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沧州地裂缝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熟 张成兵 +3 位作者 田小伟 孙志广 黄云龙 王卫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1-94,100,共5页
近年来,沧州地裂缝呈快速发展趋势,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在分析了本地区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后,从应力来源、基础条件和诱发因素3个方面,对地裂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地区地裂缝的产生多为复合成因,在致... 近年来,沧州地裂缝呈快速发展趋势,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在分析了本地区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后,从应力来源、基础条件和诱发因素3个方面,对地裂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地区地裂缝的产生多为复合成因,在致裂应力的作用下,浅层水位埋深大、古河道带发育的地区、地层结构条件差异较大的部位最易形成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分布规律 发育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埋深
下载PDF
关于潜水完整井单孔稳定流求参的两个问题
2
作者 张熟 田文法 《地下水》 1994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潜水完整井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及水位变动带的给水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比,认为消除水跃值后单孔稳定流计算结果,与利用非稳定流方法和用带观测孔的稳定流方法计算结果相近。
关键词 潜水完整井 稳定流 非稳定流 水跃值
下载PDF
沧州市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9
3
作者 邢忠信 李和学 +1 位作者 张熟 郜洪强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河北省沧州市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至2001年的30年间,沧州市沉降中心的地面沉降量已超过2m,导致了城市内涝积水,河床下沉,影响南水北调等引水工程安全。经研究提出了地下水等液体资源的过量开采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而厚大的粘性... 河北省沧州市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至2001年的30年间,沧州市沉降中心的地面沉降量已超过2m,导致了城市内涝积水,河床下沉,影响南水北调等引水工程安全。经研究提出了地下水等液体资源的过量开采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而厚大的粘性土层为地面沉降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粘性土的释水压缩的永久性决定了地面沉降的不可逆性。通过不同时期沧州市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和地下水位降深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公式,提出了警戒水位降深(临界)值(40m)和限制降深(止采)值(70m),并进行了地面沉降发展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以调控地下水位为主,避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以期对沧州市地面沉降防灾减灾工作有所促进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州市 地面沉降 机理分析 趋势预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堆积与海陆相互作用 被引量:55
4
作者 王强 袁桂邦 +4 位作者 张熟 刘增寿 王卫东 刘志杰 庄振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5-786,共12页
渤海湾西岸淤泥质海岸已见两类砂体,滨外坝先形成于水下,而后随着海岸进积和在海洋动力作用下,逐渐出露于潮间带和陆地上;另一种普遍出现的是具沿岸堤意义的贝壳堤,而且是在海岸进入弱侵蚀期即形成。研究发现,在海岸进积和海-陆... 渤海湾西岸淤泥质海岸已见两类砂体,滨外坝先形成于水下,而后随着海岸进积和在海洋动力作用下,逐渐出露于潮间带和陆地上;另一种普遍出现的是具沿岸堤意义的贝壳堤,而且是在海岸进入弱侵蚀期即形成。研究发现,在海岸进积和海-陆相对稳定条件下,海岸线附近中潮坪-高潮坪受向岸风和波浪作用也可形成雏形贝壳堤砂体。目前研究区海岸上的贝壳堆积有3类,即:风暴潮堆积的沿岸堤型贝壳堤,主要堆积在中潮坪-高潮坪-滨海低平原上;潮沟-潮汐河道型“贝壳堤”,为潮汐河口湾顶或潮道外侧风暴贝壳堆积(自潮汐通道水下堆积延续到低地);以及沿海低平原在大潮或风暴潮天气背景下出现的无序贝壳堆积。贝壳堤堆积既有风暴潮大浪瞬时、高能幕式堆积,又有大浪、向岸风综合作用下堆积的可能,贝壳测年及贝壳堤层序表明其形成是复杂的再堆积过程,不宜解释为海平面变化。在三角洲不均衡推进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的海岸线,向岸风浪对不同地貌岸段的作用,可导致形成并非与现代海岸线平行的贝壳堤。贝壳堤术语的随意使用,已经造成海岸线变迁研究的简单化。严格使用沿岸堤的贝壳堤概念,可进一步划分三角洲叶瓣变迁,但是事件堆积必须剔除。将贝壳堤的研究与三角洲顶面泥炭测年相结合,可能更精确重塑海岸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西岸 贝壳堤堆积 海陆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山前平原矿泉水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文法 张熟 常林祯 《勘察科学技术》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在分析区域环境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大量水质分析资料,从地下水系统理论分析出发,探讨了研究区矿泉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分布规律 形成机制 矿泉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