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p53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珊文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P53基因治疗 中国 肿瘤基因治疗 临床试验 腺病毒介导 医学治疗 遗传物质 人类健康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珊文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P53
下载PDF
重组人p53基因联合放疗、热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肖绍文 刘长清 +8 位作者 孙艳 蔡勇 李东明 苏星 朱广迎 徐博 吕有勇 王长胜 张珊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平均8±2次。放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肿瘤量为16-70Gy/8-35次/2-8周,平均56.3±6.3Gy。热疗方法: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每周1-2次,平均9±3次。观察肿瘤变化、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变与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CR8.3%(1/12),PR33.3%(4/12),SD58.4%(7/12)。7例SD病人中亦达到止痛、减轻局部症状的目的。1年生存率为58.3%(7/12),2年生存率为16.7%(2/12),SD>6个月4例,实际临床获益率(CR+PR+SD>6月)为75%(9/12)。12例患者都接受多次“今又生”瘤内注射,除了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软组织肉瘤瘤内注射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rAdp5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53基因腺病毒 放疗 热疗 软组织肉瘤
下载PDF
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绍文 张珊文 +2 位作者 吕有勇 杨敬贤 杨新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 :评价外源性 p5 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人野生型p5 3基因导入不同 p5 3状态的 4种人胃癌细胞系 ,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 p5 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用细胞存... 目的 :评价外源性 p5 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人野生型p5 3基因导入不同 p5 3状态的 4种人胃癌细胞系 ,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 p5 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用细胞存活份数来表示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 ;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高效靶比病毒剂量下 ,外源 p5 3基因在 4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 ,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 /M阻滞和凋亡 ,使细胞存活份数明显减少。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 3基因状态。单独照射4Gy ,对野生型 p5 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致凋亡效应明显 ,而对其它 3种细胞的作用较弱。照射 4Gy结合Ad p5 3时 ,外源p5 3基因可显著增强照射引起的G2 /M期阻滞和凋亡及生长抑制作用 ,对 4种胃癌细胞放射增效比高达2 .3~ 3.6。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 p5 3基因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胃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药理学
下载PDF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7例放疗后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蔡勇 王文烂 +2 位作者 徐博 朱广迎 张珊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9-14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放疗为平行对穿两野全脑照射,骨放疗为单野局部照射,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和其它转移部位用2维常规分割或3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脑和骨放疗通常采用4周20次共40Gy或2周10次共30Gy的治疗方案,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20~70Gy),其它转移部位的中位照射剂量是46Gy(40~60Gy)。结果: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8~10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30.2%和8.9%。有化疗和无化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8个月(P=0.049)。有脑转移、骨转移、其它转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9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24.8%、28.7%和3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7%、7.0%和15.3%。单因素分析发现对生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病理类型和年龄。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鳞癌和其它病理类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7个月、9个月(P=0.046);≤60岁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月、8个月(P=0.012);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大于合并有其它转移者(10个月与6个月,P=0.033),而单纯脑转移和同时合并有其它转移的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却无明显差异(9个月与8个月,P=0.3742);肿瘤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是否放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不大(10个月与8个月,P=0.066);是否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9个月与10个月,P=0.306)。对脑和骨转移的患者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病理类型、年龄对Ⅳ期NSCLC患者的放疗疗效有显著影响,全脑和骨转移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性 放射疗法 脑肿瘤/继发性 骨肿瘤/继发性 生存期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菁 王凤英 +3 位作者 高红军 万志龙 张珊文 鲍云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各期食管癌患者 15 0例 ,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 ,按随机对照原则 ,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病人放疗同时使用CMNa80 0mg/m2 ,每周 3...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各期食管癌患者 15 0例 ,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 ,按随机对照原则 ,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病人放疗同时使用CMNa80 0mg/m2 ,每周 3次 ,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 ;B组为单纯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目前标准放疗方案。放疗前 2周内、放疗后 3周和 7周 ,分别行CT或X线拍片以观察疗效。放疗中每周测血常规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 ,每 3周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 完成放疗者 14 1例 ,A组 93例 ,B组 4 8例。A组的CR率高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2 )。A组肿瘤抑制率高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9)。A组病人治疗达CR时的中位剂量较B组降低 ,但由于疗效观察方法的限制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P =0 0 5 6 6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85 9) ,未观察到神经系统毒性。结论 CMNa较明显的提高了食管癌的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放射增敏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甘氨双唑钠 放射增敏剂
下载PDF
外源p53基因和抗血管生成小肽F56联合对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肖绍文 颜博 +2 位作者 杨敬贤 寿成超 张珊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联合抗血管生成小肽F56对乳腺癌移植瘤及其肺转移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乳腺癌BICR-H1细胞接种于裸鼠或NOD/SCID小鼠乳垫内。成瘤后,裸鼠随机分成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和空白对照组,NOD/SCI...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联合抗血管生成小肽F56对乳腺癌移植瘤及其肺转移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乳腺癌BICR-H1细胞接种于裸鼠或NOD/SCID小鼠乳垫内。成瘤后,裸鼠随机分成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和空白对照组,NOD/SCID小鼠则随机分成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Adlacz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腺病毒p53、F56或二者联合治疗,以小肽溶剂作对照,NOD/SCID小鼠还加用腺病毒空载体(Adlacz)作对照。观察裸鼠移植肿瘤体积、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rascular density,MVD);观察NOD/SCID小鼠移植瘤的肺转移情况。结果:p53基因、F56及二者联合治疗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但以联合治疗组最显著,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和空白对照组肿瘤最终的相对生长体积分别为2.47、4.37、4.69和12.4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Adp53+F56组和Adp53组肿瘤内p53表达增高,P53阳性率分别增高了9.4%、6.3%,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VEGF表达下降,VEGF阳性率分别下降21.9%、9.4%和3.1%,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84);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MVD分别为14.50±2.54、16.28±3.44和18.06±7.66,与空白对照组(24.93±6.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瘤内出现坏死,并以Adp53+F56组最为明显。NOD/SCID小鼠Adp53+F56组、Adp53组、F56组肺转移灶平均数目分别为1.143±0.378,2.750±0.886,3.375±0.518,较Adlacz组(5.000±0.816)和空白对照组(5.670±0.817)都显著减少(P=0.000),尤以Adp53+F56组最少。结论:p53基因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小肽F56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53基因影响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因素之一可能与p53对VEGF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乳腺肿瘤 腺病毒科
下载PDF
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绍文 李运华 +3 位作者 蒋静 孙艳 郑宝敏 张珊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1-2933,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93例,进行再程调强治疗,中位照射剂量是56.2 Gy(45~74.2Gy);中位随访时间25.6个月(5~47个月)。记录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并对患...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93例,进行再程调强治疗,中位照射剂量是56.2 Gy(45~74.2Gy);中位随访时间25.6个月(5~47个月)。记录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并对患者3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1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62%、92.47%、90.32%、87.10%;2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32%、84.95%、84.95%、65.59%;3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7%、69.89%、77.42%、47.31%。93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后死亡47例(50.54%),其中局部进展15例(31.91%),鼻咽大出血10例(21.28%),远处转移9例(19.15%),再复发4例(8.51%),其他内科疾病4例(8.51%),原因不明5例(10.64%)。不同首程放疗方式、rT分期、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复发间隔时间、再程放疗剂量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rT分期、肿瘤体积、再程放疗剂量是影响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再程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其长期效果与rT分期、肿瘤体积及再程放疗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复发 鼻咽癌 再程 调强放疗 生存率
下载PDF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长青 马惠民 +1 位作者 张珊文 张淑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50-551,共2页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刘长青,马惠民,张珊文,张淑慧除毒河豚肝油(fuguliveroilwithouttetrodotoxin)是以河豚鱼的肝脏为原料,提取其脂质成分制成的药物。河豚药用在许多中医古...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刘长青,马惠民,张珊文,张淑慧除毒河豚肝油(fuguliveroilwithouttetrodotoxin)是以河豚鱼的肝脏为原料,提取其脂质成分制成的药物。河豚药用在许多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近年的动物实验已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抗转移 河豚 鱼肝油
下载PDF
全身高温对全凭静脉麻醉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锋 胡永华 +3 位作者 范志毅 张珊文 刘常青 王楠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高温对全凭静脉麻醉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9例次晚期癌症患者,采用ET-SPACET红外线全身热疗系统加温使体温达40.5℃并维持1 h,丙泊酚静脉麻醉,监测体温升高过程中心率(HR)、血压(BP)、脑电双... 目的探讨全身高温对全凭静脉麻醉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9例次晚期癌症患者,采用ET-SPACET红外线全身热疗系统加温使体温达40.5℃并维持1 h,丙泊酚静脉麻醉,监测体温升高过程中心率(HR)、血压(B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BIS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升高,38.5℃~39.5℃时BIS值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温升高到40℃~40.5℃时BIS值开始下降,在40.5℃维持1 h BIS值恢复到基础水平。HR在各体温点持续加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在37.5℃、39℃、40.5℃持续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温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DBP)与平均压(M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温过程中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BIS增高。体温达到最高平台期后,BIS恢复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高温 静脉麻醉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下载PDF
恶性肿瘤射频透热合并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晓娜 刘长青 张珊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评价射频加温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1年9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5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最大直径<5 cm 18例,5~10 cm 26例,10 c... 目的 评价射频加温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1年9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5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最大直径<5 cm 18例,5~10 cm 26例,10 cm以上10例。热疗用SR-1000型射频热疗机,频率41 MHz,治疗功率600~900 W,反射功率10~40 W,每周1~2次,每次加温60~90 min,在放射治疗后60min内进行,加温治疗3~14次,平均加温治疗6次。常规放疗每周5次,每次2 Gy,总剂量36~75 Gy,中位剂量60 Gy。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可评价病例的总有效率(CR+PR)为74%,CR 16%,PR 58%。表浅肿瘤7例,CR 3例,PR 4例,疗效优于深部肿瘤。并发症:脂肪硬结5例。结论 影响疗效的关键是放疗剂量,对深部肿瘤的疗效评价应引入新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疗效 放射疗法 热疗 射频热疗机 腺癌 鳞癌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绍文 颜博 +3 位作者 吕有勇 杨敬贤 杨新宇 张珊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6,86,共4页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在高MOI病毒剂量下,外源p53基因在3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M阻滞和凋亡,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3基因状态。结论无论体外还是体内实验,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胃癌细胞后均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开展p53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转染 胃癌 生物效应
下载PDF
鼻咽癌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与p53基因多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长胜 肖绍文 张珊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56例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的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并对口腔黏膜的急性...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56例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的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并对口腔黏膜的急性放射损伤评级。结果携带72Pro等位基因的患者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程度与未携带72 Pro等位基因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剂量大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p53的72密码子Arg-Pro基因型与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黏膜急性放射损伤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放疗对癌巢内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刚 张珊文 徐博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 观察直肠癌术前放疗对癌巢内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月~2007年8月我院直肠癌单纯术前放疗患者107例入组研究,术前放疗30Gy/10f/12d,2周后手术。回顾分析术前放疗对癌巢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 目的 观察直肠癌术前放疗对癌巢内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月~2007年8月我院直肠癌单纯术前放疗患者107例入组研究,术前放疗30Gy/10f/12d,2周后手术。回顾分析术前放疗对癌巢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的影响,并进行放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放疗后CD3比放疗前显著增多(P〈0.01),放疗后CD8数量显著下降(P〈0.05),放疗后CD4/CD8比放疗前升高(P〈0.01)。放疗后CD3数量级别与直肠癌术前放疗近期局部疗效关系密切(P〈0.01)。结论 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的癌巢组织中CD3浸润数目增多,CD4/CD8比值升高,放疗后CD3数量与近期局部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细胞亚群 术前放疗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颈部转移癌的热、放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晓娜 刘长青 张珊文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 评价热疗对颈部转移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1996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癌110例,其中鳞癌56例,占5l%。肿瘤最大径小于3cm的24例,占22%,而大于5cm有42例,占全部病例的38%。热疗用915MHZ微波热疗... 目的 评价热疗对颈部转移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1996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癌110例,其中鳞癌56例,占5l%。肿瘤最大径小于3cm的24例,占22%,而大于5cm有42例,占全部病例的38%。热疗用915MHZ微波热疗机,每周2次.每次加温40min,在放射治疗后60min内进行,加温治疗4~8次,平均每例6次。放疗总剂量30GY~65GY,平均61GY。结果 全组病例的总有效率(CR+PR)为89%,CR:42%,PR:47%。病理诊断是鳞癌的转移瘤的总有效率为100%,肿瘤最大径小于5cm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热疗在颈部转移癌的放疗中有增敏作用,只有给予足够剂量放疗才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癌 热疗 放疗 综合治疗 增敏作用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效果与p53基因多态关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王长胜 肖绍文 张珊文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放疗为主的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74例以放疗为主治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鼻咽癌(NPC)放疗为主的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74例以放疗为主治疗的NP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检测,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携带Arg/72Pro基因型患者的疗效是携带72Arg/Arg与Pro/Pro基因型患者的2.49倍(95%CI=0.913~6.810,P=0.075);I+II期患者的疗效是III+IV期的3.32倍(95%CI=1.028~10.720,P=0.045);男性患者的疗效是女性的2.39倍(95%CI=0.862~6.670,P=0.094);年龄不是影响敏感性的因素(P=0.194);治疗方式的不同,对疗效未见显著影响。结论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的携带者相比,携带p53第72密码子Arg/Pro基因型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有可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下载PDF
P^(53)基因治疗舌根恶性神经鞘瘤1例
17
作者 李东明 张珊文 徐博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舌肿瘤 恶性神经鞘瘤 放射治疗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勇 张雪梅 +4 位作者 杨静贤 肖卫群 刘长青 苏星 张珊文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约80%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放疗不但对肿瘤有正相的杀伤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负相损伤作用,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性细胞的重新调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临床经过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约80%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放疗不但对肿瘤有正相的杀伤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负相损伤作用,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性细胞的重新调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临床经过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研究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细胞免疫功能
全文增补中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道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凤英 孙菁 +2 位作者 鲍云华 张珊文 徐国镇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369-370,372,共3页
目的 :初步评价甘氨双唑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各期食道癌病人 6 3例 ,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 ,按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 ,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病人放疗同时使用CMNa 80 0mg/m2 ,每周 3次 ,连续... 目的 :初步评价甘氨双唑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各期食道癌病人 6 3例 ,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 ,按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 ,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病人放疗同时使用CMNa 80 0mg/m2 ,每周 3次 ,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 ,6周或 7周 ,分别进行CT或X线拍片以观察疗效。放疗中每周测血常规及观察各种不良反应 ,每 3周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 :A组的CR率高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A组病人治疗达到PR和CR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均低于B组 ,但由于病例较少 ,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CMNa对食道癌的放射治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在推荐临床使用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肿瘤 放射治疗 甘氨双唑钠 放射增敏 CMNA
下载PDF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2 位作者 张珊文 顾晋 蔡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粒子活度1mC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观察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积变化和距离源中心层面不同垂直距离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25I粒子组与假源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测量肿瘤体积。125I粒子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粒子植入后96h实验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不同时间后,距离粒子中心1.7mm处均有不同程度肿瘤细胞变性坏死,2.8mm处坏死区域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增生明显。而空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的变性坏死,周围亦无明显的纤维化。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变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低剂量率照射 前列腺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