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还、再、又”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立民 张燕密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6,共11页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还"相关的两个事件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一个事件集合的两个成员。与"再"和"又"相关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它们不从属于一个大的事件或事件集合。(2)三者对第二个事件的时间性质的要求不同,"还"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都相关,"再"与将来时域相关,"又"与过去、现在两个时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再”、“又” 共同的事件主体 从属 独立 时间性质
下载PDF
从中小学诗歌教学谈诗歌的边界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寿江 张燕密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0-44,共5页
诗歌是有韵律的、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以意象为基本构件的主情的文学样式,但这只是诗歌的大致边界。因为有不少押韵的文字、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文字、用意象传达某种意思的文字、传达情感的文字,事实上并不是诗歌;而... 诗歌是有韵律的、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以意象为基本构件的主情的文学样式,但这只是诗歌的大致边界。因为有不少押韵的文字、分行排列的文字、高度凝练的文字、用意象传达某种意思的文字、传达情感的文字,事实上并不是诗歌;而有不少诗歌或不押韵,或不分行,或无意象,或不抒情,却仍然是诗歌。中小学诗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与不了解诗歌的大致边界有关。因此,廓清诗歌的大致边界,对中小学诗歌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边界 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
下载PDF
课文的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及例文功能——以《苏州园林》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寿江 张燕密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9期124-128,共5页
课文的例文价值仅是从课文的原生价值到课文的教学价值的价值链上的一环或一个方面,课文的教学价值是建立在课文的原生价值基础上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实现课文的某一方面的教学价值,就必须了解和把握课文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以《苏... 课文的例文价值仅是从课文的原生价值到课文的教学价值的价值链上的一环或一个方面,课文的教学价值是建立在课文的原生价值基础上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实现课文的某一方面的教学价值,就必须了解和把握课文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以《苏州园林》为例,通过例证说明文的释项和说明顺序的知识,以探寻由阅读指向写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价值 教学价值 说明文 释项 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