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肝脏体积对乙肝后肝硬化程度的量化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梓朗 张茂 +4 位作者 利民 刘宁 韩晓玉 刘钦成 廖彩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T肝脏体积在乙肝后肝硬化程度量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组织活检术前1周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期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肝脏三维立体重建并计算CT肝脏体积。术前评估患者肝... 目的探讨CT肝脏体积在乙肝后肝硬化程度量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组织活检术前1周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期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肝脏三维立体重建并计算CT肝脏体积。术前评估患者肝硬化临床分期,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析CT肝脏体积与肝组织病理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和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30例患者CT肝脏体积明显小于理论肝脏体积(P<0.05)。肝组织病理分级4A、4B、4C级者,肝硬化临床分期1、2、3、4期者,MELD评分<10分、≥10~<20分、≥20~<30分者CT肝脏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病理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和MELD评分均与CT肝脏体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0.78及-0.52,P均<0.01)。结论CT肝脏体积可作为乙肝后肝硬化程度的一个量化诊断指标;CT肝脏体积越小,肝组织病理分级越重、临床分期等级越高、MELD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CT肝脏体积 CT检查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病理分级 临床分期 量化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朝阳 李东林 +4 位作者 林义办 郭校锡 张梓朗 陈华显 邓建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组(阻滞组),每组30例。阻滞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组(阻滞组),每组30例。阻滞组麻醉诱导前在双侧T8横突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行阻滞,然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毕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气管导管拔管后即刻(T0)、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36 h(T5)和48 h(T6)时静态VAS评分,记录T4~T6时动态VAS评分(患者在病床上翻身和坐起时)。统计术后0~24 h和>24~48 h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需要补救性镇痛的比例、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停留尿管时间,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48 h评估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在T0~T6时静态VAS评分和T4~T6时动态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延长,术后24和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需要补救性镇痛的例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瘙痒、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停留尿管时间均缩短(P<0.05);阻滞组患者术后48 h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8±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0.7)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够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法检测OCT4启动子在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分化中的甲基化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润华 阿斯楞 +3 位作者 张茂 利民 张梓朗 廖彩仙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的潜能已得到证实,但其分化的调控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通过检测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rat bone marrow-derived liver stem cells,RBMLSCs)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OCT4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来探讨启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的潜能已得到证实,但其分化的调控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通过检测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rat bone marrow-derived liver stem cells,RBMLSCs)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OCT4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来探讨启动子甲基化调控细胞分化的机制。RBMLSCs用25μg/L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和0.1 nmol/L地塞米松进行诱导,在诱导之后不同时间点(0 d,7 d,14 d)提取细胞的DNA及R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和OCT4的m RNA表达水平,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检测OCT4基因的启动子中4个Cp G位点的甲基化变化。结果表明:在RBMLSCs分化过程中,Alb m RNA持续增高(P<0.05),但OCT4 m RNA表达在7 d及14 d明显减少(P<0.005);同时OCT4启动子上游的Cp G 1-2-3甲基化频率显著上升(P<0.001),但Cp G 4甲基化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说明OCT4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导致其m RNA表达减少,RBMLSCs多能性消失,但Cp G 4并不参与这一分化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 OCT4 启动子甲基化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分期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朝阳 林义办 +2 位作者 郭校锡 张梓朗 邓建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6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120例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120例直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120例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120例直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清及组织MMP(MMP-2与MMP-9)和TIMP(TIMP-1与TIMP-2);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疾病分期者的血清及组织MMP及TIMP;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与疾病分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疾病分期者的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分期较高者的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指标均高于疾病分期较低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指标均与直肠癌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的血清及组织MMP和TIMP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与疾病分期有密切的关系,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MP TIMP
下载PDF
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Klf4、Nanog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观察
5
作者 刘钦成 张梓朗 +5 位作者 潘润华 刘宁 韩晓玉 郭凌宏 王春明 廖彩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Klf4、Nanog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变化。方法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在体外用25μg/L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和0.1 nmol/L地塞米松诱导其分化,在诱导第0、7、14天分... 目的观察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Klf4、Nanog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变化。方法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在体外用25μg/L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和0.1 nmol/L地塞米松诱导其分化,在诱导第0、7、14天分别提取细胞DNA和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lf4、Nanog基因mRNA,甲基化特异性PCR法观察Klf4、Nanog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结果与诱导第0天比较,第7、14天Klf4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诱导第0天比较,第7、14天Nanog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与诱导第0天比较,诱导第7天Klf4启动子区第1、2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升高(P均<0.05);与诱导第7天比较,诱导第14天Klf4启动子区第1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升高,第2、3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降低,P均<0.05。与诱导第0天比较,诱导第7天Nanog启动子区第1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降低,第2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升高,P均<0.05;与诱导第7天比较,诱导第14天Nanog启动子区第1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升高,第2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降低,P均<0.05。结论大鼠CD90^+Lin^-骨髓细胞在体外诱导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Klf4、Nanog基因表达随诱导时间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趋势,两者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程度随诱导时间增加出现不同程度变化;Klf4和Nanog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变化不仅会影响Klf4、Nanog基因的表达,而且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90^+Lin^-骨髓细胞 NANOG基因 Klf4基因
下载PDF
一种改良淋巴结检出方法在结直肠癌术后病理检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朝阳 林义办 +3 位作者 陈华显 郭校锡 张梓朗 邓建中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淋巴结检出方法在结直肠癌术后病理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淋巴结检出方法——强光直视下顺血管分层检出法对2016年11月~2019年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100例手术标本进行淋巴结...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淋巴结检出方法在结直肠癌术后病理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淋巴结检出方法——强光直视下顺血管分层检出法对2016年11月~2019年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100例手术标本进行淋巴结检出。结果 100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通过改良方法共检出淋巴结2303枚,平均每例(23.03±10.94)枚;阳性淋巴结178枚,平均每例(1.78±2.99)枚;53例直肠癌共检出淋巴结1138枚,平均每例(21.47±8.37)枚;阳性淋巴结91枚,平均每例(1.72±2.82)枚;23例乙状结肠癌共检出淋巴结442枚,平均每例(19.22±7.67)枚;阳性淋巴结43枚,平均每例(1.87±2.60)枚;8例降结肠癌共检出淋巴结130枚,平均每例(16.25±5.44)枚;阳性淋巴结13枚,平均每例(1.63±1.77)枚;16例右半结肠癌共检出淋巴结593枚,平均每例(37.06±13.19)枚;阳性淋巴结31枚,平均每例(1.94±4.42)枚;共7例结直肠癌标本术后淋巴结检出数不足12枚,分别为2例降结肠癌检出淋巴结(0/8)枚、(4/10)枚;3例乙状结肠癌检出淋巴结为(1/8)枚、(1/9)枚、(0/10)枚;2例直肠癌检出淋巴结为(0/6)枚、(1/11)枚。结论改良淋巴结检出方法——强光直视下顺血管分层检出法是一种可行的淋巴结检出方法,具有在技术操作简单、无额外费用、易于推广等优点,能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检出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及直肠癌的体会 被引量:30
7
作者 邓建中 张梓朗 +4 位作者 林义办 郭校锡 李朝阳 余思 朱佳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因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中上段癌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病...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因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中上段癌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病灶位于乙状结肠下段12例,直肠上段15例、中段9例.术前肠镜及病理证实为中分化腺癌34例,高分化腺癌2例.手术步骤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类似.结果本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64.4±12.6)岁,术前体质指数(22.6±2.8)kg/m^2.术中行经脐单孔手术27例,经右下腹单孔9例,3例增加一辅助操作孔,无中转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0.0±30.5)min,术中出血量为(50.4±32.3)ml.切除肠管长度为(18.5±4.2)cm,肿瘤近切缘为(10.4±2.2)cm,肿瘤远切缘为(5.4±2.3)cm,淋巴结检出数为(14.9±4.2)枚.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使用止痛药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3.8±1.6)分,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为(2.2±0.8)d,术后住院时间为(5.4±1.2)d.共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及肠梗阻各1例,肺感染1例,脐部伤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及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术后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18例术后常规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4例追加术后放疗.术后随访3~39(中位数10)个月,全部病例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在具有丰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医疗机构,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下段、直肠中上段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单孔 直肠前切除术
原文传递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建中 张梓朗 +3 位作者 林义办 郭校锡 李朝阳 陈华显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PLAR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64....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PLAR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64.8±15.6)岁,术前体质指数(22.6±4.8)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7.4±1.8)cm。术前肠镜及病理证实为中分化腺癌57例,高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2例。观察患者围手术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有61例(93.8%)顺利完成“两孔法”手术;2例(3.1%)因肿瘤位置过低及新辅助治疗后操作困难,行“三孔法”;1例(1.5%)因肿瘤过大或位置过低、操作困难改行多孔腹腔镜手术;另1例(1.5%)因肿瘤位置过低采用“三孔法”完成直肠前切除,但因远切缘不足0.5 cm,远端再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手术。所有病例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手术历时(160.0±28.6)min,术中出血量(55.3±24.3)ml。切除肠管长度为(16.4±5.2)cm,肿瘤距近切缘(10.4±2.2)cm,肿瘤距远切缘(3.4±1.3)cm,淋巴结检出数为(14.8±2.4)枚。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使用止痛药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3.7±1.5)分,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5±1.3)d,术后住院时间(8.6±1.5)d。8例(12.3%)出现并发症。术后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13例,Ⅲ期2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全部病例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RPLAR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减孔腹腔镜手术 直肠前切除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减孔法与传统法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校锡 邓建中 +3 位作者 林义办 李朝阳 张梓朗 陈华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患者接受减孔法腹腔镜手术,59例患者接受传统法腹腔镜手术。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及...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患者接受减孔法腹腔镜手术,59例患者接受传统法腹腔镜手术。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及清扫淋巴结数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减孔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孔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法相比,减孔法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而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与传统法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中低位直肠癌 疗效和安全性 术后住院时间 孔组 手术切口长度 P>0.05
原文传递
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25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建中 张梓朗 +4 位作者 林义办 郭校锡 李朝阳 王维春 余思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分期、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性功能情况及术后转移、复发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例为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或改经腹取标本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03.3±26.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4±26.3)mL,平均切除肠管长度为(36.4±4.5)cm,平均标本环周直径为(5.4±1.6)cm,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5.4±5.3)枚。患者术后常规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泵镇痛48 h,均未再使用其他镇痛药物,术后24 h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2±0.9)分,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3±0.9)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2±1.8)d。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肠梗阻、1例尿路感染。术后3个月内,无腹腔出血、盆腔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也未出现与阴道切开相关的并发症。术后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9例。9例患者术后常规进行XELOX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术前有规律性生活的8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均逐渐恢复性生活,术前、术后7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三个时间点的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术后12个月的总评分均高于术前总评分,术后12个月的总评分高于术后7个月的总评分。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无失访病例,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较为理想,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经阴道取标本手术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校锡 邓建中 +2 位作者 林义办 李朝阳 张梓朗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运用经直肠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的26例ST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手术...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运用经直肠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的26例ST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情况、胃肠道生活质量评分、Wexner便秘评分、PAC-SYM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分级评分及排粪次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及改腹壁切口取标本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12)mL,平均切除肠管长度(30±12)cm,平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3.6±1.2)d,平均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为(4.1±1.3)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9±2.1)d。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病例;11例(42.3%)患者严重腹泻,排粪次数超过10次/d;3例患者(11.5%)发生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切除肠管病理检查结果回报肠壁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12例,发生比例为46.1%(12/26)。患者术后3个月的胃肠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Wexner便秘评分、PAC-SYM评分低于术前,Wexner肛门失禁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分级评分及排粪次数少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STC的疗效确切,术后患者排粪情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朝阳 林义办 +3 位作者 郭校锡 张梓朗 陈华显 邓建中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4,共4页
为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本院18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 为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本院18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VAS评分、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升高,症状和单项测量项目评分降低,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半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经脐单孔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