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止痛膏治疗寒凝痰阻血瘀型膝关节炎4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洪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288-288,共1页
1临床资料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本院2008-01~2010-10门诊或住院患者,近1个月来经常活动后膝关节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晨僵〈30分钟,红细胞沉降率〈30mm/h,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膝关节CT见半月板明显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无明显损伤,
关键词 膝关节炎 痰阻血瘀型 活血止痛膏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寒凝 治疗 红细胞沉降率 前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供销社企业改制两个会计问题之我见
2
作者 张洪城 《商业会计》 1998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供销社企业 会计问题 国有土地使用权 资产损失 企业占用的土地 产权制度改革 价值增加 股份合作制 结果未定 企业改制
下载PDF
阴囊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洪城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0期192-192,共1页
探讨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疝囊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入我院治疗的 20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阴囊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对患者手术前 12h 和手术后 12h、24h、48h 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且... 探讨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疝囊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入我院治疗的 20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阴囊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对患者手术前 12h 和手术后 12h、24h、48h 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分别对术前 1d、术后 1d、3d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包括 IL-6、IL-8)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术前与术后比较发现,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后 12h 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增加(P<0.05),于 48h 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炎症因子指标于术后 1d 时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3d 时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术后 1d,恢复至术前水平。 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者为 2 例,复发者为 1 例,总有效率为 85% ;整体满意率为 80% 。 结论:对腹股斜疝患儿实施阴囊切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无炎症感染情况,且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满意度高等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切口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疝 炎症因子 疼痛
下载PDF
阴囊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20例小儿腹股间斜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洪城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122-122,共1页
探讨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疝囊对小儿腹股间斜疝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入我院治疗的 20 例小儿腹股间斜疝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阴囊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对患者手术前 12h 和手术后 12、24、48h 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分... 探讨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疝囊对小儿腹股间斜疝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入我院治疗的 20 例小儿腹股间斜疝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法为经阴囊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对患者手术前 12h 和手术后 12、24、48h 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分别对术前 1d、术后 1d、术后 3d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包括 IL-6、IL-8)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术前与术后比较发现,经阴囊切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后 12h 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增加(P<0.05),于 48h 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炎症因子指标于术后 1d 时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3d 时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术后 1d,恢复至术前水平。 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者为 2 例,复发者为 1 例,总有效率为 85% ;整体满意度为 80% 。 结论:对腹股斜疝患儿实施阴囊切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无炎症感染情况,且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满意度高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切口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间斜疝 炎症因子 疼痛
下载PDF
横断处理在腹股沟斜疝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洪城 《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 2020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探讨横断处理疝囊在对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我院收入的 20 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并对其实施腹腔镜手术,疝囊采取横断处理,对术前 1d及术后 1、3、7d 的疼痛效果进行评分,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 探讨横断处理疝囊在对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我院收入的 20 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并对其实施腹腔镜手术,疝囊采取横断处理,对术前 1d及术后 1、3、7d 的疼痛效果进行评分,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另外,采用生活质量表(SF-36)评分法对手术前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 1d 时 VAS 评分显著增加(P < 0.05),3d 开始VAS 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 < 0.05),且呈逐渐降低趋势;术后患者 SF-36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腹膜前修补术中对疝囊实施横断处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安全性高,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处理 腹腔镜 腹膜前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研究
6
作者 张洪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0-0153,共4页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相近,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临床研究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洪城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2期76-76,共1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急诊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开腹...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急诊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开腹组进行开腹胃穿孔修复手术,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手术,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抑制胃酸、胃肠道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腹腔镜组均远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胃穿孔修补术,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有利于预后,可作为临床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急性胃穿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