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炜宗 袁红 +18 位作者 孙金栋 於华敏 史明娟 胡海强 何海英 叶利 章慧慧 白幸华 沈超峰 屠思佳 汪洋 王刚 赵晓峰 余涛 李彩荣 张志 周栋徕 蔡梦阳 宁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20,共14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世界大规模流行,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的灾难性公共卫生危机;目前关于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结论尚不统一。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世界大规模流行,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的灾难性公共卫生危机;目前关于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结论尚不统一。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10-01。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Meta回归探索可能的异质性来源。结果最终纳入80篇文献,共405157例患者,其中存活组349923例(86.37%),死亡组55234例(13.63%)。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均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9,95%CI(1.41,1.57),P<0.001)、年龄大(WMD=10.44,95%CI(9.79,11.09),P<0.001)、呼吸困难(OR=2.09,95%CI(1.80,2.43),P<0.001)、疲劳(OR=1.49,95%CI(1.31,1.69),P<0.001)、肥胖(OR=1.46,95%CI(1.43,1.50),P<0.001)、吸烟(OR=1.18,95%CI(1.14,1.23),P<0.001)、脑卒中(OR=2.26,95%CI(1.41,3.62),P<0.001)、肾脏疾病(OR=3.62,95%CI(3.26,4.03),P<0.001)、心血管疾病(OR=2.34,95%CI(2.21,2.47),P<0.001)、高血压(OR=2.23,95%CI(2.10,2.37),P<0.001)、糖尿病(OR=1.84,95%CI(1.74,1.94),P<0.001)、肿瘤(OR=1.86,95%CI(1.69,2.05),P<0.001)、肺部疾病(OR=2.38,95%CI(2.19,2.58),P<0.001)、肝脏疾病(OR=1.65,95%CI(1.36,2.01),P<0.001)、白细胞计数升高(WMD=2.03,95%CI(1.74,2.32),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WMD=1.77,95%CI(1.49,2.05),P<0.001)、总胆红素升高(WMD=3.19,95%CI(1.96,4.42),P<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WMD=13.02,95%CI(11.70,14.34),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WMD=2.76,95%CI(1.68,3.85),P<0.001)、乳酸脱氢酶升高(WMD=166.91,95%CI(150.17,183.64),P<0.001)、尿素氮升高(WMD=3.11,95%CI(2.61,3.60),P<0.001)、肌酐升高(WMD=22.06,95%CI(19.41,24.72),P<0.001)、C反应蛋白升高(WMD=76.45,95%CI(71.33,81.56),P<0.001)、白介素6升高(WMD=28.21,95%CI(14.98,41.44),P<0.001)、红细胞沉降率升高(WMD=8.48,95%CI(5.79,11.17),P<0.001)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肌痛(OR=0.73,95%CI(0.62,0.85),P<0.001)、咳嗽(OR=0.87,95%CI(0.78,0.97),P=0.013)、呕吐(OR=0.73,95%CI(0.54,0.98),P=0.030)、腹泻(OR=0.79,95%CI(0.69,0.92),P=0.001)、头痛(OR=0.55,95%CI(0.45,0.68),P<0.001)、哮喘(OR=0.73,95%CI(0.69,0.78),P<0.001)、体质指数降低(WMD=-0.58,95%CI(-1.10,-0.06),P=0.029)、淋巴细胞计数降低(WMD=-0.36,95%CI(-0.39,-0.32),P<0.001)、血小板计数降低(WMD=-38.26,95%CI(-44.37,-32.15),P<0.001)、D-二聚体升高(WMD=0.79,95%CI(0.63,0.95),P<0.001)、凝血酶原时间升高(WMD=0.78,95%CI(0.61,0.94),P<0.001)、白蛋白降低(WMD=-1.88,95%CI(-2.35,-1.40),P<0.001)、降钙素原升高(WMD=0.27,95%CI(0.24,0.31),P<0.001)、肌钙蛋白升高(WMD=0.04,95%CI(0.03,0.04),P<0.001)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Meta回归结果显示,国家对性别、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哮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的异质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年龄大、呼吸困难、疲劳、肥胖、吸烟、脑卒中、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白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可能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肌痛、呕吐、腹泻、头痛、哮喘、体质指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升高、白蛋白降低、降钙素原升高、肌钙蛋白升高可能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院内死亡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炜宗 马翔 +1 位作者 王宝珠 汪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740-3744,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24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24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01例)和死亡组(2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基础体征、临床指标),并分析其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饮酒史、高血压史、发病时间、De Bakey分型、入院后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舒张压、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嗜碱粒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计数、嗜碱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总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存活组,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I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存活组,国际标准化比率、主动脉窦部直径大于存活组(P<0.05)。以患者院内死亡情况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的P<0.01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0.555-8.124×嗜碱粒细胞计数-0.036×血红蛋白+0.104×主动脉窦部直径。结论嗜碱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主动脉窦部直径是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可加强对AD住院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死亡率 主动脉夹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Bayes判别分析研究
3
作者 张炜宗 马翔 +6 位作者 袁红 孙金栋 胡海强 史明娟 於华敏 何海英 叶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71-2576,共6页
背景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既往缺少对AD患者院内结局预测的有效模型,随着近几年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可靠的患者院内结局预测模型.目的 建立Bayes判别方程,预测AD... 背景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既往缺少对AD患者院内结局预测的有效模型,随着近几年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可靠的患者院内结局预测模型.目的 建立Bayes判别方程,预测AD患者院内死亡可能性,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标准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28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5例)就诊的55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基础体征、检查指标).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470)和死亡组(n=83),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差异变量.再由计算机软件随机挑选患者作为样本集,通过Bayes判别分析建立Bayes判别方程.最后,利用剩余患者作为检验集,将其资料代入已建立的Bayes判别方程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AD患者平均年龄(51.5±12.3)岁;男女比例为3.89:1;院内病死率为15.0%(83/553).最终纳入Bayes判别方程的变量为:发病时间(a1)、DeBakey分型(a2)、尿素氮(a3)、随机血糖(a4)、糖化血清蛋白(a5)、间接胆红素(a6)、国际标准化比率(INR)(a7)、纤维蛋白原(a8),得到Bayes判别方程:Q1=1.174×a1+6.813×a2+0.323×a3+0.213×a4+10.522×a5+0.171×a6+25.656×a7+1.014×a8-39.843;Q2=-13.336×a1+27.131×a2-1.928×a3-5.030×a4+35.574×a5-0.658×a6+287.333×a7-3.509×a8-1707.601.即将患者上述参数(a1~a8)分别带入Bayes判别方程中,当Q1>Q2时,认为该患者应归为存活组;当Q1<Q2时,认为该患者应归为死亡组.经检验集数据检验,符合率为98.85%,误判率为1.15%(P=0.003);经全部患者数据检验,符合率为98.73%,误判率为1.27%(P<0.001).结论 Bayes判别方程可从统计学角度对AD患者的院内结局进行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动脉瘤 夹层 Bayes判别分析 预后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炜宗 马翔 +4 位作者 马依彤 余辉 刘爱红 孟凡华 汪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对比单纯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或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distal restrictive stent,DRS)的疗效差异。
下载PDF
MHR联合L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屠思佳 袁红 +3 位作者 章慧慧 沈超峰 张炜宗 戴丹锋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联合血浆脂蛋白(a)[Lp(a)]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200例AM...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联合血浆脂蛋白(a)[Lp(a)]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200例AMI患者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单核细胞计数、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和MHR和Lp(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MHR和Lp(a)预测MACCE发生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Killip分级≥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核细胞计数、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Lp(a)水平和M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MHR、Lp(a)的水平升高和Killip分级≥Ⅱ级是AMI患者PCI术后3个月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Lp(a)联合MHR预测MACCE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MHR联合Lp(a)有利于评估AMI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浆脂蛋白(a)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炜宗 袁红 +6 位作者 章慧慧 白幸华 沈超峰 屠思佳 汪洋 王刚 赵晓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寻找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AD患者院...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寻找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AD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2月1日。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41篇病例对照研究,死亡组3353例,存活组19 92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13,95%CI 1.04~1.24,P=0.005)、年龄(WMD=0.92,95%CI 0.19~1.66,P=0.01)、马方综合征(OR=1.51,95%CI 1.13~2.00,P=0.005)、胸腔积液(OR=1.47,95%CI 1.22~1.77,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反流(OR=2.65,95%CI 2.06~3.42,P<0.001)、心率(WMD=4.55,95%CI 2.38~6.71,P<0.01)、白细胞计数(WMD=1.99,95%CI 1.60~2.37,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MD=8.42,95%CI 7.28~9.55,P<0.001)、肌酐(WMD=57.74,95%CI 20.66~94.83,P=0.002)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OR=0.08,95%CI 0.06~0.11,P<0.001)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年龄、马方综合征、胸腔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反流、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瘤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炜宗 袁红 +9 位作者 孙金栋 於华敏 史明娟 胡海强 何海英 叶利 章慧慧 白幸华 沈超峰 屠思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0-558,共9页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ACE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瘤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08-01。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 15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病例组4597例,对照组640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发病存在相关性。等位基因分析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发病相关(OR=1.41,95%CI 1.21~1.65,P<0.001),亚组分析中,亚洲人亚组OR=1.69 (95%CI 1.18~2.41,P=0.004),高加索人亚组OR=1.34(95%CI 1.14~1.56,P<0.001);腹主动脉瘤亚组OR=1.25(95%CI 1.06~1.49,P=0.01),胸主动脉瘤亚组OR=1.59(95%CI 1.10~2.29,P=0.014),主动脉瘤亚组OR=2.03(95%CI 1.66~2.48,P<0.001),主动脉夹层亚组OR=1.70(95%CI 1.18~2.45,P=0.004)。隐性基因模型(II+DI比DD)分析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发病相关(OR=1.55,95%CI 1.20~2.01,P=0.001),在隐性模型亚组分析中,亚洲人亚组OR=2.44(95%CI 1.39~4.29,P=0.002),高加索人亚组OR=1.34(95%CI 1.05~1.69,P=0.017);腹主动脉瘤亚组OR=1.31(95%CI 0.99~1.73,P=0.058),胸主动脉瘤亚组OR=1.33(95%CI 0.85~2.07,P=0.206),主动脉瘤亚组OR=3.72(95%CI 2.75~5.03,P<0.001),主动脉夹层亚组OR=2.13(95%CI 1.22~3.71,P=0.008)。显性模型(DD+DI比II)分析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发病相关(OR=1.52,95%CI 1.28~1.81,P<0.001),在显性模型亚组分析中,亚洲人亚组OR=1.39(95%CI 0.97~1.99,P=0.07),高加索人亚组OR=1.57(95%CI 1.28~1.94,P<0.001);腹主动脉瘤亚组OR=1.35(95%CI 1.10~1.65,P=0.005),胸主动脉瘤亚组OR=2.42(95%CI 1.70~3.46,P<0.001),主动脉瘤亚组OR=1.29(95%CI 0.94~1.79,P=0.119),主动脉夹层亚组OR=1.72(95%CI 1.31~2.28,P<0.001)。结论总体上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发病存在相关性,为主动脉瘤的发病危险因素。在隐性模型胸主动脉瘤亚组和腹主动脉瘤亚组,显性模型亚洲人亚组、主动脉瘤亚组中,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主动脉瘤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主动脉瘤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女性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宁乐 张炜宗 徐银川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6期645-648,650,共5页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亚型,虽然冠脉造影没有发现血管阻塞的直接证据,但预后较差。MINOCA多见于女性,较少合并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部分非传统危险因素为女性特有或在女性群体中高...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亚型,虽然冠脉造影没有发现血管阻塞的直接证据,但预后较差。MINOCA多见于女性,较少合并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部分非传统危险因素为女性特有或在女性群体中高发,寻找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本文对女性MINOCA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冠脉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