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1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75-89,共15页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农户从事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提升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转入农地为农户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可以促进农户选择农业向生计策略;农户生计异质性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发展功能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仍是现阶段农地流转政策的主要方向;提升人力、物质、金融资本能够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生计策略 生计多样化 CFPS PSM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空间关联与碳平衡分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正峰 张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7-2068,共12页
基于2005、2010、2015和2017年的碳排放/碳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京津冀县级尺度的碳排/碳汇的空间关联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碳平衡分区划分,提供了在县级空间尺度上划分碳平衡区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京... 基于2005、2010、2015和2017年的碳排放/碳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京津冀县级尺度的碳排/碳汇的空间关联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碳平衡分区划分,提供了在县级空间尺度上划分碳平衡区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碳排放年均增长率由2005-2010年间的10.05%放缓至2010-2017年间的1.25%,碳汇总量先降后增,2010-2017年间增长15%,但2017年净碳排放量达到了6亿t,反映了当前碳中和压力仍然巨大,京津冀北部和西部是主要的碳补偿率高值区,京津唐、石家庄和邯郸-邢台及其周边地区是主要的碳补偿率低值区;(2)京津冀碳排放空间网络格局逐渐清晰,形成了京津碳排放区、石家庄碳排放区、邯郸碳排放区三个主要的碳排放空间联动区,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36.65%、9.64%、6.76%;(3)根据实证结果,京津冀区域被划分为集中碳汇区、局部调节区、核心-联动碳排区、分散-联动碳排区、分散-孤岛碳排区、一般-联动碳排区、一般-孤岛碳排区7个碳平衡功能区,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22.07%、32.62%、12.81%、0.45%、1.14%、22.55%、8.36%,且有19个关键县域被识别并定义为核心县域、行动县域或桥梁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关联 碳平衡分区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正峰 刘晶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均为男性,年富力强,籍贯集中在革命地区,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且均具有一定的革命经历。他们普遍主张大学为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均为男性,年富力强,籍贯集中在革命地区,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经历,且均具有一定的革命经历。他们普遍主张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重政治治校、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对新时代一流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重点大学校长 群体特征
下载PDF
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活动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杨孟飞 郑燕红 +3 位作者 倪彦硕 黄晓峰 张正峰 邢卓异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行星探测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手段,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主要航天国家先后实施了百余次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活动,实现了太阳系内行星的飞越、环绕、着陆、巡视及采样返回。结合已实施的系内行星探测活动和将要开展的系内行星探测任务,... 行星探测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手段,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主要航天国家先后实施了百余次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活动,实现了太阳系内行星的飞越、环绕、着陆、巡视及采样返回。结合已实施的系内行星探测活动和将要开展的系内行星探测任务,分析了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总结了行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及主要发现,展望了系内行星探测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行星探测近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路线设想与引领任务建议,可为我国行星探测任务规划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行星探测 发展趋势 路线设想 引领任务
下载PDF
社会主义教育家:中国大学校长的必然选择——李钟善教授专访
5
作者 李钟善 张正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钟善教授提出“大学校长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理论命题。李教授认为,大学校长面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与挑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时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钟善教授提出“大学校长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理论命题。李教授认为,大学校长面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与挑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时至今日,面对大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理论主张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社会主义教育家 教育属性 民办高等教育
下载PDF
ESA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探测任务工程问题浅析
6
作者 曹鸿谦 张正峰 +1 位作者 马继楠 韩承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10-I0020,共11页
ESA主导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于2023年4月14日成功发射。该探测器旨在研究木星及其卫星的复杂空间环境,并对木卫二、木卫三与木卫四3颗冰卫星进行遥感与原位测量,以期探索巨行星的演变过程及发现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与生命可能的痕迹。通... ESA主导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于2023年4月14日成功发射。该探测器旨在研究木星及其卫星的复杂空间环境,并对木卫二、木卫三与木卫四3颗冰卫星进行遥感与原位测量,以期探索巨行星的演变过程及发现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与生命可能的痕迹。通过介绍木星冰卫星探测器任务目标及实施背景,概述其方案中构型布局、轨道设计、能源选择、科学载荷配置等总体设计相关工程技术特点,并对冰卫星探测雷达天线在轨展开过程中的故障与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未来中国深空探测任务中的飞行器总体设计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 冰卫星 深空探测任务
下载PDF
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均衡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7
作者 胡其玉 王兴邦 +1 位作者 沈问苍 张正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5,共13页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质量与均衡性演变趋势一致,呈现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质量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的特征;非均衡性主要源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间差异,而终极城镇化区域县域间国土空间功能差异最为显著,是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均衡的重点区域;不同类型国土空间功能收敛趋势差异明显,并因不同要素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表现出空间功能跃迁的路径差别。研究结论:考虑城市群地区县域间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空间发展策略,是区域间空间功能跃迁升级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均衡发展 动态趋势 空间收敛模型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134
8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董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8,共6页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将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潜力的内涵从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了界定 ,并着重对大陆地区目前开展较为广泛的耕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单元、评价因素、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手段进行了评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内涵 土地整理 耕地 农村 建设用地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土地整治对平原区及丘陵区田块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谷晓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田块规模、田块形状、田块空间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4个方面,选择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联盟土地整治项目与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咀办事处兰家岗村低丘岗地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的典型代表,量化评估了2个项目区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综合表现为:1)田块的规模被扩大,小规模的田块并合并,田块的规模变得相对均匀;2)田块的外形被分割的更加规整,田块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增强,人类对土地的干扰程度增加;3)整治区域中的田块由整治前的许多离散小田块的组合方式转变成整治后由少数大田块高度连接的组合方式,田块在分布上趋于集中;4)田块耕作的效率提高,二者平均耕作时间分别由整治前的57、62min/hm2减少到整治后的45和48min/hm2。同时,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规模、田块外形、田块空间分布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的幅度上存差异,丘陵区项目在田块规模、田块破碎度、田块密度以及耕作时间的变化幅度上要大于平原区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地貌类型和区域本底条件的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规模 形状 空间分布 耕作效率
下载PDF
基于波场延拓的变换坐标转换波静校正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正峰 郭建 +2 位作者 韩立国 徐善辉 巩向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76-1685,共10页
常规的转换波静校正的基本思想都是从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出发,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在地表条件复杂和地表高程相差较大的地区,它不仅无法解决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畸变.本文基于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原理,采用波场延拓方法... 常规的转换波静校正的基本思想都是从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出发,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在地表条件复杂和地表高程相差较大的地区,它不仅无法解决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畸变.本文基于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原理,采用波场延拓方法实现转换波静校正,其关键点在于时间空间域和频率波数域的相对应.文中通过坐标变换将起伏地表转化为新坐标系下的水平地表,把炮点和检波点映射到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在新坐标系下推导频率域波动方程延拓公式,接着对下行波P和上行转换波SV分别利用近地表速度向上延拓到基准面,恢复起伏地表到基准面之间的真实波场,最后转换到原始坐标系取出基准面数据完成转换波静校正.通过对模拟和实际数据处理,证明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时间空间域 频率波数域 坐标变换 静校正
下载PDF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谷晓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317,共5页
土地整理项目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理区域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分析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所引起的变化,并量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整理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对土地管理部门... 土地整理项目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理区域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分析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所引起的变化,并量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整理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对土地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帮助。该文选择湖北省天门市土地整理项目作为实例研究,采用GIS分析方法、综合指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田块、田间道路以及灌排沟渠的变化,量化了变化所引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农业生产能力指数由整理前的41.06提高到整理后的76.86,平均耕作时间由整理前的65min/hm2减少到整理后的50min/hm2,农户平均的田块数目由整理前的2.69块减少到整理后的1.25块,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整理前的12.26×106元·年-1减少到整理后的11.62×106元·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整理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田块规模与形状
下载PDF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1
12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郭战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37-43,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结论:耕地整理潜力可分为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耕地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权关系5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指标体系 自然潜力 现实潜力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正峰 王晓莉 +1 位作者 郭碧云 孟昭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4,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集中,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状况,有利于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2)整治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耕地不连片的问题,提高了居民点的聚集性,也提升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潜力;(3)整治提高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但也降低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4)整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平均耕作半径。研究结论:整治改变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位条件、集聚程度,也影响着农村的景观格局和农户的生产生活,整治实践中应根据效应评价结果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宅基地置换 整治效应 区位 聚集
下载PDF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被引量:151
14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4-669,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心村的合并以及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潜力 土地理 耕地面积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潜力 整理标准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被引量:74
15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研究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定量评估方法,是分析土地整理经济社会效应的基础,也会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的选择和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作用。该文将土地整理的资源效益分为增产和增地效益,将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研究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定量评估方法,是分析土地整理经济社会效应的基础,也会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的选择和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作用。该文将土地整理的资源效益分为增产和增地效益,将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取了评估指标,实现了指标评估的量化。同时选择北京市大兴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农户调查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大兴区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实证研究表明该文所建立的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的评估指标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且评估结果说明大兴区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数量相当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经济分析 效率 土地整理 增产量 增产值
下载PDF
农地整治综合效应诊断指标体系及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1 位作者 郭碧云 谷晓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5,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能较客观地反映和表征农地整治效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效应诊断模型定量衡量农地整治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支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 研究目的:构建能较客观地反映和表征农地整治效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效应诊断模型定量衡量农地整治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支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将农地整治的综合效应分为资源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和景观效应,分别从这4个方面构建诊断指标;效应的表达用农地整治前后诊断指标值的差异表示,这种表达方式既能体现效应的变化方向,又能表示出效应的强度。研究结论:案例区的实证表明,农地整治效应的诊断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效应评估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地整治 效应 诊断指标 整治区域
下载PDF
上海两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1 位作者 吴沅箐 郭碧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3,共5页
作为上海市郊区出现的两类重要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宅基地置换模式和村庄归并模式在改善农民集中居住的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是外援驱动主... 作为上海市郊区出现的两类重要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宅基地置换模式和村庄归并模式在改善农民集中居住的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是外援驱动主要影响下的"新型城镇开发",需要配套农民市民化后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政策。多出现于经济较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近郊快速城市化地区。核心是推进城市化,整治要点是将农村居民点纳入到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统筹配置,安置区的住房设计以容积率较高的多层楼房为主,同时建设相对配套的各项市政服务设施,从而解决农民非农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问题。村庄归并模式是在村集体主导、政府支持下开展的,是一种内核驱动主要影响下的"村庄自我更新",需配套财税政策来解决整治资金问题。多出现于经济欠发达、工业化程度较低的远郊的农业地区。核心是扩大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促进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的集中,其整治要点是村庄空间的重构,以降低农村基础设施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宅基地置换 村庄归并 模式
下载PDF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整理潜力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8,共6页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是选择耕地整理项目,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基础。目前许多地区在进行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时,往往以增加的耕地面积作为惟一衡量标准。实际上,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表现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是选择耕地整理项目,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基础。目前许多地区在进行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时,往往以增加的耕地面积作为惟一衡量标准。实际上,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表现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产权关系,而且会受到资金、区位、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该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耕地整理分区的基础上,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进行了耕地整理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种方法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潜力 评价指标 模糊 大兴区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205
19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 ;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效益 土地
下载PDF
新的种子点区域填充算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正峰 马少飞 李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1-202,206,共3页
传统的种子点填充算法需要大量的出栈、入栈操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而提出的算法完全避免了这些缺点。通过对100幅油区地质图的填充实验表明:无论要填充区域的形状、大小、位置如何,都能完全填充,成功率为100%。与其他填充算法相比... 传统的种子点填充算法需要大量的出栈、入栈操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而提出的算法完全避免了这些缺点。通过对100幅油区地质图的填充实验表明:无论要填充区域的形状、大小、位置如何,都能完全填充,成功率为100%。与其他填充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流程简单,运算速度快,填充准确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 区域填充 种子点填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