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全产业链育种技术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剑锋 邱小田 +3 位作者 周磊 张桂香 刘丑生 左玲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全产业链育种技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动物育种学家们提出,但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在少数国外育种企业中应用。基于元共祖、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等理论算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MF-ssGBLUP、MAGE等一系列不同的全产业链遗传评估模型和算... 全产业链育种技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动物育种学家们提出,但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在少数国外育种企业中应用。基于元共祖、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等理论算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MF-ssGBLUP、MAGE等一系列不同的全产业链遗传评估模型和算法,国外育种企业荷兰托佩克公司、PIC等已经在实际育种中应用了此技术,并实现了纯种性能的进一步改良提升。我国颁布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将全产业链一体化育种定位为未来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产业链育种对我国生猪产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具有重大的行业价值,也将是未来生猪育种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猪全产业链育种技术在我国生猪产业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加快全产业链育种的研发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遗传评估 育种
下载PDF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年度遗传评估报告(2023年度)》解读
2
作者 周磊 邱小田 +7 位作者 刘振 卓越 张美琳 全浩玮 刘丑生 张桂香 刘剑锋 左玲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7-382,共6页
农业种为先,猪粮安天下。为提升生猪种业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我国先后发布实施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年度遗传评... 农业种为先,猪粮安天下。为提升生猪种业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我国先后发布实施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年度遗传评估报告(2023年度)》(以下简称“《年报》”)基于全国112家国家核心场和核心种公猪站的相关数据,对2023年度国家核心场的存栏量和育种数据测定量、表型进展、育种措施、场间关联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是了解我国猪遗传改良进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年报》做了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从事猪育种科研、产业相关人士及行业管理人员提供准确信息,帮助行业人员把握前沿趋势,完善育种工作,提升全国种猪遗传改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改良 核心场 年报
下载PDF
玉米秸秆栽培香菇的配方筛选及胞外酶活性研究
3
作者 杨建杰 张桂香 +3 位作者 刘明军 杨琴 耿新军 李通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8-104,共7页
以玉米秸秆和木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与木屑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胞外酶活性、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以期为香菇草腐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 以玉米秸秆和木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与木屑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胞外酶活性、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以期为香菇草腐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料中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培养料单位体积的干物质质量和碳氮比逐渐降低,菌丝生长逐渐变得细弱缓慢,胞外酶活性、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可知,玉米秸秆栽培香菇的添加量不易超过48%。玉米秸秆添加量为16%时(木屑64%、玉米秸秆16%、麸皮18%、石膏粉1%、蔗糖1%),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高,分别达到77.30%和1∶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香菇 胞外酶 碳氮比
下载PDF
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4
作者 庄新荣 李杰 +1 位作者 高秀娟 张桂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78-3181,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术后肠道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因盆腔器官脱垂行阴道封闭术患者104例的临床及盆底超声资料,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于术前、术后12个...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术后肠道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因盆腔器官脱垂行阴道封闭术患者104例的临床及盆底超声资料,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于术前、术后12个月进行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肠道症状。结果104例患者中,56.7%(59/104)的患者术前至少存在一项肠道症状,术后38.5%(40/104)的患者至少存在一项肠道症状;其中梗阻性排便功能障碍术后为37.5%(39/104)较术前50.5%(52/104)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禁性肠道症状和刺激性肠道症状术后发生率较术前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59例有肠道症状者术后62.7%(37/59)得以改善,33.9%(20/59)的患者症状持续存在,3.4%(2/59)的患者出现症状加重。45例术前无任何肠道症状患者中术后出现任一肠道症状7例,术后新发肠道症状发生率为15.6%。术后对阴道封闭术后悔者2例,后悔率1.9%(2/104)。应用PFDI-20中的手助排便和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RADI-8)评分,梗阻性症状中位评分术前16.67分(16.67,41.67),术后8.33分(0,16.67),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失禁性症状和疼痛/刺激性症状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直肠膨出者行阴道封闭术后肠道症状缓解率较高;阴道封闭术同时行会阴体修补是肠道症状缓解的保护因素(OR 0.151,95%CI:0.035~0.645)。结论阴道封闭术可有效改善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梗阻性排便症状,新发肠道症状较少见,合并直肠膨出的POP患者行阴道封闭术同时行会阴体修补术有助于缓解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阴道封闭术 肠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盆底手术治疗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症状改善的作用
5
作者 庄新荣 李杰 +2 位作者 张雅丽 高秀娟 张桂香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随访,对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随访,对随访结果中的肠道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P患者的术前肠道症状发生率为43.6%(102/234),肠道困扰症状发生率为22.2%(52/234);术后56.9%(58/102)的患者肠道症状得到改善,39.2%(40/102)的患者肠道症状持续存在,肠道症状加重者仅为3.9%(4/102),其中梗阻性排便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急、排便/排气失禁、排便疼痛、直肠脱垂的肠道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应用手助排便和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ARDI-8)评分可见肠道症状评分术前8.3分(2.8~22.2分),术后5.6分(2.1~11.1分),其中梗阻性症状评分术前25分(8.3~58.3),术后8.3分(0~25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失禁性症状及疼痛/刺激性症状评分术前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后壁脱垂3~4度是术前出现手助排便(OR=3.10,95%CI为1.31~7.34)和排便不尽感(OR=2.63,95%CI为1.15~5.99)症状的高危因素,术前存在肠道症状是术后发生肠道症状的高危因素(OR=20.98,95%CI为10.26~42.93)。重建性手术与封闭性手术在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OP患者中肠道症状较常见,梗阻性排便功能障碍在阴道封闭术和盆底重建性手术后均可得到显著改善,其他肠道症状术后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肠道症状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香菇优良品种筛选及精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耿新军 张桂香 +2 位作者 杨建杰 刘明军 李通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12-1117,共6页
针对甘肃省目前香菇品种繁多、栽培技术不精准等问题,以L808、申香215、238、0912和申香1513等5个不同特性的香菇品种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的养菌温度、刺孔方式、出菇温度,筛选适应性强、耐温差、易管理、产量高、品质优的香菇优良品种... 针对甘肃省目前香菇品种繁多、栽培技术不精准等问题,以L808、申香215、238、0912和申香1513等5个不同特性的香菇品种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的养菌温度、刺孔方式、出菇温度,筛选适应性强、耐温差、易管理、产量高、品质优的香菇优良品种,并提出不同生育阶段的精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结果表明,香菇品种L808和238表现优良,菌棒培养阶段采用20~22℃的控温培养、刺孔2次,大棚自然出菇(16~28℃)的栽培方法表现最佳,生物学转化率、优质菇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品种筛选 温度管理 刺孔方法 栽培技术
下载PDF
9个猪种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1
7
作者 张桂香 曹红鹤 +2 位作者 王立贤 李宏滨 郑友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H ,在皖南花猪 ,二花脸猪 ,金华猪 ,小梅山猪 ,滇南小耳猪 ,香猪 ,荣昌猪 ,北京黑猪和大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 0 36 ,0 34 ,0 6 0 ,0 6 6 ,0 80 ,0 73,0 76 ,0 70和 0 90。大白猪和滇南小耳猪的HinfⅠ RFLP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二者分别与其它 7个猪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皖南花猪和二花脸猪相近 ,二者与另外 7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第二内含子中 ,验证了一个HaeⅢ RFLP ,该多态性只出现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 ,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 0 99和 0 6 1。另外 ,发现一个新的多态HinfⅠ 酶切位点 ,测序结果表明 ,该多态位点的产生是由于 1970位碱基C突变为T造成的。该多态位点只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出现 ,等位基因B的频率在两品种中分别为 0 86和 0 5 8。在所有测定的猪种中 ,都没有发现MspⅠ RF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上游区 遗传变异 H-FABP基因 PCR-RFLP 第二内含子
下载PDF
56个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8
8
作者 张桂香 王志刚 +10 位作者 孙飞舟 陈伟生 杨国义 郭式健 李拥军 赵小丽 张沅 孙军 樊斌 杨述林 李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采用FAO ISAG联合推荐的 2 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 5 6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 3个引进猪种 (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 )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遗传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 采用FAO ISAG联合推荐的 2 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 5 6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 3个引进猪种 (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 )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遗传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评估其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 ,将 5 6个中国地方猪种分为 12类 :Ⅰ、Ⅱ和Ⅲ类都是《中国猪品种志》中的华北型猪种 ;Ⅳ类相当于其中的江海型猪种 ;Ⅴ、Ⅵ、Ⅶ、Ⅷ和Ⅸ类的品种大部分属于华中型 ;Ⅹ和Ⅺ类相当于华南型品种 ;Ⅻ类相当于西南型品种。提出保种场结合保护区是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地方猪种实际状况的保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猪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引进猪种
下载PDF
我国部分黄牛品种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桂香 郑友民 +3 位作者 王志刚 韩旭 贾善刚 陈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为了解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情况,文章测定了16个地方黄牛品种206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的全序列,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99种单倍型,其中73种是普通牛单倍型,26种是瘤牛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为22.6920,单倍型多样度为0.... 为了解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情况,文章测定了16个地方黄牛品种206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的全序列,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99种单倍型,其中73种是普通牛单倍型,26种是瘤牛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为22.6920,单倍型多样度为0.9320,核苷酸多样度为0.0227,表明我国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构建的NJ进化树显示16个品种来源于两大母系:普通牛和瘤牛;构建的Network图表明73种普通牛单倍型可以分为3大单倍型群;26种瘤牛单倍型分为5种单倍型群,推测我国瘤牛在迁移过程中,至少经历了4次群体扩张事件。通过分析比较地方黄牛品种与内罗门牛共有的H3单倍型,发现其中只有16%的序列与内罗门牛的H3单倍型非常相似,其余84%的序列均发生了鸟嘌呤变异,推测这些变异很可能是我国瘤牛固有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分化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桂香 刘希涛 +3 位作者 赵烨 李艳霞 李帷 张学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70,75,共8页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状况,建立灵敏、准确、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综述了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环境...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状况,建立灵敏、准确、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综述了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提取、净化、浓缩和衍生化等前处理方法,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环境样品 前处理 检测 综述
下载PDF
盐法提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桂香 王元秀 +1 位作者 矫强 石玉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104,共2页
采用正交实验,运用盐析法从菠萝皮中提取菠萝蛋白酶,对菠萝蛋白酶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后得到的菠萝蛋白酶进行测定。
关键词 菠萝皮 菠萝蛋白酶 正交实验 盐析法
下载PDF
大壁厚内圆槽磁力光整加工装置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桂香 赵玉刚 +2 位作者 赵东标 张萍萍 刘海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改善常用零件内圆槽的表面质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根据对磁场理论和内圆面加工特性的分析,研制了用Nd-Fe-B永久磁铁代替电磁铁作内置磁极的内圆槽磁力光整加工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电源和供电装置,适... 为改善常用零件内圆槽的表面质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根据对磁场理论和内圆面加工特性的分析,研制了用Nd-Fe-B永久磁铁代替电磁铁作内置磁极的内圆槽磁力光整加工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电源和供电装置,适应性强。试验验证,其性能优于其它光整加工方法,可获得理想的加工表面质量,是内圆槽表面光整加工很有效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光整加工 大壁厚内圆槽面 永久磁铁 磁极设计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桂香 赵学东 +5 位作者 王文勇 郑纪宁 梅立新 许倩 张金环 孙春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6,i00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β亚型的表达量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取自愿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测定平滑肌瘤组织中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的平滑肌组织相比较。结果:ERα...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β亚型的表达量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取自愿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测定平滑肌瘤组织中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的平滑肌组织相比较。结果:ERαmRNA和ERβmRNA主要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子宫肌瘤和正常的平滑肌组织中ERαmRNA的表达量高于ERβmRNA;ERα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的平滑肌组织,而ERβmRNA的表达仅呈下降趋势。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ERαmRNA的高表达有关,亦可能与ERβmRNA减少趋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雌激素受体Α Β亚型 表达特征 ΑMRNA 平滑肌组织 放射性原位杂交 子宫肌瘤 ERβ 平滑肌细胞 研究对象 肌瘤组织 技术方法 下降趋势 发生发展 表达量 高表达
下载PDF
离子强度、Cd2+和pH对生物炭吸附西玛津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桂香 郭文帝 +3 位作者 何秋生 闫雨龙 孙可 刘希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3-739,共7页
本研究考察了离子强度、重金属(Cd2+)和pH对200℃和400℃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别记作CS200和CS400)吸附西玛津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程度较高的CS400对西玛津的吸附能力(logKoc)高于炭化程度较低的CS200,因为CS400具有较... 本研究考察了离子强度、重金属(Cd2+)和pH对200℃和400℃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别记作CS200和CS400)吸附西玛津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程度较高的CS400对西玛津的吸附能力(logKoc)高于炭化程度较低的CS200,因为CS400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多的芳香碳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尽管H–键作用可能会发生,但是CS400的主导吸附机制为疏水作用、电荷转移(π–π*)作用和孔填充作用,而CS200的主导吸附机制为分配作用。两种生物炭对西玛津的吸附几乎未因离子强度增大和Cd2+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表明西玛津和生物炭之间未发生离子交换和Cd2+并没有起到键桥离子的作用。低的pH有利于两种生物炭对西玛津的吸附。负载西玛津后,CS400的zeta电位显著降低证实了电荷转移(π–π*)的重要作用,而CS200的zeta电位降低不明显说明分配作用为主导。Cd2+的存在几乎未改变两种生物炭吸附西玛津的zeta电位表明特定位点的表面吸附并不是生物炭吸附Cd2+的主导机制。离子交换可能是生物炭吸附Cd2+的主导机制,这也很好解释了CS200比CS400吸附更多的Cd2+和Cd2+的存在对两种生物炭吸附西玛津几乎未产生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强度 重金属 PH 西玛津 生物炭 吸附
下载PDF
MDR1、BCRP和L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桂香 刘新兰 李金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肺耐药蛋白(LRP)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肺耐药蛋白(LRP)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2例乳腺癌组织、42例癌旁组织及5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MDR1、BCRP和LRP 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DR1、BCRP、LRP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7%、38.09%及61.90%,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阳性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DR1mRNA表达与绝经状况呈完全正相关(r=0.398,P<0.01),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呈完全正相关(r=0.398,P<0.01);BCRP m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呈正相关(r=0.355,P<0.05);LRP mRNA表达与绝经状况、年龄、腋窝淋巴结状况及肿瘤大小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MDR1mRNA和BCRP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1),LRP mRNA与MDR1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47,P>0.05);LRP mRNA和BCRP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11,P>0.05)。2个耐药基因共表达率为47.61%,2种或3种耐药基因共表达率为61.89%。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耐药基因MDR1、BCRP和LRP的表达,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以多基因共表达为主;检测MDR1和BCRP基因表达水平可辅助临床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耐药基因 mdr1 BCRP LRP RT-PCR
下载PDF
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智能供电测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桂香 姚存治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139,共4页
为监视供电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计量一次设备的电气参数,设计了智能供电测控系统。系统采用AVR单片机ATmega128为主控制器,通过其内置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及数据处理,选用TVA1421立式穿芯小型精密电压、电流通用互感器,实现供电... 为监视供电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计量一次设备的电气参数,设计了智能供电测控系统。系统采用AVR单片机ATmega128为主控制器,通过其内置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及数据处理,选用TVA1421立式穿芯小型精密电压、电流通用互感器,实现供电系统一次侧电压、电流的测量,采用相应的算法编程运算得到一次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在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中使用了光电隔离器件将单片机和外部设备隔离开。利用ATmega128单片机的强大的中断功能实现测控系统对某些紧急情况的实时处理。单片机串行口通过RS-422转换器连接RS-422网络,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部分采用汇编语言,以提高运行速度。实验证明:该系统采集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快速可靠,简单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中断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模数转换 光电隔离器
下载PDF
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桂香 史红梅 李爱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对130份不同类型的高粱种质的总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单宁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引进国外品种种质的子粒淀粉平均含量差异明显,地方品种均值为73.03%,选育品种均值为75.64%,国外品种均... 对130份不同类型的高粱种质的总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单宁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引进国外品种种质的子粒淀粉平均含量差异明显,地方品种均值为73.03%,选育品种均值为75.64%,国外品种均值为76.04%,选育品种和国外品种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地方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子粒总淀粉与蛋白质、单宁、脂肪含量间都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子粒中总淀粉的增加,蛋白质、单宁和脂肪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淀粉含量在F1有一定的正超亲优势,因此本试验中筛选出的高淀粉种质,可以利用其超亲优势,进行杂交种组配,选育高淀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淀粉 筛选 评价
下载PDF
基于PLC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自动控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桂香 耿长清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7,共3页
为满足车辆存取控制的需求,在阐述多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立体车库存取控制方法。具体介绍了自动存取车流程及安全防护装置的各种要求,并给出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占... 为满足车辆存取控制的需求,在阐述多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立体车库存取控制方法。具体介绍了自动存取车流程及安全防护装置的各种要求,并给出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运行费用小,其控制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立体车库 监控模块 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下载PDF
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桂香 史红梅 张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71,共4页
选取10个高梁品种分别播种于山西榆次、辽宁沈阳、甘肃平凉、贵州贵阳和湖南长沙5个地区,淀粉、蛋白质、单宁和脂肪4项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4个品质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不同。不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点籽粒淀粉含... 选取10个高梁品种分别播种于山西榆次、辽宁沈阳、甘肃平凉、贵州贵阳和湖南长沙5个地区,淀粉、蛋白质、单宁和脂肪4项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4个品质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不同。不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点籽粒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为最小,平均值为2.59%,单宁最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1.57%,蛋白质和脂肪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3%和18.63%,远远高于淀粉和低于单宁,说明不同品种淀粉含量变化相对较小,而单宁含量则有很大的变异,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改进潜力。分析影响品质性状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以基因型×环境效应为主,基因效应也较大。单宁含量以基因效应为主要因素,蛋白质含量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脂肪含量的环境、基因型、基因型×环境效应三者所占总平方和的百分比比较接近,几乎是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平均作用的结果。在今后品种引进和选育方面应考虑这些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以提高品种选育效果和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质性状 基因型 环境 互作效应
下载PDF
基于过程降水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洪涝灾害指标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桂香 霍治国 +2 位作者 杨建莹 吴立 杨宏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5-336,共12页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4年297个气象站的日雨量数据,耦合单季稻生育期和洪涝灾情数据,统计单季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等级的洪涝灾害样本过程降水量序列,基于S-W分布拟合检验,采用t-分布区间估计法计算样本序列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4年297个气象站的日雨量数据,耦合单季稻生育期和洪涝灾情数据,统计单季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等级的洪涝灾害样本过程降水量序列,基于S-W分布拟合检验,采用t-分布区间估计法计算样本序列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确定指标阈值,构建各省单季稻分生育阶段洪涝灾害的等级指标,并采用预留独立水稻洪涝灾害样本进行指标验证,分析了区域1961-2010年单季稻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和风险分布。结果表明:同等洪涝灾情等级时,抽穗-成熟期的洪涝灾害指标阈值最高,拔节-孕穗期次之,移栽-分蘖期最低;同一生育阶段、同等灾情等级时,5省份的洪涝灾害指标阈值从低到高依次是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各省每年均有单季稻洪涝灾害发生,发生次数呈波动增减,无明显的线性趋势;随着洪涝灾害等级加大,洪涝发生的次数减少;灾害的多发区主要位于鄱阳湖和黄山地区、浙江沿海及恩施和张家界一带;移栽-分蘖期灾害风险指数普遍较高,大部分地区风险指数在0.6以上;拔节-成熟期,风险指数高值区明显缩小,主要位于浙江沿海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处于低值区,风险指数大都低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单季稻 过程降水量 洪涝灾害指标 时空分析 风险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