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廊坊市雷雨大风天气螺旋度统计分析
1
作者 刘淇淇 张铄 张湘涵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选取廊坊市2012—2021年共15次雷雨大风共存个例,计算了其过程中风暴相对螺旋度和垂直螺旋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及与过程和影响系统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过程发生前SRH高和SRH低多为正值,至少提前1 h的SRH低为正值,...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选取廊坊市2012—2021年共15次雷雨大风共存个例,计算了其过程中风暴相对螺旋度和垂直螺旋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及与过程和影响系统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过程发生前SRH高和SRH低多为正值,至少提前1 h的SRH低为正值,在降水持续时刻SRH大多维持在正值。总的来看低层SRH的指示意义更好。(2)强对流发生在水平螺旋度分布的中心区域附近和强梯度带附近,并与对流活动结束时间对应较好,总体看水平螺旋度对强对流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垂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和强梯度带与对流活动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中高层500 hPa和200 hPa系统与垂直螺旋度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中低层700 hPa切变线、低涡等影响系统与之对应关系均较好。垂直螺旋度对低层系统的生成和发展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与风暴相对螺旋度有所区别,垂直螺旋度更倾向于反映系统维持、发展状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度 雷雨大风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基于GPS水汽观测网的一次冀中平原短时强降水的水汽特征分析
2
作者 周涛 许敏 +2 位作者 王清川 李娜 张湘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为深入研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特征,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GPS可降水量以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5-6日发生在冀中平原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 为深入研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特征,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GPS可降水量以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5-6日发生在冀中平原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天气过程出现在高空槽前和低空切变区内,强盛的中低空西南气流和水汽通量辐合为冀中平原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2)强降水出现时段集中在GPS可降水量峰值前后1 h内,当GPS可降水量跃升至40mm以上,且2~3h的增幅超过4.5mm时,降水强度迅速增大,或短时强降水突现,而当2h内GPS可降水量的降幅超过7.5 mm时,降水强度明显减弱。当GPS可降水量持续低于35 mm时,降水基本结束;(3)GPS可降水量数值的变化与降水强度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同时其空间分布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强降水的开始、结束和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GPS可降水量 水汽特征
下载PDF
廊坊地基微波辐射计大气温湿廓线反演产品评估分析
3
作者 沈芳 黄浩杰 +2 位作者 周玉都 许敏 张湘涵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4期71-83,共13页
利用2017—2020年廊坊市大厂县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和北京探空资料,对08时和20时2个时次共737组有效样本垂直方向的气温、湿度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整层气温均方根误差在5℃以内,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为20%~30%,气温的相关系数明... 利用2017—2020年廊坊市大厂县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和北京探空资料,对08时和20时2个时次共737组有效样本垂直方向的气温、湿度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整层气温均方根误差在5℃以内,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为20%~30%,气温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相对湿度,即前者的探测精度更高。(2)1 km以下08时和20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误差差异显著,08时误差均小于20时,1 km以上气温误差稳定在3℃左右,相对湿度误差廓线随高度先增大后减小。(3)夏秋季温度误差总体小于春季和冬季,但夏季贴地层误差明显大于其他季节,而相对湿度误差在冬季更为稳定。(4)晴天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明显优于云天和雨天,且随着云量的增多,探测精度逐渐下降。(5)降雨量级的差异对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产生不同影响,雨量越大,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误差越大;小雨时温度的相关系数在贴地层以上为0.60~0.90,但整层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普遍在0.50以下,中雨及以上的降雨出现时,08时和20时温度的相关系数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在大雨及以上时波动最大,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探空 温度廓线 相对湿度廓线
下载PDF
京津冀“7·5”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环境条件及中尺度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敏 沈芳 +2 位作者 刘璇 刘艳杰 张湘涵 《干旱气象》 2022年第6期993-1002,共10页
2021年7月5日下午至夜间,京津冀中部地区陆续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小冰雹等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基于地面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FY-2G气象卫星、微波辐射计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 2021年7月5日下午至夜间,京津冀中部地区陆续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小冰雹等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基于地面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FY-2G气象卫星、微波辐射计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等多源资料,重点对此次短时强降水形成的大气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局地小冰雹的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即显现出良好的水汽条件,低层和中层的水汽通量强辐合早于降水1~2 h出现,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在强抬升作用下不断累积;垂直假相当位温(θ_(se))能量锋区的形成,“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的维持,0~6 km强垂直风切变以及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K指数、SI增强等条件的建立,为强对流的爆发创造了热力、动力和不稳定环境;高空槽东移携带干冷空气南下与低空暖舌共同形成的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天气尺度上升运动;下午时段出现的强对流较夜间能量释放更大,高强度的降水导致局地气温骤降,冷池效应更明显,其南移过程中与强降水落区对应,冷池边界的地面辐合线为中尺度触发系统;云底高度迅速下降、云底红外亮温骤增预示着强对流云团形成,云体东南边界清晰的暗影表明积雨云强烈发展。大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对中尺度系统深入分析得到的重要特征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中尺度特征 冷池 地面辐合线
下载PDF
基于多源资料的一次暖区暴雨水汽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涛 李娜 +2 位作者 许敏 王清川 张湘涵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5期62-69,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1°×1°)、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HYSPLIT模式等,对2021年7月5日冀中平原一次暖区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HYSPLIT模式模拟分析后发现,本次过程中925和...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1°×1°)、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HYSPLIT模式等,对2021年7月5日冀中平原一次暖区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HYSPLIT模式模拟分析后发现,本次过程中925和850 hPa降水开始前比湿在12 g/kg以上,是暴雨区的主要水汽贡献者,其主要水汽通道为西南路径,水汽贡献率分别占57.57%和63.64%。源自黄海或途径黄海、渤海等地的气块在东南转西南气流的引导下为暴雨区低层带来丰富的水汽,同时源自亚欧大陆中高层的气块,随着西风带长波槽脊的运动,为暴雨区上空500 hPa带来干空气,构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降水开始前,925和850 hPa在相应引导气流的作用下,水汽不断向冀中平原输送,使得优良的水汽条件主要集中于低层大气,与HYSPLIT模式模拟结果一致。通过微波辐射计对降雨过程的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开始前,700 hPa以下高度的水汽含量有明显增加,水汽密度最大达到14 g/m3。分析3种不同资料得到相似结论,但HYSPLIT模式和微波辐射计两种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的应用,可以及时且多方位分析水汽特征,为暖区暴雨落区、强度等精细化准确预报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HYSPLIT模式 微波辐射计 水汽特征
下载PDF
小学生给张建国的一封信
6
作者 王筱萌 周华 +8 位作者 苏雅璇 韩美淳 赵一玮 吕思睿 张湘涵 李梦华 关欣 江竹青 安静宜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4,共1页
张叔叔: 您好!我们是您的老乡,一群小戏迷。我们现在在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上学。您在电视中腔圆韵足的演唱让我们倾倒,在学艺中刻苦排戏的精神让我们敬佩,我们为自己的老乡成为当今京剧舞台上奚派艺术的佼佼者感到骄傲和自豪。... 张叔叔: 您好!我们是您的老乡,一群小戏迷。我们现在在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上学。您在电视中腔圆韵足的演唱让我们倾倒,在学艺中刻苦排戏的精神让我们敬佩,我们为自己的老乡成为当今京剧舞台上奚派艺术的佼佼者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这些小戏迷多想亲眼见到您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张建国 奚派艺术 京剧 戏迷
原文传递
分子药局
7
作者 李智翔 郭瑞文 +1 位作者 张湘涵 李国民 《现代装饰》 201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本案业主是药局世家的一位80后年轻人,家传第三代的他希望颠覆药局的传统业态使其融于当代的多元语境。一如MOLECURE源自Molecule(分子)与Cure(健康)拆分重组的取意寄望,回归到制药原点,从自然界萃取分子合成对人体有治愈功能的药品... 本案业主是药局世家的一位80后年轻人,家传第三代的他希望颠覆药局的传统业态使其融于当代的多元语境。一如MOLECURE源自Molecule(分子)与Cure(健康)拆分重组的取意寄望,回归到制药原点,从自然界萃取分子合成对人体有治愈功能的药品,发展出绿色实验室"green in the lab"的空间定位,将"原始"与"科技"看似冲突的特质结合,正如不同分子撞击形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方式从三角到多边、球状到锥体,因聚合所带来外观形状上的改变,时刻充满惊奇。设计师将分子的两大特性:链结性与聚合性内化成设计手法,像是左右两道高耸的主墙,用水泥贴成大幅鹅卵石墙面,粗粝的质感给人直面生命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合成 聚合方式 绿色实验室 空间定位 外观形状 设计手法 年轻人 第三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