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大面积安装屋顶光伏电站组件优化布置方法
1
作者 张杰宁 欧阳森 +2 位作者 张晋铭 郭一帆 康澜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针对现有屋顶光伏资源评估时,未考虑屋顶有限区域内光伏组件布置方式影响其实际可建设光伏容量的问题,提出考虑诸多约束条件下,以光伏组件最大安装面积为目标的屋顶可建设光伏容量计算方法。首先,从屋顶区域划分、光伏组件安装方式以及... 针对现有屋顶光伏资源评估时,未考虑屋顶有限区域内光伏组件布置方式影响其实际可建设光伏容量的问题,提出考虑诸多约束条件下,以光伏组件最大安装面积为目标的屋顶可建设光伏容量计算方法。首先,从屋顶区域划分、光伏组件安装方式以及运维通道预留方案等方面讨论屋顶光伏组件建设的约束因素;其次,建立考虑屋顶边界约束、屋顶异物约束、辐射区域覆盖约束、运维通道约束等多种约束条件,以辐射区域覆盖程度最大为目标函数的光伏组件空间优化布置模型,进而计算屋顶可建设光伏容量;然后,从屋顶有效区域的覆盖率、光伏组件的利用率、平准化电力成本以及光伏组件效益4个方面,构建适用于光伏组件布置方案的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完成对方案的评估及选择;最后,基于所设计的不同类型屋顶进行算例分析,验所提模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光伏 空间布置 光伏容量计算 光伏组件 综合评估
下载PDF
规模化屋顶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建设决策
2
作者 张晋铭 欧阳森 +2 位作者 张杰宁 郭一帆 彭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294,共8页
围绕规模化屋顶光伏的选优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规模化屋顶光伏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屋顶光伏建设的相关方分析,从供电影响侧、环保侧、经济侧、市场侧角度构建一套适用于屋顶光伏建设决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电影响侧考虑并网... 围绕规模化屋顶光伏的选优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规模化屋顶光伏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屋顶光伏建设的相关方分析,从供电影响侧、环保侧、经济侧、市场侧角度构建一套适用于屋顶光伏建设决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电影响侧考虑并网运行质量与匹配度,环保侧体现绿色低碳效益,经济侧关注投资建设效益,市场侧反映应用参与度与接受度;采用层次分析-G1结合赋权法、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分别求解指标主、客观权重,并通过改进的最小偏差组合赋权模型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完成方案的评价与决策。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光伏 综合决策 层次分析-G1 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 改进的最小偏差组合赋权
下载PDF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影响下配电网极限线损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晋铭 欧阳森 +2 位作者 辛曦 郭一帆 张杰宁 《广东电力》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极限线损研究中未能充分考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下节点电压越限、上级系统有功平衡功率损失等情况,使得极限线损的计算考虑不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渗透率DG影响下配电网的极限线损计算方法。首... 针对现有配电网极限线损研究中未能充分考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下节点电压越限、上级系统有功平衡功率损失等情况,使得极限线损的计算考虑不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渗透率DG影响下配电网的极限线损计算方法。首先,考虑该背景影响下的电压越限问题,设计以DG有功、无功出力的最小变化差为目标的电压调控策略,构建计及DG出力变化的极限线损模型,使其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其次,在模糊算法原理基础上以不同渗透率为程度界限,构建半梯形隶属度函数及对应模糊规则,得到上级系统有功平衡功率损失模型,并在供电功率不足时,构建计及削负荷操作的配电网极限线损模型;最后,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基于概率潮流分别讨论DG并入后极限线损减小、增大2种情况,验证所提极限线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 分布式电源 电压调控 削负荷 概率潮流 极限线损
下载PDF
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丽虹 张杰宁 邓永智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67-573,共7页
根据2012年福建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的7种重金属(Cr、Co、Ni、Cu、Zn、As、Pb)含量数据,研究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最后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和... 根据2012年福建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的7种重金属(Cr、Co、Ni、Cu、Zn、As、Pb)含量数据,研究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最后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相对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Cu、Zn、As和Pb含量均未超标,Cr超标21.2%.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平面分布总体呈现东北往西南递减的趋势,体现陆源输入的影响,As、Zn及Pb在7号站位、Cu在8号站位出现高值区可能更多地联系于研究区域本身的背景特征.Cr、Co、Ni和Zn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且Co、As和Zn含量也两两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岩石的自然风化和侵蚀是Cr、Co、Ni、Cu、Zn和As元素在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的主要来源,Pb可能更多来源于海上交通航运和海水养殖.研究区域综合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生态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湄州湾
下载PDF
南海北部金线鱼最大可持续产量和总可捕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鸿 吕健 +4 位作者 张杰宁 林翠娴 彭颖诗 王自灵 冯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68632.99~310518.85t,平均为251765.59t。2017年实施最严格的休渔制度后,当年的捕捞努力量投入和渔业产量均未超过最适值,当前总可捕量可设为158515t。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限额捕捞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 剩余产量模型 最大可持续产量 总可捕量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