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前后上覆水和孔隙水的生物毒性对比和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柔柔 裴舟韬 +7 位作者 高月香 张萌 张李凌 张静 王文强 王仁 张毅敏 孙丽伟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浜为对象,采用小球藻和大型溞作为急性毒性测试手段,对整治前、后神童浜4个点位的上覆水和孔隙水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整治后神童浜上覆水水质明显改善;上覆水在整治前、后对小球藻生长...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浜为对象,采用小球藻和大型溞作为急性毒性测试手段,对整治前、后神童浜4个点位的上覆水和孔隙水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整治后神童浜上覆水水质明显改善;上覆水在整治前、后对小球藻生长均无抑制作用,反而呈促进作用;对黑臭水体的整治降低了上覆水和孔隙水的生物毒性,但整治后的上覆水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且孔隙水对水生生物仍具有一定的毒性风险。提出,利用生物毒性测试能反映出黑臭水体整治前、后的毒性变化,可应用于对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生物毒性 急性毒性评价 小球藻 大型溞 神童浜
下载PDF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前后沉积物对大型溞的毒性变化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裴舟韬 徐柔柔 +7 位作者 高月香 张萌 张李凌 张静 王文强 张家铭 张毅敏 孙丽伟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滨为对象,利用大型溞-固定沉积物毒性实验,成功地对治理前、后污染河流沉积物毒性变化进行监测,获得较浸出液毒性实验更灵敏的结果。结果表明,治理前污染河流4个采样点沉积物的毒性均为中毒级,治理后,3个...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滨为对象,利用大型溞-固定沉积物毒性实验,成功地对治理前、后污染河流沉积物毒性变化进行监测,获得较浸出液毒性实验更灵敏的结果。结果表明,治理前污染河流4个采样点沉积物的毒性均为中毒级,治理后,3个采样点的毒性下降到微毒级,1个点位毒性为无毒级。根据河道整治前、后的沉积物对水生生物的综合毒性变化,评价河道治理前的危害程度和治理后的生态安全性,为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法以达到可持续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沉积物毒性测试 浸出液 固定沉积物 大型溞 急性毒性 神童浜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对比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萌 赵亚妮 +4 位作者 张李凌 邬静娅 李淑萍 朱光灿 孙丽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
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入手,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高海拔地区(西藏)与低海拔地区(无锡)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各样品的Simpson指数(0.993~0.994)和Shanno... 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入手,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高海拔地区(西藏)与低海拔地区(无锡)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各样品的Simpson指数(0.993~0.994)和Shannon指数(8.388~8.668)均高于低海拔地区的数值,但实际处理效率却低于低海拔环境。高海拔地区样品中丰度最高的菌属为Haliangium和Ferruginibacter,丰度分别为6.5%~10.3%和5.6%~6.4%,与去除水中的生化需氧量相关,而在低海拔地区样品中丰度最高的菌属为Hyphomicrobium,丰度为7.8%~11.4%,与污水处理的脱氮功能相关。在低海拔地区,具有除磷功能的聚磷假丝酵母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的丰度值为1.3%,但是在高海拔地区的样品中却未检测到其存在,而是由Tetrasphaera(丰度1.2%~1.6%)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丰度0.57%~0.70%)替代。环境条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海拔地区的菌属种类分布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素为TN浓度,其次为TP、NH^(+)_(4)-N和DO浓度。高海拔环境下,COD和BOD_(5)对微生物菌落分布的影响明显低于低海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污水处理系统 微生物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