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密教条”与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终结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滇波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0-11,18,共3页
"斯密教条"的性质在我国素为定论,而钱伯海通过"重新研究",认定"斯密教条"是一个"很为精湛的见解和发现",马克思对其批判有误。他得出结论:从社会看是活劳动创造价值,从企业看是物化劳动创造价... "斯密教条"的性质在我国素为定论,而钱伯海通过"重新研究",认定"斯密教条"是一个"很为精湛的见解和发现",马克思对其批判有误。他得出结论:从社会看是活劳动创造价值,从企业看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从而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社会劳动价值论。由于斯密教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理论密切相关,因而一度引发激烈争论。由于论战双方对于马克思批判"斯密教条"的要点都未能尽义,因而本文力图阐明问题的实质,并指出钱伯海理论的根本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教条 社会劳动价值论 国民经济核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自偿资本
下载PDF
从古希腊哲学到英国经验论的物质范畴
2
作者 张滇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34-36,共3页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它蕴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本体论上,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二是认识论上,我们意识或观念的内容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条线索梳理了物质范畴从古希腊到近代英国的流变,认为在...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它蕴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本体论上,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二是认识论上,我们意识或观念的内容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条线索梳理了物质范畴从古希腊到近代英国的流变,认为在本体论上,亚里士多德式的物质观难以真正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而在认识论上,英国经验论的物质观却又导致了观念中客观实在性的失落。本文结论是,在本体论上解决精神和物质矛盾的只有法国唯物主义,而在认识论上则直到马克思的实践学说才能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视野下的劳动产权正义——理论的历史进路与逻辑展望
3
作者 张滇波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劳动价值论自洛克论证以来,有两个基本规定:(1)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2)人对自己劳动的产品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劳动产权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凭借其劳动获取在企业利润中的分配权等一组权利。... 劳动价值论自洛克论证以来,有两个基本规定:(1)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2)人对自己劳动的产品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劳动产权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凭借其劳动获取在企业利润中的分配权等一组权利。劳动参与利润分配是劳动产权讨论的焦点。在劳动价值论的视野下,劳动者的劳动是剩余分配权唯一的应得根据,劳动量是剩余分配量的唯一尺度。但是,资本获得剩余分配权实际上凭借的是不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稀缺性,有其历史合理性。因此,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并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共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后,劳动力与不变资本对生产方式的稀缺性才能根本逆转,劳动者的劳动产权才能全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产权 劳动价值 剩余分配权 利润分享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张滇波 《神州》 2013年第32期137-137,共1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教学
下载PDF
践习与能力--古典博雅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滇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博雅教育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实践在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博雅教育的相关科目看作是知识传授而不是能力培养。博雅教育以如何做人为首要目的,然而道德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合道理,还必须使学到... 博雅教育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实践在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博雅教育的相关科目看作是知识传授而不是能力培养。博雅教育以如何做人为首要目的,然而道德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合道理,还必须使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内化于心,就要通过不断践习来培正心性的内化过程,以习惯成自然,使人们在生活的言行中遵守道德伦理规范成为自觉。但是在当今的博雅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是课堂宣讲加学生互动,而没有任何相关的践习或者模拟训练,这就是把道德伦理科目当作是知识而不是能力的表现。先秦儒家提出“学而时习之”的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身心训练,在德育上具有很高的合理性,梳理他们的思想将给现代博雅教育提供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导向 博雅教育 道德能力 德行践习
下载PDF
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2018“国学研究(厦门)论坛”综述
6
作者 张滇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323-330,共8页
2018年4月6日-8日,国学研究(厦门)论坛暨"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工学院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基于两点考虑:其一,"国学"虽已成社会热点,却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误解,乃至误区,作为大学尤其在"国学... 2018年4月6日-8日,国学研究(厦门)论坛暨"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工学院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基于两点考虑:其一,"国学"虽已成社会热点,却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误解,乃至误区,作为大学尤其在"国学与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教育体系"这个主题上,想要邀集同志共同研讨以消除误解或走出误区,形成良性的教育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研究 社会热点 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学术研讨会 教育共识 共同研讨 走出误区 论坛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7
作者 张滇波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63-I0063,共1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文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学形式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借助特有的叙事手法和写作方式,传达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精神发展的关切,深刻触动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新的认知,逐步构建起特有的发展路径。由盖光编著、...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文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学形式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借助特有的叙事手法和写作方式,传达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精神发展的关切,深刻触动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新的认知,逐步构建起特有的发展路径。由盖光编著、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学与精神生存》一书,聚焦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存问题,结合生态文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当前的生态文学现象,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精神生存的桥梁,打破了生态文学研究的狭义界定,具体良好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北京出版社 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生存环境 人类精神世界 生态环境 精神生存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