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浩晔 刘振国 +1 位作者 龚环宇 龚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微生态制剂——...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胸腺肽-α1;B组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组仅加用胸腺肽-α1;D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并将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4+、CD8+T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5.2%和55.6%,均显著高于D组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治疗起效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N)比例、TNF-α水平、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C、D组,CD4+、CD8+T细胞比例的恢复则优于B、D组。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能加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抗感染治疗效果,缩短临床治疗起效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胸腺肽-Α1 肝炎 乙型 慢性 腹膜炎
下载PDF
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浩晔 万克青 张文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对重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对某院住院的 1 1 7例重型肝炎和 1 0 4例重度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低钠血症发生率 (76 .0 7% )高于重度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6 0 .5 ...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对重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对某院住院的 1 1 7例重型肝炎和 1 0 4例重度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低钠血症发生率 (76 .0 7% )高于重度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6 0 .5 8% ) ;随着PTA的下降、TBIL的升高 ,低钠血症的程度加重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低钠血症 原因 预后 重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浩晔 刘振国 龚健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26例...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26例仅予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的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部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重型乙型肝炎 痰热清注射液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aspase-9活性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凋亡中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浩晔 万克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慢性化机制中的意义及凋亡PBMC的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活性在PBMC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慢性乙肝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慢性化机制中的意义及凋亡PBMC的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活性在PBMC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PBMC的凋亡率,并用比色法检测凋亡PBMC内Caspase-9的活性。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组PBMC凋亡率及PBMC内Caspase-9活性均高于HBV DNA阴性组(均P<0.01)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HBV DNA阴性组上述两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P<0.05;P<0.01)。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Caspase-9活性与其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PBMC存在凋亡现象,可能为乙肝慢性化机制之一;其中的Caspase-9活性增高,提示Caspase-9可能参与了慢性乙肝患者PBMC的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凋亡 CASPASE-9
下载PDF
IL-18与HBV感染及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坚 万克青 +1 位作者 龚环宇 张浩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52-955,共4页
目的探讨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4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18水平,并动态监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期... 目的探讨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4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18水平,并动态监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水平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情愈重,水平愈高;CHB患者IL-18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62,P=0.001);不同HBV DNA含量的CHB患者IL-18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病毒量组高于高病毒量组;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转阴组IL-18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V DNA未转阴组IL-18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和HBV免疫清除过程,拉米夫定治疗可能增强Th1型细胞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IL-18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龚环宇 刘振国 张浩晔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肝细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品中RASSF1A和CDH13基... 为了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肝细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品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3.12%和31.25%,68.75%的患者血清可以检测到异常甲基化,正常对照血清中未检测到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RASSF1A和CDH1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SP法检测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肝细胞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基化 RASSF1A基因 CDH13基因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甘草酸单铵治疗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小云 刘世坤 +3 位作者 王春江 肖晶 张浩晔 李佐军 《中南药学》 CAS 201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Meta分析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IV-C)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ISI web of knowledge、CNKI、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1年8月... 目的 Meta分析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IV-C)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ISI web of knowledge、CNKI、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1年8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在按照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对同质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排除与筛选,共纳入5篇文献,患者总数共498例,涉及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甘草酸单铵vs丹参,甘草酸单铵+丹参vs丹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vs复方益肝灵,甘草酸单铵vs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设计实验,均没有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和盲法。结论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指标LN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对HA、IV-C、PCIII的疗效优于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丹参对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的疗效优于丹参,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HA、LN、IV-C指标的疗效优于复方益肝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 丹参 肝纤维化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下载PDF
病案模型在传染病临床见习课中的初步应用
8
作者 龚环宇 万克清 +2 位作者 张文坚 张浩晔 刘振国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952-952,共1页
关键词 病案模型 传染病 临床见习课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加强感染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影像医学教学
9
作者 刘振国 邢妩 +2 位作者 廖伟华 雷光武 张浩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27-29,共3页
目的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影像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法(1)住培学员在进入感染科临床工作初期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培训;(2)邀请影像科老师按照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影像表现,常见典型疾病影像表现,... 目的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影像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法(1)住培学员在进入感染科临床工作初期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培训;(2)邀请影像科老师按照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影像表现,常见典型疾病影像表现,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层次专题讲座;(3)安排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影像科轮转,参与影像科的临床实践;(4)将"影像实战"教学方法应用于住培学员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结果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完成规范化培训时都能正确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正确解读影像检查报告。结论医学影像知识运用能力的系统培训能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的综合临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影像医学 感染科 学员 影像实战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文坚 万克青 +1 位作者 张浩晔 唐世刚 《中南药学》 CAS 2003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疗程28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和...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疗程28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BV-DNA平均值由(5.95±4.45)×10 copies·mL-1下降至(3.05±4.14)×105copies·mL-1(P<0.05),对照组HBV-DNA平均值由(7.66±7.21)×105 copies·mL-1下降为(6.40±7.54)×105 copies·mL-1(P>0.05);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0(30%)、2/10(20%) (P>0.05);治疗组的ALT、 SB、TBA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仅ALT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甲酸钠 慢性乙型肝炎 可耐 乙肝病毒 肾功能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浩晔 刘振国 +1 位作者 张震 龚环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核苷类似物 肿瘤患者 化疗后 临床分析 HBV再激活 防治
原文传递
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浩晔 龚环宇 +4 位作者 阳国平 李跃旗 汪茂荣 黄文祥 孙振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47-2051,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前12周双盲阶段,24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进入阿德福韦酯10 mg.d-1组(160... 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前12周双盲阶段,24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进入阿德福韦酯10 mg.d-1组(160例,B组)或安慰剂组(80例,A组);12~48周,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的阿德福韦酯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复常率、48周HBeAg阴转率和HBeAg的血清转换率等。结果:治疗12周时,B组HBVDNA对数值下降(3.01±1.34),高于A组(P&lt;0.05)。治疗48周时,A、B两组HBVDNA对数值分别下降(2.73±1.56),(3.02±1.55),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7.5%和31.6%,HBeAg阴转率分别为27.5%和41.2%,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8.7%和8.8%,ALT复常率分别为81.2%和82.4%。研究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且各组血清肌酐水平同基线相比无变化。结论: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1剂量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原文传递
45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浩晔 刘振国 赵玲玲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甲型H1N1流感系一种新发传染病,2009年3月在墨西哥出现并蔓延,截止至2009年12月中旬,我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超过11万例,死亡人数超过400例,期间全国的部分地区在学校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临床分析 儿童 2009年 新发传染病 确诊病例 死亡人数 墨西哥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继发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龚环宇 刘振国 +2 位作者 张浩晔 周建党 龚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特征、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9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主要病...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特征、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9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腹腔、呼吸道、血液易发生细菌感染,腹腔和血液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以一、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为主;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与喹诺酮类,DUI>1.1的抗菌药物仅替考拉宁,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分别为44.3%、28.7%,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14.8%。结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细菌性感染后,抗菌药物使用量大、频率高,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 继发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性 高耐药
原文传递
阴沟肠杆菌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环宇 刘振国 +2 位作者 周建党 陈丽敏 张浩晔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37-1940,共4页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产不同β-内酰胺酶型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试验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对13...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产不同β-内酰胺酶型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试验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80株阴沟肠杆菌中29株ESBLs编码基因结果阳性,3株含有两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TEM型6株、SHV-2型2株、CTX-M-2型5株、CTX-M-3型8株和CTX—M-9型11株;26株ampC基因PCR扩增呈阳性;产超超广谱肛内酰胺酶(SSBLs)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外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6.7%~100.0%,无论是单一产酶株,还是SSBLs菌株,其耐药率均显著高于不产酶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培南仍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药耐药和高度耐药特征,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三维试验与PCR检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产AmpC酶和ESBLs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三维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86例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振国 龚环宇 +1 位作者 周建党 张浩晔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运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D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大肠杆菌,术前抗菌素使用率为83.7%,以单一抗菌素使用为主,术后抗菌素使用率达100.0%,以二联、三联抗菌素使用为主,抗菌素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素与青霉素类抗菌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1的抗菌素包括氨苄西林、替考拉林,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分别为43.3%、31.8%,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21.3%。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发生率高,抗菌素使用量大、频率高,抗菌素使用基本合理;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细菌感染 抗菌素 合理性 高耐药 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载量与PBMC凋亡及Caspase-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健 万克青 +2 位作者 龚环宇 刘振国 张浩晔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及Caspase-8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CHB患者为实验组,并按单位血清中HBVDNA载量高低分为A(高病毒载量)、B(中病毒载量)、C(低病毒载量)三小组,选取1...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及Caspase-8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CHB患者为实验组,并按单位血清中HBVDNA载量高低分为A(高病毒载量)、B(中病毒载量)、C(低病毒载量)三小组,选取10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两组的PBMC,体外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同培养72 h,用PI对PBMC进行染色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百分率,同时以比色法检测PBMC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结果 实验组PBMC的凋亡率(26.88±7.37)%高于健康对照组(14.95±2.53)%(P〈0.01);实验组中A、B、C三个小组PBMC的凋亡率依次递减,分别为(34.75±4.59)%,(25.63±3.55)%,(18.91±3.81)%;实验组Caspase-8的活性2.99±0.82高于健康对照组1.43±0.91(P〈0.01),且A、B、C三个小组的Caspase-8活性亦依次递减,分别为3.87±0.35,2.95±0.36,1.95±0.29.实验组PBMC凋亡率与Caspase-8活性呈正相关(r=0.825,P〈0.01).结论 CHB患者PBMC存在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ICD)现象,凋亡酶蛋白Caspase-8在此过程中活性升高,可能参与了凋亡信号的转导过程;HBVDNA载量与PBMC凋亡率及Caspase-8的活性相关,可能是诱发PBMC凋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代谢 肝炎病毒 乙型/代谢 病毒载量 单核细胞/代谢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代谢
原文传递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乐复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玲 龚国忠 +5 位作者 孙克伟 龚环宇 王文龙 张涛 张浩晔 谭德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乐复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9月6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目的观察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乐复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9月6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36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80)和对照组(n=180),实验组患者予乐复能,对照组患者予人干扰素α-2b,双盲治疗12周后进入开放标签阶段,在患者自愿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继续使用乐复能,对照组患者转向使用乐复能,治疗12周后停药随访12周和52周。治疗和随访阶段检查血常规、肝功能、HBV DNA等指标,分析乐复能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有效性。采用SAS 9.1.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盲治疗1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BeAg血清转阴率分别为27.11%和1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5),实验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开放标签阶段和随访阶段,实验组的HBeAg血清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继续升高。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实验组患者的头痛、乏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与药物相关的重度不良事件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复能可更好地促进CHB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乐复能治疗HBeAg阳性的CHB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 乐复能 干扰素Α-2B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