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对精炼栀子果油抗氧化性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小凡 金清馨 +4 位作者 许光治 高前欣 王艳 张有做 倪勤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在煎炸条件下对精炼栀子果油的保护作用,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比较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合成抗氧化剂(dl-α-生育酚、BHT、TBHQ)在精炼栀子... 为探究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在煎炸条件下对精炼栀子果油的保护作用,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比较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合成抗氧化剂(dl-α-生育酚、BHT、TBHQ)在精炼栀子果油中溶解前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油脂保护系数(Pf)值的影响;通过D-optimal设计分析确定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复合配方;在160℃条件下,考察添加了TBHQ和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精炼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和主要脂肪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溶于精炼栀子果油后能更好的发挥其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油脂Pf值,茶多酚在提高油脂Pf值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复合配方为茶多酚0.02 g/kg+茶多酚棕榈酸酯0.33 g/k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1 g/kg+迷迭香提取物0.03 g/kg;添加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对精炼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羰基价的抑制效果均好于TBHQ,对茴香胺值抑制效果与TBHQ相当,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天然抗氧化剂在精炼栀子果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良好,添加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精炼栀子果油具有很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栀子果油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张小龙 吴斌霞 +4 位作者 朱钊宇 许光治 王艳 张有做 倪勤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为比较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并评价各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山栀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并测定得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总藏红花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不同部... 为比较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并评价各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山栀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并测定得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总藏红花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单体;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进行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栀子叶中的总环烯醚萜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244.87±5.89 mg·g^(-1)和16.71±0.55 mg·g^(-1);山栀子果中的总藏红花素(16.18±1.40 mg·g^(-1))相较于其余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藏红花素-Ⅰ为藏红花苷主要形式,约占总藏红花素的60%;山栀子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43.61±1.01 mg·g^(-1)。根据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山栀子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36.00±2.70和31.96±3.87μg·mL-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呈强相关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发现不同部位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同时叶具有超越果的抗氧化活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子 不同部位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对油条和薯条的感官影响
3
作者 周玮滢 杨良缘 +3 位作者 张齐杰 高前欣 张有做 倪勤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栀子果油和大豆油比较相似,栀子果油可以作为煎炸油。但栀子果油连续煎炸12 h时极性组分超过国家现有煎炸油的卫生标准,因此其连续煎炸时间不能超过12 h。同时对煎炸1、10、20 h的油条和薯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煎炸食材相同时,3种食用油的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栀子果油对油条和薯条的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煎炸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煎炸 油条 薯条 感官影响
下载PDF
花期及提取方法对重瓣栀子花成分及活性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阙珊奇 杨良缘 +4 位作者 胡钰 张有做 许光治 王艳 倪勤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3-1200,共8页
为提高栀子花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花蕾期、盛开期和衰败期3个花期重瓣栀子花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盛开期重瓣栀子花为原料,比较了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醇、水)和水蒸气蒸馏4种不同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 为提高栀子花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花蕾期、盛开期和衰败期3个花期重瓣栀子花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盛开期重瓣栀子花为原料,比较了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醇、水)和水蒸气蒸馏4种不同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抑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花期重瓣栀子花总脂肪、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总酚、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则表现为盛开期显著高于其他花期。重瓣栀子花乙醇提取物的总酚(6.32%)、总黄酮(8.40%)、总环烯醚萜(19.80%)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IC_(50)=98.50μg·mL^(-1))、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IC_(50)=65.79μg·mL^(-1))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_(50)=275.48μg·mL^(-1))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在抑菌效果上,水蒸气蒸馏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均强于其他提取物。综上,盛开期重瓣栀子花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其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水蒸气蒸馏物抑菌效果最佳。本研究为重瓣栀子花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功能性食品及天然抑菌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栀子花 不同花期 提取方法 Α-葡萄糖苷酶 抑菌
下载PDF
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食用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定量鉴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傅纤雯 金铭浩 +6 位作者 花磊 李海洋 许光治 倪勤学 高前欣 张有做 王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5-243,共9页
建立了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对油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分析方法,1.5 min内即可获得不同油品的VOCs指纹图谱。以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的掺假鉴别为例,利用OPLS-DA的S-plot曲线,获得其他3种低价植物油(精炼菜籽油... 建立了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对油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分析方法,1.5 min内即可获得不同油品的VOCs指纹图谱。以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的掺假鉴别为例,利用OPLS-DA的S-plot曲线,获得其他3种低价植物油(精炼菜籽油,r-RO;花生油,PO;芳香菜籽油,f-RO)与EVOO相区别的特征VOCs。基于每种油品的特征VOCs,实现盲样的定性鉴别。对EVOO中分别掺入r-RO,PO和f-RO的二元掺假混合物进行HPPI-TOFMS分析,构建掺假浓度和特征VOCs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对盲样的掺假浓度进行定量预测,3种盲样的“总-平均预测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均位于3%以内,体现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HPPI-TOFMS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环境友好,可实现食用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定量鉴别,有望应用于海量市场样品的高通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食用油掺假 快速 定性定量鉴别
下载PDF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有做 楼程富 +2 位作者 周金妹 张鸿志 夏小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1,共3页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Polymor...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Polymorphysimstudiesongen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基因组 DNA 多态性
下载PDF
桑叶磷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有做 楼程富 +1 位作者 唐顺明 焦锋 《中国蚕业》 2001年第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桑品种 桑叶品质 磷脂含量 叶位
下载PDF
AgNO_3对桑叶片培养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钟名其 楼程富 +2 位作者 谈建中 周金妹 张有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7-100,共4页
Ag NO3对桑叶片不定芽分化的促进作用因品种而异 ,以新一之濑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 ,添加Ag NO31.0~ 2 .0 mg/ L,叶片不定芽分化率为 81.3%~ 87.5 % ;同时芽丛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不定芽分化时间提早 5~ 7d.但Ag NO3处理时间宜控制在 ... Ag NO3对桑叶片不定芽分化的促进作用因品种而异 ,以新一之濑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 ,添加Ag NO31.0~ 2 .0 mg/ L,叶片不定芽分化率为 81.3%~ 87.5 % ;同时芽丛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不定芽分化时间提早 5~ 7d.但Ag NO3处理时间宜控制在 10 d之内 ,超过 15 d,分化率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叶片培养 不定芽分化 AGNO3 品种
下载PDF
桑树变异株系基因组DNA扩增多态性(RAPD)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焦锋 楼程富 +1 位作者 张有做 韩明斋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利用RAPD技术对新一之品系的二倍体 (新一之、薪一圆、凤尾一之 )、三倍体 (陕桑 30 5 )、四倍体(40 2 - 1、40 2 - 1A、40 2 - 9)和 70 7品系的二倍体 (70 7)、四倍体 (40 3- 2 )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在用 91个引物单独... 利用RAPD技术对新一之品系的二倍体 (新一之、薪一圆、凤尾一之 )、三倍体 (陕桑 30 5 )、四倍体(40 2 - 1、40 2 - 1A、40 2 - 9)和 70 7品系的二倍体 (70 7)、四倍体 (40 3- 2 )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在用 91个引物单独扩增和 5 7对引物混合扩增后 ,有 73个单引物、38对混合引物扩增出了条带。在新一之的二倍体和四倍体间没有条带的差异 ,在新一之相同倍数体的不同株系之间也没有发现条带的差异 ,新一之的三倍体陕桑30 5和二倍体、四倍体相比有 4条特异性条带。在 70 7的四倍体 40 3 - 2中 ,发现 1条不同于二倍体 70 7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突变株系 RAPD分析 基因组DNA
下载PDF
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桑树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初报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洪利 楼程富 +2 位作者 张有做 谈建中 焦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利用基因枪法将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OC)导入桑树组织 ,经抗性筛选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PCR Southern杂交及RNA点杂交等检测 ,证实OC基因转化桑树成功 ,为选育抗虫性桑树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桑树 遗传转化 基因枪 抗虫育种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硝酸银对桑树遗传转化的作用(简报)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钟名其 楼程富 +2 位作者 谈建中 周金妹 张有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6,共3页
调查了硝酸银对农杆菌介导的桑(MorusalbaL.)品种“新一之濑”遗传转化的作用。在抗性筛选培养基中添加2mgL-1硝酸银,桑叶盘褐化死亡率减少7.2%,抗性芽分化率增加3.9%,外源基因转化频率增加9.6%,“假阳性”转化体减少42.5%。感染农杆菌... 调查了硝酸银对农杆菌介导的桑(MorusalbaL.)品种“新一之濑”遗传转化的作用。在抗性筛选培养基中添加2mgL-1硝酸银,桑叶盘褐化死亡率减少7.2%,抗性芽分化率增加3.9%,外源基因转化频率增加9.6%,“假阳性”转化体减少42.5%。感染农杆菌的桑叶盘经MS培养基培养、农杆菌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等实验证实,硝酸银对工程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提高桑树转化频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硝酸银
下载PDF
2种栀子果主要经济性状及栀子果仁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倪勤学 高前欣 +3 位作者 徐志丰 许光治 翁学军 张有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4,共7页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同时对栀子果仁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及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栀子果在单果重量(2.10 g)、果实直径(20.47 mm)等经济指标上显著高于山栀子果(单果重量和果实直径分别0.91 g、10.84 g),而总环烯醚萜含量(5.35%)显著低于山栀子果(8.77%),其余主要营养功能成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栀子果的油脂含量相近(约25%),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含量高于48%。栀子果仁油的不皂化物主要有甾醇类、三萜醇类、烃类和维生素E类,其中以甾醇类含量最高(均超过50%)。山栀子果仁油中的总甾醇(59.37%)、角鲨烯(11.42%)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于水栀子,而维生素E类含量低于水栀子。综合分析,水栀子从果实产量及产油量上优于山栀子,但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油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低。两者从栀子果及果仁油的营养、功能方面评价各有千秋,故在食用特别是栀子果仁油的利用方面两者可混用。试验结果为栀子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子 水栀子 果仁油 经济性状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下载PDF
山核桃壳酸解制备木糖工艺与动力学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筱洁 周存山 +3 位作者 张有做 林琳 王允祥 刘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142,共5页
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盐酸浓度对山核桃壳酸解制备木糖的影响。建立了山核桃壳酸解制备木糖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实验得最佳酸解制备木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363.15 K,盐酸浓度1.2 mol/L,反应时间5 h。在实验范围内... 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盐酸浓度对山核桃壳酸解制备木糖的影响。建立了山核桃壳酸解制备木糖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实验得最佳酸解制备木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363.15 K,盐酸浓度1.2 mol/L,反应时间5 h。在实验范围内,得到山核桃壳酸解生成木糖的表观活化能为70.91 kJ/mol,反应速率常数k1与反应温度T、盐酸浓度C的关系为lnk1=21.454 0-8.529 0/T-5.063 2l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壳 酸解 木糖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鹅毛竹叶提取物抗氧化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蕾 王姝 +3 位作者 倪勤学 许光治 高前欣 张有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5,共8页
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鹅毛竹叶甲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三萜的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还原能力,同时采用酪氨酸酶催化氧... 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鹅毛竹叶甲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三萜的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还原能力,同时采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左旋多巴(L-DOPA)速率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力。结果表明: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叶乙酸乙酯相的总酚、总黄酮及三萜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8.63±0.19)%、(23.74±0.17)%和(15.27±0.67)%;该相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同时该相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也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3.29 mg/m L;鹅毛竹叶醇提物及其不同极相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与还原力和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 0、0.900 1和0.965 3,表明总黄酮是鹅毛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总酚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1 0,表明总酚是鹅毛竹叶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主要成分;鹅毛竹叶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酪氨酸酶抑制机制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常数为27.49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毛竹 竹叶 提取 抗氧化 酪氨酸酶 抑制类型
下载PDF
三种地被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志强 杨海芸 +2 位作者 王姝 张有做 倪勤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8,共6页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6天至第16天进入出笋高峰期;鸡毛竹出笋期历时37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5天进入出笋高峰期;南平倭竹出笋期历时33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1天进入出笋高峰期;3竹种出笋数量和退笋数都呈"少—多—少"的趋势,出笋数:鸡毛竹(278株/m2)>南平倭竹(253株/m2)>黄条金刚竹(141株/m2);退笋数:南平倭竹(74株/m2)>鸡毛竹(63株/m2)>黄条金刚竹(33株/m2);3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logistic增长;3竹种昼生长量总体上高于夜生长量,在昼夜24h黄条金刚竹出现2次生长高峰,鸡毛竹出现3次生长高峰,南平倭竹出现1次生长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金刚竹 鸡毛竹 南平倭竹 出笋 退笋 高生长
下载PDF
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几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利 楼程富 +1 位作者 崔为正 张有做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研究表明 ,稚蚕人工饲料育应避免蚁蚕饥饿和冷藏 ,1~ 2龄平板一回育 ,张种用干粉 1 0~ 1 1kg ;条状每龄一回育 ,1龄用干粉 0 2 5~ 0 2 8kg ,2龄用干粉 0 75~ 0 82kg ;蚕座面积 1龄 0 7m2 ± 0 1m2 /张种 ,2龄 1 4m2 ±... 研究表明 ,稚蚕人工饲料育应避免蚁蚕饥饿和冷藏 ,1~ 2龄平板一回育 ,张种用干粉 1 0~ 1 1kg ;条状每龄一回育 ,1龄用干粉 0 2 5~ 0 2 8kg ,2龄用干粉 0 75~ 0 82kg ;蚕座面积 1龄 0 7m2 ± 0 1m2 /张种 ,2龄 1 4m2 ±0 1m2 /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稚蚕 人工饲料 饲育技术 收蚁 给饵方法 给饵量 饲育密度 家蚕
下载PDF
地被竹与淡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姝 倪勤学 +3 位作者 许光治 杨冬冬 高前欣 张有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5-138,144,共5页
以5种地被竹与淡竹叶为材料,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DPPH法、ABTS法、FRAP法、Fenton反应法比较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6种竹叶均含有很高的次生代谢物,其中鹅毛竹叶提取物的... 以5种地被竹与淡竹叶为材料,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DPPH法、ABTS法、FRAP法、Fenton反应法比较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6种竹叶均含有很高的次生代谢物,其中鹅毛竹叶提取物的提取率最高,为8.70%±0.02%,高于淡竹的提取率(8.02%±0.06%);以干基计算,六种竹子总酚含量在4.13%-9.06%之间,总黄酮含量在2.35%-4.37%之间,其中两者含量最高的为鹅毛竹;竹叶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强于淡竹的有鹅毛竹和南平倭竹;不同竹种提取物的铁还原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强于淡竹的只有鹅毛竹,其FRAP值为585.0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竹 淡竹 竹叶 抗氧化
下载PDF
桑树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楼程富 张有做 张耀洲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改进桑叶DNA分离方法后得到了纯度较高、分子量约23kb的DNA,用24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后,供试12个桑品种显示出较丰富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关键词 桑树 桑叶 DNA 多态性 PCR RAPD
下载PDF
引物混用对桑树RAPD扩增条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楼程富 焦锋 张有做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利用 2个混合引物的不同浓度梯度配比进行桑树RAPD扩增 ,得到明显不同的扩增图谱 ,随引物浓度的不同 ,扩增条带强弱、数目呈连续性变化 ,表明RAPD反应中引物混用具有可行性。引物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再次证明RAPD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竞... 研究利用 2个混合引物的不同浓度梯度配比进行桑树RAPD扩增 ,得到明显不同的扩增图谱 ,随引物浓度的不同 ,扩增条带强弱、数目呈连续性变化 ,表明RAPD反应中引物混用具有可行性。引物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再次证明RAPD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竞争关系是形成扩增条带与理论推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当引物混用的配比为4 0 %~ 6 0 %时 ,结果较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引物混用 桑树
下载PDF
大越豆芋花醇提物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蕾 周萌 +5 位作者 倪勤学 陈龙 王姝 束旭 高前欣 张有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大越豆芋(Apios americana)花醇提物水溶液进行分极萃取,通过比色法测定醇提物及4个极相的总皂苷、总酚及总黄酮含量,2,2’-二苯基-1-苦味酰苯肼(DPPH)法、2,2’-连氮-双(3-乙苯基并噻唑-6-磺酸盐)(ABTS...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大越豆芋(Apios americana)花醇提物水溶液进行分极萃取,通过比色法测定醇提物及4个极相的总皂苷、总酚及总黄酮含量,2,2’-二苯基-1-苦味酰苯肼(DPPH)法、2,2’-连氮-双(3-乙苯基并噻唑-6-磺酸盐)(ABTS)法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分析法测定抗氧化能力,96孔板法检测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越豆芋花醇提物及4个分极组分中,乙酸乙酯相的有效成分含量(总皂苷29.04%,总酚14.88%,总黄酮11.76%,占提取物质量分数)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IC50值为137.12 mg/L)均最高,其抗氧化活性(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77.54 mg/L和14.42 mg/L,FRAP值为6.68mmol/L)显著高于醇提物及其它组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越豆芋花 有效成分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