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血吸虫病重疫区成年女性居民17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嘉 张智姝 +9 位作者 胡广汉 宋矿余 陈海婴 胡位陈 葛军 彭国华 胡主花 张矩 邱凌 张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2-985,共4页
目的观察"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控制鄱阳湖重疫区成年女性血吸虫感染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方法选择饭湖村(实验组)和板山村(对照组)为研究现场,16-60岁成年女性为目标人群。1992年基线调查,1993-2... 目的观察"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控制鄱阳湖重疫区成年女性血吸虫感染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方法选择饭湖村(实验组)和板山村(对照组)为研究现场,16-60岁成年女性为目标人群。1992年基线调查,1993-2009年应用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实验组目标人群,并考核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199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价值观正确率、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接触疫水主要方式为生活性洗衣物。干预1年(1993)实验组血防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55.34%提高到84.85%(χ2=20.853,P〈0.01),血防价值观正确率由干预前67.96%提高到95.96%(χ2=22.449,P〈0.01),接触疫水率由干预前9.47%下降到5.07%(χ2=31.609,P〈0.01),其中洗衣物接触疫水率由干预前7.20%下降到3.76%(χ2=25.252,P〈0.01),血吸虫感染率由干预前19.42%下降到7.14%(χ2=6.507,P〈0.05)。对照组同期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干预3-17年(1995-2009)目标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5.05%~8.10%。结论应用"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可有效控制重疫区成年女性居民血吸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成年女性居民 健康促进 短期效果 长期效果
下载PDF
南昌市鄱阳湖区慢性血吸虫病人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国华 胡主花 +5 位作者 华伟 钱科 李小刚 张智姝 陈志刚 冯小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鄱阳湖区慢性血吸虫病人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问卷调查鄱阳湖区南昌县、进贤县和新建区523名慢性血吸虫病人(慢血)血防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对不同县区、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的血防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南昌市鄱阳湖区慢性血吸虫病人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问卷调查鄱阳湖区南昌县、进贤县和新建区523名慢性血吸虫病人(慢血)血防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对不同县区、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的血防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县、进贤县和新建区慢血人群的血防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5.76%、82.80%、81.73%,91.37%、93.32%、76.48%和88.25%、67.56%、49.40%。3县区慢血人群血防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511~301.378,P均<0.05)。结论南昌市鄱阳湖区慢血人群血防态度、行为正确率不高,应加大干预力度,以提高慢血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慢性 知识、态度、行为 鄱阳湖区 南昌市
原文传递
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戚京城 胡广汉 +3 位作者 彭国华 万保平 胡位陈 张智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71-71,25,共2页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进行了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流动渔、船民1 841人,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1 466人,阳性544人,Kato-Katz法粪检IHA阳性者498人,粪检阳性102人,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为7.60%,...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进行了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流动渔、船民1 841人,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1 466人,阳性544人,Kato-Katz法粪检IHA阳性者498人,粪检阳性102人,鄱阳湖区流动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为7.60%,显著高于当地一般人群感染率(1.24%)(χ2=20.98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感染 鄱阳湖区 船民 调查
原文传递
2005-2012年南昌市急性血吸虫病疫情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国华 胡主花 +4 位作者 周义生 付仁龙 曾华 张智姝 范云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52-552,554,共2页
目的掌握2005—2012年南昌市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05—2012年南昌市急血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南昌市共发生急血52例,2005年发病率为3.46/10万,2012年为0,不同年份差... 目的掌握2005—2012年南昌市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05—2012年南昌市急血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南昌市共发生急血52例,2005年发病率为3.46/10万,2012年为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77,P〈0.01)。发病时间最早为5月,最晚11月,7月为高峰。男性43例,占82.69%,女性9例,占17.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31,P〈0.01)。年龄分布高峰出现于6~15岁组和30—40岁组。农民占65.38%,学生占25.00%,渔船民占3.85%,不同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23,P〈0.01)。感染方式主要以生产性和娱乐性接触疫水为主,分别占63.46%和26.92%,不同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0,P〈0.05)。结论南昌市急血重点人群为农民和学生,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疫情 南昌市
原文传递
2009-2014年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银龙 薛靖波 +6 位作者 胡位陈 毛远华 张智姝 周菱 章萍 余章科 许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特征,为今后开展血吸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村为单位,收集并整理2009-2014年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aTScan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地区人群、钉螺及耕牛感染血吸虫...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特征,为今后开展血吸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村为单位,收集并整理2009-2014年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aTScan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地区人群、钉螺及耕牛感染血吸虫的时空聚集区域。结果新建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9年的0.10%下降至2014年的0.000 68%。钉螺血吸虫感染率波动较大,2012年最高为1.04%,2014年下降至0。耕牛感染率2012年最高,达1.98%;2014年下降至0。时空聚集探测显示,新建区3个人群血吸虫感染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昌邑乡、联圩乡及松湖镇的20个自然村,2个钉螺感染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昌邑乡和南矶乡的5个自然村,1个耕牛感染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昌邑乡的3个自然村。结论 2009-2014年南昌市新建区血吸虫病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6个聚集区域所覆盖的自然村是该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时空聚集性 新建区
原文传递
新建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与再感染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仁龙 张智姝 +2 位作者 彭国华 熊志伟 胡位陈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05-206,208,共3页
目的了解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和再感染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昌市新建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昌邑乡曹会村为观察点,分别于2007-2011年进行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人群血吸虫感染率... 目的了解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和再感染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昌市新建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昌邑乡曹会村为观察点,分别于2007-2011年进行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感染者感染度(EPG)和再感染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7曹会村人群感染率为3.55%、感染者的平均感染度(EPG)为1.56,2011年分别为1.52%和1.60。2009-2011年逐年居民再感染率分别为2.70%、9.09%和2.47%。结论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村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再感染现象较严重,应加强对再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湖沼型流行区 化疗 感染 再感染 新建县
原文传递
鄱阳湖重疫区学生血吸虫病健康促进3年干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殷晖 胡广汉 +7 位作者 张智姝 陈海婴 宋矿余 孔令巍 葛军 冯厚喜 张晶 张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血吸虫病重度疫区健康促进干预控制学生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实验研究方法 ,于基线调查后,实验组连续3年应用"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血防知识... 目的观察血吸虫病重度疫区健康促进干预控制学生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实验研究方法 ,于基线调查后,实验组连续3年应用"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正确率、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实验组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态度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12.30%、11.51%提高到97.89%和99.16%,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16.84%和9.52%均降至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1年上述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3年,实验组学生均未见接触疫水者和血吸虫感染者。结论 "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可有效控制和预防血吸虫病重疫区学生感染血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学生 健康促进 干预模式 效果
原文传递
2005-2010年新建县曹会村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位陈 张智姝 +6 位作者 向军 徐福海 吴伟 章萍 周菱 涂勣 向景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8-469,共2页
2005-2010年新建县曹会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显示,监测区居民和家畜感染率已分别降至3%和5%以下,但疫情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因地制宜地采取传染源控制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新建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