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昊 吴沛鸿 +4 位作者 董航 焦子晗 张率然 吕金琪 徐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多基因检测技术明确患者CYP3A5*3的基因多态性状态,通过查阅随访表、病理以及随访电话明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 目的: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多基因检测技术明确患者CYP3A5*3的基因多态性状态,通过查阅随访表、病理以及随访电话明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吸烟、EGFR状态和ECOG评分等,明确生存信息,即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通过不良反应表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PFS和OS的关系。结果:在生存分析方面,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26个月,高于杂合型的24个月和野生型的22个月(P=0.833)。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个月,也高于杂合型的2个月和野生型的3个月(P=0.306)。在不良反应方面,共有11例患者发生Ⅲ级以上骨髓抑制,其中7例(63.6%)患者为CYP3A5*3纯合突变型,考虑该基因型发生中重度骨髓抑制的可能性更大(P=0.415)。此外,有6例患者发生皮疹,其中5例(83.3%)为CYP3A5*3纯合突变型,还包括1例Ⅲ度皮疹。考虑该基因型患者发生皮疹的可能性更大(P=0.490)。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肾毒性以及口腔黏膜炎等仅发生在CYP3A5*3野生型及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中。结论:应用多西他赛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生存期高于杂合型和野生型患者。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发生中重度骨髓抑制、皮疹的风险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5*3基因多态性 多西他赛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FGFR4基因状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航 王硕 +4 位作者 吴沛鸿 吕金琪 张率然 刘洋 徐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609-2613,共5页
目的:研究FGFR4基因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肿瘤标本中的FGFR4基因突变状态。通过卡方检验分析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 目的:研究FGFR4基因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肿瘤标本中的FGFR4基因突变状态。通过卡方检验分析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Logistic分析其疗效。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患者生存。结果:在1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FGFR4基因突变患者共有48例(29.4%)。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ECOG评分、T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GFR及ALK基因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FGFR4野生型患者的一线疗效明显优于突变型的患者(突变型vs野生型,P<0.001),FGFR4野生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68.6%。生存分析显示,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短于野生型的患者(中位OS:16个月vs 43个月,P<0.001;中位PFS:8个月vs 14个月,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ECOG 2~3分(HR=2.353,95%CI:1.259~4.398,P=0.007)、有淋巴结转移(HR=3.754,95%CI:2.310~6.101,P<0.001)、FGFR4基因突变(HR=2.517,95%CI:1.521~4.165,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GFR4基因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野生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突变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4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多西他赛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昊 焦子晗 +3 位作者 张率然 吴沛鸿 董航 徐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20-1225,共6页
目的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01-2018-10-31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且完善多基因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 目的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01-2018-10-31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且完善多基因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状态、性别、年龄、是否吸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等。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疗效以及安全性关系。结果 53例患者中CYP2D6*10野生型34例(37.7%),纯合突变型7例(13.2%),杂合突变型12例(22.6%)。CYP2D6*10野生型患者中位OS为26个月,高于纯合突变型的21个月和杂合突变型的24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5,P=0.659,95%CI为24.65~38.63。CYP2D6*10野生型患者PFS为4个月,高于纯合突变型的2个月和杂合突变型的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08,P=0.052,95%CI为3.85~5.54。将CYP2D6*10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患者合为一组,患者PFS为2个月,CYP2D6*10野生型患者PFS为4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15,95%CI为3.85~5.54。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D6*10基因多态性状态可作为PFS的独立预测因素,HR=1.962,95%CI为1.083~3.553,P=0.026。在不良反应方面,有11例患者发生>Ⅲ度骨髓抑制,其中8例(72.7%)发生在CYP2D6*10野生型患者中。结论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CYP2D6*10野生型PFS高于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患者。但本研究缺乏正常人对照,观察到的CYP2D6*10野生型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中重度血液学毒性的现象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D6*10基因多态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沛鸿 焦子晗 +3 位作者 张率然 吕金琪 董航 徐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07-31-2018-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CRC患者137例。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样品或血液样品。...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07-31-2018-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CRC患者137例。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样品或血液样品。根据提取试剂盒从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中提取DNA。柱色谱法纯化血浆样品,高纯度ctDNA的获得可从磁珠中获得。根据第二代测序原理,对肿瘤细胞DNA、血细胞DNA和ctDNA基因片段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对遗传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基因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后确诊结直肠癌的日期作为随访开始的时间。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晚期CRC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分期、ECOG评分和一线评效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患者生存。结果晚期CRC患者中MTHFR C677T野生型CC比率为46.7%(64/137),纯合突变型TT比率为21.9%(30/137),杂合突变型CT比率为31.4%(43/137)。MTHFR基因多态性状态与一线评效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χ^(2)=6.266,P=0.038。CC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约34.8个月,高于TT型27.7个月和CT型24.0个月,χ^(2)=0.903,P=0.637,95%CI为26.334~41.266。MTHFR CC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约8.9个月,高于TT型7.5个月和CT型5.1个月,χ^(2)=6.057,P=0.048,95%CI为4.877~9.323。将MTHFR TT和CT型患者分为一组,与CC型的PFS 8.9个月相比,TT+CT型的PFS为5.5个月,χ^(2)=4.681,P=0.030,95%CI为4.877~9.323,提示CC型患者可能有更长的PFS。多因素分析显示,MTHFR基因多态性(HR=1.833,95%CI为1.237~2.717,P=0.003)、组织学分级低(HR=1.569,95%CI为1.051~2.341,P=0.028)和一线评效为疾病进展(PD)(HR=3.832,95%CI为2.308~6.363,P<0.001)是影响晚期CR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联。MTHFR CC型患者有较长的PFS,MTHFR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一线评效有关,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预后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