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肺补肾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陆伟珍 王余民 +3 位作者 张鯬 张栋蔚 周正 马赞颂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证明益肺补肾方对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予以自拟益肺补肾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60例患者,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在治疗前、治疗四周、治疗八周作CD3、CD4、CD8、SOD、MDA变化及肺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证明益肺补肾方对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予以自拟益肺补肾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60例患者,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在治疗前、治疗四周、治疗八周作CD3、CD4、CD8、SOD、MDA变化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比较中医临床症状,并随访病人一个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患者CD3、CD4均有提高,CD8降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患者血清SOD升高,MDA降低,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肺功能在治疗后有改善,FVC(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均有提高,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而益肺补肾方对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是明显的,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揭示益肺补肾治法对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有效性机制为:益肺补肾方能够提高免疫,恢复T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可以减少氧化物的损害,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张力,消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患者肺功能;益肺补肾方对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补肾 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 有效机制
下载PDF
清热养阴补肾方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栋蔚 王余民 徐琎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1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补肾法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的效果。方法将60例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清热养阴补肾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补肾法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的效果。方法将60例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清热养阴补肾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对照组总有效率83. 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FPG、2 h PG及Hb A1c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P <0. 05)。结论清热养阴补肾方治疗IGT疗效确切,可预防其向2型糖尿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清热 补肾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交泰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陆伟珍 张雯静 +3 位作者 王余民 张栋蔚 王虹 马赞颂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失眠症 糖尿病2型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银杏酮酯滴丸用药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迟航 刘凯 +4 位作者 赵英强 邢永发 路美娟 何晓清 张栋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8-2775,共8页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银杏酮酯滴丸用药的安全性,为银杏酮酯滴丸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干预、多中心、开放性、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收集银杏酮酯滴丸适用人群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和药物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银杏酮酯滴丸用药的安全性,为银杏酮酯滴丸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干预、多中心、开放性、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收集银杏酮酯滴丸适用人群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发生与转归特点。结果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29家机构的1084患者。其中99例患者发生139例次AE,发生率为9.1%,发生率最高的AE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3.3%);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女性、60~70岁患者、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社区医院、合并代谢及营养类疾病的患者银杏酮酯滴丸AE发生率较高。共有7例患者发生11例次ADR,总发生率为1.0%,胃肠系统疾病为ADR发生率最高,女性、70岁以上患者、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社区医院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银杏酮酯滴丸ADR发生率最高。针对AE采取相对措施,其中保持剂量不变131例次,导致降低剂量的AE 2例次、暂停用药的AE 3例次、永久停药的AE 3例次;105例次AE转归为已恢复且不伴后遗症,22例次AE未恢复,未知的12例次。针对ADR采取相对措施,其中保持剂量不变7例次,剂量降低的ADR 2例次,暂停用药的ADR 2例次,所有ADR转归为已恢复并不伴后遗症。结论真实世界患者服用银杏酮酯滴丸安全性良好,临床应加强银杏酮酯滴丸AE和ADR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滴丸 不良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 转归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