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己内酰胺-己内酯微球/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珞涛
汪继承
+2 位作者
王伟
宋理想
戚栋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原位微纤化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原位微纤化材料是基于两相体系的不相容特点。为了探究在相容体系下,两相粘度比对微纤化行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己内酯(P (CL-CLO))共聚微球,并与...
原位微纤化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原位微纤化材料是基于两相体系的不相容特点。为了探究在相容体系下,两相粘度比对微纤化行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己内酯(P (CL-CLO))共聚微球,并与PA6切片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共混纺丝,得到P(CL-CLO)/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CLO含量、共混比和牵伸比对共聚微球和微纤的形貌以及P(CL-CLO)/PA6的性能影响。通过SEM观察到,CLO含量为25 wt%以下时,能得到形貌规则的P(CL-CLO)共聚微球。旋转流变仪测结果表明,通过调控CLO含量实现了P(CL-CLO)与PA6的粘度比在1.25~1.65之间调控。对微纤形貌的观察发现,粘度比为1.45~1.65时所形成的微纤尺寸均匀。同时当共混比为2:8、牵伸比为4时,微纤复合材料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分别比纯PA6提高了31.6%和2.96%。这表明微纤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界面作用力,实现了复合纤维的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微纤化
粘度比
共聚微球
相分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己内酰胺-己内酯微球/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珞涛
汪继承
王伟
宋理想
戚栋明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3197)
绍兴市基本公益项目(2023A11007)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自立项目(CXZX2023008HD、CXZX2023017HD)。
文摘
原位微纤化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原位微纤化材料是基于两相体系的不相容特点。为了探究在相容体系下,两相粘度比对微纤化行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己内酯(P (CL-CLO))共聚微球,并与PA6切片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共混纺丝,得到P(CL-CLO)/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CLO含量、共混比和牵伸比对共聚微球和微纤的形貌以及P(CL-CLO)/PA6的性能影响。通过SEM观察到,CLO含量为25 wt%以下时,能得到形貌规则的P(CL-CLO)共聚微球。旋转流变仪测结果表明,通过调控CLO含量实现了P(CL-CLO)与PA6的粘度比在1.25~1.65之间调控。对微纤形貌的观察发现,粘度比为1.45~1.65时所形成的微纤尺寸均匀。同时当共混比为2:8、牵伸比为4时,微纤复合材料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分别比纯PA6提高了31.6%和2.96%。这表明微纤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界面作用力,实现了复合纤维的增强增韧。
关键词
原位微纤化
粘度比
共聚微球
相分离
Keywords
in situ microfibrillation
viscosity ratio
copolymer microsphere
phase separation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S102.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己内酰胺-己内酯微球/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珞涛
汪继承
王伟
宋理想
戚栋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