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介孔氧化硅基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泗达 陶呈安 王建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介孔氧化硅是最为典型的介孔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高、孔径均一、易于表面修饰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传感以及物质负载与缓释等领域。关于粉体和薄膜形态的介孔氧化硅已有大量报道,但纤维形态,特别是连续纤维形态的介孔... 介孔氧化硅是最为典型的介孔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高、孔径均一、易于表面修饰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传感以及物质负载与缓释等领域。关于粉体和薄膜形态的介孔氧化硅已有大量报道,但纤维形态,特别是连续纤维形态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仍然是一项挑战。近年来随着静电纺技术的发展,连续纤维形貌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纤维介孔结构的有序度和介孔结构引入方式的不同,对静电纺介孔氧化硅基纳米纤维进行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介孔氧化硅 纳米纤维
下载PDF
纳米技术与国家安全
2
作者 徐建富 陈学军 +3 位作者 唐慧 张瑞华 李丽琴 张泗达 《国防科技》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纳米技术的兴起为全世界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科技变革。纳米技术在信息、化工、医药、农业、环保、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然而,经过近五十余年的发展,纳米技术的"... 纳米技术的兴起为全世界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科技变革。纳米技术在信息、化工、医药、农业、环保、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然而,经过近五十余年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逐渐显现,纳米技术的滥用对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风险正在日益积聚,集中体现在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国家安全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吖啶红-罗丹明B体系光度法测定马蹄皮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鹤 谢红 +2 位作者 张泗达 柳维 林庆宇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11期15-17,25,共4页
研究利用简易褪色光度法测定马蹄皮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新体系。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酸性介质中,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能迅速氧化吖啶红-罗丹明混合染料体系使其褪色,利用马蹄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使混合染料褪... 研究利用简易褪色光度法测定马蹄皮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新体系。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酸性介质中,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能迅速氧化吖啶红-罗丹明混合染料体系使其褪色,利用马蹄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使混合染料褪色程度降低,据此建立测定抗氧化能力的新方法,探讨了最佳的实验条件。方法测定羟自由基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2%,马蹄皮不同提取物的清除率次序为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该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混合体系发生离子缔合,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方法具有较好选择性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判断天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红 罗丹明B 羟自由基 马蹄皮 抗氧化
下载PDF
生物农药辣椒素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寅敏 徐勇 +4 位作者 张泗达 李海芸 段福俊 吴学民 徐建富 《现代农药》 CAS 2021年第5期11-15,共5页
近年来,生物农药快速发展,由于其具有选择性强、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不破坏生态环境等特点,已经成为农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辣椒素是由辣椒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杀虫、抑菌及驱避作用,在农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 近年来,生物农药快速发展,由于其具有选择性强、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不破坏生态环境等特点,已经成为农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辣椒素是由辣椒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杀虫、抑菌及驱避作用,在农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国内登记情况、辣椒素的主要作用、应用领域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状况,探讨了生物农药辣椒素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及可发展的剂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辣椒素制剂的发展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辣椒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pH敏感型水凝胶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瑜 张泗达 +4 位作者 丁秀仿 张瑞华 陈东 徐建富 附青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18-522,共5页
水凝胶是一种由亲水性聚合物进行交联形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材料,在水溶液中膨胀,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亲水性等)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靶向递送、组织工程等领域。智能响应型水凝胶会根据体内环... 水凝胶是一种由亲水性聚合物进行交联形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材料,在水溶液中膨胀,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亲水性等)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靶向递送、组织工程等领域。智能响应型水凝胶会根据体内环境微小变化和刺激做出感知及响应,如温度敏感型水凝胶、pH敏感型水凝胶、光敏感型水凝胶、磁敏感型水凝胶、离子敏感型水凝胶等。其中pH敏感型水凝胶能够在不同pH环境刺激下产生形貌及结构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载体材料,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H敏感型水凝胶可根据人体环境的不同pH值调节自身性质或结构,在身体局部形成半固体,有良好的粘附性,可靶向递送药物。pH敏感型水凝胶的聚合材料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材料,其中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人工合成材料有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pH敏感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聚合法和化学交联聚合法。本文归纳了pH敏感型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pH敏感型水凝胶的常用聚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递送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为后期开展pH敏感型水凝胶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型 水凝胶 载体材料 药物递送
下载PDF
自组装在多肽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越 丁秀仿 +4 位作者 张泗达 张瑞华 陈东 徐建富 陈龙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91,共15页
自组装是指分子、纳米级结构材料等基本单元自发地组装成一个稳定而又紧密结构的过程。多肽可在各种非共价驱动力下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层状结构、胶束等不同的形貌。因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明确、易于合成、便于设计等优势,多肽自... 自组装是指分子、纳米级结构材料等基本单元自发地组装成一个稳定而又紧密结构的过程。多肽可在各种非共价驱动力下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层状结构、胶束等不同的形貌。因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明确、易于合成、便于设计等优势,多肽自组装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对某些多肽类药物进行自组装设计或者使用自组装肽材料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可以解决药物自身存在的半衰期短、水溶性差、生理屏障穿透率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多肽的形成机制、自组装形貌、影响因素、自组装设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为多肽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肽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形貌 药物设计 药物递送
原文传递
天然源材料在农药剂型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时海涛 徐勇 +2 位作者 张泗达 吴学民 徐建富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23,36,共5页
天然源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结构多样、环境友好等特点,一直是农药剂型加工领域的研究重点。笔者归纳了农药剂型加工中天然源材料的主要种类与特点,重点论述了其在优化环境相容性、调控活性分子释放、构建环境响应性剂型与功能化省力剂型... 天然源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结构多样、环境友好等特点,一直是农药剂型加工领域的研究重点。笔者归纳了农药剂型加工中天然源材料的主要种类与特点,重点论述了其在优化环境相容性、调控活性分子释放、构建环境响应性剂型与功能化省力剂型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源材料生产环保剂型、建立健全质量要求与加工标准、构建与病虫害发生规律相符的响应性材料等展望,以期为构建防效优异的功能化环保剂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药 天然材料 功能化剂型 剂型加工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PM1相互作用后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变化
8
作者 霍逸玄 张泗达 +1 位作者 徐建富 阴忆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0-575,562,共7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气超细颗粒物(PM1)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PM0.5和PM0.5-1样本,测定50~300μg/ml PM0.5和PM0.5-1(PM0.5和PM0.5-1组)及其与PS联合作用(PM0.5-PS组和PM0.5-1-PS组)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气超细颗粒物(PM1)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PM0.5和PM0.5-1样本,测定50~300μg/ml PM0.5和PM0.5-1(PM0.5和PM0.5-1组)及其与PS联合作用(PM0.5-PS组和PM0.5-1-PS组)对细胞毒性的影响;以100μg/ml PM1和PM0.5-1及其与PS的混合物(PM1与PS的质量浓度比1∶2)处理细胞,测定活性氧(ROS)含量,以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以脂质组学方法分析细胞内脂质代谢物。结果与PM1组比较,PM1-PS联合作用组细胞毒性升高(P<0.05),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增加(P<0.05),细胞内三酰甘油(TG)、磷脂酰甘油(PG)、二甲基磷脂酰乙醇胺(dMePE)的含量也有所升高(P<0.05),ROS含量降低(P<0.05)。结论PS与PM1相互作用后增强了PM1的毒性,且并不依赖于ROS水平的变化,可能和脂质代谢的异常和某些脂质代谢物(TG、PG、dMePE)的过度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PM1 细胞毒性 脂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