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瑶璋 郑亚星 +5 位作者 廖欣宇 钟瑞颖 熊波涵 卢晓君 王旭 王福科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期149-154,160,共7页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其治疗困难。在体外将种子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是运用组织工程策略解决骨缺损修复问题的关键因素,其中种子细胞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来源干细胞、脐带...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其治疗困难。在体外将种子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是运用组织工程策略解决骨缺损修复问题的关键因素,其中种子细胞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来源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近年来,对于种子细胞的研究涉及分离培养鉴定、成骨诱导、信号通路、基因修饰以及联合培养等方面,目的在于揭示成骨机制,提高成骨效率,最终使组织工程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种子细胞的培养要求较高,其前沿培养技术主要包括细胞的基因修饰和细胞的共培养。因此,未来需继续寻找或制备容易获取、生物相容性好、成骨能力更强且分化更稳定的种子细胞,这对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成骨分化 信号通路 基因修饰 共培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波涵 余洋 +12 位作者 郑礼玲 杨腾云 卢晓君 王旭 李开炜 余鸿 李雅娟 董开颜 张瑶璋 刘津瑞 谷梓铭 胡必庚 李彦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57-3163,共7页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大动物模型仍较为缺乏,而滇南小耳猪作为实验动物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基础研究,但仍未见将其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造模的相关报道。目的:建立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方法:选...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大动物模型仍较为缺乏,而滇南小耳猪作为实验动物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基础研究,但仍未见将其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造模的相关报道。目的:建立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方法:选取20只成年雌性滇南小耳猪,随机平均分为自体跟腱组和假手术组。自体跟腱组取小耳猪自体跟腱作为移植物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假手术组小耳猪在右膝采取类似的操作,但对前交叉韧带不行任何处理。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观察小耳猪一般情况;对韧带及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及MAS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韧带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评估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染色与排列情况;透射电镜观察韧带胶原纤维的类型、大小、直径、比例和分布。结果与结论:①所有动物饮食活动均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反应,局部无化脓性感染,精神及尿便情况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膝关节重建的交叉韧带连续性完整,关节无僵硬、活动度正常,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②移植物大体观察:术后12个月关节腔内移植物位置良好,完整性尚可,张力较明显,韧带色泽接近原有前交叉韧带,表面滑膜覆盖较为完整。③自体跟腱组术后12个月关节腔内韧带大部为MASⅠ型,少数为MASⅡ型;假手术组关节腔内韧带为MASⅠ型。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胶原纤维已开始出现束状、同向、均匀排列,同向波纹已较为明显,细胞核以线形或纺锤形为主,与假手术组正常前交叉韧带组织较相似。⑤免疫组化提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重建的前交叉韧带中有较大量Ⅰ型胶原表达,Ⅲ型胶原表达明显较少;两组Ⅰ型、Ⅲ型胶原染色程度相近。⑥透射电镜显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重建前交叉韧带中胶原纤维直径、排列、密度与原有前交叉韧带相近,说明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已基本完成韧带重塑过程。⑦综合评估,实验成功建立了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具有良好的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韧带化
下载PDF
肩袖腱骨愈合中组织工程学再生的机制及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 杨腾云 +4 位作者 熊波涵 张瑶璋 卢晓君 龙丹 赵道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28-2934,共7页
背景:近年来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金标准”,但经肩袖修补术治疗后的术后再撕裂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肩袖原有结构无法恢复,因此仅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解剖学愈合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 背景:近年来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金标准”,但经肩袖修补术治疗后的术后再撕裂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肩袖原有结构无法恢复,因此仅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解剖学愈合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其对肩袖愈合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有助于激发腱骨界面有序再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类支架、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层出不穷,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综述较少,不便临床医生及相关领域学者总体了解研究近况。目的:对近年来肩袖腱骨愈合领域研究中的组织工程学相关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及细胞因子做一总结,以期对肩袖腱骨愈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中、英文检索词为“肩袖损伤,组织工程;rotator cuff,tissue engineering”等。对检索出的10年内文献进行筛选,排除与文题无关及质量低或重复文献,并手动纳入其他相关文献,最终对纳入的69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在腱骨结合部位的再生领域中有着巨大的潜力。(1)目前的支架材料可大体分为天然材料支架、人工合成材料支架及复合材料支架3种类型,其各有优势,但复合材料支架似乎可以更好地仿生腱骨界面原有的梯度结构因此具备更大前景。(2)各类干细胞和生物因子的搭载也被证实可以激发损伤区域的修复潜能。然而干细胞种类的选择和各类生物因子内在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进而明确具体的生物因子的介入时间节点及层次,达到精准诱导原有4层结构再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腱骨愈合 组织工程 支架 干细胞 综述
下载PDF
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熊波涵 余洋 +7 位作者 卢晓君 王旭 杨腾云 张瑶璋 廖欣宇 周晓翔 何璐 李彦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9-786,共8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及断裂的重要治疗方法是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腱骨愈合的优劣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及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尤其是腱骨愈合的时间、牢固程度等方面已经成为了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重要指标。目的:对近年...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及断裂的重要治疗方法是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腱骨愈合的优劣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及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尤其是腱骨愈合的时间、牢固程度等方面已经成为了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重要指标。目的:对近年来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做一综述,希望能对外科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以启发,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方法: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Tendon bone healing、knee joint、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为中文检索词,使用计算机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FMRS检索腱骨愈合的相关文章,检索文献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并且讨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展望。结果与结论:①随着医疗技术及研究水平的发展,现已经可以从手术方法改进、组织工程技术、术后康复优化等各方面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②但其中一些研究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现有很多关于促进腱骨愈合的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尤其是一些针对于小型动物,如鼠、兔等的实验研究,由于动物体积较小,其生物力学、机体负重等方面与人类存在较大差异,故研究结果是否对人类产生同样的效果,有无远期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③将多种促进腱骨愈合的方法联合使用时,能否产生协同促进作用,亦或是抑制削弱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较少,这或许为腱骨愈合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腱骨愈合 膝关节 组织工程 术后康复 综述
下载PDF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新型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晓君 熊波涵 +4 位作者 杨腾云 王旭 张瑶璋 钟瑞颖 李彦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571-4576,共6页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软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目的:总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新型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方法:“Osteoarthritis,Pyroptosis,Nec...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软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目的:总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新型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方法:“Osteoarthritis,Pyroptosis,Necroptosis,Ferroptosis,ROS,L-ROS,Iron-overload”为英文检索词,以“骨关节炎、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铁超载、脂质活性氧”为中文检索词,使用计算机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维普数据库检索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有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焦亡与骨关节炎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的研究重点仍是NLRP3炎性小体和脂多糖。有关坏死性凋亡的研究中,骨关节炎的发展也已被证明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密切相关,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有可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铁死亡是一种最新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其通过铁超载和脂质过氧化介导了软骨细胞的死亡,但铁死亡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具有复杂的信号通路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相关通路、基因、miRNA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焦亡 坏死性凋亡 铁死亡 铁超载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学分析
6
作者 杨登军 张奇爱 +3 位作者 钟瑞颖 张瑶璋 张红 王福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和三维六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平均值并相互比较。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步频、屈伸角、前后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内外翻角、内外旋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成人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和三维六自由度平均值相比,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步频变快、屈伸角减小、前后位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步态 膝关节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波涵 秦艺华 +5 位作者 宁梓文 王旭 施政良 卢晓君 张瑶璋 王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
目的 回顾分析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 目的 回顾分析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并运用改良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SSS评分和FSS评分),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过随访研究,47例患者手麻症状及手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手腕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前SSS评分为(37.23±2.42),治疗后为(12.47±0.9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SS评分(10.00±1.12),治疗后为(30.76±2.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可以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手麻等症状及提高手功能,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管松解术 单通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欣宇 张瑶璋 +6 位作者 钟瑞颖 杨登军 张奇爱 何璐 张红 郑亚星 王福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双排...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双排缝线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2月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结果患者12月复查时,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评分:(91.143±3.228)分vs(39.343±4.721)分,t=60.526,P<0.001;IKDC评分:(89.171±3.510)分vs(39.143±4.044)分,t=69.368,P<0.001)。结论关节镜下Versalok锚钉双排缝线固定法手术操作简单,即能保证撕脱骨块的稳定固定又能恢复前交叉韧带的张力,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Versalok锚钉 关节镜 微创治疗 Meyers-Mckeever分型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登军 王福科 +3 位作者 张奇爱 张瑶璋 申屠昊鹏 王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2-1168,共7页
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CL重建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的文献,并对影响固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 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CL重建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的文献,并对影响固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CL重建术中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时,主要考虑膝关节屈曲角、移植物张力及移植物固定装置3个因素。目前主要选择在膝关节屈曲0°或30°位固定移植物,研究显示30°位固定后膝关节稳定性更好,而0°位固定后伸膝受限发生率降低。在移植物张力方面,选择接近90 N张力水平或膝关节屈曲30°位时患膝前后松弛度恢复至相对于健侧膝关节过度约束2 mm,可获得良好疗效;关于移植物固定装置,界面螺钉仍是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最常用方式;随着近年来全内ACL重建术式的推广,皮质悬吊固定可能成为主流。结论 关节镜下重建是ACL断裂主要治疗手段,但移植物胫骨端尚无最佳固定方式,各固定方式优劣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屈曲角 移植物张力 移植物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