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雨润物万象新——我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
1
作者 马力 张海东(图) 海忆水(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初春时节,随着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青海各地的深入开展,各级干部进乡村、入农户、憩田头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千方百计解民忧,与民同耕促增收,让人强烈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滚滚热潮。
关键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综述 万象 春雨 学习实践活动
下载PDF
九天九夜的坚守
2
作者 袁立军 蒋连生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86-86,共1页
4月14日,两辆越野车在214国道上向青海省玉树县疾驰。车上,青海省公安厅消防总队总队长刘江民已经开始调兵遣将。要求全省各地的增援力量尽快赶赴地震灾区。接到命令.西宁、海东、海南、海北、海西、格尔木、果洛7个支队的150余名官... 4月14日,两辆越野车在214国道上向青海省玉树县疾驰。车上,青海省公安厅消防总队总队长刘江民已经开始调兵遣将。要求全省各地的增援力量尽快赶赴地震灾区。接到命令.西宁、海东、海南、海北、海西、格尔木、果洛7个支队的150余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立即赶赴玉树地震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消防总队 省公安厅 玉树县 青海省 越野车 格尔木 救灾
下载PDF
国旗低垂,为生命尊严肃立
3
作者 王石川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123-123,共1页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尊严 国旗 制度性安排 尊重生命 政治文明 国家 创造力 向心力
下载PDF
点亮失色的生命天空——中国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在灾区全力救援
4
作者 王圣志 文贻炜 +2 位作者 党文伯 马福江(图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36-37,共2页
4月14日发生的7.1级强震将青海玉树这片美丽的高原草原撕裂得支离破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广大中国医务工作者迅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抢救每一个生命。截至目前,已有11000多名伤员得到成功救治,失色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生机。
关键词 医务人员 生命 中国 志愿者 救援 灾区 医务工作者 抗震救灾
下载PDF
激战曹家堡——二炮某部官兵赴机场抢运救灾物资记事
5
作者 张哲 张选杰 +1 位作者 胡延宁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25-25,共1页
曹家堡机场.距西宁市中心29公里。玉树地震发生后,这里成为救灾物资集散地。受命在曹家堡机场担任物资搬运卸载任务的第二炮兵某部300名官兵.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为拯救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关键词 救灾物资 机场 曹家 官兵 记事 物资集散地 第二炮兵 市中心
下载PDF
四月的结古——青海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6
作者 肆归 何君 +2 位作者 雍中 肆归(图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52-54,共3页
四月的结古.废墟上人们忙碌而有序。20日清晨.眼眶湿润的藏族青年多杰旦周。站在玉树州体育场。这名23岁的青年护士刚为一名受灾群众做完伤口处理.走出医疗点的帐篷,他抬头看天。天空有一丝晴朗.也有一丝沉闷。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卫生系统 纪实 青海 体育场 玉树州 青年 群众
下载PDF
绿色发展结硕果——2010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综述
7
作者 河平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7期6-7,共2页
6月13日,2010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共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7项,项目签约总额1922亿元。签约项目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签约额之高。均超过往届。总体看来,呈现以下特点——
关键词 投资贸易洽谈会 绿色经济 绿色发展 青海 中国 综述 合作项目 项目规模
下载PDF
“国”字号的担当——国有企业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8
作者 张先国 陈国洲 +2 位作者 吕雪莉 骆晓飞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34-35,共2页
青海玉树.地震之殇。危难当头.一个个“国”字号企业站了出来.一支支“中”字头队伍挺进高原。抢救、抢险、抢修……通航、通路、通电……送粮、送水、送油……大灾面前.支离破碎、断壁残垣的雪域城镇没有沦为孤岛.而是被紧紧地拥... 青海玉树.地震之殇。危难当头.一个个“国”字号企业站了出来.一支支“中”字头队伍挺进高原。抢救、抢险、抢修……通航、通路、通电……送粮、送水、送油……大灾面前.支离破碎、断壁残垣的雪域城镇没有沦为孤岛.而是被紧紧地拥抱在共和国的胸口,团结一心,坚强勇敢、信心百倍地走向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 抗震救灾 玉树 青海 字号 纪实 “中”
下载PDF
永远和人民心心相系——记顽强挺立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最前列的共产党人
9
作者 李亚杰 李章军 张海东(图) 《党的生活(青海)》 2010年第5期16-20,共5页
青海玉树.名山之宗、三江之源、康巴之乡。这里的雪山巍峨峻峭、雪莲纯洁无瑕、雪水晶莹透明。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美丽的玉树在大地无情的痉挛中猝然倒下,瞬间满目疮痍、转眼支离破碎。数以万计的高原儿女承受着撕心裂肺的苦痛。... 青海玉树.名山之宗、三江之源、康巴之乡。这里的雪山巍峨峻峭、雪莲纯洁无瑕、雪水晶莹透明。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美丽的玉树在大地无情的痉挛中猝然倒下,瞬间满目疮痍、转眼支离破碎。数以万计的高原儿女承受着撕心裂肺的苦痛。这一刻.高原黑色之殇。银峰低垂在渴盼,江河挥泪在祈求。草原无语在怅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 抗震救灾 玉树 青海 民心 2010年 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