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永轻 李雅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贾第虫病被认为是一种再现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贾第虫在艾滋病患者中造成致死性腹泻已引起艾滋病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表面抗原的变异与致病作用有关,现就贾第虫表面抗原的特性、变异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变异机制方... 贾第虫病被认为是一种再现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贾第虫在艾滋病患者中造成致死性腹泻已引起艾滋病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表面抗原的变异与致病作用有关,现就贾第虫表面抗原的特性、变异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变异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第虫 表面变异抗原 变异基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优化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 被引量:9
2
作者 叶丽艳 张永轻 +6 位作者 马薇 马艳宁 沈跃云 张樱 杨继勇 张有江 罗燕萍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年第3期51-53,共3页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采用新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DMAICⅡ),对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透过繁杂的问题表象查找问题根源,依此来改善工作流程,去除浪费,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效率,提...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采用新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DMAICⅡ),对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透过繁杂的问题表象查找问题根源,依此来改善工作流程,去除浪费,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微生物实验室 检验流程 流程优化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英文)
3
作者 李雅杰 滕美君 +2 位作者 伦永志 李达 张永轻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克隆并测定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SUCH/89/BTMRI/2(C2)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序列。方法提取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PCR扩增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片段。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 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序列测定。通过... 目的克隆并测定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SUCH/89/BTMRI/2(C2)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序列。方法提取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PCR扩增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片段。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 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序列测定。通过NTI9.0软件对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同时与基因库中已发表的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全长为2142bp,编码1条长为71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含有一个简单的开放阅读框 (ORF)。这一推测的多肽链序列富含半胱氨酸(11.8 mol%),且以CXXC模基序重复出现29次、GGCY四肽模基序出现1次及NXS重复3次在N端连接糖基化位点中。此外,这条多肽链还富含苏氨酸 (10.2 mol%) 、甘氨酸(12.1mol%)和丙氨酸(10.1 mol%)。同其他已确定的表面变异抗原(VSPs)一样,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 SUCH/89/BTMRI/2 (C2) 株的表面变异抗原也含有高度保守的疏水性 C 末端。该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GenBank中Gillin发表的TSA417序列的同源性均高达 99%。结论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表达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具有与已鉴定的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同样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表面变异抗原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克隆
下载PDF
灭活的双歧杆菌治疗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 被引量:3
4
作者 伦永志 胡捷 +3 位作者 李忠朋 张永轻 周本正 刘亚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77-2879,共3页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对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活菌组、死菌组、自然恢复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对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γ-谷氨酰氨转肽酶(G...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对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活菌组、死菌组、自然恢复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对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CRE)以及组织匀浆内的示踪菌进行测定.结果:死菌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TP、GLO明显升高(71.46±2.01g/Lvs64.61±2.16g/L;35.63±1.57g/Lvs330.73±1.03g/L,P<0.05),GGT、BUN则显著降低(2.47±0.28IU/Lvs7.13±1.19IU/L;8.32±0.71mmol/Lvs12.05±0.64mmol/L,P<0.01).死菌组与活菌组、正常对照组比较,LDH明显降低(2561.23±61.40IU/Lvs2951.70±155.61IU/L,2895.27±104.38IU/L,P<0.05).死菌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肾、肝、肺组织匀浆内肠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1.19±0.37,1.56±0.20,1.62±0.15vs2.17±0.97,2.42±0.14,2.20±0.09,P<0.05或P<0.01).结论:双歧杆菌灭活菌悬液具有与活菌悬液相同的抗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菌群失调 肠源性感染 血清学 示踪菌
下载PDF
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轻 滕美君 +1 位作者 王云华 李雅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834-839,共6页
目的获取中国人源性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及相关基因产物方法以中国人源性贾第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ppdk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宿主菌... 目的获取中国人源性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及相关基因产物方法以中国人源性贾第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ppdk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宿主菌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E.coliBL21(DE3),进行重组蛋白的IPTG诱导表达。收集重组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再用Western blot进行免疫学分析鉴定。结果序列测定分析可知,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包含一个2 655 bp的开放阅读框架;比对其基因序列发现,其与ATCC 50803(美国WB虫株C6株)的同源性可高达99%。该基因片段编码884个氨基酸,预测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大小约为97.6 ku。Western blot显示该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产物能够被抗6个组氨酸标签的特异性抗体识别,提示重组表达产物为实验预期的目的蛋白。结论对贾第虫ppdk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免疫学初步鉴定,为贾第虫病治疗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PPDK 克隆 原核表达 鉴定
原文传递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丽艳 马艳宁 +5 位作者 马薇 沈跃云 张永轻 杨继勇 张有江 罗燕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通过优化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来缩短阳性血培养检验结果回报时间.方法微生物科于2015年1月26日在细菌室启动了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优化项目,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流程管理中.收集了项目启动日前后各约两... 目的通过优化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来缩短阳性血培养检验结果回报时间.方法微生物科于2015年1月26日在细菌室启动了血培养阳性标本处理流程优化项目,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流程管理中.收集了项目启动日前后各约两个月中共124份血培养阳性且为肠杆菌科细菌的TAT数据,分析项目启动前的数据的TAT中位数、均值、标准差等数据分布特点及基准Z值、过程性能指数、百万出错机会等流程能力指标,并对TAT进行分解为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找到流程改进的重点及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对血培养检验流程实施优化再造.本项目应用MiniTab17.0统计软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结果项目实施后,血培养平均周转时间由改进前的77.10h缩短至改进后的64.03h,改进后平均周转时间比改进前缩短了13.06h(16.94%),过程性能指数由0.49提高到0.88;基准Z值由1.48提高到2.63;改进后,除血培养的阳性报警时间外,其余的分解时间段均值在项目实施后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结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等待时间,大大缩短TAT,使得工作效率和流程性能大幅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肠杆菌科 实验室 医院 全面质量管理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216例混合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叶丽艳 袁培 +4 位作者 马艳宁 沈跃云 张永轻 马薇 罗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发生混合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月-2015年12月发生混合血流感染2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应用Whonet5.6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混合...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发生混合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月-2015年12月发生混合血流感染2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应用Whonet5.6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混合血流感染的发生以外科为主占40.28%,其中肝胆外科占19.91%;共分离442株病原菌,依次是111株肠球菌属,占25.11%、83株大肠埃希菌,占18.78%、69株肺炎克雷伯菌,占15.61%;病原菌组合有45种,以6种组合为主;大肠埃希菌未出现碳氢酶烯类耐药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14%;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00%;鲍氏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达80.00%以上;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45%,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混合血流感染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组合中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严格监测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混合菌感染 耐药分析
原文传递
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沈跃云 叶丽艳 +4 位作者 张永轻 宋林键 赵乾 罗燕萍 张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2588-25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RSA)情况的调查,探讨CO—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97例社区金黄色葡萄球菌(CO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 目的通过对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RSA)情况的调查,探讨CO—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97例社区金黄色葡萄球菌(CO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专家咨询、文献及实际工作经验,最终确定变量,进行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的97例COSA中,CO—MRSA检出率为21.65%(21/97),药敏结果显示:CO—MRSA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比较严重,耐药率均超过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3个月应用抗菌药物及1年内有过住院病史是影响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近3个月应用抗菌药物MRSA感染率为57.89%(11/19);1年内有过住院病史MRSA感染率为48.28%(14/29);两种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10.006(95%CI:2.200~45.519,P=0.030)、11.519(95%CI:2.405~55.177,P=0.002)。结论多数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敏感,但CO—MRSA呈多重耐药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MRSA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社区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引起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阳性报警时间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叶丽艳 沈跃云 +4 位作者 李丰田 张永轻 马艳宁 杨继勇 罗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5-2448,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的分布、耐药性及报警时间等特征,利于临床及时开展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自动鉴定药敏系统对2012年1月-2016年9月血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阳性报警时间...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的分布、耐药性及报警时间等特征,利于临床及时开展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自动鉴定药敏系统对2012年1月-2016年9月血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阳性报警时间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6年9月共分离出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2 488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9.51%、19.69%、9.65%、8.24%;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99.59%,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6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53%和13.27%;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40.83%)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30.00%;平均阳性报警时间最短的是阴沟肠杆菌(0.59d),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在0.5d内阳性报警达到40.00%以上的有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而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0.5d内阳性报警不到10.00%;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77%)外,在1d内阳性报警均可以达到75%以上;不同菌种在0.5d,1.0d和2.5d内的阳性报警百分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较广,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医师重视血培养的送检,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尽量控制耐药菌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革兰阴性菌 流行病学特征 耐药性 阳性报警时间
原文传递
现代化的情报与电子战系统
10
作者 龚知远 张永轻 《外军电子战》 2002年第3期13-15,共3页
美国要建立一支能驾驭战场全局的战略反应型陆军部队。现代化的情报与电子战(IEW)系统是这一改革行动的重要部分。该系统提供的准确、实时的占场空间情报是战场指挥官定下正确决心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本文对该系统的级成、性能和发展... 美国要建立一支能驾驭战场全局的战略反应型陆军部队。现代化的情报与电子战(IEW)系统是这一改革行动的重要部分。该系统提供的准确、实时的占场空间情报是战场指挥官定下正确决心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本文对该系统的级成、性能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陆军 IEW 情报 电子战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