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3)和H_(2)S除臭菌剂的制备及其对厨余垃圾堆肥除臭效果和机理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若琪 张玲悦 +3 位作者 江海溶 张毓羚 张明露 任连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1-322,共12页
为了缓解厨余垃圾因降解或腐烂产生的恶臭气体所造成的污染,本研究分别从污泥和厨余堆肥中分离筛选出8株对NH3和H2S具有除臭效果的菌株,混合制备成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研究其除臭效果、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由响应... 为了缓解厨余垃圾因降解或腐烂产生的恶臭气体所造成的污染,本研究分别从污泥和厨余堆肥中分离筛选出8株对NH3和H2S具有除臭效果的菌株,混合制备成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研究其除臭效果、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由响应面分析得出菌剂对于NH_(4)^(+)-N降解率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7℃、pH 6.21、接种量14%时,NH_(4)+^(-)N的降解率为92.55%;菌剂生成SO_(4)^(2-)的最佳条件是温度29℃、pH 6.61和接种量5%时,SO_(4)^(2-)的最大生成量为173.57 mg/L。厨余垃圾堆肥添加菌剂后NH_(3)的去除率为55.32%,H_(2)S的去除率为61.72%,同时含水率、C/N、pH均有降低,加速了堆体温度的上升,延长了高温持续时间。菌剂的添加有利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去除NH_(3)和H_(2)S的微生物丰度,加快了对NH_(3)和H_(2)S的代谢转化过程,抑制了NH_(3)和H_(2)S的释放,对于厨余垃圾恶臭气体的控制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臭剂 筛选 NH_(3) H_(2)S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饮用水污染情况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若琪 白淼 +4 位作者 张玲悦 江海溶 张灿 张传福 张明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2-158,共7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饮用水(城市城区管网末梢水、楼宇水箱水和城市郊区自备井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对不同水样的pH值、浊度、总大肠菌群等常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 为了解不同类型饮用水(城市城区管网末梢水、楼宇水箱水和城市郊区自备井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对不同水样的pH值、浊度、总大肠菌群等常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饮用水中,自备井水中检测出菌落总数且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同时还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管网末梢水中检测出Cu2+超标。自备井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楼宇水箱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不同类型饮用水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3种类型饮用水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ium)和涅斯捷连科氏菌属(Nesterenkonia)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在楼宇水箱水中最高,其次为管网末梢水。大肠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在自备井水中检出率最高。通过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可知,3种类型饮用水中均发现少量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代谢途径。与管网末梢水、楼宇水箱水相比,自备井水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差异,表明自备井水更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质 微生物 群落结构 优势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