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慧君 史仲珣 +11 位作者 李冰 秦铁军 徐泽锋 张宏丽 方力维 胡耐博 潘丽娟 曲士强 刘丹 蔡亚楠 张瑜堤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584例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584例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分析,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P53基因缺失。分析TP53基因突变和(或)缺失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 42例(7.2%)伴TP53基因异常,其中单纯基因突变31例(5.3%),单纯基因缺失8例(1.4%),同时伴有突变和缺失3例(0.5%)。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共检测到37个TP53突变,其中35个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1个位于第10号外显子,1个为剪切位点突变。伴TP53基因异常组的平均基因突变数目(2.52个)显著高于无异常组(1.96个)(z=-2.418,P=0.016)。伴TP53基因异常患者的中位年龄[60(21~78)岁]高于无异常患者[52(14~83)岁](z=-2.188,P=0.029);伴TP53基因异常组中复杂核型比例、IPSS较高危组(中危-2及高危)比例显著高于无异常组(P值均<0.001)。伴TP53基因异常组的中位OS期[13(95%CI 7.57~18.43)个月]较无异常组(未达到)显著缩短(χ^2=12.342,P<0.001),但多因素模型纳入复杂核型进行校正后,TP53突变不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伴TP53基因异常MDS患者中基因突变较基因缺失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TP53基因异常与复杂核型相关,且常与多个基因突变相伴出现。在多因素模型纳入复杂核型校正后,TP53基因异常则不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P53基因 突变 缺失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血小板水平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泽锋 秦铁军 +13 位作者 张宏丽 方力维 胡耐博 潘丽娟 曲士强 李冰 严欣 史仲珣 黄慧君 刘丹 蔡亚楠 张瑜堤 张培红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小板水平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1990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 305例PM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305例PMF患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PLT<50×10^9... 目的探讨不同血小板水平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1990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 305例PM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305例PMF患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PLT<50×10^9/L)、轻度血小板减少[PLT(50~99)×10^9/L]、无血小板减少患者(PLT≥100×10^9/L)分别为320例(24.5%)、198例(15.2%)和787例(60.3%)。在血小板计数越低的组别中,HGB<100 g/L患者比例、WBC<4×10^9/L患者比例和外周血原始细胞≥3%患者比例、异常染色体核型患者比例和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患者比例越高(P<0.001,P<0.001,P=0.004,P<0.001,P<0.001),JAK2V617F突变阳性率越低(P<0.001)。血小板计数与脾肿大、HGB、WBC呈正相关(P值均<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31、0.445、0.156),与体质性症状和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9、0.045,相关系数为-0.096、-0.056)。重度血小板减少、轻度血小板减少、无血小板减少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67、89个月(P<0.001)。血小板减少程度分组[HR=1.693(95%CI 1.320~2.173),P<0.001]和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预后分级[HR=2.051(95%CI 1.511~2.784),P<0.001]均为PMF患者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越低的PMF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的比例越高、临床表现越重、预后越差,临床上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亚楠 徐泽锋 +9 位作者 李冰 秦铁军 潘丽娟 曲士强 胡耐博 刘丹 黄慧君 史仲珣 张瑜堤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9-386,共8页
目的研究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S)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255例原发性MDS-RS患者资料。129例采用一代测序、126例采用包含11... 目的研究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S)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255例原发性MDS-RS患者资料。129例采用一代测序、126例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测序(NGS)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193例(75.7%)检出SF3B1突变,其中SF3B1 K700E突变147例(76.2%)。非SF3B1基因突变较常见的有TET2(16.7%)、ASXL1(14.3%)、U2AF1(11.1%)、TP53(7.9%)、SETBP1(6.3%)和RUNX1(6.3%)。RS 5%~<15%患者SETBP1突变率显著高于RS≥15%患者(21.4%对4.5%,P=0.044),其余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114例NGS检出SF3B1突变的患者中,RS 5%~<15%患者SF3B1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与骨髓RS比例呈正相关(r=0.486,P=0.078);RS≥15%组SF3B1突变型患者骨髓RS比例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40.0%(15.0%~80.0%)对25.5%(15.0%~82.0%),P<0.001],且SF3B1 VAF与骨髓RS比例呈正相关(P=0.009,rs=0.261)。全部患者SF3B1突变型与野生型年龄、ANC、PLT、平均红细胞体积、RS比例、IPSS-R染色体核型及IPSS-R预后分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F3B1突变是影响总生存(OS)时间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HR=0.265,95%CI 0.077~0.917,P=0.036),TP53突变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6.272,95%CI 1.725~22.809,P=0.005)。根据SF3B1和TP53突变状态将MDS-RS患者分为四组:SF3B1和TP53均突变组、SF3B1和TP53均野生组、SF3B1野生伴TP53突变组及SF3B1突变伴TP53野生组,四组患者OS时间差异显著(P<0.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SF3B1突变伴TP53野生组OS时间显著长于SF3B1野生伴TP53突变组、SF3B1和TP53野生组,而与SF3B1和TP53均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F3B1突变在MDS-RS中的发生率较高,几乎均是错义突变,以K700E突变最为常见。SF3B1突变是MDS-RS患者生存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TP53突变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二者联合可更精细地指导MDS-RS患者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SF3B1基因 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