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MBIM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蔡嘉洋 杨吉安 +1 位作者 张申起 陈谦学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6期1106-1111,共6页
跨膜BAX抑制子基序(TMBIM)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其成员表达的蛋白包含未知功能的UPF0005基序和7个跨膜结构域。TMBIM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膜上,发挥调节钙离子稳态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由于钙稳... 跨膜BAX抑制子基序(TMBIM)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其成员表达的蛋白包含未知功能的UPF0005基序和7个跨膜结构域。TMBIM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膜上,发挥调节钙离子稳态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由于钙稳态和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索TMBIM家族成员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非常必要。TMBIM家族成员在大多数肿瘤中具有促癌作用,但在某些肿瘤中也发挥抑癌作用。因此,未来深入研究TMBIM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肿瘤的分子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跨膜BAX抑制子基序家族 凋亡
下载PDF
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皮瓣修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申起 陈谦学 +5 位作者 陈治标 王军民 田道锋 蔡强 吴立权 王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对40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患者行双侧旋转皮瓣转移或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术。32例行一期修复,8例行二期修复。结果所有皮瓣皮片均完...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对40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患者行双侧旋转皮瓣转移或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术。32例行一期修复,8例行二期修复。结果所有皮瓣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发现头皮坏死,效果满意。结论双侧旋转皮瓣转移或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或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颅骨外露 颅骨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申起 彭彬 +5 位作者 许州 李明昌 田道锋 刘宝辉 王军民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2例联合应用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球囊辅助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行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术。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10例术后DSA证实海绵窦瘘及假性动脉瘤均未显影,未闭塞患侧颈内动脉的8例患侧颈内动脉无分支动脉损伤,保持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再发鼻衄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首选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可脱球囊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或单独使用其他栓塞材料是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申起 彭彬 +5 位作者 陈治标 田道锋 王军民 刘宝辉 杨吉安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功能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灶位于桥脑的16例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功能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灶位于桥脑的16例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3例,枕下后正中入路3例;病灶位于延髓的2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病灶位于中脑的7例采用颞下入路。结果肿瘤近全切除19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16例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5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Ⅰ~Ⅱ级15例,Ⅲ~Ⅳ级10例。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9例,差(2~3分)5例,死亡(1分)1例。2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余15例未见肿瘤有明显进展。结论在功能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局灶性脑干胶质瘤,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最大限度的切除脑干胶质瘤,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 临床特点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申起 彭彬 +4 位作者 陈治标 田道锋 王军民 刘宝辉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454-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Mc 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颈段6例...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Mc 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颈段6例,颈胸交界区3例,胸段10例,腰段16例。35例中,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2例。30例出院后随访1年,肿瘤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Mc 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术中熟练运用手术技巧以及肿瘤切除后行椎板复位,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室管膜瘤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申起 彭彬 +5 位作者 陈治标 田道锋 王军民 刘宝辉 杨吉安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取直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 目的探讨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取直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89.4%),次全切除9例(10.6%);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0例(94.1%)。术后即刻、7 d、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面神经功能分级优良率(H-B分级Ⅰ~Ⅱ级)分别为88.2%、56.0%、41.9%、50.9%、68.6%、86.7%。结论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可更好保护面神经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功能 手术治疗
下载PDF
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申起 陈谦学 +4 位作者 陈治标 田道锋 王军民 吴立权 王龙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均行显微手术,采取颞下入路8例,枕下幕上入路8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后正中入路15例。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7例,变化不明显者9例,加重5例,1例桥-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术后呼吸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干占位性病变,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占位性病变 诊断 显微手术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彭彬 张申起 +2 位作者 董红娟 罗瑛 卢祖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90例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90例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在注射前、注射后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比较HFS和BEB患者注射前后SAS和SDS分值的变化。结果(1)HFS患者治疗前SAS及SDS标准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1.25±6.35、42.25±7.57,其中女性患者S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43.56±6.10、40.17±8.36,P=0.031),SD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45.48±7.31、40.25±6.46,P=0.008),治疗后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0.12±4.35(P=0.000)、30.58±4.89(P=0.000),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差异;(2)BEB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8.90±10.61,58.78±9.89;其中女性患者S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60.89±9.11、56.45±8.75,P=0.017),SDS评分比男性高(60.12±8.35、57.90±7.93,P=0.011);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8.17±3.67(P=0.000)、38.12±4.15(P=0.001),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很多HFS和BEB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且女性较男性更明显,BTX-A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眼睑痉挛 焦虑 抑郁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面肌痉挛的过去、今天和明天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彬 张申起 +2 位作者 董红娟 罗瑛 卢祖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4期346-349,共4页
面肌痉挛的特征在于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会引起患者功能性失明,以及由于社交尴尬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肉毒毒素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极佳的无创选择。微血管减压术也是治疗选... 面肌痉挛的特征在于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会引起患者功能性失明,以及由于社交尴尬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肉毒毒素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极佳的无创选择。微血管减压术也是治疗选择之一。本文就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与面神经保护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伟 田道锋 +5 位作者 陈治标 王军民 蔡强 徐海涛 张申起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14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6例(95.7%),次全切除6例(4.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 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14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6例(95.7%),次全切除6例(4.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32例(93.0%),面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无法保留10例(7.0%)。本组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后组颅神经受损7例、眼睑闭合不能90例,无脑脊液漏病例。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3个月到2年,无术后复发病例;按House-Brackmann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78例(54.9%),Ⅲ~Ⅳ级53例(37.3%),Ⅴ~Ⅵ级11例(7.8%)。结论充分了解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知识,特别是了解听神经瘤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监测及面神经的保留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面神经保护 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11
作者 田道锋 陈谦学 +5 位作者 张申起 吴立权 陈治标 王龙 王军民 蔡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例PICA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例PICA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6例,经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2例。动脉瘤瘤颈夹闭6例,动脉瘤孤立切除2例;脑室出血急性期行脑室外引流3例。随访3个月至2年,三维CT血管造影复查示5例患者动脉瘤消失,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GOS评分,3分1例,4分1例,5分6例。结论 PICA远端动脉瘤以第四脑室内出血或小脑蚓部出血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合并脑积水,诊断需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下的颅内病变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立权 陈谦学 +3 位作者 田道锋 张申起 胡佳琪 石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对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变内部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对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变内部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18例病变全部定位准确。其中2例患者行脑积水分流术,16例病变全切14例,次全切除2例。仅有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术中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和手术路径的选择,能够准确的切除病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的副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颅内病变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中p38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立权 郭振涛 +4 位作者 刘宝辉 田道锋 杨吉安 张申起 陈谦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在前期建立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基础上,用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阻断耐药细胞株中p38MAPK信号通路,替莫唑胺作用下检测耐药株的细胞活性变化,同时检测MDR1...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在前期建立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基础上,用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阻断耐药细胞株中p38MAPK信号通路,替莫唑胺作用下检测耐药株的细胞活性变化,同时检测MDR1、TopoⅡ、BCL-2等耐药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阻断通路后替莫唑胺作用下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未阻断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后耐药细胞中BCL-2、MDR1的表达明显升高,TopoⅡ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未阻断的耐药细胞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中p38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后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耐药株中耐药相关基因BCL-2、TopoⅡ、MDR1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耐药 P38MAPK信号通路 胶质瘤
下载PDF
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立权 沈恒 +4 位作者 陈谦学 冀保卫 刘宝辉 张申起 田道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48-556,共9页
目的制备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探讨其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产生更强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Inaba法,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 目的制备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探讨其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产生更强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Inaba法,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作用下,体外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生物学特征;分别以不同加热温度处理U251细胞,制备凋亡U251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3H-TdR掺入法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率。结果在rmGM-CSF和rmIL-4作用下,小鼠骨髓来源细胞体外培养6~7d即可诱导出树突状细胞,经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证实细胞表面呈典型树突状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其表达特异性表面标记物CD11c,同时表达功能相关性抗原CD80、CD86和MHCⅡ。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确定热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最佳条件为:44℃处理3h再常规培养12h,凋亡U251细胞可更好地负载树突状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可以激发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在rmGM—CSF和rmIL-4作用下,经体外成功制备的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可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于体外有效激发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产生较强的杀伤肿瘤细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诱发 细胞凋亡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树突细胞 癌症疫苗 免疫疗法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华云 陈谦学 +3 位作者 王军民 李明昌 田道锋 张申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2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0例、大脑后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椎动脉动脉4例;1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采用支架...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2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0例、大脑后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椎动脉动脉4例;1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90%~94%栓塞6例,≥95%栓塞14例。本组术后死亡2例。1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24个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病例;12例患者复查CT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1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结论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西龙 李章华 +5 位作者 方涛 奚美丽 许志亮 张申起 唐谨 陈友浩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外伤致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7例,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的患者3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为VSD治疗组...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外伤致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7例,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的患者3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为VSD治疗组。VSD治疗组急诊行“清创术加VSD覆盖术”,术后行抗破伤风、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传统治疗组行常规清创、包扎、换药、抗感染、抗破伤风治疗,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比较VSD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住院时间、创面微生物生长情况、植皮所需时间、植皮存活率,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VSD能有效保护创面,减少细菌感染,缩短植皮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植皮存活率高。结论VSD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吸引 大面积皮肤缺损 植皮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龙 陈谦学 +5 位作者 刘骏辉 田道锋 刘宝辉 张申起 许州 杨吉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76例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30~80 ml)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78例(钻孔组),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42例(...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76例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30~80 ml)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78例(钻孔组),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42例(监测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56例(开颅组)。结果钻孔组和监测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开颅组均明显缩短(P<0.01)。监测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和开颅组(P<0.05),但是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却明显降低(P<0.05)。开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和监测组(P<0.01)。术后6个月,钻孔组和监测组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开颅组(P<.05)。术后1个月,钻孔组和监测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而术后6、12个月,3组G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的自发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减少肾功能异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钻孔引流术 颅内压监测 预后
下载PDF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立权 刘仁忠 +4 位作者 陈谦学 田道锋 蔡强 杨振兴 张申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6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等。CT示海绵窦低或等密度病变,增强扫...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6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等。CT示海绵窦低或等密度病变,增强扫描时病变明显而均匀增强。头颅MRI示T1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6例患者均经改良翼点入路或眶颧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硬脑膜外入路4例,经硬脑膜下入路2例。结果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同侧第Ⅲ、Ⅳ、Ⅴ及Ⅵ颅神经麻痹,1例偏瘫,2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经颅底开颅和硬脑膜外入路手术切除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应严格按界限整块切除;对血管瘤较小者或术后残留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 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钢 宋平 +4 位作者 郭振涛 陈其钻 张申起 陈华云 陈谦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关于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SE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三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400例SE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丙戊酸钠组SE控制的有效率与地西泮组类似[RR=1.03,95%CI(0.91,1.16),P=0.65];②丙戊酸钠组SE复发率明显低于地西泮组[RR=0.41,95%CI(0.22,0.79),P=0.007];③丙戊酸钠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地西泮组[RR=0.17,95%CI(0.08,0.34),P<0.0001]。结论丙戊酸钠可有效控制SE,药物不良反应少,癫痫复发率低,是治疗SE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丙戊酸钠 地西泮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巨大垂体腺瘤分期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流 陈谦学 +3 位作者 田道锋 张申起 刘宝辉 彭泽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联合经鼻蝶入路分期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分期手术切除11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取Ⅰ期经额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Ⅱ期经鼻-蝶入路显微手...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联合经鼻蝶入路分期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分期手术切除11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取Ⅰ期经额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Ⅱ期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内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均无颅内感染及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垂体激素水平恢复正常4例,较术前明显下降5例,轻度下降2例。结论根据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生长形态及质地,选择分期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全切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垂体腺瘤 分期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