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Er对高锌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照超 黄福祥 +1 位作者 阮海光 钟明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86-92,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衍射射线分析仪(XRD)、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Er对高锌铝合金(Al Zn32)的铸态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稀土元...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衍射射线分析仪(XRD)、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Er对高锌铝合金(Al Zn32)的铸态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Er能有效细化高锌铝合金的铸态组织,粗大的初生富铝α等轴晶晶粒转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合金的等轴晶晶粒随Er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当加入0.2%Er时,等轴晶晶粒尺寸最小约为30~40μm。合金硬度随Er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0.2%Er时,硬度达到极大值127 HV。稀土元素Er部分以块状的Al3Er(Ti,Cr)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分布于晶界,少部分的Er固溶于α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锌合金 稀土元素ER 合金硬度 铸态组织
下载PDF
Ce对铝锌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照超 黄福祥 +1 位作者 阮海光 钟明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研究了单独添加稀土元素Ce对铝锌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并对其细化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稀土Ce能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初生富铝α相由粗大的树枝晶转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等轴晶尺寸约为25~45μm;合金硬度先... 研究了单独添加稀土元素Ce对铝锌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并对其细化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稀土Ce能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初生富铝α相由粗大的树枝晶转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等轴晶尺寸约为25~45μm;合金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稀土Ce含量为0.2%时,硬度达到最大,Ce元素主要分布于晶界,并以金属间化合物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锌合金 CE 合金硬度
下载PDF
Al-Zr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阮海光 黄福祥 +2 位作者 钟明君 陈志谦 张照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60-67,132,共9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Al-Zr系3种金属间化合物在0 K时的生产焓、结合能及相关弹性性能,表征了Al_3Zr、Al_2Zr和AlZr 3种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硬度和韧/脆性等,并结合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等电子结构分析...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Al-Zr系3种金属间化合物在0 K时的生产焓、结合能及相关弹性性能,表征了Al_3Zr、Al_2Zr和AlZr 3种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硬度和韧/脆性等,并结合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等电子结构分析,揭示了化合物韧/脆性机制。研究表明:Al_3Zr、Al_2Zr和AlZr 3种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稳定性,Al_2Zr在所计算的化合物中具有最高硬度,Al_3Zr次之,AlZr最低,且所有化合物均表现为脆性。结合电子结构发现,3种化合物的Al的3s、3p轨道和Zr的4d轨道的价电子具有强烈的杂化作用,从而形成共价键,并导致材料具有低温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铝锆化合物 稳定性 弹性性能 电子结构
下载PDF
Ag-La系二元化合物结构与电子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
作者 高恩强 张照超 +3 位作者 阮海光 黄福祥 陈志谦 王兰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45-51,68,共8页
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g-La系四种二元化合物的相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包括B2-La Ag、La Ag2、La14Ag51和α-La Ag5。结构优化后的平衡态晶体参数及质量密度与实验值相符。结合能表明,随La浓度的增加,化合物的键合强度和稳... 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g-La系四种二元化合物的相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包括B2-La Ag、La Ag2、La14Ag51和α-La Ag5。结构优化后的平衡态晶体参数及质量密度与实验值相符。结合能表明,随La浓度的增加,化合物的键合强度和稳定性提高。Ag-La系4种二元化合物的生成焓分别为-21.7,-26.8,-22.9,-18.1 k J/mol,与实验值或CALPHAD的理论值相符。电子结构表明这些化合物是导体,其原子间的价键性质是由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构成,其中:离子键是由Ag原子从La原子中得到电子形成的,共价键是由Ag s-p及Ag p-La d杂化构成的。并且这些化合物的共价键和离子键随着L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使得Ag-La化合物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La系 稀土相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Fe-Ce系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兰兰 黄福祥 +2 位作者 陈志谦 高恩强 张照超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3,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eFe_2、CeFe_5、Ce_2Fe_(17)三种化合物的生成焓、结合能、电子结构、弹性性能、力学性能及德拜温度。生成焓和结合能表明三种化合物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且Ce_2Fe_(17)具有最好的化合物形...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eFe_2、CeFe_5、Ce_2Fe_(17)三种化合物的生成焓、结合能、电子结构、弹性性能、力学性能及德拜温度。生成焓和结合能表明三种化合物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且Ce_2Fe_(17)具有最好的化合物形成能力;态密度图表明三种化合物的成键方式相似,成键电子主要是由Ce的6s、5p、4f轨道电子与Fe的3d轨道电子贡献;差分电荷密度图得出三种化合物均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三种键构成;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德拜温度、理论硬度的大小顺序进一步得出Ce_2Fe_(17)具有最好的力学、热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e系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 相结构稳定性
原文传递
合金化及热处理对Al-32%Zn合金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爽 黄福祥 +2 位作者 张照超 彭成 钟明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3,共7页
利用SEM、XRD和多功能内耗仪等仪器研究了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Al-32%Zn合金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0.62%(Zr,Cr,Ti)的添加,Al-32%Zn合金铸态组织由粗大树枝晶转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尺寸由550μm减小... 利用SEM、XRD和多功能内耗仪等仪器研究了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Al-32%Zn合金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0.62%(Zr,Cr,Ti)的添加,Al-32%Zn合金铸态组织由粗大树枝晶转变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尺寸由550μm减小到75μm,进一步添加0.1%Ce或0.2%Er,其晶粒尺寸减小到45μm或35μm,并且在晶内或晶界处有方块状的Al3(Ti,Zr)、Al3(Er,Ti,Zr)相存在,其合金阻尼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振幅A=800×10-6附近,添加0.62%(Zr,Cr,Ti)的Al-32%Zn合金Q-1值从1.1×10-2增加至2.7×10-2,进一步添加0.1%Ce或0.2%Er,合金的Q-1值从2.7×10-2分别提高到4.3×10-2和6.2×10-2。上述铸态铝锌合金经固溶时效后,在振幅A=800×10-6附近,其阻尼性能分别提高了254.5%、51.9%、53.5%和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2%Zn合金 合金化 组织 热处理 阻尼性能
原文传递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LaAg5 Laves phase under pressure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恩强 黄福祥 +2 位作者 陈志谦 王兰兰 张照超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5-112,共8页
The effects of applied pressure on the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LaAgs compound were investi- gated employ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imctional theory. The mechanic... The effects of applied pressure on the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LaAgs compound were investi- gated employ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imctional theory. The mechanic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ulk modulus, shear modulus and Young's modulus presented the linearly increasing dependences on the external pressure; the B/G and Poisson's ratio indicated that LaAg5 compound was a ductile material with central forces in interatomic under pressure from 0 to 40 GPa; the universal anisotropic index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lastic anisotropic of LaAgs. Additionally, the pressure de- pendence of the density of states and Mulliken charge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bonding characterization in LaAg5 was composed of metallic, covalent and ionic. The metallic component was derived from free-electron transferring from Ag-s and Ag-d to Ag-p, and from La-s to La-d. The ionic component was due to the charge movement from La to Ag. The covalent was owing to Ag-p-La-d bonding hybridization and Ag-s-Ag-p in the Ag atomic chains. The covalent and ionic bonds were stronger under pressur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metallic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Ag5 Laves phase elastic properties electric structur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