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宇 史天陆 +4 位作者 张永煌 张蕾 邓明影 姜玲 陈卫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12期1680-168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9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雷公藤多苷片组与化学药组患者在总有效率、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中药复方组,且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标的均数明显小于中药复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化学药组(OR=2.30,95%CI=1.23~4.29,P=0.009),且明显高于中药复方组(OR=2.85,95%CI=1.54~5.26,P=0.000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有效的,疗效与化学药相当,但雷公藤多苷片的不良反应较多;尚需合理设计、严格执行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宇 张蕾 +3 位作者 邓明影 张永煌 陈卫东 史天陆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方法 Syncronis C_(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 H=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方法 Syncronis C_(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 H=5.25(加三乙胺62.5μL)∶乙腈∶甲醇=35∶45∶20;流速:1.0 m 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以酮康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20μL进样检测。结果伏立康唑血浆浓度在0.2~1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LLOQ为0.2 mg·L^(-1),标准曲线为As=0.460 9C+0.0301(r^2=0.999 6,n=5),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均小于7%,准确度范围为98%~103%,提取回收率在86%~95%。稳定性考察RSD<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稳定性好,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检测,为临床实施伏立康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反相 伏立康唑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地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南峰 费振家 +2 位作者 雷忠民 张永煌 付海龙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8-70,共3页
地方高校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地方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的水平有所下降 ,本文讨论了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综合动态理论的ATM网络拥塞控制
4
作者 卢辉斌 张永煌 冯伟 《微处理机》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有效的网络传输控制策略是网络性能的保证,基于非线性自适应理论的综合动态拥塞控制(IDCC)通过传输队列的信息来达到控制的目的,通过对三种服务(CBR、VBR、ABR)输出的分别控制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高利用率、低延... 有效的网络传输控制策略是网络性能的保证,基于非线性自适应理论的综合动态拥塞控制(IDCC)通过传输队列的信息来达到控制的目的,通过对三种服务(CBR、VBR、ABR)输出的分别控制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高利用率、低延迟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网络 拥塞控制 非线性自适应 综合动态理论
下载PDF
一种新型扩频通信序列码的研究
5
作者 冯伟 卢辉斌 +1 位作者 常迎辉 张永煌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6年第4期19-20,64,共3页
随着最佳信号的广泛应用,只用1个序列来形成最佳信号限制了最佳信号的存在空间,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用2个序列组成的序列偶。根据以前提出的有关序列偶及零/低相关区域序列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扩频通信序列码形式,即区域(或准)最佳自相关,... 随着最佳信号的广泛应用,只用1个序列来形成最佳信号限制了最佳信号的存在空间,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用2个序列组成的序列偶。根据以前提出的有关序列偶及零/低相关区域序列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扩频通信序列码形式,即区域(或准)最佳自相关,最后简单论证了此类信号的存在并举出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偶 最佳信号 区域
下载PDF
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宇 樊晖晖 +6 位作者 冯晓俊 张永煌 陈琴 王运红 陈传涛 张蕾 史天陆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患者接受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患者接受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纳入13项研究,共1951例患者。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型比较,CT/TT型可增加MTX治疗ALL儿童患者肝损伤的发生[OR=2.36,95%CI(1.38~4.06),I^(2)=0%,P=0.002]。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ALL儿童患者黏膜炎[OR=1.44,95%CI(0.94~2.19),I^(2)=25%,P=0.09]、胃肠道反应[OR=0.91,95%CI(0.54~1.54),I^(2)=0%,P=0.72]、骨髓抑制[OR=1.24,95%CI(0.42~3.67),I^(2)=74%,P=0.69]、肾功能不全[OR=0.51,95%CI(0.13~1.93),I^(2)=0%,P=0.32]、排泄延迟[OR=1.05,95%CI(0.38~2.90),I^(2)=0%,P=0.92]、24 h[SMD=0.49,95%CI(-0.59~1.57),I^(2)=83%,P=0.37]和42 h[SMD=0.03,95%CI(-0.40~0.47),I^(2)=0%,P=0.88]MTX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CB1 C3435T基因突变会增加MTX治疗ALL儿童肝损伤的发生,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黏膜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排泄延迟、MTX血浆水平等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B1 基因多态性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永煌 张善堂 +4 位作者 张蕾 李宇 杨昭毅 陈卫东 史天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4-56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利奈唑胺浓度,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治疗药物监测,为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ICU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自给药第2天起,每次给药前采集1~2ml静脉血于非抗凝管中送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利奈唑胺浓度,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治疗药物监测,为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ICU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自给药第2天起,每次给药前采集1~2ml静脉血于非抗凝管中送检,采用建立的HPLC法检测重症感染患者的利奈唑胺谷值浓度;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01%磷酸(27∶73,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谷浓度测定。结果血清中利奈唑胺在0.1~3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定量下限为0.1μg/ml;8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患者中的谷值浓度变化明显,谷浓度变化为1.97~6.37μg/ml。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利奈唑胺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重症感染患者体内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变化较大,有必要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重症感染
原文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史天陆 张永煌 +3 位作者 李宇 张蕾 邓明影 姜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21-329,共9页
目的: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5年8月收录... 目的: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5年8月收录的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MTX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关系的文献。依据sTREGA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OR及其95%GI表示。结果纳入与MTHFR C677T有关文献21篇,患者共1684例;与 MTHFR A1298C有关文献15篇,患者共1317例。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结果可靠(评分均≥3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MTHFR C677T基因突变型(CT+TT)的患者使用MTX后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高于携带野生型(C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88/169)比55.7%(123/221),OR=0.63,95%GI:0.40~0.97, P=0.04];携带MTHFR A1298C基因野生型(AA)的患者使用MTX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风险高于携带突变型(AC+C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6%(83/161)比43.8%(84/192),OR=1.68,95%GI:1.07~2.63,P=0.02]。结论 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MTX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一定相关性。应用MTX治疗,携带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的ALL患者更易发生骨髓抑制,携带MTHFR基因A1298C野生型的患者更易发生白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现象 遗传 甲氨蝶呤 白血病 淋巴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TDM联合Logistic模型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永煌 李宇 +2 位作者 张蕾 邱季 史天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结合TDM技术,针对患者用药治疗前生理特点、治疗期间临床指标特征情况、治疗药物监测结果、感染类型与合并用药情况这五个方面,通过构建Logisti...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结合TDM技术,针对患者用药治疗前生理特点、治疗期间临床指标特征情况、治疗药物监测结果、感染类型与合并用药情况这五个方面,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联合ROC曲线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108例患者(男性65例,女性43例),35例患者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症状。采用逐步回归的Logistic分析法显示,患者年龄、血肌酐浓度、血小板基线值、谷浓度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 (P)=0.056×XC-0.094×XPLT+0.086×XScr-0.082×XAge+1.927,并通过构建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对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变换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Y联合=XC-1.678×XPLT+1.535×XScr-1.464×XAge。结论: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时,可将该患者的年龄、血肌酐浓度、血小板基线值、谷浓度代入方程中(Y联合=XC-1.678×XPLT +1.535×XScr-1.464×XAge),若计算出的结果小于520.62(ROC最佳临界值),则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较高,此时需要加强血常规监测,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TDM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在危重症患者中的药动-药效学研究及给药方案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煌 邱季 +1 位作者 董一曼 史天陆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756-2760,共5页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危重症患者中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方法: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症患者,其中3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1 h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600 mg,收集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血药浓度测定。通过DAS 2.0软件计...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危重症患者中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方法: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症患者,其中3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1 h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600 mg,收集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血药浓度测定。通过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合微生物学对其药效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非CRRT组患者相比,CRRT组患者中的半衰期显著缩短,且给药3 d内的谷浓度值均低于CRRT组。7例患者的PK-PD参数达标情况与实际临床治疗结果相吻合。结论:利奈唑胺在危重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较大。CRRT患者可能会存在机体内药物暴露量不足问题,应根据PK/PD参数为此类患者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动-药效学 危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浓度、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宇 张永煌 +2 位作者 张蕾 史天陆 樊晖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某三甲医院使用伏立康唑的真菌感染患者,采集伏立康唑开始治疗后第4天血液样本,采用HPLC法测定伏立康唑血浓度,采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某三甲医院使用伏立康唑的真菌感染患者,采集伏立康唑开始治疗后第4天血液样本,采用HPLC法测定伏立康唑血浓度,采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考察CYP2C19基因型对患者伏立康唑血浓度的影响,并评估分析临床观察指标、实验室检查,随访跟踪对伏立康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2例真菌感染患者,男性12例,女性30例;其中27例快代谢,12例中代谢,3例慢代谢;对目标谷浓度分析发现伏立康唑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为1.5~5.0 mg·L^(-1)。结果显示,快、中代谢型C_(min)差异无显著性(P=0.18),C_(min)在慢代谢型与快、中代谢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4);采用卡方检验对有效率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C_(min)在快、中代谢型患者中无差异,但慢代谢型患者的C_(min)与快、中代谢型患者比较差异较大;且不同CYP2C19基因型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也有差异。仅根据CYP2C19基因型指导伏立康唑临床用药并不一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联合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伏立康唑的临床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CYP2C19 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和华法林对<75岁和≥75岁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宇 冯晓俊 +3 位作者 樊晖晖 张永煌 张蕾 史天陆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62-2272,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和华法林对<75岁和≥75岁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和华法林对<75岁和≥75岁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其中7篇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5篇观察性研究,包括572 968例患者。<75岁房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RCT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全身性栓塞(systemic embolism,SSE)、大出血、颅内出血风险和全因死亡的发生,不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2)在观察性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大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的发生,不降低胃肠道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75岁房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RCT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和颅内出血风险的发生,不降低大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且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2)在观察性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NOACs可以降低卒中/SSE、大出血、颅内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发生;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发生。结论对于<75岁房颤患者,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华法林。对于≥75岁房颤患者,NOACs在卒中/SSE和颅内出血方面优于华法林,但胃肠道出血方面劣于华法林。对于老年房颤患者应用NOACs,需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抗凝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年龄 房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