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流体包裹体和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伟 江斌 +6 位作者 刘淼 陈井胜 李斌 杨帆 张渝金 刘世峰 蔡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405,共12页
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东部,产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段安山岩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年龄及成因特征,本文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纯液相包裹体为主,少... 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东部,产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段安山岩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年龄及成因特征,本文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纯液相包裹体为主,少量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2O和CO2,反应了成矿流体为NaCl-H2O-CO2体系。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9~49℃,盐度为0.35%~3.23%NaCleqv,属于低温低盐度范畴。成矿压力为2.7~33.8 MPa,成矿深度为2.78 km左右,表明矿床具浅成特征。利用LA-ICP-MS方法锆石U-Pb测年,获得赋矿围岩安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23.59±1.0)Ma和(124.5±0.68)Ma,对成矿时代进行了限制,即成矿时代不早于早白垩世。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山湾子金矿床属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山湾子金矿 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成矿流体 义县组一段安山岩 矿产勘查工程 内蒙古
下载PDF
黑龙江省嘉荫县马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朋 孙景贵 +3 位作者 乔树岩 杨凤超 张渝金 刘长纯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6,共8页
马连金矿床位于佳木斯隆起北部,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黑龙江群中,并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学特征,并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了... 马连金矿床位于佳木斯隆起北部,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黑龙江群中,并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学特征,并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马连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连金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床 矿床成因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孙吴-嘉荫盆地东部太平林场组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
3
作者 姚玉来 李士超 +4 位作者 杨建国 肖飞 李昂 黄一鸣 张渝金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6期713-719,共7页
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是孙吴-嘉荫盆地油气勘探重点层位.通过野外详细的观测描述,对盆地东部太平林场组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林场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沉积亚相和6种沉积微相.应用多种... 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是孙吴-嘉荫盆地油气勘探重点层位.通过野外详细的观测描述,对盆地东部太平林场组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林场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沉积亚相和6种沉积微相.应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太平林场组剖面泥页岩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泥页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属于长英质泥页岩类;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具有倾油性;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Ⅱ_(2)型,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表明太平林场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研究结果可为盆地后续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嘉荫盆地 太平林场组 沉积相 烃源岩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现场测定地质样品中20种元素
4
作者 李丽君 何炼 +1 位作者 马健生 张渝金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提高矿产勘查效率,缩短异常查证周期,野外现场快速测定地质样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开展地质样品中Cu、Pb、Zn等20种元素的现场测定方法研究,并对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通过方法性能验证,地质样品中... 为提高矿产勘查效率,缩短异常查证周期,野外现场快速测定地质样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开展地质样品中Cu、Pb、Zn等20种元素的现场测定方法研究,并对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通过方法性能验证,地质样品中各元素的质控指标均符合《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 0130—2006)的要求.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对比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实际样品的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验室内的测试结果相符,证明了该方法对于异常查证、提高地球化学勘查效率的适用性,能够满足野外现场快速批量测定地质样品中Cu、Pb、Zn等20种元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现场测定 不确定度评估 地质样品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兴安盟索伦地区中侏罗统万宝组孢粉组合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5
作者 施璐 唐振 +4 位作者 张渝金 杨涛 杜玉春 于海涛 杜继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近年来侏罗系已成为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勘探的新层系,为确定中侏罗世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对松辽盆地西缘索伦地区中侏罗统万宝组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共识别出孢粉化石32属48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约占孢粉总数的46.01%,裸子植物花... 近年来侏罗系已成为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勘探的新层系,为确定中侏罗世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对松辽盆地西缘索伦地区中侏罗统万宝组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共识别出孢粉化石32属48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约占孢粉总数的46.01%,裸子植物花粉占孢粉总数的53.99%,蕨类植物的孢子略低于裸子植物花粉。孢粉组合以Cyclogranisporites-Protopinus-Pristinuspollenites为代表,推断索伦地区万宝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孢粉母体植物的生态环境研究表明,中侏罗统万宝组沉积时期,植被主要由针叶林和灌木丛构成,属于湿润的暖温带气候环境,为该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及古植被的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万宝组 中侏罗世 古气候 松辽盆地西缘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孙吴-结雅盆地沉降-隆升演化史分析
6
作者 曹瀚升 王载云 +2 位作者 孙守亮 张渝金 贺文同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479-487,共9页
位于松辽盆地东北部的孙吴-结雅盆地是横跨黑龙江的中、新生代断坳叠置型陆相残留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目前实际油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揭示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及演化特点,笔者在孙吴-结雅盆地3个主要断陷内,利用4口钻井资料... 位于松辽盆地东北部的孙吴-结雅盆地是横跨黑龙江的中、新生代断坳叠置型陆相残留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目前实际油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揭示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及演化特点,笔者在孙吴-结雅盆地3个主要断陷内,利用4口钻井资料进行了地层的精确划分与对比,恢复各时代地层的沉降-隆升史曲线。研究表明,自晚侏罗世晚期形成以来,盆地经历了3次沉降和2次隆升。盆地所经历的2次较大规模的隆升年代分别为103.4~93.9 Ma和42.3~23.0 Ma(北部为33.9 Ma),其后期隆升时间明显长于前期,隆升幅度也大于前期。盆地的主体沉积形成时间为109.8 Ma。孙吴-结雅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伸展断陷、构造反转、整体坳陷、晚期反转和差异升降等5个阶段,造就了现今盆地的下断上坳、隆坳相间的盆地基本构造结构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隆升 地层对比 盆地演化 构造地质 孙吴-结雅盆地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6 位作者 吴新伟 崔天日 杨雅军 陈会军 江斌 郭威 马永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06-2720,共15页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区域,其中关于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以及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的拼贴时空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扎兰屯大...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区域,其中关于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以及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的拼贴时空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扎兰屯大民山组安山岩U-Pb锆石年龄为362.2±3.3Ma,结合古生物资料,大民山组火山岩喷发时代应为晚泥盆世法门期。大民山组基性火山岩具有高Al2O3、TiO2和Mg^#的特点,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板内洋岛玄武岩(OIB)特征一致;中酸性岩石具有高Al2O3,低TiO2和Mg~#的特点,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反映出具有弧火山岩性质。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扎兰屯地区发育有洋岛玄武岩,并同时存在中酸性弧火山岩的特点,说明晚泥盆世古亚洲洋在扎兰屯地区正处于闭合阶段,早期存在陆间洋盆,后期洋-陆碰撞作用持续发生而形成活动大陆边缘,也为贺根山-扎兰屯-嫩江缝合带北延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晚古生代 海相火山岩 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格根敖包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8 位作者 江斌 郭威 杨雅军 刘世伟 崔天日 李伟 李林川 司秋亮 张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格根敖包组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为一套偏中性的火山岩及碎屑岩组合,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英安岩及细-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笔者对格根敖包组中细碎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结... 格根敖包组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为一套偏中性的火山岩及碎屑岩组合,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英安岩及细-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笔者对格根敖包组中细碎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格根敖包组细碎屑岩形成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锆石U-Pb年龄集中于348.9,385.8,428.0和507.3 Ma 4个峰值;粉砂岩中存在Artisiasp.,Eusigillaris sp.等化石。格根敖包组碎屑岩主要以细粒杂砂岩和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主量元素平均质量分数w(SiO2)=69.04%,w(Al2O3)=14.76%,w(MgO)=1.05%,w(CaO)=0.66%,w(Na2O)=2.34%,w(K2O)=2.65%;镁铝比值M为3.05~9.98,平均值7.18;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184.46×10-6((124.06~261.96)×10-6),δEu平均值0.71,δCe平均值0.99,LREE富集,HREE亏损。上述结果表明,格根敖包组地层形成于大陆岛弧-活动陆缘附近,古地理显示为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根敖包组 碎屑锆石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扎兰屯地区 大兴安岭中段
下载PDF
黑龙江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时代确定新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3 位作者 张超 郭威 杨雅军 孙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黑龙江西部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纪地层研究程度不高,以往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确定主要借助于与吉林西部万宝组的对比。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兴安岭地区含煤及油气地层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大兴安岭地区中段的龙江盆地(黑龙江省龙... 黑龙江西部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纪地层研究程度不高,以往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确定主要借助于与吉林西部万宝组的对比。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兴安岭地区含煤及油气地层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大兴安岭地区中段的龙江盆地(黑龙江省龙江县以西)发现一套新的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该地层由砂砾岩和火山碎屑岩夹煤层组成。文中对龙江盆地万宝组火山岩夹层内2件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凝灰岩形成时代,其年龄分别为(165.2±1.7)Ma和(162.1±1.6)Ma;笔者采得的植物大化石为Neocalamites-Coniopteris-Raphaelia组合,时代显示为早—中侏罗世;孢粉化石经初步鉴定,时代倾向于早—中侏罗世;综合同位素年龄及地层古生物研究,笔者认为龙江盆地万宝组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万宝组凝灰岩具有高Si、Al,低Ca、P过铝质钙碱性火山岩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缓右倾型,并具有明显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Zr,反映火山岩为壳源成因类型。万宝期火山活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双重作用有关,而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联系更密切。目前中侏罗统万宝组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层系,本研究不仅为大兴安岭东坡地区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同位素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依据,而且为龙江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及油气资源勘查提供了基础地质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大化石 孢粉化石 U-PB测年 地质意义 中侏罗统 龙江盆地 万宝组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3 位作者 杨雅军 张超 郭威 宋维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6-865,共10页
报道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18属31种植物大化石和18属21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有节类、真蕨类、银杏类及茨康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苏铁类、本内苏铁类及化石果类,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根据植物特征及伴生的热河生物群生... 报道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18属31种植物大化石和18属21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有节类、真蕨类、银杏类及茨康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苏铁类、本内苏铁类及化石果类,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根据植物特征及伴生的热河生物群生物特点,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总体上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并伴有短暂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古环境应为沼湖环境,并在湿地和山坡上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早白垩世 古环境 龙江盆地 大兴安岭中段东坡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群化石组合及生存时限——来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新证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渝金 杨雅军 +3 位作者 蔡闹 吴新伟 张超 郭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14,共18页
龙江盆地光华组层型剖面出露完整,沉积连续,含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是大兴安岭中段研究热河生物群起源、演化及辐射的重点剖面之一。本文对光华组层型剖面进行了重新精细测制,认为光华组整合于龙江组安山质角砾熔结凝灰岩之上,被甘河... 龙江盆地光华组层型剖面出露完整,沉积连续,含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是大兴安岭中段研究热河生物群起源、演化及辐射的重点剖面之一。本文对光华组层型剖面进行了重新精细测制,认为光华组整合于龙江组安山质角砾熔结凝灰岩之上,被甘河组玄武岩局部不整合覆盖,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下、中、上3个岩性段;对该组所产动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和鉴定,丰富了大兴安岭中段热河生物群的生物类别,并依据新采集化石和前人资料,尝试建立了叶肢介、介形虫、植物化石、昆虫等组合,探讨了各生物组合特征。根据对光华组剖面中段顶底岩层进行了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生存的时代为125.4±1.4Ma至120.1±1.1Ma,大致跨越500万年,反映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群繁盛于从阿普特期早期至阿普特期中期。结合古生物特点和笔者前期研究成果,认为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群生存的古环境可能是间歇性或季节性的湖泊;古气候应处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并伴有短暂的半干旱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生物群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龙江盆地 大兴安岭中段
下载PDF
龙江盆地西缘中侏罗统万宝组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4 位作者 吴新伟 谭红艳 马永非 李伟 汪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0-504,共15页
龙江盆地是新厘定的松辽盆地外围中新生代盆地之一。有关该盆地中的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碎屑岩的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 龙江盆地是新厘定的松辽盆地外围中新生代盆地之一。有关该盆地中的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碎屑岩的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可以推测出物源的相关特征:(1)砂岩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组合反映了万宝组母岩以中酸性岩浆岩和中低级变质岩为主、含有少量中基性岩浆岩的特点;(2)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龙江盆地万宝组沉积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配分曲线表现出平缓的右倾模式,微量元素呈规律性变化,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Cs、Th、U,亏损Nb、P和Ti,具有与上地壳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3)碎屑锆石显示4组年龄峰值,主要峰值为167 5Ma,次要峰值为236 4Ma、309 1Ma和363 2Ma,反映了万宝组沉积物具有多物源的特点,母岩主要来自于中侏罗世火山岩,其次来自于晚泥盆世三叠纪的岩浆活动产物。综合分析认为,龙江盆地万宝组的物源具有长英质和中性火山岩特征,大部分来自于上地壳,原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大陆岛弧环境,中侏罗世沉积演化可能受到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双重作用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龙江盆地沉积演化分析和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盆地 中侏罗统 万宝组 岩石地球化学 重矿物 碎屑锆石 物源分析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林西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6 位作者 郭建刚 李伟 郭威 王青召 郭佳 汪岩 张立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2-1692,共11页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乔洛吐山林西组剖面,岩性为一套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黄绿色岩屑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等细碎屑岩组合,含丰富的双壳类、植物化石,指示时代为晚二叠世。用LA-ICP-MS测得乔洛吐山林西组下部黄绿色...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乔洛吐山林西组剖面,岩性为一套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黄绿色岩屑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等细碎屑岩组合,含丰富的双壳类、植物化石,指示时代为晚二叠世。用LA-ICP-MS测得乔洛吐山林西组下部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集中于267Ma、299Ma、484Ma、726Ma和933Ma五个峰值,最年轻的^(206)Pb/^(238)U锆石年龄为256Ma,最年轻的峰值年龄为267±2Ma,表明该地区林西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不早于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林西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乔洛吐山林西组物源具有长英质物源特性,沉积时期的水体为陆相开阔的淡水环境。结合古生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推测研究区内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已经闭合,林西组沉积环境为陆相湖盆,沉积物源显示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反映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少量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组 晚二叠世 碎屑锆石U-PB年龄 LA-ICP-MS 沉积环境 坤都地区 大兴安岭南段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林西组植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2 位作者 郭威 郭建刚 汪岩 《地质与资源》 CAS 2017年第4期333-338,共6页
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中采集到的几种植物化石,主要为Pecopteris(Asterotheca?)cyatheca(Schloch.)Brongn.、Pecopteris unita Brongniart、Peltaspermum buevichae Gomankov et Meyen,为林西组植物化石增添... 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中采集到的几种植物化石,主要为Pecopteris(Asterotheca?)cyatheca(Schloch.)Brongn.、Pecopteris unita Brongniart、Peltaspermum buevichae Gomankov et Meyen,为林西组植物化石增添新材料,特别是Peltaspermum buevichae Gomankov et Meyen为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植物化石指示其时代为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林西组 晚二叠世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泥盆纪大民山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3 位作者 杨雅军 江斌 郭威 张超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大兴安岭北段泥盆纪大民山组硅质岩与硅质泥岩共生出现,硅质泥岩中产丰富海相化石.硅质岩Al/(Al+Fe+Mn)值在0.60-0.71之间,平均值0.65.在Al-Fe—Mn三角图上,样品均落入非热水成因区.MnO/TiO2比值在0.07~0.34,平均值... 大兴安岭北段泥盆纪大民山组硅质岩与硅质泥岩共生出现,硅质泥岩中产丰富海相化石.硅质岩Al/(Al+Fe+Mn)值在0.60-0.71之间,平均值0.65.在Al-Fe—Mn三角图上,样品均落入非热水成因区.MnO/TiO2比值在0.07~0.34,平均值为0.18.m值在13.87~47.15之间,平均值为23.90.CaO/(Fe+CaO)值在0.65—0.98之间,平均值为0.78.∑REE较低,平均62.77×10^6,LREE/HREE平均值为6.67,相对富集轻稀土,具有轻度的Ce正异常(δCe1.08—1.30,平均值1.16).结合硅质岩沉积环境判别图解,一致表明大民山组硅质岩形成于离大陆较近的大陆坡或边缘海的高盐度海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大民山组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大兴安岭北段
下载PDF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格根敖包组地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2 位作者 杨雅军 江斌 郭威 《地质与资源》 CAS 201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前人划分的"大石寨组"中,新发现了一套走向北东向的地层,岩石组合为安山质熔岩、中性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碎屑岩,并含有动植物化石,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本文将其厘定...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前人划分的"大石寨组"中,新发现了一套走向北东向的地层,岩石组合为安山质熔岩、中性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碎屑岩,并含有动植物化石,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本文将其厘定为格根敖包组,时代为晚石炭—早二叠世.该套地层在扎兰屯地区为首次发现,对大地构造及地层划分等基础地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根敖包组 晚石炭—早二叠世 区域对比 地质意义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
下载PDF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格根敖包组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9 位作者 杨雅军 崔天日 江斌 郭威 张超 钱程 陈会军 李伟 李林川 司秋亮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和粗面英安岩,取得一个安山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6.9±2.4)Ma,代表火山岩喷发的年龄.岩石具有较高Si(Si O2=54.97%~63.80%),富碱并... 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和粗面英安岩,取得一个安山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6.9±2.4)Ma,代表火山岩喷发的年龄.岩石具有较高Si(Si O2=54.97%~63.80%),富碱并相对略富Na(Na2O/K2O>1),富Al(Al_2O_3=14.97%~17.69%),高Sr(715.98×10^(-6)~2100×10^(-6)),低Y(12×10^(-6)~18.41×10^(-6))和Yb(1.02×10^(-6)~1.91×10^(-6))的特点.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富集LREE,亏损HREE,Eu呈微弱正异常(δEu=0.97~1.30).同时Mg值介于0.35~0.57,平均0.46.总体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为C型埃达克岩的一种),来源于增厚的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扎兰屯地区晚古生代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的发现,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贴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对正确认识区域地壳演化有着重要的构造意义,为本区寻找与埃达克岩有关的矿产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特征 晚古生代 大兴安岭中段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林西组植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2 位作者 郭威 郭建刚 汪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91-292,共2页
大兴安岭中南段,松辽盆地西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发育一套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1:20万协力府幅将该套地层划分为上三叠统,岩石地层清理和油气地质工作将这套地层划归为林西组,虽然林西组的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晚二叠世以来... 大兴安岭中南段,松辽盆地西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发育一套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1:20万协力府幅将该套地层划分为上三叠统,岩石地层清理和油气地质工作将这套地层划归为林西组,虽然林西组的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晚二叠世以来,一直得到普遍认可,但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面貌及沉积环境等方面存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林西组 晚二叠世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下载PDF
龙江盆地西缘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渝金 杨雅军 +8 位作者 梁飞 吴新伟 张超 付俊彧 汪岩 张淑芹 刘淼 丁秋红 张德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5-919,共15页
对产于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含煤地层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中侏罗世孢粉化石45属73种,蕨类植物孢子15属16种,裸子植物花粉30属57种,自下而上建立了Al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 对产于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含煤地层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中侏罗世孢粉化石45属73种,蕨类植物孢子15属16种,裸子植物花粉30属57种,自下而上建立了Al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Piceites-Cyclogranisporites及Cyclogranisporites-Baculatisporites-Protopinus 3个孢粉组合。该孢粉植物群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蕨类孢子次之,其中,裸子植物花粉以松柏类植物的双囊花粉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的单沟花粉为主。通过对龙江盆地万宝组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分析,其时代应为中侏罗世。结合对该地质时期的植物群生态环境的研究,万宝组孢粉植物群反映了由半湿润到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并存在一定低矮山地的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中侏罗世 古气候 古环境 龙江盆地
下载PDF
古亚洲洋东段闭合时限:来自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沉积地层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
20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5 位作者 马永非 杨涛 刘艳 杜继宇 赵英利 张建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81-2810,共30页
古亚洲洋东段的具体闭合时限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时期的典型沉积剖面研究。近期,笔者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新发现一套保存较好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序列,其详细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古亚洲洋东段的具体闭合时限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时期的典型沉积剖面研究。近期,笔者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新发现一套保存较好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序列,其详细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开展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上二叠统林西组上部为一套湖泊相沉积,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底部为冲积扇辫状河砾岩层。两套地层界线附近沉积环境发生剧变,气候从温暖湿润转变为炎热干旱,确定研究区林西组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老龙头组沉积时代为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短暂沉积间断。林西组砂岩重矿物含量丰富,类型多样,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少部分变质岩及沉积岩;老龙头组砂岩重矿物类型少,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和少量变质岩。林西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55±2Ma和255±1Ma,ε_(Hf)(t)=-22.84~+13.17,变化范围较大。老龙头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1Ma和249±1Ma,ε_(Hf)(t)=7.95~11.28。结合重矿物、碎屑锆石和Hf同位素研究,确定林西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少量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具有复杂物源、远距离搬运再沉积的特征。老龙头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具有周缘近距离搬运沉积的特征。通过区域对比上二叠统林西组与下三叠统老龙头组碎屑锆石携带年代学信息,推测古亚洲洋东段沿着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晚二叠世发生汇聚碰撞作用,古亚洲洋东段闭合作用至少持续至早三叠世,老龙头组沉积期发生强烈汇聚造山作用,老龙头组是古亚洲洋闭合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大兴安岭南段 上二叠统林西组 下三叠统老龙头组 碎屑锆石年代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