药组长(P<0.05),两组间年龄、呼吸道症状时间、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影像所见好转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总疗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耐药组与非耐药组之间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耐药组痊愈患儿比例高于耐药组。98例耐药支原体肺炎中初选头孢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组20例,治疗中更改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平均时间为病程第(5.2±1.8)天。初选不同治疗药物两组在呼吸道症状持续时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核糖体23SrRNA全序列分析:其中约90%耐药MP株发生了2063位A→G(A2063G)的突变,少数MP耐药株发生了A2064G(约5%)、A2063C、C2617G/A的突变。结论铜川地区2015年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与2063位A→G(A2063G)的点突变有关。非耐药组患儿预后好于耐药组。MP快速鉴定培养与直接药敏试验方法标本获取容易,检测技术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儿童 耐药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